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和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是爭霸思維,現在是帝王思維。
作為帝王,國家元首,他需要的思考的就是如何在將來開拓魏帝國的生存空間,如何開發江南,如何滅掉遼東公孫氏,如何重新建立西域都護府,如何北伐草原將鮮卑的威脅徹底除掉。
如何在此期間打壓消耗豪強和士族的力量,如何加強中央集權,如何提高生產力,如何放開教育製度和確立科舉製度。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發江南。
開發江南需要先平定江南,掃滅江南的豪強大戶,然後在江南實行從屯田製到分田製的過度,逐步逐步的從長江流域往南開發,往南遷移人口,把江南可以一年兩熟的土地開發出來。
再往後,就是開發嶺南的土地,將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開發出來,繼續提高生產力,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以增強國力。
這是百年大計,是百年國策,不是他一代人可以完成的,甚至也不是郭瑾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好幾代人不斷的開拓。
過去,郭鵬總以為華夏大地養不活那麼多的百姓,人口達到一定的峰值之後就會爆發分裂,現在看來,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就算沒有土豆和玉米,華夏大地所能養活的人口數量,也絕對不僅僅隻有五千萬。
不斷征伐下的過程之中,在治理基層的過程之中,郭鵬發現了一件事情。
占有最廣大土地的豪強地主階級是不會開墾荒地的。
他們隻會占有現有的肥沃土地,至於荒地,那他們不在乎,隻要日子過得去,黎庶的死活他們不在乎,他們就在乎自己的土地是否肥沃。
開墾荒地需要投入,需要人口和物資的投入,要等好幾年才能有收益,這樣的過程豪強地主階級的民是不能接受的。
他們所能接受的,就是把黎庶開墾出來的現成的土地據為己櫻
這是一群不事生產隻圖享受的王鞍,風花雪月他們去享受,累死累活的開墾隻能黎庶去做,可是當黎庶們快要看到曙光的時候,他們來了,把開墾好的土地搶走了。
黎庶們被逼著離開自己的土地,留給他們的路隻有一條,就是開墾其他的荒地。
但是開墾荒地本身就需要糧食的投入,需要有人組織,古代王朝很少有強大的基層組織力,皇權不下鄉,鄉中豪強地主誰願意拿自己的錢去辦這種事情?
失去土地的黎庶們沒有更多的糧食支撐到荒地有收成,在這個過程之中要麼餓死,要麼,就是揭竿而起。
大量荒地根本等不到開墾的時候,王朝就滅亡了,人就死的差不多了,新的輪回開始了。
所以,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的開發,貫穿了兩千年封建帝製史,從秦到清,最肥沃的收成最好的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沒有人開發,沒有人在意。
沒有組織力,皇權不下鄉,私人不會願意付出這種成本來搞建設的,願意辦到的能辦到的,在這兩千年歲月裏,隻有國家,隻有君王。
可偏偏合格的君太少了,最有作為的反倒是最開始的秦始皇,發動了五十萬秦軍南征,發動了百萬大移民開拓江南乃至於嶺南,可惜始皇壽命終究有限,秦二世而亡。
秦亡以後,一直到所謂的衣冠南渡,四百年間,再也沒有一位強權帝王可以像秦始皇那樣搞建設,真正意義上擴大全民族的生存空間。
開拓,墾荒,建設,發展居留地,設置郡縣,派駐官員、軍隊,征稅。
軍隊占領就夠了,什麼時候武力衰弱了,就完了。
要不是中原政權幾次被逼著南渡,為了生存被逼著開發江南和嶺南,恐怕兩千年都未必能完成這場大開發。
生存空間需要開拓,不是地圖上有的就是自己的,不開發不耕種,就是荒地。
江南大開發勢在必行,這必將成為郭魏的第一國策。
不需要堅持太久,郭某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後這項國策能堅持多久,這項國策什麼時候會被人為拋棄,但堅持的越久,和平的時間就越長,郭魏的壽命就越長。
可能自己死了以後,大開發的利益很多都會被民所奪取。
但是終究,這會切切實實的造福大量的黎庶,會帶來進步,會開辟出大量的生存空間,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隻要有用,就要去做,出現了問題,再去解決,不能因為有問題就不去做。
我能做到,我就要做,做到我死為止,隻要我還活著,我就要繼續做。
江南大開發,是他登基之後的第一國策。
而第二國策,就是重新經營西域。
西域的經營,關乎到了非常重要的絲綢之路的通暢,對中原帝國開源節流的經濟政策有很重大的意義。
東漢時期經營西域的有名人物也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班氏家族,班超和班勇兩父子在東漢中後期接力似的維護東漢在西域的羈糜統治,雖然竭盡全力,但是依然奈何不了東漢國力的江河日下。
劉秀做皇帝很輕鬆,一點都不難,甚至於連王莽的大軍都有降隕石幫他幹掉,但是這樣快速的做皇帝快速的一統下是要付出代價的。
秦始皇搞大政府,是因為他奮六世之餘烈,漢武帝搞大政府,是有文景之治給他背書。
沒有強悍的政府,怎麼能好好的經營那麼大一塊領土呢?
東漢一朝到底也沒有恢複西漢對西域的那種掌控程度,甚至於連西域都護府都不能重建,隻能搞出一個西域長史府來替代,用參謀類的官職取代了軍事行政主官,背後透露的是東漢帝國對西域的疲乏無力。
黃巾之亂以前,東漢帝國還能堪堪保持對西域的影響力,黃巾之亂以後,就別提了,自身難保了,之後在郭某饒陰謀之下,漢政府灰飛煙滅,西域諸國早就不知道漢使長什麼樣了。
郭某人感覺自己作為郭魏政權的領導者,有必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叫自古以來,有必要讓他們重新接受中原帝國的統治,以此走上繁榮發展的正確道路,這很有必要。
但是如果遇上了什麼不長眼的人,不知道中國皇帝又回來了,妄圖抗拒曆史潮流,那郭某人更有必要給他們上一堂曆史課。
還有很多,科舉,學校,教育,選官……
千頭萬緒,郭鵬總感覺自己有很多事情想要做,但是仔細想想,郭鵬卻發現自己的壽命可能不足以支持自己看到那一的到來了。
他可能隻能作為一個偉大的奠基者的存在,要把事業托付給後人了。
有一點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有那麼一瞬間,郭鵬忽然明白了為什麼古代那些有所作為的帝王會想要追求長生不老了。
權力的確醉人,但是,想要親眼目睹自己的功績開花結果的想法,才是追求長生不老的源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