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前看了一下躺在床上的小狐狸,小狐狸通體雪白,毛茸茸的,看著就覺得十分的可愛。
我用自己的靈力查看了一下小狐狸的身體狀況,小狐狸的眼睛緊閉著,而且乍一看連呼吸都沒有,就像是已經死去了一樣,但是它身上的毛卻是十分的光滑透亮。
我收回靈力,表麵波瀾不驚,可是心裏其實已經是波濤洶湧了,這個小狐狸不簡單,不是一隻簡單的狐狸,準確的說這是一隻已經成精了的狐狸,也就是我們說到狐狸精。
“這個小狐狸傷的不輕,怎麼會一身的功力都沒有了,而且它最為重要的內丹也不見了,像這種修煉成精的小動物,最重要的就是內丹了,內丹沒有了,又受了重傷,隻能就變回原形了,而且性命垂危,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十分的小。”我說著,麵色凝重。
和尚一臉震驚,看著我的眼神都在閃爍,“施主神通廣大,是老衲眼拙了,施主居然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其實是一隻修煉成精的狐妖。”
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大師說笑了,我也隻是看出了一些皮毛,隻是不知道這個狐妖是為何受了如此重的傷,按理說,既然是狐妖,靈力自然是不會弱的,怎麼會被傷的這麼深。”
我查看了一下小狐狸的身子,發現它的身上沒有一絲的傷口,都是內傷,可是內傷就是最為致命的。
和尚沒有回答我,眼神有些躲閃,還帶著些痛苦,我也不急,慢慢的等著,終於和尚直視了我的眼睛。
“是為了救我,她才挖了自己的內丹給我,失去了一身的法力,然後又被人追傷,所以才會受傷如此之重。我最後拚盡了全力也隻能保住她的一絲微弱的魂魄。施主是否有辦法,如若施主能夠相救,貧僧感激不盡。”和尚說著眼神悲傷不已。
我看著他,仔細的聆聽著,幹脆就坐在了床邊,撫摸著小狐狸柔軟的毛,等著和尚的下文。
“我原本是夏榮國京城外一個廟裏的和尚,我自幼就在廟裏學習佛法,後來學習佛法是遇到了瓶頸,師傅說了我年紀還小,對於人世間許多的事情沒有輕身經曆過,自然就難以理解其中高深的佛法,於是我就離開了寺廟,奉師傅的命令,雲遊四方。”和尚頓了頓,我知道重點要來了,於是正襟危坐,然後仔細的聽著。
“後來一次我行至一處深山中,當時聽聞那山中有許多的靈丹妙藥,於是就進山采藥,沒想到在一處溪水旁遇到了一隻受傷的小狐狸,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帶走了小狐狸,當時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大雨,我隻能尋到了一個山洞,我用自己身上帶著的藥救了那隻小狐狸,哪知我救得原來是一隻已經成精的狐狸,我遇到的時候她剛好經曆了自己的天劫,終於可以幻化成人,第二日,我才發現昨日的小狐狸已經變成了一個少女,我受到了驚嚇,於是慌忙逃離了山洞,可是我隻是一個凡人,自然是不能和身懷絕技的他相比,我瞬間就被她追上了,不過她也不敢靠近我,就是一直在我的身後默默地跟著,我曾經不止一次讓她離開,可是她一直不肯,而且就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對於什麼都是好奇的,因為涉世未深,所以會受到欺負,我克服了心裏的害怕,終於接受了自己救了一隻狐妖的事實,盡管她是妖,但是她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壞事,相反,她比這個世界上的許多的人還要善良,還要單純。我年她修行不容易,好言相勸,無奈她還是一直跟著我,漸漸地我也就默認了她跟著我。”
和尚的眼神裏閃過一抹的溫柔,應該是回想起了兩人一起經曆過的那段時光吧。
“可是後來我們行至了一個村莊,那個村莊裏的人大都身懷異能的,他們能夠看到鬼怪,而且久已獵妖為生,我是一個出家人,可是身後卻是跟隨者一個妙齡女子,自然就引起了大家的懷疑,人們都說她是妖精,迷惑人的心智,我極力規勸,可是人們都說我是為色所迷,所以就要傷害她,我心有不忍,救了她把她帶回去了初見的那個深山,囑咐她不要再跟著我,好好的在山中修煉,日後定能修成正果,位列仙班,我態度強硬,甚至打傷了她,她見我如此的堅決,隻能落寞的離去。”
大師的眼神裏染上了悲傷,還有一絲的仇恨。這個眼神讓我覺得自己渾身一顫抖。
“我以為她已經聽從我的話回到了山裏繼續修煉,隻是沒有想到她還是跟下來了,可是因為害怕我會阻止,隻是默默的跟在我後麵,保持著距離,不讓我發現,我繼續自己的行程,可是那個村莊的一個獵人並沒有放棄,他一直尾隨著我,並在我的食物中下毒,我一時沒有防備,就被算計了。小狐狸救了我,而且是耗損了自己的內丹她將內丹給了我,自己已經十分的虛弱了,於是獵妖人趁機將變回原型,奄奄一息的小狐狸帶走了,我醒過來之後什麼也不記得了,隻是以為自己勞累過度,也沒有多想。”
和尚的眼裏已經續起了淚水,一副心痛的模樣,一定是到了內心中最悲傷的地方吧。
“後來我發現沒有了她在身後我反而變得更加的煩躁,於是就回到了寺中閉關修行,以求參透佛法的奧妙,化解心中的雜念,一經數年,我終於參透了心中的鬱結,成了寺中主持,得到了人們的敬仰,年少時的事情也被遺忘了,偶爾想起,心中也是一片淡然。”
“直到一日有村名來寺中求見,說是村中又惡鬼作祟,已經傷害了數人,我見他卻是一身煞氣,於是就同意了他的請求,與他一同下山,下山後我才發現是當年的那個村莊,我住在了村中晚上順著村名的指引,準備降妖除魔,結果才發現那妖魔居然就是當年的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