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裏話,劉楊看重的是王誌信練兵的能力,至於那是不是王誌新的私軍,劉楊並不擔心,也不怕王誌信有想法,如果沒有壓得住王誌信的手段,劉楊也不敢這麼放權,既然給了他,就不怕王誌信翻天。
廣德是哪裏,劉楊在廣德深耕細作了一年多,如果王誌信在廣德還能反了天,劉楊也隻能承認自己手段不行了。
王誌信要征兵,必然少不了廣德的老百姓,而廣德多有民兵和遊擊隊,其中不乏劉楊的崇拜者,加入了王誌信的部隊,難道還能讓王誌信給洗了腦不成。
隻是王誌信不會想到這些,如果王誌信真的有那種本事,也不會蠅營狗苟的在小鬼子手底下混了,王誌信或許打仗不錯,更會練兵,但是絕不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人,更沒有經營的能力。
沒有足夠的眼光支撐,沒有經營能力,想要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所以劉楊根本不擔心他。
不過這一番話,卻讓王誌信心情鼓蕩,要說王誌信不想當將軍那是假的,隻是沒有機會,如今機會擺在麵前了,王誌信能不心動。
僅憑這一點,和鄒立東就不可同日而語,鄒立東是被任命的,而且鎮江城還需要經營,鄒立東離不開劉楊,而且按照王誌信的看法,鎮江城,劉楊根本沒打算真正的堅守,否則也不會將精銳撤走,而讓鄒立東當什麼警備司令。
說一千道一萬,即收買了人心,又沒有將鄒立東納入特務營真正的體係,還是劉楊沒將鄒立東看在眼裏。
但是他不一樣,劉楊讓他自己訓練士兵,除了信任之外,也是在敲打他,這是給他王誌信一個真正融入到特務營的機會,這就要看王誌信願不願意融入到特務營之中,機會隻有一次。
王誌信很想保持自然,但是他的內心卻出賣了他,即便是在劉楊身邊,呼吸聲也不由得漸粗起來。
劉楊給了他一張大餅,一個可以成為將軍的台階,隻要踏踏實實的練兵,練就出一支鐵軍出來,那麼他就是將軍,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誌信心中怎麼能沒有野望。
將軍不但意味著身份的提升,也意味著光耀門楣,讓王家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王誌信絲毫不懷疑跟著劉楊有這種機會。
當然王誌信更明白,這也是劉楊在敲打他,沒有劉楊的支持,他王誌信成不了事,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他不善於經營,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支撐,沒有武器裝備的補充,那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要想讓劉楊支持自己,王誌信知道,隻有自己想劉楊獻出忠心才是這一切的基礎,對此王誌信並不反感,他想當將軍,卻沒有想自己當軍閥,總是要需要投靠一個能夠給他機會的人,而劉楊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王誌信深吸了口氣,讓自己的心緒平複下來,隻是話語的沉重,卻還是透漏出了他的心思:“多謝營座栽培。”
雖然才並入特務營體係,但是王誌信已經看出了特務營的一些跡象,如一零五師的王師長,稱呼劉楊劉長官,固然有王師長的矜持在其中,但是也是一種疏遠,再比如十三旅的的吳旅長,則稱呼劉楊為營座,顯然這和職務無關,差別在於近遠。
劉長官代表的是客居特務營的部隊,自然就感情疏遠一些,甚至可以說隻是隸屬,不是自己人,而稱呼營座的,那都是劉楊的嫡係部隊,就好像特務營特戰隊和十三旅,大都是這種情況。
王誌信如此稱呼,那就是將自己擺在一個下屬的位置,而且願意成為劉楊的嫡係,願意為劉楊征戰。
對王誌信的精明,劉楊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王誌信的肩膀:“王營長,你老母親年紀不小了,總是帶著他老人家奔波,這也不合適——”
王誌信一個玲瓏剔透的人,聞言便知道劉楊的意思了,心念一動,緩緩的吐了口氣:“營座說的是,誌信聽說營座所屬西山縣穩妥,老百姓能安居樂業,誌信向在西山縣安家落戶,讓老母親在西山島頤養天年。”
“西山島不錯,隻要我劉楊還活著,日軍就別想攻下西山島,老太太也能在西山島安度晚年,不用受小鬼子的威脅,挺好的。”王誌信是個妙人,劉楊也不用說太多,不由得嗬嗬的笑了起來。
特務營所屬很多官兵的情人都在西山島,其原因一來是西山島較為安全,而且生活的不錯,豐衣足食,這是主要原因。
