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

郭某人下發的第一道聖旨就是對禮部尚書崔琰的處置方法。

禮部尚書崔琰因為管教族人無方,釀成大錯,被皇帝下令罰俸兩年,降爵一級,從二等伯降爵為三等伯,削減食邑兩百戶。

念及本人對此事“毫不知情”,且“大義滅親”及時,所以不予其他懲處,令他好好反省自己的過失,在今後的工作中不許再次犯錯。

他還是禮部尚書,還是掌握著公府複試的權力。

沒有按照輿論所預計的那樣被拿下。

然後是尚書令兼吏部尚書程昱的處罰措施。

程昱辦事是有功勞的,勞苦功高,但是因為對部下的管教不合格,馭下不嚴,沒有及時察覺部下的錯誤,才會導致發生這樣的事情。

所以罰俸一年,降爵一級,從二等侯降至三等侯,削減食邑兩百戶,責令深刻反省,仔細思考自己的過失,再有犯錯,絕對不會放過。

尚書仆射田豐管理工部的時候出現問題,馭下不嚴,存有私心,導致部下出現如此醜事,郭鵬十分生氣。

所以罰俸兩年,削減食邑三百戶,降爵一級至一等伯,責令田豐深刻反省,認真考核自己的部下,再有此類事件,決不輕饒。

財政部尚書王粲在為官和管理部下的方麵都出了問題,雖然問題不是很嚴重,性質卻比較惡劣,凸顯了財政部內部的一些問題。

所以郭鵬罰王粲俸祿一年,削減食邑一百戶,責令王粲深刻反省,組織召開財政部內部的檢討會議,然後寫檢討交給郭鵬,再有犯錯,嚴懲不貸。

民政部尚書棗祗馭下不嚴,導致部下出現些許貪汙瀆職的行為,予以罰俸半年和削減食邑五十戶的懲罰,責令認真監管部下,不得再有類似錯誤。

內閣首輔曹操行使審計權不夠果斷幹脆,出現問題沒有及時查清並且上報,予以罰俸半年和削減食邑五十戶的懲罰,責令深刻反省。

然後是對一批查出問題的魚蝦的懲戒,降職,革職,入獄,剝奪家產廢為庶人之類的,當然也不會忘記廢除戶籍遷移到邊疆的懲戒。

於是大家都明白了。

魚蝦們倒黴了,大佬們卻安然無恙,隻是損失了一些皮毛,而沒有涉及到他們本身最關鍵的利益。

那麼大的一場風波,懲處方案下來卻沒有一個高官落馬,還在原來的位置上。

高官們最大的懲處不過是降爵、罰俸和削減食邑。

令人心驚膽戰的剝奪戶籍懲罰僅限於那些想混入中央的魚蝦。

很明顯,這是被皇帝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

皇帝不想鬧出大的事端,於是選擇了敲山震虎,殺一兩隻替罪羊震懾人心,給大家一點顏色看看,讓大家收斂一點,然後繼續辦事。

這次就算了,下次要是再犯,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皇帝完這句話,就把這次的事情了結了。

邊疆戰事還未結束,皇帝不想把事情擴大化,搞得不可收拾,這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維持了朝廷的整體穩定,也讓不少人為之鬆了口氣。

看來大家已經安全了。

不少心裏有鬼的官員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可還有少數聰明人沒有完全放心。

這次,是大家運氣好。

下一次呢?

難。

真的難。

皇帝會就此罷休嗎?

這樣的事情未來就不會再次出現了嗎?

利欲熏心的家夥們可不管皇帝是否會嚴懲大家,隻要有利可圖,他們就無比開心。

誰知道他們會在未來引爆一顆多麼大的震雷?

以皇帝這樣的反腐手段,到時候倒黴的喪命的,恐怕就不僅僅是魚蝦了。

有識之士們暗暗擔心著。

郭鵬卻開始乘勝追擊,鞏固自己的勝利果實了。

除了懲治官員們的詔令之外,郭鵬還下達了加征商稅的詔令。

比起之前那份流傳出來的王粲擬定的加稅草案,這份加稅法案溫和了許多。

王粲那一份草案就是想把大家整的半死不活苟延殘喘,從商業活動開始到結束每一個環節都要收稅,最高稅率甚至達到了十稅六的地步,堪稱絕對重稅,是難以想象的那種。

真要這樣搞,大家還做什麼生意賺什麼錢?

都是給你朝廷打工就是了唄?

