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書坊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開業的日子定在初六,今天已經初五。有王爺的牽線,還沒開業,印書坊已經承接了幾單大生意。成都府學本來有自己專門的抄書,印書部門,不過因為王爺疏通了其中的一些關節,使得萬卷印書坊成了府學學子們指定的教材提供商,因為,畢竟活字比起雕版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能給府學節省不少的開支。這印書坊的生意當然麵對的是最廣大的讀書人。
王帥這些天忙得焦頭爛額,為開業做好了一切準備,既要高調,又要保持神秘,不能讓自己還沒賺到錢,技術就流傳了出去,說起來,這也不是什麼好高深的技術,隻要大方向一指定,有的是能工巧匠,聰明的人去完成市場探索。
要的隻是領先一步的能力。
好在,唐朝並不反對皇族經商,所以,以蜀王的關係,這次開業儀式辦的是相當的隆重,成都地麵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基本上都到齊,在外地不能來的也捎來了賀禮,其中不乏討好王爺的意思。王爺作為這家印書坊的東家,許多東西當然用不著這王爺去操作。開業當天,王爺派了趙進前來協助。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開業所收的賀禮比起印書坊的本金都多多了。這些東西,王帥當然懂得原因,這些已經跟他的印書坊無關了。
還好,這麼多達官顯貴到場祝賀,僅僅是王帥一個人的話,肯定壓不住這樣龐大的場麵,王爺親自前來應酬,使得王帥身上的壓力一下子消除了,王帥所能做的就剩下跟在王爺身後認識了一些成都城有頭有臉的人物。當然,作為一個小小的掌櫃,並沒有得到受寵若驚的對待,一切也都不過是一些場麵上的客套。
不過,有王爺這課大樹,王帥還是覺得以後找這些人就會有門路得多了,至少,看在王爺的麵子上,自己要是辦起雜誌,絕對就不會愁銷路。
轉眼又過去了一個月,現在已經是夏天,成都城還是比較涼爽,印書坊幹的是如火如荼,王帥已經打算把辦雜誌提上日程,當然,這些東西還是以自己的名義去辦最好,如果繼續依附在印書坊,那自己何時才能掙來第一桶金。不過,如果自己吃著王爺的薪俸,卻去做自己的事情,可能會惹得王爺不高興,所以,王帥打算在印書坊上麵再加以一些改變,使印書坊賺更多的錢,隻要自己印書坊這台賺錢機器開足馬力,王爺也會允許自己幹點私活吧。
這一個月來,印書坊雖然印了不少的書,但都是根據客人需要提供服務,王帥覺得有必要加以改變,就對王爺提出印一些有特色的書推出去。
獲得王爺的準許,王帥可以自由進入王府的藏書樓,王帥的目的是想在這裏麵淘到商機。後世最暢銷的書當然是類,養生類,還有就是成功學,這些都是後世那些書商炒作出來的概念,而對於這個時候的人們來說,養生,成功,這些概念都還太超前,而,這個時代還沒多少人會寫,整個唐朝最多讀書人會的當然是寫詩。
王帥決定從這個方向入手,因為他查閱了藏書樓上的很多書,發現,唐朝時期還沒出現選本,叢書這樣的概念,要想獲得不同風格作者的作品就必須要把這些作者的詩集,文集都買來。這書籍本來就貴,這就造成了許多圖書銷量不高的一大因素。
王帥把這個想法跟王爺提及,李遂認為此法可行,就授權王帥可以提走藏書樓的藏書,因為不能讓更多的人可以隨意進入藏書樓,那麼就隻有讓王帥把書拿出去了。
這王府的藏書樓真可謂是浩如煙海,曆代出版的許多書在這裏麵都能找到雕版,抄本等等。不過,這裏麵並不是所有人的書都有,這倒是難不倒王帥,因為王帥有台虛擬電腦,這台虛擬電腦連接著後世的互聯網,他所需要的信息都可以進行海量搜索。
好在,現在暫時還用不著,藏書樓的圖書就足夠王帥他們忙活好幾個月的了。
第一本詩歌選集《魏晉以來名家名作》第一卷出版,就引起了整個成都城的轟動,這一個多月以來,王帥他們一直嚴格的保密著活字印刷的工藝技術,手底下的工人們更是都簽訂了保密協議,而且有王爺在後麵站著,誰也不敢吃了熊心豹子膽出賣王爺。所以,整個成都都在猜測,為什麼王帥的印書坊能如此又快又好地印這麼多的新書。
