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楊國忠亂政,安祿山蓄謀,大詩聖出鏡

這個念頭隻是在劉邦腦海之中轉了一下,就立刻被他丟到了九霄雲外。

任用奸臣,對皇帝來說其實是非常爽的行為。

看誰不爽就讓奸臣去收拾,想做什麼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也可以讓奸臣去做。

皇帝隻需要高高在上,享受奸臣帶來的利益。

等奸臣死了,或者沒用處了,就丟出去背鍋。

懲治了奸臣的皇帝,還會被天下人稱頌!

但世間萬事,從來都是福禍相依。

奸臣得勢,代表的是政壇上正直、忠心的大臣們被打壓。

正所謂物以類聚,奸臣提拔的也隻會是另外一群奸臣。

當朝堂之上奸臣結黨占據主流,這個王朝就會迅速被腐蝕,迎來衰敗。

別的不說,就說視頻裏這開元盛世,多麼的輝煌。

但也僅僅用了一個奸臣李林甫十多年,國勢就急轉直下。

到如今,任何一個視頻的觀眾都能看得出來,大唐內亂爆發已經隻是時間問題了。

劉邦想到這裏,感慨一聲。

“任用奸臣一時爽,後代皇帝淚兩行!”

蕭何曹參聽到這裏,總算是徹底放心了。

他們還真怕劉邦一時間想不開,真提拔起一個奸臣來。

那樣的話,大漢就真的徹底完蛋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和安祿山成為了大唐政壇上的明星人物。】

【楊國忠當政第二年,關中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洪水災害。】

畫麵中,李隆基摟著楊玉環坐在龍椅上,楊國忠恭敬侍立在旁。

李隆基表情有些憂愁,道:

“洪澇災害,這可是大事。”

“國忠啊,爾可要好好讓地方官們賑災,切不可讓百姓受難,明白嗎?”

楊國忠嗬嗬一笑,開口道:

“請陛下放心,關中乃是天下中樞,聚集大唐精華所在,怎麼可能會有波及整個關中的大災情?”

說著,楊國忠從袖子之中拿出一顆莊稼,獻給李隆基。

“陛下請看,這是臣剛剛派人去那所謂的受災之地取回來的莊稼。”

李隆基看著手中莊稼,咦了一聲。

“穀穗很飽滿,看著長勢不錯啊。”

楊國忠點頭道:

“那可不?就是地方官被李林甫那奸人給帶壞了,一點點小事就急忙上報。隻不過是個村鎮受災,倒弄得好像整個關中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一樣。”

李隆基聞言頓時放心了,笑道:

“那就好,百姓能安居樂業,朕才放心嘛。”

畫麵一轉,已經來到了關中之外。

滔滔大水淹沒了田地,衝垮了房屋。

無數百姓在洪水之中掙紮,哭嚎聲驚天動地。

“老天爺,救救我們吧!”

“陛下,救救我們吧!”

一名渾身是泥點雨水的縣令,站在齊膝的水中,心急如焚地對著身邊吏員大吼。

“都已經上報三天了,為何長安那邊毫無動靜?”

便在此時,有人急匆匆地過來。

“大人,長安來人了。”

縣令急急忙忙來到附近一處山頭,這裏果然有人在等著他。

“縣令王友,謊報災情,妄圖騙取朝廷賑災財物,罪莫大焉。”

“中書令楊大人有令,王友即可革職,鎖拿歸京,嚴加查辦!”

王友大驚失色,奮力掙紮。

“爾等都瞎了嗎?這洪水就在爾等眼前,如此之多的百姓流離失所,爾等怎麼能……”

一記重拳轟擊在王友的太陽穴上,讓他當場昏了過去。

負責傳令的那名官員冷笑一聲。

“聒噪!”

