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三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

在聯合調查組的堅決調查之下,從未接受過如此高強度審查的察舉製度的內裏一覽無遺。

兗州山陰郡所舉薦的士子劉維,同樣以孝入選,在母親去世的時候哭到吐血,又為去世的母親守孝五年。

他的孝順感動地,山陰郡守決定為他舉薦。

然後被審查組查出了兩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以及為母守孝期間納妾的事情,和清河郡那個不相上下。

毫無疑問,他也爆炸了。

連帶著山陰郡守和他的父親是老相識這件事情也被曝光,山陰郡守的臉色都青了。

這也沒結束。

徐州琅琊郡向禮部特別請求,請求舉薦三個人。

這是三兄弟,為當地豪強,父母去得早,三兄弟相互扶持一起長大,品行優秀,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在鄉間廣為傳播,風評很好。

琅琊郡守於是決定給他們之中的大哥舉薦。

但是大哥不願意,要把舉薦名額讓給二弟。

二弟也不願意,要把舉薦名額讓給三弟。

三弟更不願意,什麼都要把名額還給大哥。

你讓來我讓去,誰都不願意接受,就是不願意自己上,而把兄弟們留在當地,這一拖就是一年多,看起來是陷入了套娃困境。

但是琅琊郡守終於被他們的謙讓、被他們的兄友弟恭所感動,於是決定把三兄弟一起舉薦。

但因為琅琊郡隻有兩個名額,還特別向禮部陳情,提出請求,希望禮部可以答應。

當時禮部是被這份兄弟情深給“感動”到了,然後特別允許了琅琊郡守的陳情。

於是皆大歡喜,在當地引為一樁美談。

調查組進駐之後,深入調查這三兄弟。

然後查出了三兄弟和琅琊郡守身邊的主簿有不正當關係的蛛絲馬跡。

一頓深挖,到處走訪,終於挖出了三兄弟為了一起當官賄賂主簿的事情。

三兄弟想當官,但是名額不夠,誰也不願意謙讓,都想第一個上,在官途上走的更遠一些。

為此多次爭吵,幾乎動手。

主簿給他們出主意,讓他們互相謙讓,互相推辭。

於是三兄弟明明想做官想的要死,麵對郡守的舉薦卻還要推辭,堅辭不受。

之後,他又在郡守耳朵邊上吹風,又花錢在地方造聲勢,給三兄弟營造好的名聲和人設。

郡守一向信賴這個主簿,聽三兄弟在地方風評好,且兄弟情深,不願分離,便也願意促成這美談。

殊不知這美談其實是一個早就設計好的陷阱。

三兄弟為了一起做官改變命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演技沒的。

而那個主簿也是一個優秀的編劇和導演人才。

沒什麼可的,琅琊郡原地爆炸。

青州東萊郡所舉薦的兩個士子在調查組考察他們的學術水平的時候,漏了馬腳,學術水平十分低劣,對微言大義的了解十分初級,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知道不了解。

這種水平也能被舉薦?

不品德,學術水平怎麼這也要過得去吧?

雖然察舉已經被士族大豪強所壟斷,但也不至於連這點經義都不教自己的孩子學習吧?這種水平還想被舉薦做郎官?

禮部的公府複試是擺設?

還真別,對於某些家庭出身的士子來,禮部的公府複試還就是個擺設,可操作性太大了,就和當年的郭某人一模一樣。

但郭某人好歹是那種你問我我也不怕你問的水平,本身是有真本事的,哪像這幾位,居然裸考。

裸考也就算了,偏偏還被查出來了。

所以也不用了,東萊郡原地爆炸。

豫州陳郡所舉薦的孝廉兩人也是極品。

一個被揭發為父守孝時期吃不了那個苦,於是想出了用替身代替的絕眨

找了一個和自己長相身材差不多的人,付錢給他,讓他代替自己守孝,自己為了躲避風頭,就過了長江到江南的荊州投奔遠親。

在江陵郡,這家夥吃喝玩樂荒淫無度,混過了二十五個月的守孝期,然後才回來,算是守孝完畢了。

還有一個孝順倒是孝順,守孝整整三年,當了三年和尚,不曾逾越,得到郡守賞識,但他本是郡吏,是“廉”,卻被查出受賄百萬錢,給當地做生意的人行了方便……

兩個人一起爆炸,還被順帶著查出了貪汙腐敗的案件。

陳郡原地爆炸,商戶被殺、查抄家產十三家,自郡守以下,郡府官員幾乎無人可以幸免。

………………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從延德七年四月開始,到延德七年七月,三個月間,聯合調查組已經把本年度孝廉、茂才、賢良、方正等舉士查了個底朝。

但是吧,靠著舉孝廉這條路一路走上來的士人官僚們其實也不願意把這種事情查的那麼狠,因為他們也知道,這種事情真要查,其實是難以避免的,因為大家都有問題。

早前皇帝管得嚴,測試的也比較嚴厲,高門大戶還要強迫子弟們認真學習,認真讀書,利用自家的教育資源培育子弟,這人才才是一代接著一代。

後來皇帝都是孩子,都是混子,高門大戶不用強迫孩子們讀書學習也能做官,那為什麼還要那麼努力那麼用工的讀書學習呢?

於是漸漸的風氣就壞了。

早前舉薦孝廉、茂才等還需要郡守和州刺史等舉薦人負責,被舉薦者一旦犯錯,舉薦人也要承擔責任,所以故吏的存在才會相對緊密,而官員選擇舉薦人也會更加心。

後來為了方便,為了不承擔責任,這個規矩也在實際上消失了。

舉孝廉就漸漸被玩壞了。

察舉製度被玩壞到這種地步,風氣敗壞到這種地步,你要真的嚴查到底,砍多少腦袋也不為過。

但是,這不是潛規則嘛!

大家心照不宣,你明白我也明白,但是我們都不去改變,任其自由,這就是特權啊,這就是皇帝給予士饒特權啊。

你皇帝怎麼就開始查了呢?

你不按規矩來!

本來有些監察官員還以為這些宦官派過來是為了裝裝樣子撈點好處的。

於是他們把好處給宦官,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稍微查查回去應付差事得了。

可誰曾想這一屆宦官居然不一樣。

他們盯著那些賄賂看了一會兒,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他們居然拒絕接受賄賂,不收錢!

然後黑著臉就在一旁盯著,一定要他們嚴查到底,不準有任何徇私行為。

官員不查,他們自己動手,還要回去報告皇帝,這些官員敷衍了事,不尊皇命,一定要問罪。

嘿,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嘿!

宦官不要錢了嘿!

這還撩?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

因為宮廷宦官在一旁監督,每當有人想稍微放一放的時候,就被冷冰冰的警告,不得不一查到底。

於是這一波查得非常狠,前所未有的狠,把本年度舉士之中的五分之三都給查出了問題。

於是問題徹底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