這套叢書,請了蜀王李遂作序,這也是一大賣點。
雖然王帥一直都知道成都的大街小巷都在議論他的印書坊,但他還從來沒聽到過‘活字’兩個字,這讓他相當的滿意,這成都其它的印書坊倒是還不敢打他的主意。好在,王帥也不打算一直這樣保密下去,隻要自己的印書坊打出了名氣,打出了品牌,到時候做成行業老大的地位以後,他也就不怕技術外流了。
隻是,整個出版印書行業這塊蛋糕並不特別巨大,這主要還是因為讀書人的基數還太小,整個唐朝有九成九以上的文盲,王帥當然更在意的是讓更多人的學會認字,這樣他印的書銷量才會更大。
趁熱打鐵,王帥相繼推出了《魏晉以來名家名作》第二,第三卷。第一卷主要是三國時期,諸如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等的詩歌作品,第二卷當然是兩晉大家,謝靈運,陶淵明等等,三卷就是南北朝和隋。
唐朝的名詩人太多,王帥打算單獨出版一套叢書,以武德,貞觀,乃至開元為分卷名。
考慮到脫銷,加印的問題,王帥把印數提高到預估的市場兩倍,結果這些書還是脫銷了,這主要是因為印刷的質量上提高了不少,而書籍的價格卻又低了一些,這不得不讓更多的讀書人充滿了購書的欲望。不過王帥暫時不打算加印,後麵能印的書還多的很,而且,人手暫時不夠,王帥已經向王爺申請擴大規模了,因為這市場行情比王帥當初的預計要大多了,現在基本上整個成都,乃至整個劍南的書店都擺放著王帥萬卷印書坊的書,萬卷的出現已經快要讓那些自印自銷的小型印書坊瀕臨破產了,他們不得不放棄印書業務,而專門做圖書零售業務,這讓萬卷的印書量又有了提高。
事實證明,王帥當初的決定是對的,走的是現代出版社加印刷廠的路子,自己名下根本不設圖書零售店。要是後世,連出版和印刷都分開來做,不過這點在唐朝不太好實行。王帥就打算用自己的雜誌來做試點。
第零四三章讀者雜誌社
依靠印書坊的名氣,王帥認為自己適時的推出雜誌,銷量肯定不會有問題,隻是自己目前還不好定位雜誌的內容。不過,這個時候的雜誌根本沒辦法細分,這個市場還是零。
經過嚴格的構思,王帥決定這本雜誌還是走單純的文學路線,不過,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本白話讀本,裏麵定然不能全部是文言文作品。
自己的工錢和一些額外收入加起來,已經有三十緡,前期準備工作已經足夠了。自從有了這個想法以後,王帥就讓紅線退出了印書坊,他的目的當然是自己隻能退居幕後,讓紅線全權操作雜誌的運營。
但是,後來,王帥還是決定把這一想法告訴蜀王李遂,畢竟自己現在隻是他的一個掌櫃,這個萬卷的生意根本不是自己的。而且,要是讓王爺產生了自己吃裏扒外的感覺的話,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因為有萬卷生意上的事情,王帥已經和李遂有了很多的接觸,他倒認為李遂並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但自己這樣做的話,確實有吃裏扒外,以權謀私的嫌疑,如果能得到王爺的首肯的話,那做起來就更加的放得開手腳了。所以,王帥還是決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王爺。
在李遂的書房,李遂因為沒有官職,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自己家裏,除了照管一下生意外,就是吟詩作畫,練練書法了,此時,李遂就正在練習書法。
印書坊的生意並不是李遂最大的生意,也不是李遂最賺錢的生意,但敏銳的李遂卻發現了王帥這個難得的人才,他每一個點子都能站在最前沿,不過,這個王帥才剛剛進入他的視線不久,他還需要對他考察考察。
“小的見過王爺!”王帥等李遂寫好字,停下筆後才開口道。
“嗬嗬,王掌櫃來了,你上次送給我的搖椅,還真不錯,坐在上麵能讓整個身體放鬆下來,本王還沒謝謝你呢!”
