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3章:張浚北行,三辭三讓

第2393章:張浚北行,三辭三讓

“大帥,屬下覺得你說的不對!”一名親衛高喊。

張浚正感慨著,突然來了個潑涼水的,當即雙眼一瞪,“你這小崽子,說說,老子如何說的不對,若是說不出個緣由,老子必定要抽你三鞭子!”

那親衛也不畏懼,上前說到,“大帥,之前那些蠻夷能夠躍馬中原,沒有燕雲之地的確是個問題,可根本問題還是之前那些皇帝和大帥都太不爭氣了。”

“現在,咱們王上英武無雙,乃是天降君主,還有如同大帥這般統帥,管他是契丹還是女真,咱們不打他們就是他們的榮幸,還敢招惹咱們?若是那些蠻夷還敢南下犯邊,隻需王上下令,數十萬兵馬北上,直接將他們滅了!”

張浚一怔,隨後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好好,這話說的提氣,算你小子說的有理!”

天時和地利自然是重要,可最為關鍵的終歸還是人!

人的意誌是沒有窮盡的,人力可以超越地勢的阻礙和隔絕!想當年,大宋就沒有機會北上嗎?可是終歸無法做到,現如今,哪怕燕雲還掌握在他人手中又如何?不管是沈堂還是他麾下眾將,都不會覺得這是個多大的問題。

在敵人手中,直接打下來就是了,困難嗎?將士悍不畏死、三軍用命,別說一個燕雲,十個、百個又能如何?擋不住眾誌成城!

“走!咱們快馬北行,老子要忍不住快一點兒看到屬於咱們的雲州了!”張浚用力一揮馬鞭,眾將士奮勇北行,直奔雲州而去!

趙愭、趙愷府上,見到陸風和蔣芾二人聯袂而來,趙愭已經能夠很平靜的對待。

有些事情隻要想開了,也就沒這麼糾結了,去追求一些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於親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折磨。

雖說現在大宋的皇室已經是衰落,可是他至少還有兄弟、還有妻女,這足以讓他感到溫情和珍惜。

“二位大人來了?這幾日我恰好有一些想法,若是二位再不前來,怕是我便要主動去叨擾二位大人了。”趙愭笑著引二人進入正廳之中。

“二位大人與兄長敘話,我去準備一些酒菜,今日既然前來,好歹要吃一盞酒方罷,否則,我們兄弟二人就太過失禮了。”一旁的趙愷也是含笑說道。

“有勞!”

二人見到趙愷離去,這才坐在下首位的椅子上。

“二位前來,所為的便是王上登基大殿一事吧!”趙愭平靜的問道,“自從上次與蔣大人商議之後,我倒是再度思量了一番,因為父皇已經駕崩,我雖然可以代父皇禪讓,可是卻也無法周全,所以,這三辭三讓還是該再行商議一二為好,否則,太過寡淡對於王上而言並非好事。”

所為三辭三讓,實際上就是從一個朝代過度到另一個朝代的時候,所施行的一種製度禮儀。

實際上,應該是三讓三辭!簡單來說,就是原來的掌權者,表示願意讓新的繼承者接替自己的皇位,而繼承者會以一些理由推辭,如是三次,最後才接受。

說的難聽點兒,基本上就是一場戲而已。

雖說從古至今這樣的禪讓並不少見,可顯而易見,都是實力的角逐之後被迫進行的,真正存不存在這種有悖人性的事情,還真的是很難說。

那就要說了,為什麼已經有了絕對的力量,還要這麼複雜行什麼三辭三讓之禮?這不是沒事兒閑得麼?

還真的不是這麼回事兒。

中原王朝的更迭講禮,至少表麵上,大家是重仁禮而不是重威勢。

當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的時候,曾說過一句話,‘辭恩不受,已絕小人之謗。’

也就是說,為了不讓人說閑話,所以要進行三辭三讓。

那不盡興可不可以?可以,但是會有很多弊端!王朝雖然一代代更迭,可是終歸講究一個正統和名正言順,那如何證明你新建立的王朝是正統?就需要法統上的繼承。

這種繼承,說來很籠統,但是卻又極為重要。

說籠統,是因為繼承的東西很籠統,不僅是需要繼承法統,還需要繼承領土、百姓等等舊朝所有的財富,說重要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會被很多人認為新的朝廷並不認可舊朝廷的正統性,如此一來,新朝廷的合法性也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不要小看這一點,僅是這個正統性的問題,就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朝廷的溫度以及民心歸附的問題。

所以,曆朝曆代可以起兵反對前朝並爭奪天下,可爭奪天下之後,對於前朝基本上都會給與一定的認可,至少會承認前朝的正統性和法理性。

哪怕後世的元朝,按理說是異族王朝侵伐中原,在爭奪天下的時候,朱元璋提出恢複大宋正統,但是等到坐了天下,馬上就承認了元朝之前統治的正統性和合法性,這並不矛盾,隻不過是在不同時期做出對自己最佳的選擇而已。

三辭三讓製度就可以很大程度解決這個問題。

我的皇位,是從上一個朝代繼承來的,所以,肯定是合法而合理的。至於上一個朝代為什麼要禪讓給我,那肯定是我的德行比之前的朝廷更好啊,不是都說了,天下有德者居之?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可能的情況下,後來的朝廷都不會介意費些力氣,搞這樣一場戲。

之前趙匡胤定鼎大宋,不也同樣是如此麼?可是,有誰會真的認為小皇帝是真心禪讓的麼?真不真心不重要,可是,有些事情卻必須要做。

至於三辭三讓的具體過程和儀式,不同朝代每次禪讓情況都不同,三辭三讓的對象、禮儀和方式,同樣是不一樣。

不過,一般來說,是由上一朝的皇帝跟下一朝的皇帝進行,但是,也有很多,是有臣子進行,或者是由臣子進行前兩步,最後由皇帝出馬,進行最後一步。

而現在幾人要商定的,便是這個問題。畢竟,作為沈堂登基最重要的一個過程,容不得出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