第四十三章 大破鮫人
徐公淩看著高先生講故事的神情,又會感覺高先生並沒有傻,他眉飛色舞講故事的樣子,簡直像是在裝傻。徐公淩回想起高先生一直推薦他去淩虛宮的事,當年吃了五香牛肉,氣力大增的事,很多事情讓他想不透。
徐公淩看到高先生的眼神又無神了,笑道:“先生,你要是沒瘋就好了。徐公淩還是喜歡聽你講故事,當年我沒錢的時候,多虧了你的銀兩,我不會忘記的。公淩告退了!”
李青絲一直在淩煙山莊等徐公淩來接他,但是徐公淩練《天外天神功》到了緊要關頭,想要努力衝破第三層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與天融為一體,練到了這一層,才能參悟小吸天功。
小吸天功可以吸走別人的真氣據為己有,練成了小吸天功,可以吸走任何劍仙的真氣。李青絲心裏賭著一口氣,她非常想徐公淩,但是楞是忍住了,一連數日也不用傳音鏡找徐公淩。
徐公淩心裏總是想著遠在淩虛宮的嫣然真仙,每天睡夢中都是她的影子,也無心思念李青絲。徐公淩甚至覺得自己已經不是淩虛宮的劍仙了,而李青絲卻是淩煙山莊的入室弟子,李青絲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
徐公淩回到家中,被其母劉氏責罵起來。劉氏嫌他天天窩在家裏修煉,一文錢都不掙,家裏親戚也說徐公淩無用,天天裝神弄鬼的練邪功,已經走火入魔了。徐公淩為了早日練成,隻好忍受所有的冷眼和嘲笑,暗自發誓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
……
鮫人族前軍營寨。
張翔龍的金剛鬥氣罩已經快要消失了,飛蛟的大刀一刀快似一刀,逼得張翔龍連連後退。張翔龍隻道飛蛟是不會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隻要他的金剛鬥氣罩消失,飛蛟一定會使出絕招。
果不其然,張翔龍的金剛鬥氣罩消失了。飛蛟大喝一聲:“怒濤斬!”
轟!
飛蛟的大刀上湧出了巨浪,巨浪足有三丈高,拍向張翔龍。張翔龍身上的金剛鬥氣罩已經消失了,他也沒有辦法躲開。巨浪足有千鈞之力,完全可以把他拍死。一眾什長看到這麼大的巨浪,隻能連連後退。
柳劍心喊道:“伯長,快躲開啊!”
張翔龍大叫道:“我往哪裏躲啊?”
巨浪完全被張翔龍吞噬了,飛蛟的大刀迎頭劈下,這招怒濤斬是飛蛟的絕招,先用怒濤困住敵將,然後當頭一刀,可以把人切成兩半。張翔龍的鐵鞭脫了手,人完全被巨浪蓋住了。
飛蛟不停大笑:“納命來吧!”
錚錚!
隻見一道巨刃切開了巨浪,張翔龍用雙手合住了飛蛟的大刀,雙足深深陷入地下,屹立不倒。紫色的巨刃劃開了厚厚的巨浪,還破掉了飛蛟身上的水盾。張翔龍咬緊牙關,死死合住了大刀。
飛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五嶽華斬!”
張翔龍大喝一聲:“啊!好在我學會了五嶽華斬!”
哢嚓!
飛蛟春秋大刀的刀頭被張翔龍完全扳斷了。張翔龍當即五指齊發,隻見五道閃電電閃而去,打中了飛蛟的胸腹。飛蛟的胸腹被電出了五個血洞,肺已經被打穿了,身上一股焦糊味。
“是泰山式!好厲害的五嶽華斬!果然是狂刀武聖的弟子,得了他的真傳!”飛蛟話音剛落,整個人炸成了碎片。
林雲影趁機接住了飛蛟的首級,高高舉起:“鮫人族的士兵們,你們的主將已死,還不束手就擒?”
鮫人族的士兵看到飛蛟被敵將打死,頓時群龍無首。馬武看到這個機會,當即帶著一眾騎兵衝了進來,見到鮫人就殺。最終有三千的鮫人棄械投降,其餘都被亂箭射死了。張翔龍大破鮫人前軍,莫雲端當即賜他一對狂刀門最重的金剛鐧。
麵對三千多的鮫人俘虜,張翔龍不知如何處置。莫雲端卻下了軍令,讓他把這些鮫人活埋。行軍打仗不能帶著這麼多俘虜,他們隨時可能會反叛。狂刀門的軍糧也並不充足,不能拿來養鮫人。
張翔龍不忍心坑殺這幫投降的鮫人兵,隻好讓馬武動手:“馬中郎將,我隻有一個伯的兵力,坑殺的事就交給你吧!”