畫麵一轉,楊國忠坐在政事堂中,看著麵前一封奏折。

“臣扶風太守房琯啟奏陛下,扶風郡近來暴雨傾盆大水不斷,百姓受災嚴重,懇請朝廷調派資源賑災。”

楊國忠勃然大怒,一巴掌將這奏折拍在了桌案上。

“如今乃是天寶盛世,人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哪裏來的什麼狗屁水災火災?”

“來人啊,立刻讓禦史去鎖拿調查房琯,這狗官蓄意誇大災情欺騙朝廷,定然是李林甫奸黨餘孽!”

【兩次水災,都被楊國忠以問責當地主官而告終,朝廷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賑災。】

【此後,地方官員噤若寒蟬,不敢再將任何災情上報。楊國忠得意洋洋,憑此作為政績向李隆基誇耀,李隆基信以為真,認為楊國忠治理有方,對其越發寵信。】

【李林甫在位時,朝中烏煙瘴氣,大唐經濟發展陷入停滯。但遇到災情時,李林甫依舊能妥善處置,老百姓生活雖然困頓,卻依舊能勉強生存。】

【等楊國忠執政後,對災情一律無視,隻不過兩年多時間,各地饑荒水災旱災不斷,無數百姓淪為災民流民,地方上民怨沸騰。】

【此時朝中另外一名極受李隆基寵愛的大臣,開始悄悄地在大唐河北地收買人心。】

畫麵之中,一群群的災民正在排隊,接受施舍的粥食。

“爾等都要記住,朝廷那邊楊國忠奸賊當道,朝廷根本就沒有賑災的糧食發下來。”

“這批糧食,是咱們大都督安祿山大人調撥的,大家要謝謝安祿山大都督的救命之恩!”

聽到這裏,那些災民們不由感動不已,議論紛紛。

“唉,之前有個奸臣李林甫,現在又來了一個楊國忠,你說這日子啥時候才能到頭啊。”

“到頭?嗬嗬,你想得美。咱們河北向來和關中不對付,明明河北產糧最多,為啥咱們還會饑荒?因為河北稅負天下最重,比關中、江南和山東加一起還多!”

“什麼?這朝廷怎能如此苛待我們河北人呢?”

“哼,還不是因為咱們當年是大齊(北齊)的,朝廷皇帝是大周(北周)後裔,他們滅了咱們統一天下,但心裏從來不把河北人當人看!”

“奶奶的,這也太過分了,要是有一天活不下去,幹脆反了算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就是,要是安祿山大都督這樣的河北自家人當皇帝,那就好了。”

城頭,安祿山站在那裏,微笑看著這一切。

“真是天助我也!”

在安祿山的身旁,安慶緒等幾個兒子陪伴著,聞言臉上都帶著笑意。

“父親,這要是再來幾場災殃,河北百姓就真的對大唐離心離德了。”

“要不,咱們現在直接反了吧?”

安祿山遲疑片刻,微微搖頭。

“再等等吧,現在還不是時候。”

安慶緒忍不住道:

“那個讓父親忌憚的李林甫,不是都已經死了嗎?”

安祿山聞言,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寒顫,腦海之中回想起之前和李林甫見麵的一幕幕。

安祿山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再等等!爾等不知道李林甫的厲害,老子可是心知肚明。”

“那老賊雖然死了,保不準還在河北留了什麼後手,就等著老子一頭撞上去呢。”

安慶緒啞口無言,心中極為不解。

一個死人,怎麼就能讓自家老爹如此忌憚?

安祿山目光投向西南,那是長安的方向。

再等等。

再給楊國忠一些時間,等楊國忠徹底清除了大唐所有李林甫的棋子。

到那時,天下誰能擋我安祿山!

大秦世界之中,扶蘇微微吃驚。

“這胡人,真要造反了!”

秦始皇冷笑一聲。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造反,有什麼奇怪的?”

扶蘇啞然片刻,沉吟道:

“或許,不應該太信任胡人,至少不能讓胡人獨當一麵。”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用當然可以用,但也需要製衡。”

“像安祿山這般,一個人擔任範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掌控整個河北軍政大權,簡直就是國中之國。”

“這般用人,若是不出事,那才叫見鬼了呢!”

