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姨奶奶到底怎麼了?”
江黎看到大家說話吞吞吐吐,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村民們看她著急隻能跟她說了劉桂蘭的情況。
“啊?我姨奶奶已經去世了?那怎麼辦啊?我都沒有親人了,我千裏迢迢過來車票就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最後的一點錢也都給姨奶奶買成了禮物。”
“現在你們卻告訴我姨奶奶不在了,我身無分文又沒住的地方,以後的生活該怎麼辦啊!”
江黎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村民們看了無不動容。
別看他們個個長得五大三粗,還是有不少人挺有同情心的。
看她一個小姑娘因為姨奶奶去世哭得傷心,他們也被調動起了情緒,一個個低著頭沉默不語。
“你要實在沒地方住,就先去你姨奶奶生前住過的房子住一段時間吧?”
“可是賴二娘不是住在那兒嗎?那二娘的脾氣你們是知道的,古怪的很,根本不讓外人靠近,這小姑娘去了能行嗎?”
“再說那房子現在已經成了村裏的公共財產,突然安排一個陌生小姑娘住進去不太合適吧?”
有些人同情會同情,實際上還是挺理智的。
“我有介紹信,我能證明我的身份。”
江黎慌亂地打開包袱,胡亂的在裏麵翻找,她找了好一會才從包袱最裏麵找出一張折疊的整整齊齊的介紹信。
江黎主動打開介紹信給大家看,村裏會識字的人不多,不過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誠意。
有人把這邊的情況通知了村幹部,村幹部大多數都是識字的,他們接過江黎給過來的介紹信看了又看,最後確定這是真的。
“既然你真是劉桂蘭的後代,現在又沒地方住,那我們就帶你去她生前住過的房子吧。”
“房子裏現任的主人可不好惹,你要有本事就自己留下來,要是被趕出來了我們可管不了。”
村幹部的意思是他們隻負責帶路,不負責後續的接待,江黎能不能留下來就看她的本事。
即便是這樣江黎還是朝著他們不停鞠躬,一臉的感激涕零。
江黎知恩圖報的樣子讓村裏人非常受用,他們派了兩個人帶路,江黎來到了賴二娘現在住著的房子。
一路上江黎不停的向村幹部們打聽著賴二娘的具體情況。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留給她的時間不多,江黎要在去之前就做好準備。
他們剛一過來賴二娘就破口大罵,看來對這房子非常緊張。
因為這房子是給她臨時居住的,她本人是沒有產權的,隨時有可能被趕走。
村裏人也不是沒想過驅趕她,隻是她為了有房子住表現的十分潑辣。
誰來都不管用,簡直是油鹽不進。
賴二娘孤身一人,沒人能拿捏她的軟肋,因此這房子也就被她這樣賴了下來。
這次他們把江黎送過來一方麵是出於好心,另一方麵也是想惡心一下賴二娘。
這婆娘太凶惡了,就要找個人來治治她,就算治不了惡心一下她也是可以的。
兩名村幹部把江黎送到地方又簡單說了一下情況就趕緊開溜了。
江黎站在院子門口跟賴二娘大眼瞪小眼。
“賴二娘你好,我是江黎,很高興認識你。”
“你高興認識我,我不高興認識你,我勸你識相點,別打我房子的主意,不然別怪我拿掃把趕人。”
“我沒有惡意,隻是現在真的沒有地方住,不得不過來借住一段時間。”
江黎給自己編造了一個十分淒慘的身世,這個身世也不完全是胡編亂造。
其中有一部分是原主以後的結局,她說著說著還流下了眼淚。
剛剛還凶神惡煞的賴二娘,看著這可憐的小姑娘竟然起了惻隱之心。
她想起自己的身世,丈夫孩子相繼離世,家裏的房子也在泥石流當中被衝毀了,剩下她孤零零的一個人,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她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夠慘了,沒想到麵前的姑娘比她還更可憐,她主動拉開了院子門請她進來。
“進來吧,別站在外麵了,咱們有話在屋裏說。”
屋子不大就是簡單的兩居室,但卻被收拾得非常幹淨。
看得出來這賴二娘是個懂生活愛幹淨的人,隻是這樣的人年紀輕輕就喪偶喪子,也確實是挺可憐的。
江黎趕緊把自己準備好的禮品遞了過去。
“這是我原本打算給姨奶奶送的禮物,現在姨奶奶不在了,我住在這裏也確實麻煩到你了,這些東西是我的一片心意,雖然不多希望你別嫌棄。”
江黎說話聲音溫柔,她的眼神真誠語氣誠懇。
賴二娘原本不打算要,可這小姑娘實在太會說話了,她若是不要都怕會傷了她的心。
賴二娘收了禮物對待江黎更是親切,她熱情的拉著江黎的手,先給她安排了一間房,又主動幫她鋪了床。
“閨女,你遠道而來餓了吧,想吃什麼跟嬸子說,嬸子去給你做。”
“嬸子,你吃什麼我就吃什麼,我們窮人家的孩子不挑食的。”
江黎不僅會說話還會做人,賴二娘聽了心裏高興得緊,對她也越發客氣了。
接下來的這天江黎一直幫著幹活,還主動搶著做飯,加上她原本就會做小吃,炒的菜也非常好吃,簡單的食材卻能做出獨特的美味。
勤快又聰明還會說話的女娃子誰不喜歡?
僅僅是一天時間賴二娘就被她哄得眉開眼笑。
自打賴二娘家裏突遭變故,她的臉上已經很久沒有露出過笑容了。
江黎的到來給她枯燥的生活帶來了一束光,瞬間照亮了她陰暗的內心。
賴二娘仿佛覺得自己死去的女兒又回來了,按照年紀推算,江黎正好跟她女兒同歲。
因為江黎的貼心董事,賴二娘已經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了。
晚上江黎躺進舒服的被窩,閉上眼睛思考著明天的對策。
留給她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她每一天都不能浪費,每一天都要達到一個目的。
江黎不知道的是,在她孤立無援的待在棗泥村時,沈長安已經下了火車,踏上了東北這一塊陌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