而另一個原因則較為隱秘,那就是這些家人在西山島的軍官或者士兵,就等於和劉楊生死綁在了一起,誰也不敢背叛,這也相當於將人質交到了劉楊手裏,如果背叛了那下場可想而知,劉楊從來就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
劉楊和特務營享譽全國,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知道的都是劉楊抗戰英雄,卻少有人知,劉楊心狠手辣,下手無情,王誌信可是曾聽說過,劉楊曾經動用過千刀萬剮的酷刑。
麵對這種長官,王誌信可不敢有絲毫的小心思,老母親和妻子兒女送到西山島,也就完全上了劉楊的船,哪怕是提拔到旅長師長,甚至於是軍長,他王誌信幹涸劉楊掰腕子不成。
來時的路上,老母親曾經說過,劉楊此人不簡單,精通權謀之術,又善於經營,更兼之善戰,號稱百勝將軍,短短時間有了如此天地,跟著他自然有莫大的機緣,如投靠就全心全意的賣命,決不可三心二意,否則必然死的很慘。
王誌信深以為然,從特務營和特戰隊對劉楊瘋狂的崇拜中,就看得出來,劉楊的權謀之術,再看看十三旅和一零五師的士兵,也都充滿了崇拜,那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確實存在的。
至此,王誌信徹底歸心,讓劉楊得了一個愛將,後來王誌信也的確給劉楊帶來了不小的驚喜,還真沒有白白浪費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鎮江拿下,如今太湖地區之蕪湖地區,江南之地,便再沒有日軍的威脅,唯有一個南京,但是有李旅和獨立團在,還有剛剛從高淳調過來的第九團的孫誌遠,如今入住溧水,對南京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而同時在蕪湖宣城一線,還有六十師和十七旅,再加上湖州的預十九旅,如果在廣德有王誌信組建的部隊,那麼哪怕是柳川平助打回來,日軍也休想那麼輕鬆。
如今保安軍駐紮蘇州,十三旅在無錫,一零五師在溧陽作為總支援,再配合各地的遊擊隊和民兵,任何人想要進攻,那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隨著手底下部隊越來越多,劉楊需要更大的地盤來維護部隊,首先糧食問題必須解決,如今又快到夏收的時候了,糧食問題再一次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劉楊接連進攻,也未嚐就沒有這些想法在其中。
太湖雖然不錯,但是畢竟資源太少,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擴展地盤,留言感到如今才知道那些軍閥為什麼這麼熱衷擴充地盤,不是貪念,而是被情況所逼。
劉楊沒想過去做什麼軍閥,隻想著打鬼子,但是隨著部隊不斷地擴張,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就越來越豐厚,需要糧食,無糧不穩,也需要鋼材,不然製造不出槍炮子彈,沒有這些怎麼打仗。
但是發展部隊,增強戰鬥力,所需要的千頭萬緒,棉衣棉被膠鞋布鞋,各種生活物資,哪怕是鹽巴都要想辦法,還要保證該供應的肉類,各種各樣的物資能讓人發瘋,幸好自己還有些不錯的下屬,支撐著劉楊麾下政府的運轉和發展。
部隊攻打,戰事的勝利隻是一方麵,更重要的還是行政跟上,劉楊手底下能帶兵打仗的不在少數,一抓一大把,但是行政人員卻並不多,不是劉楊在精簡人員,而是真的找不出來有足夠能力的,畢竟這裏可是日軍腹地。
沒有行政人員,就意味著後勤不穩,後勤不穩就可能造成戰場上的失利,戰爭打的本身就是總體實力。
如今地盤大了,從太湖到蕪湖馬鞍山鎮江、又到蘇州無錫,幾乎相當於一個省了,隨著地盤擴展,治下有老百姓上千萬,城市幾十座,但是現在卻還在靠周景文和楊光泰兩人苦苦支撐。
劉楊將自己的地盤劃分為兩片,一片以太湖為中心,包括無錫蘇州溧陽廣德湖州,再加上宜興和長興,成立了太湖地區行署,由楊光泰就任地區行署大員。
而另一邊則是以蕪湖宣城之馬鞍山鎮江溧水等地為一片,成立了蕪湖地區行署,劉楊將周景文抽調了過去,就任行署大員,但是劉楊還缺一個總管事,周景文也好,楊光泰也罷,兩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
所以,劉楊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參謀程坤,程坤統兵不行,但是當參謀很合格,有眼光有謀略,更有手段,讓他為劉楊負責行政,還真是個不錯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