扶蘇深以為然。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嘖嘖作聲。

“這安祿山還真有點意思,竟然知道在起兵之前先收買人心。”

“都說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這麼一個肥豬玀,竟能野心勃勃至此呢?”

聽著劉邦的銳評,群臣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還是蕭何打破了沉默,開口道:

“臣覺得,天道有常,臣子各行其是,君王垂拱而治,才是天道所願。”

“如安祿山和楊國忠這般奸佞,執掌大權,危害天道人倫,大唐如何不亂?”

“唯似陛下這般聖人治世,大漢雖不如大唐富庶,卻可長久也。”

劉邦眉頭頓時展開,朝著蕭何豎起了大拇指。

“老蕭啊,你果然不愧是咱們沛縣老兄弟裏讀書最多的,說話就是中聽,朕喜歡!”

說著,劉邦笑嗬嗬地看向金幕。

“本來看到李隆基這小子的開元盛世,朕心裏是真有點不舒服的。”

“但現在嘛,也就那麼回事!”

“唉,就是苦了這些李隆基治下的大唐老百姓了。”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看著金幕,長久無言。

大唐群臣,也是一個個表情非常凝重。

任何一個人都能看出來,金幕視頻之中的大唐發展到這一幕,亂局的苗頭已經出現。

而且,極有可能就是這個安祿山所引爆!

房玄齡幹咳一聲,道:

“陛下,臣覺得,任用胡人番將其實並無問題,但讓一個胡人掌控如此巨大的權勢,還是過分了一些。”

群臣聞言,紛紛讚同。

“咱們大唐的基業,確實也有許多胡人將軍從中協助,幫大唐征戰,並非所有胡人都不可靠。”

“但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都不應該獲得如此重要的權力,在地方上完全無人可製衡。”

貞觀時代,名臣輩出。

朝堂之上這些後世史書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了真正的問題所在。

沒人製衡!

一旦一個人掌控了無人製衡的權力,他的野心就會迅速的膨脹。

絕對的自由,隻能代表著災難和毀滅!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

“是啊。看來,朕有必要想個辦法,加強一下將來的皇家教育才行。”

這個念頭,在李世民看這段視頻期間,越發強烈,直至今日被說出口。

大唐後世這些皇帝,明顯缺乏足夠的帝王教育。

李世民準備以自己多年的治國經驗,寫一本僅供大唐後世皇帝、太子閱讀的書。

書名李世民都已經想好了,就叫做——

《帝範》。

金幕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

【各種各樣詆毀朝廷的流言,在安祿山的縱容和支持下,瘋狂在河北各地傳播。】

【這流言傳播速度極快,以至於就連長安城之中的楊國忠都得到了消息。】

畫麵之中,楊國忠急急忙忙,來到了李隆基的麵前。

“陛下,安祿山在河北蓄養軍隊死士,老臣覺得他這是要造反啊!”

正在和楊貴妃一同賞景的李隆基聞言,頓時皺眉。

“安祿山要造反?你可有什麼證據?”

楊國忠二話不說,立刻就拿出了一大堆的奏折。

“陛下請看,這些全都是河北各地的官員,上奏章告發安祿山的折子。”

李隆基隨意翻了幾張,就丟到一旁。

“行了,朕知道了。回去做你的事情吧。”

楊國忠麵如土色,但依舊隻能訕訕離開。

楊貴妃站在一旁,見狀不由好奇道:

“陛下似乎早有預料?”

李隆基鼻尖傳來一陣香味,正是來自於楊貴妃身體,讓他頓時感覺心情大好,便笑道:

“這些個折子,全部都是楊國忠的黨羽送上來的,朕是一個字都不會相信。”

“再說了,安祿山不是愛妃的好兒子嘛,愛妃平日裏也沒少說他的好話。”

楊貴妃聞言,頓時不由捂嘴嬌笑,瞪了李隆基一眼。

“陛下真討厭,妾身還年輕著呢,哪裏來的這麼一個大胖兒子?”

