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皇上同意
她見沈安安不跟其他年輕的姑娘走到一起,不由問道:“這是怎麼了?看看姍姍他們都到一邊兒玩去了,你怎麼不去跟著一起玩?”
“我想問一下,挽言怎麼沒來?”
李夫人聞言一頓,接著臉上顯露出了喜色起來,“挽言有了身子,前幾日才請了大夫,說是懷了兩月了,可不能再來這些地方,萬一衝撞了可如何是好?我們都讓她在家裏好好休息,她也不想來這樣熱鬧的地方,倒是待會回去的時候,你也可以回去看看。”
沈安安點頭道:“好。”
宴堂歌請了不少人過來坐鎮,有當地的大儒,還有官府,還有各地的富商,才子佳人等等。這是第一次在宴堂歌舉辦宴會,也吸引了無數人前來觀看,大家都卯足了勁想要出風頭,想要在知府大人麵前得一個臉麵,求一個出路。
但秦知府現在隻想著他現在要做的事情。
人才他是需要。
在這裏看人寫詩作畫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倒是一些算術題,有人做出來了,他就比較好奇多問了幾句,但也是好奇而已,並沒有做出什麼讓人誤會的舉動來,因此眾人也摸不準知府大人的內心的小揪揪。
不過,這一次的宴席上,因為場麵浩大,還明說了日後宴堂歌的收入,有一半將會用來修建免費學院,提供沒錢讀書的孩子們上學認字。
潛台詞是,日後開宴會,等於是將自己的錢,捐給了免費學院。
這樣的舉動贏得了不少讚許,也因此在江陽城打響了名頭,第二天就有不少富商前來約定要開宴席的事情。
一些足不出戶的女子,因為某些原因怎麼都不肯花錢舉辦宴會,覺得很浪費。
可是當得知了宴堂歌的收入,有一半落入了免費學堂那邊,還有知府大人,當地大儒和富商做見證,料想李家也不敢做出出格的事情來,因此也願意花錢在這裏跟一些小姐妹們舉辦宴席。
還有一些家鄉開辦宴席的,當得知了這一情況,知道自己出的錢能辦一場體麵的宴席不說,還能把自己的錢給免費學堂,就是相當於做好事,這樣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一來,宴堂歌可不就是虧本的買賣嗎?
虧本的買賣,還有人願意做,真是想象不到。
但這些他們都不管,他們大字不識,隻知道,在宴堂歌花錢就是做好事這樣的想法,對宴堂歌很有好感。
這些,沈安安他們也沒法解釋。
他們說的是利潤的,可不是連成本都要給一半的,那可真的是虧死了。
虧死了的買賣,哪個商人會去做?
自己虧到連飯都吃不飽,還想做好事?做夢呢這是!
但他們即便解釋了,那些村民們也聽不懂,反正他們就要這麼認為,解釋再多,還是那個意思,索性就不解釋了。
當然,這樣的好名聲,也有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就比如,一旦宴堂歌出現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就會鬧得人盡皆知,而且一旦有人造成貪汙的事情,宴堂歌的生意,將會跌落穀底。
這也就是開頭好,後期能否持續下去的風險。
當然,這些風險沈安安已經在計劃書裏說。
李家看了計劃書,當然可以避免發生,但能不能保持著那份心意,就要看他們願意不願意了!沈安安是相信李家人的,相反,不是李家人,她還很不敢信任。
想來,秦知府也知道這些,因此隻有在天下第一商這樣比較重要的地方上說了皇上會派人來,至於其他宴堂歌和學堂,大概他也隻是說了讓周圍的富商捐款建造,另外呈交一份捐款者的名單和捐款的錢財。
重點說的是天下第一商,還說明了天下第一商出現,將會為豐盈國庫而做一些生意攬財,至少從他們這裏挑選出來的人,肯定是會賺錢的,若無法給國庫增加收入,他們也不敢把人送去給皇上用。
京城那邊知道了這件事,皇上果然同意了。
不僅如此,還派了人來,並且拔了三十萬兩白銀送過來,又召集了天下商人齊聚朝堂,之後進行一場天下第一商的比賽,成為頭名的那個人,受以戶部新部門外交郎一職,從五品官員,幫戶部賺錢,也就是給國家管生意的,幫國家賺錢的。
雖然還是做生意,卻是商賈一步登天的希望。
這樣的舉動,無異於給了商賈一個大餡餅。
他們礙於商賈的身份,因為太過低賤,連送底下的孩子們去考科舉,都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財力,如今隻要能通過天下第一商的名頭,就可以做官,怎麼會不做?
成了官員,他們就能得知賺錢的風向,知道了風向,家裏人就能先一步知道先機,想好辦法撈一筆簽。也就是說,雖然是給國庫賺銀子,但也能讓自己吃點甜頭的,這樣的事,誰會拒絕?
因此,這件事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轟動。
還有些儒學的老頑童,說什麼也不答應這件事,說什麼商賈狡猾至極,怎麼讓對方入朝為官,擾亂風氣。
而皇上,則是拿出了沈安安之前說的那一套說辭懟了那儒官,還是加強版的自己添了很多東西。
商賈狡猾,還不是你們這些後人的錯?
無尖不商被你們說成是無奸不商,擾亂商賈風氣。
無度不丈夫被你們曲解,說成是無毒不丈夫,人家前麵還有一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結果最後被你們說以偏概全,說成了無毒不丈夫,帶壞家中子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的是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是最為不孝順的。
結果到了你們眼中,無後為大成了沒有留下後代才是最不孝順的。
類似於這種惡意曲解老祖宗的真言無處不在,久而久之,這些被曲解過的東西,就成為了天下百姓的宗旨,想要改都改不過來,如今的商賈風氣就是如此。
他這個皇帝之所以同意這件事,不就是為了改善商賈風氣嗎?若是能君子度量都沒有,一點都不寬厚為人的商賈,也不配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