馬武搖搖頭:“坑殺實在是太慢了!我們還是讓他們自相殘殺吧!誰隻要殺了十個鮫人,就讓誰走!如此一來,還省得我們動手!”
張翔龍歎道:“鮫人會中計嗎?”
馬武嗯了一聲:“這種事就讓我來做吧!”
隨後馬武就和鮫人說,他們三千人中隻能活三百人,他們會被分成三批,每批能活一百人,贏的鮫人才可以去吃飯。這些鮫人已經被餓了三天了,他們聞著香噴噴的肉餅,紛紛口水直流,決定殺掉自己的同伴。
其實馬武早就在肉餅裏下了毒,讓贏的人做一個飽死鬼。馬武讓鮫人自相殘殺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讓一千人圍在一起亂鬥,場地中擺放著各種兵器,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致同伴於死地。
果然這三千鮫人開始亂鬥起來,三個場地中到處都是倒下的屍體。殺到最後,真的就隻剩下三百個傷痕累累的勇士了。他們勝利之後,瘋狂的衝向了肉餅。每個鮫人都吃了三四塊肉餅。
結果這些飽死鬼,中了馬武下的毒,紛紛斷腸而死。馬武命令士卒搬走軍糧,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鮫人屍體。張翔龍看到這些鮫人慘死,心裏不是滋味,畢竟他們都棄械投降了,他也承諾要保他們不死。
冷鳴風、柳劍心、林雲影、邱藏雲、江東遊和錢岱君,此刻正坐在一起閑談。冷鳴風興致勃勃地眾人講起了《將相和》的故事: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時為趙國將軍的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晉升為上卿,從此他以英勇善戰聞名於諸侯各國。藺相如,趙國人,他是趙國的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王送來一封書信,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同大將軍廉頗以及諸大臣們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恐怕秦國來攻打。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尋找一個能到秦國去回複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
趙王問:“你是怎麼知道他可以出使的?”
繆賢回答說:“微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勸阻我不要去,問我說:‘您怎麼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情願跟您交個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於趙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現在您是從趙國逃亡到燕國去,燕國懼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幸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為臣私下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
於是趙王立即召見,問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
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
趙王說:“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麼辦?”
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它,使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
趙王說:“誰可以前往?”
相如說:“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願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趙王於是就派遣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寶璧傳著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左右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王把璧交給他,相如於是手持璧玉退後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衝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說給我們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議的結果是不想把寶璧給秦國。但是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寶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為什麼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台觀上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得到寶璧後,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並召來有司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
相如估計秦王隻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根本不可能得到,於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秦王估量,畢竟不可能強力奪取,於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館。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的大典禮,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來到後,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餘位君主,從沒有一個是能切實遵守信約的。我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著寶璧回去,已從小路回到趙國了。況且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會把璧送來。如今憑著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哪裏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誅殺的,我願意接受湯鑊之刑,隻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從長計議此事!”
秦王和群臣麵麵相覷,發出苦笑之聲。侍從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說:“如今殺了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還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見了相如,大禮完後讓他回了國。
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賢大夫,出使諸侯國,能做到不辱使命,於是封相如為上大夫。此後秦國並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不給秦國寶璧。
此後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死兩萬人。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打算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趙王於是前去赴會,藺相如隨行。
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
趙王答應了,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裏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
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裏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來相互為樂。”
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向前進獻瓦缻,並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缻,藺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如果我自殺,脖頸裏的血可以濺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睜圓雙眼大聲斥罵他們,侍從們都嚇得倒退。
因此秦王很不高興,也隻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頭來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鹹陽向趙王獻禮。”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趙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澠池會結束以後回到趙國,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說:“作為趙國的將軍,我有攻戰城池作戰曠野的大功勞,而藺相如隻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的下麵。”
並且揚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話後,不願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車子回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藺相如抗議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著他,膽怯得也太過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
眾人都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嗬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相鬥,就如同兩猛虎爭鬥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麵,而將個人的私怨擱在後麵罷了!”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二人終於相互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