現在皇帝親自擬定了溫和版的稅收政策,整個加征的環節其實隻有兩個,一個名為養路稅,一個名為市稅。

養路稅,顧名思義,為了養路。

皇帝修築的官道本意是為了進軍順利,現在既然對商業有利,那也是好處,但是走的人越多,對路麵的損毀就越大,還列舉了延德元年和二年各地路麵破損情況和耗費情況。

所以養路稅就是為了針對這一部分損失,誰用,誰付錢,很合理。

具體細節措施就是在各交通要道上設置相關路卡,對經過官道上的商隊按人數、牲畜數量、大車數量和貨物重量進行評估,然後進行分別收稅,數量少就收的少,數量多就收的多。

路卡歸財政部官吏,財政部需要派專門稅吏建立路卡,專人進駐,專人負責計稅收稅。

一條道路上的路卡數量不唯一,根據道路長度和人流量進行評估,稅收費用也會在評估之後公布,盡快執校

路卡是固定的,不會轉移,所以不存在成本過高,可以廣泛設置,派人管理。

這就是郭某人最早的目的。

但是眼下情況發生了變化,郭某人也不滿足於僅僅隻收一筆過路費了,現在他還要對商業交易產生的利潤本身進行收稅。

市稅本身也是存在的稅種,但是各地收稅方法和比例不夠統一,郭某人將其統一,並且設置了針對利潤總額逐級提高稅率的方法。

這筆稅收就在交易進行當地的市場繳納,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抽稅,各層次有明確的規定,不能多收,也不能少收。

這時代,每一座城池內進行交易的場所都是固定的,名為市,市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也是固定的組織,不存在成本過高。

這兩個稅收都是頒布下去之後可以很快執行的。

按照魏帝國的執行效率,基本上今年頒布下去,明年就能看到成果。

新的稅收誕生了,帝國又有一筆錢可以用來辦大事了。

官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這就是皇帝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條件了。

讓皇帝做出妥協,是需要代價的。

大家互相退一步,你們交稅,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好我好大家好,對不對?

這一份加稅法案下達尚書台之後,尚書令程昱反正是火速討論,火速通過了。

程昱成為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

崔琰仿佛恍然大悟一般,也表達了自己堅定支持加稅的立場。

他也成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為這條法案了很多好話,還是當眾發表這樣的意見。

毫無疑問的,法案得到了幾乎所有饒“讚同”。

隨後,法案下達工部,尚書令程昱命令工部立刻組織人手進行各地道路的路卡建設。

然後法案下達財政部,讓財政部選派專門稅吏準備進駐各地路卡征收養路稅。

然後著民政部頒布下。

讓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要針對各地商旅征收兩種新的商稅,又下發各地郡縣,令各地郡縣在各自的集市裏做相對應的設置,準備開征交易稅。

財政部需要派專人前往各地集市進行專門指導和監督,不能讓地方隨意操作,以免激起民憤。

為此,財政部尚書王粲上表稱財政部人手嚴重不足,請求擴編財政部官員數量。

這一請求得到了皇帝郭鵬的支持,郭鵬下達政令給吏部,令吏部遴選優秀官吏進入財政部,擴編財政部官員數量。

一係列操作之後,到三月初,這場突如其來的加稅風波已經基本平息。

大家的關注點已經不再是那場政治風波本身,而是政治風波之後帶來的改變,也就是商稅的加征。

豪門大戶們還是沒能頂住皇帝的高壓,在皇帝的雷霆之怒麵前選擇了和皇帝妥協,皇帝付出了一些政治利益,交換了一些他們的經濟利益。

看似等價交換,但是還是有人看出來,這根本就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行動,皇帝付出的絕對比得到的要少的多。

看似是大家互相妥協,實際上,皇帝絕對是賺了。

賺了一筆大錢!

鬼知道他要設置多少路卡,又要在各地集市設置什麼程度的交易稅呢?

這都是大家的血汗錢啊!

官員們愁眉苦臉,隻覺得自己的心在滴血。

但是沒辦法,這條政令已經通過了,各部門正在全力推行,這個風口浪尖上誰還敢反對?

被打死的崔渠隻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物,但是他的死所折射出來的卻是一場差點就要全麵蔓延的大型爭鬥。

一旦全麵蔓延,大家互相撕咬爭鬥不止,互相之間暴露出來的醜事髒事將大白於下,到時候皇帝雷霆震怒之下,又有幾個人能幸存?

皇帝強行為這場爭鬥畫上了休止符,那是皇帝還不想把事情鬧大,可萬一皇帝沒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