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羨慕嫉妒

小時候,家家戶戶還醃泡菜,不知道什麼時候,泡菜就都已經是袋裝商品了,出現在市場。

現在有些不一樣,家庭絕對不是泡菜消費的主要目標。

目標是哪兒呢?

飯店!

西川地區經濟不發達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地形原因。

一個盆地,中間的城市蓉城吸收了全川之力。

而其他城市,仿佛沒了營養一般。

除了北邊的綿陽,靠著科技軍工,南邊的瀘州宜賓靠著酒業,河流。

諸如貢城,內江等老牌城市,沒落得可憐。

但是盡管現在這樣環境,餐飲永遠是大產業。

食在四川,味在自貢,這可不是白說的。

在二十多年之後,整個貢城地區因為大環境的關係經濟已經垃圾的不行。

真的是可以說是經濟垃圾的不行,人口老齡化,這個城市居然能排進全國前三。

何德何能?簡直是匪夷所思!

這個數據的背後意味著年輕人的流逝!

盡管如此,餐飲業卻異常的發達,不少人驅車前來一品自貢的美食。

如果非要找出個一年四季都沒有淡季的買賣,那還非就餐飲行業不行了。

衣食住行,娛樂,都是人民生活的剛性需求。

所以在跟徐芷葉吹出了牛皮的第一時間,他就想到了泡菜的銷路——飯店。

臨近過年隻有三個月,應該還來得及。

這段時間秦風天南地北的沒少跑。

但是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貢城度過的。

除了他的影響下出現的酒廠和漢美日化的倉庫之外,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改變,就是飯店越來越多了。

那不大的十字口街上一口氣開了十幾家,鮮鍋兔,冷吃兔,火邊子牛肉富順豆花。

很多人不知道,火鍋的發源地不是成都,也不是重慶,其實是貢城。

隻不過重慶確實將火鍋發揚光大。

貢城的鹽業發展,自然要大量的勞動力。

也就催生了用牛下水(內髒,比如腰花,毛肚,黃喉)涮燙等。

餐飲這個行業很奇怪,往往是越窮的地方餐飲業越發達。

越是窮的人,越喜歡用喝酒吹牛逼來麻痹自己。

泰國有一個廣告,就是說一個窮人戒酒之後,勤奮工作,掙錢,娶老婆,生孩子,帶動家鄉致富,最後當上國王。

別說酒店,就是稍微上了點兒規模的飯店,也不會自己製備食材。

都是靠著大市場采購,而泡菜這個東西,在現階段—市場裏還真就沒有。

因為它太普通,太不起眼,也存在的太廣泛了。

就如同這個時代的很多商機一樣。

因為平凡和普通一直被人所遺忘,直到了幾年或者是十幾年之後,人們在閑談或者是看新聞報紙的時候,才偶然發現原來這個東西也能創造令自己驚奇的財富,然後發出一聲“我艸這東西而能賣出個百萬富翁?”的驚呼。、

比如去年的口罩!是不是讓無數人後悔。

從這方麵說,這個時代確實是個好時代。

泡薑泡菜這類醃菜食品的入門門檻非常低,一個發酵池加上一條封裝生產線就能做起來。就算沒有發酵池都沒關係,缸多夠用也行。

現在馬上入冬,這個生意,對現在勞動力剩餘的村裏倒是相當的契合。

一天的時間秦風都在想著這事兒。

早飯吃完了,心裏已經有了計劃。

“老王叔,你今天就去廣播站吧,把村裏人都召集起來,咱們做泡菜。”

聽著自己秦風這麼說,老王叔驚呆了:“那玩意真能賺錢?你別逗我玩!”

畢竟在他看來這泡菜一說,就是秦風這個大男人在小姑娘麵前牛逼轟轟的胡話而已。

男人嘛,誰還沒有年輕過呢。

還是能夠理解的!

可是這胡話,別人不提,你倒是趕鴨子上架,上趕著來!

“這個真不是開玩笑!”秦風擺了擺手,將剛才自己心裏的一些構想說了一遍。

老王叔見其秦風不像是開玩笑,問了問一旁的王鳳鳳:“兒子,你們真沒開玩笑,秦風說的這東西真行?”

王鳳鳳隻得硬著頭皮點了點頭,“,爸,絕對沒問題,這東西甚至不用建廠,把家家戶戶的老頭老太太,還有大缸收集起來就成。”

“包裝的話,醃製好了直接發到研究所去,那邊兒有封裝生產線。一分錢都不用投這事兒就能幹起來。而且現在馬上就要入冬了,隻要銷路打開,立刻就能見效益見著回頭錢。除了泡菜之外。”

這話是秦風這麼跟他說的,他還沒來得及消化分析,原封不動的送給了自己的老子。

話是這麼說了,王鳳鳳心裏可直打鼓。

回頭看著秦風,仿佛是在說:“這要是賠了,我爸不得把我剮了!”

聽到自家兒子也這麼說,老王叔當即負手起身。

在屋子裏轉了兩圈之後,拿了煙和火兒,興衝衝的出了門兒。

秦風也趕緊跟了出去。

……

村裏的大喇叭又響了。

隻不過和之前不一樣,這一次,老王叔不再號召大家夥向田間地裏刨野果。

而是號召場子裏父老鄉親帶上泡菜缸上到村委會來。

這要是放在半個月之前老王叔剛上台的時候,播送這樣的廣播絕對會讓場裏人背地裏罵精神失常。

可是這一回,聽著廣播之中讓有意在冬季創收的人集合。

人們就是覺得泡菜這個點子再不靠譜,也都穿了衣服趿拉上鞋子顛顛兒的奔著場部去了。

現在的老王叔,說話已經有了力度。

村委會大院。

北風吹過已經有些刺骨,可是大院之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就聚集了場子裏絕大多數人家的“代表”。

就連場子裏有名的懶漢苟老五都雙手插著袖子,大鼻涕淌挺老長的等在瑟瑟秋風之中,望穿秋水。

至於讓這麼多人聽話的原因?

那是有人算過,李嬸兒等初加工廠第一批追隨的人,拋去之前自己上山采摘的山貨賺的錢不說,光是這幾天坐家裏,收取場子裏人從各地搶收來的蛇果,再送到初加工場賺取的差價,就已經高達上千元!

這是啥概念?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嬸兒等人就賺了村裏人一般家庭一年的進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