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他在對自己說他喜歡蘇錦瑟,想娶的女人也隻有她一個罷了,既然此生娶不到她,那麼他已經退步了,娶誰都一樣。
“我君茯苓和蘇錦瑟感謝太子大恩。”
“得了,少來這套虛的,你知道我不喜歡你,可是小蘇蘇她愛你,這事兒沒有商量,我原本有很多機會可以除掉你,可是我沒有這樣做,我知道我這樣做她會恨我,更要殺我,我不想走到那一日,生死無話,罷了,你去告訴老頭我答應賜婚了,讓他取消明日的比賽,不要讓蘇錦瑟進宮。”
君茯苓見他有些天真,他以為如此就可以避免蘇錦瑟進宮嗎,聖旨都下了不會兒戲的,君無戲言。
“這事兒得你去和皇上親自說?”
“我?”
禦書房之中,高公公匆匆而來,“啟稟皇上,太子求見。”
老皇帝站於書桌旁,一襲龍袍顯得很精神,聽聞這太子來了他放下手中的禦筆。“他可想通了?”
“啟稟皇上,想來太子應該是想通了。”
高公公知道,太子一定是因為此事來的,而且他一定是來和皇上道歉的,聰明的人便是如此。
“讓他進來!”
“是!”
殿外,等候多時的方知有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父皇,他上前拂袖恭敬一拜。“兒臣拜見父皇。”老皇帝卻是沒有讓他起身,隻是讓他就這樣跪著,轉而吩咐高公公:“你退下。”
高公公瞥了一眼方知有這才微微施禮。“是,皇上。”
書房的門輕輕關上,裏麵顯得很是靜謐,方知有有些猜不透了,這老頭如此嚴肅,要讓他跪到什麼時候?
老皇帝瞥了他一眼,眼中劃過一抹恨鐵不成鋼,“起來吧。”
“謝父皇!”
他起身後,老皇帝拂袖坐於一旁,數落他的不是,“你啊,你這太子當的讓朕太失望,你單真以為朕沒兒子了,非要你做太子?”
這話的意思很明確,方知有的太子位置可能保不住了。
方知有頓時一驚,他害怕失去太子之位立即磕頭,“兒臣年少輕狂,請父皇恕罪,一切都是兒臣的錯,兒臣願意聽父皇的任何安排絕無怨言。”
“你不是不在乎朕給你的太子之位,怎麼這麼快就來請罪了?”
老皇帝早知道他不想當太子,可是為何今日他卻是很在乎這太子之位?
“父皇,兒臣在乎太子之位,兒臣想讓天朝的百姓過好日子,還想……”
“夠了,你想什麼朕都清楚,朕之所以順你,是因為你顛沛流離多年,吃了不少苦頭,朕對你多加溺愛照顧,可是這不代表朕會永遠順你,在江山和兒子之間,朕有清醒的選擇,明白嗎?”
這話讓方知有抬眸凝視他,老頭和往日相比似乎蒼老了不少,這是第一次他發現他老了,再也不是在大殿之上執掌生死的人,現在的他就像一個普通的父親,在這裏和他分析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兒臣自然明白!”
他早就聽說過皇家是沒親情的,今日卻是親耳所聽,看來要想做皇帝,還要六親不認了。
“那麼你想清楚了,答應迎娶北冥公主嗎?你若是不願意,朕立刻就換太子,朕的那些兒子們,想娶公主的很多。”
“兒臣願聽父皇安排!”
“好,既然你迷途知返,朕很欣慰,皇兒,朕知道你不喜歡那個北冥公主,不過,朕如此做有別的打算,身為皇家的人不能以自己的一己之私做事,有時候我們會犧牲很多,愛人,親人,甚至自己的性命來保護這祖宗留下的江山,朕年紀大了,精力不同於從前了,朕如此做有朕的思量,你若是娶了北冥公主,這天朝和北冥就是聯姻的關係,西涼將會被我們所孤立,等過幾年天朝的實力恢複了,就可以一舉和北冥揮兵西涼,以報你和允之在西涼所受到的委屈,你明白朕的苦心嗎?”
方知有早就料到了,聯姻確實不簡單,也罷了,這就是一樁政治婚姻。
“兒臣明白。”
“你不明白,你若是明白就不會單麵拒絕朕,怎麼,你今日想通了是因為聽到消息朕要傳召蘇錦瑟進宮做菜,你是擔心那個女人?”
“兒臣不敢,父皇說什麼兒臣不明白!”
老皇帝見他裝傻,“不明白,這世上的事父皇看的比你透徹的多,兒啊,父皇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允之的心思,不過父皇是不會容許那個蘇錦瑟成為你們兄弟之間的障礙,你可明白?”
“父皇,這和蘇錦瑟無關啊……”
“閉嘴,朕沒說什麼你就為她說話了,朕打算你和辰王一起舉辦大婚,到時這長安城好好熱鬧一番。”
“什麼,父皇,辰王大婚?”
“朕打算把雙碟郡主許配給辰王為枉費,那薛棋已死去多日,辰王妃之位一直空缺,自然是要人補上的,這允之一直都是一個人,也是時候納正妃了。”
這話讓方知有大驚,“可是父皇,這辰王和蘇錦瑟她……”
“他們如何,他們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蘇錦瑟隻是允之的過去卻不是未來,朕希望允之能好好的輔佐你成為一代明君,皇兒,身為帝王是要無情的,不可感情用事,你明白嗎?”
方知有臉色陰沉卻是一言不發,他沒想到這老頭讓自己娶北冥公主也就罷了,連君茯苓也要深受其害,這小蘇蘇要是知道了該如何傷心,好不容易死了薛棋,又要賜婚了?
這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要當皇帝,隻有當了皇帝他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辦事。
“婚期朕會派人擇日宣布,到時你和允之一起大婚,朝野同賀。”
“父皇,我不明白您為什麼不能接受蘇錦瑟?她究竟做錯了什麼?”
“做錯了什麼,朕告訴你她做錯了什麼,因為你和允之都喜歡她,所以朕是不會容許她夾雜在你們兄弟之間的,允之以後是要輔佐你做皇上的人,蘇錦瑟不能成為你們兄弟之間的隔閡,朕雖然老了可是看的很明白,你嘴上不說心中卻是承認,若不然,依照你的脾氣你會來找朕認錯嗎?”
“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