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先打四十大板

羽兮緩緩睜開眼睛,見崔馳騫怒氣衝衝的樣子,笑了笑,這種人不值得他們明麵上做什麼。

崔馳騫一頓,瞧羽兮笑眯眯的,就知道這丫頭憋著壞水呢。

曉得羽兮是受不得委屈的人,不會任由別人欺負了去,便稍稍放心。

隻是一想到鄭智勇那種惡心人的眼神,崔馳騫就想踹死他。

"你們剛來京城,崔家是皇親國戚,如今又和嚴首輔家聯姻,不知道多人眼紅盯著呢,你可別像在清河那樣,隨意揍他一頓。"

見崔馳騫不滿意地癟癟嘴,羽兮就知道他聽不進去,隻得說,"鄭家雖然不是什麼大家,可鄭家既然能來京城複職,有可能進刑部,可見背後是有人撐腰的。"

她雖然對鄭家不清楚,可也聽孟楠星提過,說這位鄭家大老爺不是個廉官,在柳州也隻是一個六品的小官。

若無人提攜,怎麼也不會輪到他進刑部。

崔家剛剛入京,凡事還是小心為上。

崔馳騫不滿,他崔小爺什麼時候背地裏打人,要揍人就得光明正大地往死裏打.

羽兮無奈笑笑,靈動的眼珠子轉了轉,交給他一個任務,讓他調查鄭圻的靠山是誰。

"這個任務可十分重要,我也隻相信你。"

崔馳騫一聽,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說是鄭圻靠山的祖宗十八代都能查出來。

羽兮滿意地點點頭,崔茱則是像看二傻子一樣看她四哥哥,羅瑤則是抿嘴偷笑。

三人又說說笑笑的,隻是在下馬車的時候,大家立即換成了擔憂又氣憤的麵容。

就見羽兮臉色慘白地被甘綠扶著下馬車,崔茱哭天喊地。

說是羽兮被人衝撞,嚇暈過去了。

崔茱的大嗓門驚動了寧安侯府周圍的百姓,瞧著她們滿麵愁容的,又見羽兮虛弱地被人扶著。

羽兮是大將軍的女兒,平西將軍戰功赫赫,守衛疆土,是百姓心中的守護神。

大將軍的女兒被人襲擊,百姓們義憤填膺,紛紛打抱不平,辱罵什麼人竟然這麼大膽,竟然敢在宮門口行刺沁寧郡主。

聽著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明明是崔茱喊的是衝撞受驚嚇了,怎麼一下子就傳出了有人行刺郡主呢?

崔馳騫嘴角抽了抽,望了望倒在甘綠懷裏的羽兮,又抬頭瞥了瞥哭的眼紅的甘綠。

還有呐喊的自家妹妹,和一旁配合的羅瑤,他簡直呆住了。

真是沒有想到,大家都是演技派啊。

若是不知道實情的,他都要以為羽兮被行刺,險些就一命嗚呼了。

等謠言傳出巷子,老夫人才知道鄭智勇不僅沒有接回羽兮,反而被送進了大理寺,而且還被誣陷為刺客。

老夫人簡直驚呆了,半晌沒有回過神來,還說鄭太太一聲尖叫,還喚醒她,頓時氣得發抖。

"將那個孽障給我抓來!"

孟瑜也是懵了,隨即冷嗤笑,沒有想到鄭智勇這麼沒用,就這樣被送到大理寺了,又驚訝羽兮的有恃無恐,明明知道是老夫人的侄子,竟然將人送到大理寺。

她就不怕老夫人憤怒?

事實上,她真的不怕。

丫鬟來報,說是沁寧郡主被嚇暈了,這會兒還昏迷不醒。

老夫人可不信,"暈了,就將人給我抬進來!"

丫鬟聽著老夫人的怒火,顫顫巍巍,小心斟酌地說,"可皇後娘娘身邊的女官還未走。"

屋子裏寂靜了一下,老夫人像是被噎住了一樣,臉色黑沉,又說不話來。

孟瑜絞緊手上的帕子,眼中盡是嫉恨。

鄭太太這會兒可管不了羽兮,她一聽說兒子進了大理寺,滿是驚慌著急,求著老夫人先將她兒子救出來。

老夫人也是氣糊塗了,讓人去尋世子,可想起來孟澤希今日和玉二公子一起離京了。

但好歹世子爺也是大理寺少卿,讓寧安侯府的人去,大理寺總不會不留情麵。

孟澤希出公差不在大理寺,鄭智勇被崔馳騫的小廝送來時,剛好太子殿下在。

原本太子殿下公務繁忙,也不會注意鄭智勇,隻是聽著他喊羽兮表妹,才被吸引了目光。

詢問才知道宮門口的事情,那鄭智勇沒有見過太子殿下,隻當他是大理寺的官爺。

聽他打聽羽兮,以為他跟寧安侯府有什麼關係,便自報家門,說他是寧安侯府的親戚,大理寺少卿還是他表兄。

還格外提了一句平西將軍的女兒是他的表妹。

"羽兮表妹?"

鄭智勇以為對方忌憚平西將軍的身份,忙攀附關係,還說他與羽兮有婚約,說羽兮是他未過門的娘子。

太子殿下一向溫和,可聽到一句羽兮表妹,又是婚約,尤其最後的那一句娘子,他眼中的笑意讓後麵的侍衛打了個冷顫,頓時同情地看向鄭智勇。

崔馳騫的小廝見這人竟然這麼不要臉,敗壞羽兮的名節,連娘子都冒出來了,氣得堵住他的嘴巴。

鄭智勇掙紮,口裏不幹不淨的,太子殿下聲音溫和,卻一個眼神飄過來,讓鄭智勇嚇得直跪地。

"哪裏來的刁民,竟然直呼沁寧郡主的名諱,你可知敗壞郡主的清譽,乃大逆不道?"

那小廝懂得使眼色,忙應道,"沁寧郡主傷還未好,就讓這等刁民給嚇暈了,這人口口聲聲說是郡主的表兄。

可郡主根本不認識此人,郡主懷疑此人很有可能是南楚派來的臥底。行刺郡主未遂,就汙蔑郡主的名節。"

太子殿下呡唇笑笑,這小廝倒是有意思,見鄭智勇都嚇傻了,挑了挑眉,"既然是南楚的臥底,先打四十大板,再好好審審。"

"是!"

四十大板下去,他還有命在麼?

鄭智勇臉色煞白,忙求饒,可大理寺的人哪裏會給他機會開口,拖著他就走了。

等寧安侯府的人到大理寺,鄭智勇正在挨板子,搬出世子爺的名號,大理寺的人打了他三十大板,才作罷。

寧安侯府的人都說出孟澤希的名號,大理寺的人也得給他們少卿麵子。

隻是大理寺的官爺親自去了寧安侯府,說是他們也不知這等無恥大膽之人竟然真是寧安侯府的人。

寧安侯府好歹也是書香世家,怎麼府裏的親戚,竟不懂得規矩,連當朝郡主都敢衝撞。

還特意轉告太子殿下的話,"殿下說,子不教父之過,想當年,鄭老爺子也曾是功臣,怎麼鄭大人卻是連兒子都教不好,修身治國齊家,若是能齊家都做不好,更別提當官治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