李隆基被楊貴妃這一眼弄得半邊身子都酥軟了,嘿嘿一笑,摟住了楊貴妃的腰肢。

“好好好,咱們不要這個又老又胖的兒子,咱們自己造一個又白又胖的好兒子!”

【楊國忠對安祿山的警惕和彈劾,在李隆基看來,這隻不過是兩名臣子之間相互的爭權奪利罷了。】

【李隆基並未采信楊國忠的話,因為他需要一個人來製衡楊國忠,安祿山這位手握重兵的臣子就是最好的選擇。】

【話雖如此,李隆基依舊保持著一定的警惕,於是便下旨讓宦官輔趚琳去見安祿山,打探河北情報。】

【不想,輔趚琳到了河北,接受了安祿山大筆金錢的賄賂,回京之中極力稱讚安祿山的忠心。】

【但楊國忠依舊不死心,又對李隆基聲稱,安祿山心存反誌,如果李隆基召安祿山來長安,安祿山肯定是不敢來的。】

【於是李隆基便發出聖旨,召安祿山前往長安述職。】

畫麵之中,安祿山坐著馬車,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下,緩緩靠近了華清宮。

此時的安祿山,體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三百多斤,肚子大得都要從腰間掉下來了。

他肥胖的臉上充滿了陰騭,表情陰晴不定。

在安祿山的身邊,他的兒子安慶緒憂心忡忡。

“父親,咱們何必要來?直接起兵便是。”

安祿山深吸一口氣,緩緩搖頭。

“不,咱們還需要一些時間。大唐雖然崩壞,但如今的大唐依舊不足以讓為父一鼓而下。”

很快,安祿山進入華清宮中,來到了李隆基和楊貴妃麵前。

剛一見到李隆基,安祿山立刻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

“臣安祿山見過陛下,孩兒安祿山見過母妃!”

李隆基看著安祿山如此恭敬,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好好好,起來說話。”

說完,李隆基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旁邊的楊國忠。

楊國忠一臉呆滯。

就在剛剛,楊國忠還跟李隆基說,安祿山前來隻不過是一個假象。

沒想到,如今安祿山真的出現在了麵前!

安祿山從袖子之中拿出了兩個盒子,恭敬道:

“這一盒是臣從長白山那邊得到的千年人參,有延年益壽之功效,特進獻給陛下,希望陛下永葆青春。”

“還有一盒也是出自長白山的百年靈芝,有駐顏美容之效,獻給母妃,希望母妃美麗常在。”

這兩個禮物一出,唐玄宗和楊貴妃頓時滿臉笑容。

尤其是楊貴妃,更是連聲誇獎安祿山有孝心,全然不顧自家表哥楊國忠在旁那死了親娘的哭喪臉。

李隆基大笑道:

“來人啊,傳宴,今日朕要好好的和祿山喝上幾杯。”

很快,華清宮之中燈火通明,杯觥交錯,無數豐腴宮女翩翩起舞,酒香伴隨著女子身上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讓每一個與會之人都不由露出笑容。

鏡頭緩緩拉遠,離開了華清宮,朝向不遠處的驪山。

驪山之下,一匹瘦馬吃力地拉著馬車,正朝著東方而去。

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寒風呼嘯,將馬車厚厚的門簾不時掀開,帶來一陣陣寒風。

終於,官道前方出現了一盞燈火。

駕車的車夫忙轉過頭來,對著車廂叫道:

“杜大人,咱們就在前麵的驛站安歇吧,不能再往前走了,不然馬會凍死的!”

車廂之中傳來一個聲音。

“好!”