“小的不敢,小的也是在一本西域過來的書上看到過這個東西,前些時候找工匠訂做了幾把,略表小人的心意!”王帥前些時候把譚木匠送過來的太師椅送了一把給王爺,不過八仙桌就沒有送,這是因為,作為皇族,禮儀傳統是很堅守的,堅持了幾百年的跪坐文化就一定會繼續堅持下去,況且,能坐在桌子上和王爺同桌吃飯的人,王府裏找不出幾個來,八仙桌的意義目前還不夠具體。
“王掌櫃就別謙虛了,這次來找本王,有什麼事嗎?”
“王爺,這印書坊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小的最近又冒出了一個想法……”王帥停下,看了看李遂,看他有何反應。
李遂目光裏突然閃現一點驚異,然後又歸於平靜,“哦,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小的從上次印的那一套書中找到一點新鮮的想法,我們可以把書分成一卷一卷的印,那為什麼不能把這一卷一卷的書用一個固定的時期印一次呢,比如一個月或者半個月,每一期都用一個書名,但裏麵的內容卻有全新的變化,雖然上下不相關,但上下卻很連貫的。”王帥想了一個似乎可以讓對方接受的想法加以解釋自己所謂雜誌的創意。
“你是說,定期出版一本書……”李遂明顯被王帥的話勾起了興趣。
“嗯,基本上是這個意思,以後定期出版,可以出版一年,十年甚至更長都是可以的,不過,我的這個書的定位不單單是讀書人,隻要能認識字的人都可以買來讀,所以,我打算在書裏麵加上一些俚語,俗語,白話。這樣的話,麵對的顧客就會更多,銷量肯定也會更多。”
李遂略微思索一下,就認為王帥的想法可行,“那書裏麵都會包含一些什麼內容?”
“小的是這樣想的,要吸引購買者的不同興趣,這書裏麵的內容就不能太單一,比如有的讀者喜歡詩,有的讀者喜歡賦,有的讀者卻喜歡散文,所以,小的認為,書裏麵什麼內容都可以有,這樣才能讓不同的讀者各取所好。甚至一些市井俚語,笑話都可以包含進來。”
“主意很好,而且趁著現在印書坊打出的名氣,銷量肯定不用愁。”李遂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同意了王帥的想法。
“不過,王爺,小的認為,這個書刊不能和在印書坊裏麵,應該單獨成立一個部門運作,要不然,讀書人隻知道印書坊,而不知道這本書,小人的想法是要打出各自的響當當的品牌。”
“嗯,這樣啊,這樣也好,我看要不這樣吧,這個事情還是交給你來全權負責,不過,為了獎勵你為本王做的事情,這次不但讓你負責,還讓你占五成股份,你看怎麼樣?”不得不說李遂善於籠絡人心。王帥想的就是,你這次要還是想要獨占我的創意,那就沒有下一次了。不過王帥心裏這樣想,嘴上倒不能表示出來,“為王爺做事是我的福分,小人有豐厚的薪俸就已經很滿足了,再說,小的隻是出了點主意而已。”
“王掌櫃,你何止是出了點主意,你為印書坊殫精竭慮,本王是看在眼裏的,本王欣賞你的才華,希望你能好好的幹,不要辜負了本王的一片愛才之意,這事就這樣定了,這兩方麵的事情你都擔起來吧。要人手你跟本王說。”
“嗯,小的知道了,那小的就告退了。”
從李遂的書房裏出來,王帥覺得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這個雜誌自己占一半的股份,那就已經很多了,至少比開個家具店掙的多,後世的出版社,雜誌社那個不是印錢的機器,隻是到了後來受到網絡的衝擊,這些傳統行業才出現滑坡的跡象,但在這個唐朝永遠不會受到來自網絡的衝擊。
印書坊的事情已經步入正軌,自己已經不需要操太多的心了,王帥就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雜誌上,他決定把這本雜誌叫做《讀者》,王帥把這個報告給王爺的時候,王爺還問為什麼要叫做雜誌,王帥解釋的是,這本書就是一些稀奇古怪東西的綜合體,所以就取名叫做雜誌。本來王帥想把名字叫做讀書人的,但這樣一來就會使那些不是讀書人但是會認字的潛在客戶產生一些抵觸的情緒,還是叫做讀者吧,也就是讀這本書的人。
