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清心堂
清心堂離斷劍山不遠,位於一處山穀之底,四周皆是懸崖峭壁,飛鳥難度。
正對清心堂大門的崖壁上,祖師以大神通刻下了《太上老君清心咒》,字字如鬥般大小,即使山穀中光線昏暗,肉眼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後代門人增補之下,又在其餘三麵崖壁上分別刻上了道家八大神咒之中的淨心,淨口,淨身三咒。
每逢朗朗夏日,群星可見的夜晚,便能清晰的聽到四麵崖壁上的文字之間相互糾纏,爭奪星力的聲音,雖然宗內沒多少人願意過來,這裏卻正是聆聽青華五景中“清心道音”的最佳所在。
但是若僅僅如此,此地也不會讓宗門弟子談之色變了,清心堂所在之地有一汪泉眼,正常所出隻是一般的山泉,而每逢亥子相交時便會噴湧出大量的離骨幽泉,將清心堂淹沒。
屆時沒有法器相護的人便要在這水裏浸泡一時三刻,雖無性命之憂,那刺骨的感覺即便是修士也不想嚐試第二回的。那些有法器相護的,有可能結局更慘,抵擋那股寒意很是耗費靈力,撐不到幽泉噴湧結束的話,離開靈力相護的軀體會受到更大的傷害,甚至會損傷道基。是以大多數被罰來此麵壁的人,在來之前都會換取大量的丹藥,以應對幽水之劫。
整個清心堂建築呈圓形,共劃分為一百二十個隔間,以天幹地支名之,可能曆代祖師對青華宗發展壯大的趨勢估計的有些錯誤,時至今日,其中絕大部分的房間都是空著的。
肖寒被分在丙申號房,房間不大,擺設也隻有一桌一床一蒲團而已,房頂上擱了一塊螢石,光亮也已足夠。這裏安靜,地方對於修士來說也已足夠,若無離骨幽泉的侵擾倒是一個閉關的好地方。
肖寒端坐在蒲團之上,噴吐靈力祭煉著那顆深碧色的碧水靈珠,眼見其已大小隨心,便一張口的將之吞入,靈珠順經脈而下,停在胸口檀中,那裏正是中丹田所在的位置,靈珠緩緩轉動,肖寒覺得身體內的血液流速也好似加快了一般,這萬水滌髒法第一步植珠便算是完成了。
沒時間做其它準備,子時已近,肖寒才將尹夢清所留的一瓶丹藥拿在手上,那離骨幽泉已經順著固有的通道汩汩而入,不多時便淹沒了他所坐著的蒲團。
肖寒隻覺的下方冰寒之力迫身,便想也不想的運轉起萬水滌髒法來。功法總綱有雲:
“五髒者,表六腑,主五體,榮五華,生五誌,藏五神,化五液,司二陰五官九竅。有道是心肺火金,脾孕土靈;肝生木氣,腎藏水精;五髒蘊五行,今餘反其道而行之,取世間五行靈水滌之萬遍,內強肝心脾肺腎,催生氣血精/津/液,外健脈皮肉骨筋。
若功成,可達肉身不朽之境。”所謂“萬水”卻不是真的找尋一萬種靈水,而是指用靈水滌五髒萬遍之意。
腎為五髒之本,這篇功法便是以靈水滌腎開始修煉的。此時肖寒半個身子都已經沒入水中,他法決一引,侵入體內的絲絲冰寒的水靈力便被引入那顆碧水靈珠,經調和後化去涓涓細流緩緩被腎髒吸收運轉後,再緩緩排除廢物。
奈何幽泉的量實在太大,肖寒整個身體已被淹沒,他雖竭力吸收,多餘的陰寒靈力仍舊肆虐的從他身體各處強攻過來,作用在周身骨骼上,其痛好似骨肉分離般,很是難耐。
肖寒原打算運功相抗,而後想了想,便放棄了,轉而專心致誌的洗滌起腎髒來。
這一時三刻很是難熬,即便隔著緊閉的大門,肖寒也能聽到外邊其它人的嘶吼之聲。
水位緩緩褪去,口鼻凍的青紫的肖寒弓身趴在地上,用顫抖的雙手掐著法決,收了萬水滌髒法,勉強盤坐後調動體內的火靈力,烘幹周身衣物。
直到正午十分,肖寒才回複過來,他拖著發僵的身體,打開門走了出去。
此時正是這清心堂一天中能見到日光的時刻,肖寒尋了個石凳,閉眼坐在日光裏,感受久違的溫暖。
就在他正愜意之時,忽覺眼簾一黑,有人擋住光線。肖寒睜開眼睛,發現做下此事的卻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修士,氣息爆裂,威勢不是練氣中期修士可比。
“喂!你是肖清寒嗎?”來人粗聲粗語的問道,引的旁邊同樣在休息的幾個人側目不已。
肖寒戒備的看著他點了點頭,這清心堂雖然嚴禁打鬥,但是真要打起來執法弟子卻不可能那麼快的過來阻止,還是小心為上。
來人不以為忤,抬手擺了擺示意自己不是來找麻煩的,張嘴說道:
“你倒是讓我好找!我聽本堂段師叔說你精通辨獸之術,便特意去馭獸齋尋你,不想你因犯事而被罰到了清心堂,於是我便也來了這裏!”
這人性子直率,幾句話便說明了來龍去脈,隻是肖寒不明白,因逞凶鬥勇之徒較多,斷劍山弟子是這清心堂中常客也在情理之中,而鍛器堂弟子一向老實,怎麼會被罰到這裏麵壁的?
“為了進來我還費了一番功夫,挑釁斷劍山上的一位師兄,在執法堂弟子麵前打了一架,順利的來到這裏尋見你!你不知道,我和那人……”大漢臉有得色的說道,打算繼續吹噓自己的英明神武。
肖寒失笑道:
“師兄煞費苦心的要見我,怕是有什麼要緊的事吧?”
大漢一拍腦袋,剛才光顧著寒暄,差點忘了正事。他張開蒲扇大的手從靈獸袋中小心翼翼的捧出一隻背生雙翼的火紅小獸來,敵到肖寒麵前。
“師弟請看,這是我前幾日與幾個道友外出曆練時得的幼獸,煩勞師弟看看這是什麼品種,可有培育的價值嗎?”
說完他另取出幾塊靈石要塞給肖寒,口中說著不讓師弟白忙之類的話。
“好說好說,師兄可否將發現次獸的地方的環境形容一下?”肖寒問道。
“那裏卻是一處地窟,底部有巨大的熔岩池,在靠近池子的石頭縫裏,我發現了它,眼疾手快的收了起來!”
大漢回憶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