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緊急內閣會議

夜深。

上京。

風門關失守的消息同樣傳到了這裏,並且刹那間席卷整個上京。

上京城內一片惶惶之相。

因為風門關乃是大渝西北之大門,遼軍破關後,大渝再無大的天險可擋。

若是西北禁軍不能阻擋住遼軍,那遼軍鐵騎便可一路直逼上京。

大渝皇帝梁翰民急召內閣眾臣。

有當朝王宰、蘇宰,另有樞密院知院李式安、六部尚書、禦史中丞等各部主官,再有殿前司都指揮使、侍衛親軍司都指揮使等實權武將,足足數十號人。

大渝朝廷文武扛鼎之人,除去此時調離京外的,全部連夜進宮覲見。

其實還沒等皇帝的詔令下來,他們就都已經在準備著了。

以大渝的朝廷機構,他們得知的消息自然是要比民間準確得多。

大遼揮軍足足三十萬餘眾,就這,還不算征調的民夫等等,若是全部囊括起來,得有近百萬人。

再有鐵蒙,雖說實力不如大遼,卻也是揮軍二十萬餘眾,據消息,已在興慶郡北蠢蠢欲動,隨時可能發起攻勢。

而金奉,同樣召集十五萬兒郎,屯於燕京郡已北,對大渝都城上京虎視眈眈。

他們尚且距離上京更近,不過上京已北上尚有天險可據守,而且大渝有十萬禁軍囤於北方,倒也不是那麼凶險。

但總的來說,這便是六十餘萬大軍,且是草原鐵騎同時進犯大渝了。

三狼吞虎之勢,已初見雛形。

而且大遼已出動宗師級別高手,可見其野心之大,信心之足。大渝若還不下定決心,以舉國之力抗敵,必有真正覆滅之凶險。

這些個文臣武將說不得心中比梁翰民還要焦急。

隻不過有為國家考慮的大義之士,定然也有隻為自家身家性命考慮的人而已。

眾人才剛剛聚集到禦書房內,便是嘈雜起來。

你一言我一語,皆是討論著當前局勢。

在這種情況下,倒是沒有明確分為些許派係,眾臣都是各抒己見。

不過從站位上還是看得出來著大渝朝堂那幾個有話語權的派係之分。

武將、言官、新法、保舊、勳貴,再有自禹元緯被重用後,隱隱嶄露頭角的民生派等。

“咳!”

直到大渝皇帝梁翰民從後廳走出來,輕輕咳嗽了聲。眾臣的討論聲戛然而止。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拜倒。

“諸位愛卿平身。”

梁翰民擺擺手,到榻上斜躺下。

這位大渝皇帝既是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即便臉上透著疲憊,也有著相當的威嚴。

這是個從不將軟弱擺在臉上的男人。

大概這也是他始終能夠壓住這紛亂的朝堂的原因之一。

“說說吧,你們對如今局勢是如何看法。”

一如既往的開門見山。

話音剛落,梁翰民就將眼神落在了蘇宰的頭上。

大渝朝廷至今,仍是以蘇宰的保舊派和勳貴派係實力最為雄厚,話語權最重。

新法派王宰和其餘派係全部加起來,也隻能勉強和他們抗衡,從硬實力上來說還要稍有不如。

這點連梁翰民都暫時無法改變。

這也是他始終不敢對勳貴派大刀闊斧的原因。

他還需要倚重勳貴、保舊派來維護他在朝中的地位,是以不能太過損害勳貴派的利益。

這次為邊疆之事,大渝朝廷最終采用了呂方提出來的以糧代征的提議,梁翰民未必也沒有稍微安撫勳貴派的想法在裏邊。

“皇上。”

蘇實對著梁翰民揖禮,道:“老臣以為,大遼、金奉、鐵蒙既然敢來犯我泱泱國土,咱們自當以雷霆之勢還擊,否則他們隻會得寸進尺,後患無窮。”

他明確的表明了態度。

梁翰民輕輕點頭,“蘇卿說得有禮。”

目光又落在王宰的頭上。

王宰上前,倒也沒有駁斥蘇實的說法,隻道:“皇上,老臣並無異議,隻是……”

他偏頭看向蘇實,“不知尚書省下各部,能否滿足大戰所需?”

如此規模的大戰,乃是國戰。

尚書省下六部,可以說除去禮部、刑部以外,吏部、工部、戶部、兵部都得以遠超以前的工作量緊鑼密鼓地運作起來。

尤其是需要負責糧餉、兵源的戶部、兵部,和需要征調民夫的工部。

動輒既是數十萬人,不計其數的錢糧兵馬運轉起來,那自然是相當恐怖的。

王宰的話說得很直白,讓得尚書省下幾位尚書都不禁皺起眉頭來。

說到底,尚書省、中書省,那是決策層,真正跑斷腿的,是他們這下邊六部衙門這樣的執政層。

連代替禹元緯出席的冉鴻波都露出憂色。

真要舉國之力和大遼、金奉、鐵蒙打得不可開交,他們工部的壓力會相當相當大。

蘇宰也隱隱皺了皺眉頭,道:“想要徹底滿足戰爭所需固然艱難,畢竟暫且誰也說不準這場仗到底會打多久。”

說著又對梁翰民拱手,“但臣以為,縱然艱難也必須得打,且得打出咱們大渝的浩蕩氣勢來。咱們難,老臣不信他們就不難。”

這番話可謂是說得斬釘截鐵,氣勢斐然。

“對!得打!”

“就得狠狠收拾那些蠻子!免得他們敢在咱們頭上拉屎屙尿了!”

“蘇宰雖是文人,但這氣魄,讓人敬佩!”

“……”

一時間,不少以蘇宰為首的文臣紛紛附和,還有為數不少的武將。

在大渝軍中,處於高層的武將多是勳貴。他們的派係雖然同樣紛雜,但有不少是旗幟鮮明的和蘇宰派係來往密切。

這些,也都是當年助梁翰民搶天下的得力骨幹。當年他們是叫得最凶的。

得打啊。

打,才能突顯出他們這些人的作用來。

梁翰民默不作聲。

王宰等人也都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沉默。

打肯定是要打的,這點他們也都知道。

直到禦書房內稍微安靜下來,樞密院的知院李式安悄然站出列來,對梁翰民道:“皇上,打固然是要打,但若同時和三國開戰……恕臣直言,咱們並沒有必勝把握,而不管是戰敗還是戰局僵持下去,我們所承受的壓力都要遠超大遼、金奉、鐵蒙三國。如今之策,當是想個法子分化他們方為妥當,一打、一和,方為上策。”

樞密院管武事,在朝廷中舉足輕重,但李式安此人在朝內卻是相當低調。

但這未必是性格使然,而是他雖出自勳貴,但卻是沒落勳貴,光剩下赫赫名頭。

是梁翰民當年把他提上來,用以掣肘軍中勳貴。

而那些勳貴們向來是抱團最緊的,是以這些年來,李式安並沒有能在樞密院打開局勢。

有名,也有權柄,但吩咐下去的事情下邊的人不那麼買賬,說話自然也就難以硬氣。

不過單從眼下局勢而論,李式安此計不失為不錯的辦法。

是以他的話音落下,也有不少人點頭附和。

禦書房內複又嘈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