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處理完這事白寒a一拳打在女牆上,在這個節骨眼除了這麼一檔子事,偏偏又無可奈何,和他對戰的是一個大部落,根本沒後方可言。

看著手裏這個自稱是魁頭的鮮卑大王穿過來的布帛,白寒很想把一把將它撕了,還是忍住心裏的怨氣將布帛遞給郭嘉,“奉孝,你來負責此事。”

“諾

白寒抬頭看著天上那月光,此時他的心情就跟那天上的月光差不多,被一層陰雲所籠罩,相比那一百多萬鮮卑人,他更看重這三萬鮮卑騎兵,他們湊在起還好,要是分散成為小股流寇那對百姓的襲擾是重大的。

北地陰雲籠罩,而並州大地卻是一片火熱,在朝廷的努力下並州已經變成了富裕的州郡,到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民間對白寒的讚賞更是不絕於耳。

雖然是邊境州域的卻一點沒有戰亂的意思,在上黨西麵三十裏有一座大山寸草不生,但就是這座光禿禿的山峰下麵隱藏著巨大財富,鐵礦!

因為有了鐵礦,這裏成為了並州的一處財富,每年從地下挖出來的鐵礦大部分供給漢軍打造軍械鎧甲,數千個精裝赤膊的漢子拿著鋤頭開鑿地麵,他們開采鐵礦的工錢比平常人要高多了,工人們也都很滿足,相比他們更辛苦的還是那些在炎炎夏日還穿著沉重戰甲守衛的漢軍將士。

“暫時收工,大家先吃飯再去河裏好好洗洗,去去暑氣。”一個就鎧甲右臂上鑲嵌著黃色水晶的武將站在高處喊道。

聽到這個聲音的工人們將工具放到原地,有條不紊的走進山洞,在這炎熱的夏天,也隻有這山洞裏還有些涼爽。

可就在這時,大地突然開始顫動,地麵上一些小石子被震飛,負責駐守這裏的校尉第一時間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這種征兆顯然是大規模騎兵才能形成的,可是他沒聽說最近會有軍隊路過,該不會是…

想到這,校尉一把踹翻軍士剛端來的米飯,白花花的米飯灑了一地,這校尉拔刀道:“各位工人稍安勿躁,我懷疑可能是賊軍騎兵,各位先呆在這裏不要動,弟兄們跟我出去。”

奉行七禁令五十四斬的漢軍士卒第一時間跟著校尉衝了出去,在校尉的指揮下,軍士們將洞口用一塊塊碎石堵上,確定不會讓外人看出來之後,漢軍將士拒守山峰看著遠處。

遠處的地平線上逐漸出現一行黑線,這條黑線不斷向兩側綿延當靠近的時候漢軍士卒終於看清那黑線是什麼了。

騎兵,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騎兵,鮮卑人那野獸般的後生活,伴隨著如雷般的馬蹄聲,這些鮮卑人特別好認,行軍陣型一點章法都沒有,放眼望去全是光著膀子的,頭發也不是漢人的發鬢,而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發型,中間禿,周圍的頭發還梳成小辮,特別的難看。

就算是這樣,校尉心裏還是有些發怵,駐守山穀的隻有一千漢軍還都是步軍,就算有地利也擋不住這麼多鮮卑騎兵。

烽煙已經點燃,現在他隻能祈禱上黨守軍快點來援,要不然這鐵礦山就是他和這一千漢軍的埋骨之地。

鮮卑騎兵戰陣站在山穀外麵,山上的漢軍士卒向下看去,入目所見的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戰爭,他們的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過這些鮮卑人似乎並不急著進攻,從戰陣中縱馬而出一個脖頸上帶著狼牙項鏈的大漢,這大漢赤膊的樣子極其嚇人,身上那一塊塊棱角分明的肌肉像岩石一樣,給人極大的衝擊力。

這個人就是此次奇兵之計的統兵大將突利,突利單手抬起狼牙棒遙指山上的漢軍弓箭手,用蹩腳的漢語喊道:“山上的小子們給我聽好了,趕緊投降,我饒你們不死。”

然而山上的漢軍士卒沒有一個人都要,傻子才信鮮卑人的的話呢,他們寧可戰死也不會相信這種鬼話,下麵的突利等了一會之後,等來的隻是一身臭汗而不是漢人的投降。

看著山上那些漢軍,突利也失去了耐心,調轉馬頭手中狼牙棒指向山上那些漢軍士兵,“部落的勇士們,殺光他們,狼神護佑你們。”

呼!呼!呼!

一提到狼神,鮮卑人跟打了雞血似得,從戰馬上下來對著山上衝了上去,鮮卑人的重振如蝗蟲般密集,山頂上的漢軍箭如雨下,鮮卑人的皮盾也不是拿來看的,數百根羽箭一次隻射死了幾十個鮮卑人。

早就預料到會是這樣的校尉,扔掉弓箭,既然這玩意沒用,那索性拚了,刃白如雪的環首刀反射著太陽光宛若神器,校尉高高舉起環首刀,對身邊人喊道:“弟兄們,我們是大漢軍隊,是帝國的驕傲,讓那些鮮卑孫子見識下爺爺們的厲害!”

“諾!”周圍的軍士轟然而應,齊齊扔掉了手中角弓拔出了環首刀,在校尉的嗲零下如同一隻隻出籠的猛虎一般爆發著身體內的血性,一千並州健兒所爆發的血性不亞於萬人。

這些鮮卑人怎麼也沒想到,他們認為軟弱可欺的漢人軍隊居然拿如此彪悍,簡直就像大草原上的狼一樣,貪婪、嗜血。

一個漢軍將士單憑武力就就砍破先把鮮卑人的大盾,雪白的環首刀順勢將那鮮卑人的腦袋劈成兩半,鮮血混合著腦漿流了出來,殘暴的殺戮頓時鎮住了周圍的幾個鮮卑人,這個結果鮮卑人從不同的方位砍向這個漢軍士卒。

而這個漢軍士卒也不躲閃,拚死也要將刀插入身前的鮮卑人體內,一條亡魂的埋骨於此,然而他隻是最普通的一個士卒,像他這種人不下數百!

強大的漢朝軍隊用雪與火向鮮卑人證明了他們的強大,漢人並不弱!。

【“鮮卑”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國語·晉語》說,周成王姬誦平息武庚的叛亂後,成王親自來到歧陽(今陝西歧山縣東北),大會天下諸侯和四夷君長,鮮卑也被邀請出席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中國北方。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同烏桓、匈奴相似。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亂不堪,先後建立國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並在439年統一北方。

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漢化。

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鮮卑族共建立十個國家。另外在青海、甘肅一帶,還有由鮮卑慕容部分化出來的吐穀渾政權,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並。

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

“鮮卑”與“烏桓”,同屬東胡族。東胡語屬阿爾泰語係,是蒙古等民族語言的祖源。所以很有考察國內阿係其他民族的必要。事實上,這些民族不僅語源上一致,而且地域也貼近。

鮮卑族源於興安嶺,其語音應當介乎源於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的語音和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族的語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