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

她輕輕搖了搖頭,淡淡笑道:“無妨,我們一路趕路也是無趣,正想多聽些話。”

聞言,掌櫃的麵容又雀躍了起來:“這打仗啊,家家戶戶都得出男丁,要不是我年紀大了,家裏的娃還在吃奶,也難逃一劫。這日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掌櫃的見他們桌上的茶水已經見底,忙又燒了壺茶給他們添上。

“這打仗勞民傷財,誰家都不好過,去年剛嫁了公主,本以為南國和陸國能平靜往來,各自安好。

誰知道,咱們南國那個王上,不想著好好治理國家,反而整天飲酒作樂,什麼酒池肉林……這些都是聽那些書生說的,我沒讀過什麼書,也不太懂。

但是庫存是空虛了,王上沒銀子了啊,這不就壓榨我們百姓,賦稅足足加了三層!”

說到此處,掌櫃更是怨聲載道,大吐苦水,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說的話有多大逆不道。

一旁的掌櫃夫人聽見這話,臉色都白了,扯了扯掌櫃的衣角,連連暗示他注意言辭,議論朝廷可是殺頭的大罪!

聽見賦稅竟然增長如斯,便是葉浮珣都愣了一下。

但是看白玉仙和慕容徹的樣子,好像早就知道一樣,並沒有多意外。

怪不得他們見到滿城蕭索,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重稅之下,百姓怨聲載道,民怨四起……恐怕這位南王在民間的口碑,已經爛到了泥土裏,如此一來,根本就是自掘墳墓。

即便背後有公孫家的支持,也絕對沒有前途……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葉浮珣眉頭緊緊蹙起。

“南國的賦稅本就比陸國高一層,如今又加了三層,實在是……太高了。”

陸國的賦稅隻需要一層。

想到此處,葉浮珣不禁感慨,別的不說,至少他們陸國的皇帝,在治國方麵,的確是一位明君。

掌櫃見葉浮珣附和,原本因為口無遮攔而有些緊張的心思瞬間放鬆下來。

“誰說不是呢?”

這邊陲小鎮原本繁榮興盛,因著處在交通要塞的道路上,以往陸國和南國的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假如有一天,或許說,南國和陸國真的會打起來。

看到白玉仙和慕容徹的的樣子,仿佛他們已經事先計劃好了,葉浮珣忽然知道了這個事情,一下子愣住了。

她呼吸了一下,不管國家興亡,隻要發生戰爭,受難的就是百姓。

突然一下記起,葉浮珣停了一會,衝著掌櫃問道:“既是君主沒有用,掌櫃的,要是換一個君主,您認為怎麼?”

掌櫃立刻就呆住了,暗地裏討論朝政早就是罪孽深重,這麼漂亮的姑娘竟然張口就是造反的話。

但這話無疑說到了他們心裏去。

聽到葉浮珣這話,原本沉默的白玉仙和慕容徹二人也抬起了頭,意味深長的看了葉浮珣一眼。

換一個君主,這話可就有意思了。

葉浮珣見掌櫃的猶豫,便安慰道:“不必擔憂,我不過是問問,他是南國人。”

葉浮珣指了指一旁的慕容徹。

慕容徹本在一旁看戲,忽然被點名,隻得無奈的換上了南國的口音,對著掌櫃的說道:“不錯。”

聞言,掌櫃心中安定幾分,猶豫半晌,終於道:“當今王上,昏庸無能,奢靡無度,早已讓百姓失望,他……”

那般大逆不道的話他終究不敢說出來,但一切盡在不言中。

而後,掌櫃話鋒一轉:“其實咱們隻是些小老百姓,隻為了養家糊口做些營生,誰是這個王也沒有什麼區別,隻要能讓咱們這些百姓吃飽穿暖,我就認了。”

葉浮珣思索著,眼神似有若無的看向了慕容徹,許久,才回了一句話。

“我明白了。”

離開邊陲小鎮後,便抵達了南國和陸國的邊界。

葉浮珣沉默一路,慕容徹本就打算將他們送到邊界,正要告辭,葉浮珣忽然出聲了。

“也許,還有另一個法子,阻止兩國交戰。”

她抬起頭,目光明亮。

白玉仙像是猜到她想說什麼,也看向了慕容徹。

“卓浪是前朝太子,你是慕容氏的後人,奪回王位是遲早的事吧。”

葉浮珣的眼神像是洞察了慕容徹的內心,有一瞬間慕容徹幾乎以為自己要被看穿了。然而麵前這個人,也不需要他偽裝,他亦是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

“不錯,我已在籌備此事。”

原本他們幾乎有十層勝算的,然而公孫家的介入,卻讓此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慕容徹不得不收斂了一些。

葉浮珣將頭靠在馬車旁,眼睛微微眯起:“我和王爺會助你,放開手腳去做便是。”

至於公孫家,葉浮珣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聞言,慕容徹笑了笑,他向來君子端方,很少有這樣放肆的時候。

“作為交換,那我也提醒一下二位,此番回京城,最好將那位斬草除根,否則你們看不上眼的小人物,或許會在某個時候壞了大事。”

說罷,他便轉身跳下了馬車,上了自己的馬,與隨從絕塵而去。

那位……指的是白逸童麼?

葉浮珣目光有些愣神,他們此番離京的際遇幾乎超出了以往所有,因而短時間甚至還未反應過來,白逸童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人物了。

可實際上他們不在京城,如今的白逸童在京城可謂是呼風喚雨的存在。

當然,這個局麵,在他們回到京城之後,將會被徹底打破。

見慕容徹提到那人之後,葉浮珣就開始發呆,白玉仙的眼神又幽深了些許,也不出聲,隻默然盯著葉浮珣。

畢竟當初葉浮珣能為了白逸童不擇手段,即便過去這麼久,兩人早已心意相通,白玉仙心中不介懷是不可能的。

陸國,昌州。

昌州是陸國的邊城,由淮南王治理,若是不出意外,趙衍應當也在此地。

因為南國動作頻頻,最近昌州城全城戒嚴,謹防著南國的奸細進入。城門口的排查幾乎是滴水不漏,一旦有可疑之處就會立馬被抓走嚴查。

南國的百姓日子不好過,有不少都遷入陸國,陸國雖然樂見其成,卻也得關注這其中是否混淆了一些圖謀不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