不過,光是被動的提供社會需要的圖書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自己去挖掘市場,唐朝時期書籍讀物本來就不多,除了幾本長銷書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時下流行的暢銷書,因為,這個時期‘’這個文學門類並不發達,流傳後世的也就一些幾千,一萬字的傳奇,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書寫的語言和口頭表達上的語言的差別,也就是作為書寫體的文言文和作為一般日常交流的白話的巨大鴻溝,這個時候的文字話語權還被統治階級把持著,所有書籍都被文言文壟斷,要到元明時期,文字才算第一次走下廟堂,走進百姓的生活之中,這樣才能創出明清的輝煌。
試想,如果通篇用文言文寫一部《三國演義》,那會是何其艱難的事情,所以,要想圖書賣得更多,要想更多的人有意願讀書,讓文字回歸民間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第一期的選材,王帥決定全部親力親為,選了幾篇唐以前的人寫的文章,還有一些詩歌,還選了一些《太平廣記》,《笑林廣記》,《聊齋誌異》裏麵的文章,當然,王帥做了一些適當的修改,使他們看起來更像是唐朝人寫的。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王帥決定連載一部長篇,這樣讓讀者買了一本就有要買第二本的渴望。對於古代四大名著,王帥當然耳熟能詳,但是要通篇背下來,那根本就不可能,沒有誰有這樣的本事和這樣的願望,在後世,即便所謂紅學大家的周汝昌,劉心武之流,要讓他一字不差的默寫出《紅樓夢》,那也是不可能的。在這點上,王帥腦中的那台連接了互聯網的虛擬電腦幫了大忙,王帥打開搜索頁麵,在裏麵輸入,便能原滋原味的展現出的原貌。
對於選取那本作為起點,王帥覺得最好的還是《西遊記》,這本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唐朝,能吸引更多的讀者群關注,另一方麵不涉及造反啊,分裂啊什麼的,而且是一部神怪,不會包含任何破壞社會和諧的因素。完全可以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出現在公眾的麵前,就當是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
所以,王帥決定就連載《西遊記》,每期連載一回。王帥把《讀者》雜誌定位在半月刊,也就是每半個月出一次,因為現目前隻是一本小小的冊子,頁數不是很多,半個月出一次完全可以達到要求。而且,現在是打開市場的時期,如果一個月才出一期的話,那市場影響力和關注度肯定大打折扣。
當然,王帥完全自己做第一期目的隻是拋磚引玉,他希望能夠轟動整個成都,然後讓會寫文章的人來投稿,雖然不至於就此產生一批專業的作家,但也要讓別人明白,讀書求官並不是唯一的出路,讀書讀的好也能靠自己寫東西掙錢。這就要造成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所以,他在創刊號的末尾,鄭重的寫出了征稿的具體方法和獲得稿酬的方法。
王帥本來還想請王爺出麵,搞一個創刊酒會,但想想還是算了,光是憑自己那家印書坊的名氣,就足夠讓整個成都爆發起來。