片刻後,馬車緩緩來到驛站麵前。

車門簾被掀開,露出了一張清瘦的中年男子臉龐,頭戴一頂大唐九品官帽。

這便是被車夫稱為“杜大人”之人了。

杜大人剛下馬車,就咦了一聲。

“哪裏來的樂聲?”

車夫愣了一下,很快釋然,伸手一指。

“杜大人請看,那裏就是陛下和楊貴妃所在的華清宮,估計是宮裏有什麼宴會吧。”

“你不知道,俺們這一帶的人都很喜歡華清宮開宴會呢。”

杜大人奇道:

“為何?難道是宴會吃剩的酒菜,會賞賜給附近百姓?”

車夫搖了搖頭,笑道:

“杜大人你都在長安這麼多年了,還不知道長安的貴族們是什麼德性?”

“華清宮不是有一座華清池麼,吃剩的飯食都會倒在裏麵,從池水裏流出來。”

“冬天這河也不上凍,很多人就在宴會結束後跟河邊等著,把那些河裏的食物撈起來。正好天氣還冷,食物也不會壞,拿回家熱一熱,那可老好吃了!”

杜大人聞言,驚愕無言,再看向那燈火輝煌的華清宮,眼神之中不由多了幾分茫然。

車夫催促道:

“杜大人,外麵冷,趕緊進驛站吧!”

杜大人默默點頭,朝著驛站走去。

他心事重重,一時不察,被腳下某個障礙物絆了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好不容易站起身來,杜大人目光突然一凝。

“這……死人?”

剛剛絆倒他的,竟然是一具橫臥雪中的屍體!

車夫咦了一聲,走過來,伸手在屍體的鼻間探了一下,又摸了摸屍體的臉,搖頭道:

“已經死很久了,沒救了。杜大人,我們走吧。”

杜大人明顯有些惱怒,道:

“人死應入土為安,你我既然見麵,為何不能將其安葬?”

車夫默然片刻,輕聲道:

“杜大人固然是個好人,可每年冬天這條路上都要死成百上千個人,你又怎麼能安葬得過來?”

杜大人如遭雷擊。

片刻後,他歎了一口氣。

“既然見到,終究不能什麼也不做。”

在車夫的幫忙下,兩人一起將屍體拖到路旁,堆了一個雪墓,又拿來一些樹枝並攏插在上麵,就算是一塊墓碑了。

看著麵前的雪墓,聽著遠處風中隱隱約約來自華清宮的樂聲,杜大人一聲長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好好一個開元盛世,為何到了天寶年間,卻成了這般模樣呢?”

兩人一前一後,朝著不遠處的驛站走去。

很快,一名驛卒打開了驛站大門,上下打量了一下杜甫,見到他那頂官帽,這才有了一點點的好臉色。

“這位大人,請取出通關文書,再報上籍貫姓名。”

杜大人表情黯然,輕聲道:

“鞏縣人士,大唐九品小吏,杜甫。”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看到這裏,不免有些疑惑。

“杜甫?這倒是沒聽說過。”

群臣也是議論紛紛。

“奇怪了,這盤點視頻之中,出場的要麼是那種毫無姓名的普通老百姓,要麼就是那種史書流芳的有名人物。”

“這杜甫看起來像是個不得誌的小吏,也能配得上入盤點視頻之中?”

“難道這杜甫將來會成為力挽狂瀾的大人物?”

還沒等這些大臣們討論完,密集的彈幕突然出現。

【宋太祖趙匡胤:哇,是杜甫!朕非常喜歡他的詩詞!】

【宋仁宗趙佶:天呀,杜甫,朕的偶像!憂國憂民的大詩人。】

【明太祖朱元璋:沒想到,不曾見詩仙李白,卻看到了詩聖杜甫!】

【元世祖忽必烈:哦喲喲,是杜甫!朕雖愛李白,亦是更愛杜甫!】

……

一時間,大唐之後各種朝代彈幕,猶如刷屏一般海量出現,目不暇接,甚至連金幕的畫麵都被密密麻麻的彈幕給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