不過,整個劍南道和萬卷有生意往來的作者,書店老板和王爺的一些關係客戶都被邀請或者接到通知,務必在某一天趕到成都萬卷印書坊,到時候,將會正式推出《讀者》雜誌,前期的時候,王帥已經告知這些書店的掌櫃,用最大的可能向買書的讀者宣傳,萬卷印書坊將攜手某神秘商號合作推出一種全新的圖書模式,但王帥並沒有告訴他們很多具體的東西,這樣就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王帥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節省一些宣傳費用,並且要同一時間把雜誌鋪滿整個劍南道的大小書店。這樣的效應才能最大化。
印書坊現在的規模已經能夠達到日印一百頁左右的書三百冊以上,這幾個月,印書,製作活字兩不誤,現在已經可以達到同一頁可以排三四個版麵,這樣印起來就更快了許多。半個月的時間,王帥印了開業以來數量最大的一本書,三千冊。排版,設計,策劃這些東西,王帥根本沒有做過多的考慮,用了兩天的時間就編寫了一本A4大小,四十多五十來頁的雜誌。用了十天全部印了出來。
在臨發布的前一天,王帥才在印書坊的隔壁把《讀者》雜誌社的招牌掛了出來,其實,這間房間早就被王帥和紅線租好。正式掛牌以後,紅線就作為這家雜誌社的掌櫃,王帥當然不會用主編這樣的稱謂。因為實際上,擔任主編的是王帥,紅線的文字功底還達不到做主編的要求。王帥又聘請了李如擔任雜誌的主編,負責審稿,排版,紅線作為掌櫃就負責發行。李如雖然也簽約蜀王府,但他早已經請辭了。李如的文學功底比王帥想象的好,在沒有發現能人以前,還是能夠勝任的,而且,李如似乎也很樂意。王帥知道他是女子,但一直以來,李如都以男子的身份出現在王帥麵前,王帥也就不予道破。
這家雜誌社,王帥可是占五成股份的東家,如果說萬卷和讀者都是自己的兒子的話,這讀者才是王帥的嫡子。雖然現在看起來讀者比萬卷的規模小了很多,但王帥相信,這兩個牌子必然會並駕齊驅。
終於到了發布的當天,那些早早就等候在萬卷門外的書商,掌櫃,卻發現王帥在隔壁門內出現。大家又都圍了過去。這個時候王帥才把蓋在店招上麵的紅布拉開,《讀者》雜誌社,幾個鎦金大字立刻炸開了人群。人們都在議論雜誌社是個什麼東西。
看到吊起了大多數人的興趣,王帥才讓夥計搬出一捆捆的雜誌,並用最激動的聲音做了一場煽動性的演講,王帥為了造成最大的轟動效應,決定這批雜誌不但可以售後結算,甚至沒有賣掉的還可以退貨。要知道在以前,萬卷和其它的印書坊一樣,賣出去的書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而且不予退貨。這次無疑又是一次出版市場的變革。
這次還有一個最大的改變就是,王帥在雜誌的封麵上做好了定價,這可能是唐朝以來第一次名碼標價的商品。
王帥還規定,所有書店都必須以上麵標注的定價銷售。以前所有的圖書都沒有這樣定價,王帥的萬卷也沒有這樣做,他認為這個時機還不成熟,因為路途的遠近使得物流成本有巨大的差異,如果統一定價的話,會造成較遠的地區的書籍缺乏競爭力,必然就會使王帥失去那些市場,如果不定價的話,書店按照自己的成本核算價格,才會有利可圖。
不過,這次王帥決定試點,雖然雜誌是這次發布的主角,但是雜誌本身在所有圖書的運輸中的物流成本並不占很大的比例,如果隻是一本書定價的話,書店也能接受,而且,這次王帥的定價也是綜合參考了各個書店反饋回來的信息,定了一個中等偏上的價格。當然不會便宜到跟後世的《讀者》,《故事會》一樣一兩塊錢一本。但仍然能夠保證雜誌社和書店各自的合理利潤,而且,這雜誌也算是新鮮事物,比一般普通商品的利潤更高也是合理的訴求。而且,為了擴大發行量,王帥給的折扣點比較低,反正定價權現在還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自己又不需要去官府的物價部門備案,申請。
一個上午,三千冊圖書一掃而空,還加上印書坊的書也賣了不少,各地的買家都心滿意足的走了。王帥感到筋疲力盡,但仍然有很滿足的感覺。為了犒勞這次不小的勝利,王帥請了所有印書坊和雜誌社的同仁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