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No,No,No。

【被人推著上位,自然要承受相應的代價。】

【劉徹即位初年,太皇太後竇猗房、皇太後王娡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在朝中有很大影響力,劉徹也必須“奏事東宮”,也就是將國家政務向太後彙報。】

【而漢朝已經用黃老之術治國太久了,並不是說黃老之術不好,它挺適合剛剛經曆戰亂急需恢複民生的漢朝初年的。】

【但人在一種環境下待的太久、太安逸了,並且沒有遇到重大危機的時候,人是不願意去變動某些製度的。】

【大漢用黃老之術平安度過六十餘年,劉徹剛一上位就要改?

誰知道你是把大漢帶到更好還是更壞?】

【無奈之下劉徹隻得韜光養晦,沉湎於微行和狩獵。】

【劉徹與她們相比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年輕。】

【人總會死的,太皇太後會死,太後也會死,隻要等她們死了,大權就會回到自己手中。】

【建元六年五月,竇太後去世,劉徹借口許昌、莊青翟辦理喪事不力,將二人罷免,起用舅舅田蚡為丞相,大司農韓安國為禦史大夫。】

【元光四年又借灌夫罵座之事而處死了竇嬰,不久田蚡亦死。】

【隨即啟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賤之人,如主父偃、公孫弘、張湯等。

並拜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打破了非列侯不得為丞相的慣例,開啟了先拜相再封侯的先河 ;

又提升禦史大夫的地位,讓禦史大夫張湯取代丞相的作用,相權對皇權的牽製作用也大為縮小。】

【大權獨攬的劉徹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伐匈奴。】

【大漢的公主是沒有資格奢談愛情的,可能上午還在宮內玩耍,下午就要被送去匈奴和親。】

【這一條實用但是很屈辱的和親之路,大漢王朝已經走了六十年。】

【也許劉徹天生放蕩不羈,也許是年少時候見過了太多姊妹哭著遠嫁匈奴,他對匈奴隻有一個字:幹。】

【但幹匈奴的時候稍後再說,先說一下劉徹的另一大功勞。】

【思想上的大一統。】

【如果把華夏文明比做一個巨人,開始是始皇給了這個巨人一副巨大的身軀跟初始的思想。

然後高祖劉邦接力讓這個巨人的靈魂跟思想完善,華夏血脈開始傳承。

最後是武帝讓這個巨人擁有了脊梁跟血肉,自此高傲的華夏之魂開始燃燒,這個巨人才真正屹立在這片廣闊的東方大地,千年萬年不倒!】

————

大秦,鹹陽。

“劉季,又有何感想?”始皇看二人嘀嘀咕咕,一臉淫蕩笑容,打斷問道。

“義父,沒啥感想啊,您和皇兄要是不介意,我當秦二世也不是不行。”

“父皇,我覺得師傅他可能真的行。”

嬴政徹底的無語了……算了,我死的時候還是把劉季一起帶走算了,扶蘇這破孩子別被他忽悠直接禪讓了。

是啊,思想上的大一統,朕沒有完成。

大一統朕隻完成了前半段——地域上的大一統,可在他們心中秦隻是秦、楚還是楚,大家從來不是一家人。

所以朕死後他們立誌複的也是自己的小國,便是項羽也隻是當了個不倫不類的西楚霸王,這方麵劉季對華夏是有功的。

得,殉葬時候允許他埋的地方離朕近一點。

雁門郡。

“呸,我呸。”項羽吐槽起來。“我可以承認嬴政和劉徹的功勞。”

“但劉季,呸,無恥老兒。”

“蒙恬,你說我要是立了功不需要賞賜,隻想打劉季一頓,嬴政他能答應我嗎?”

蒙恬倒不是不尊敬始皇,也不是故意不去糾正項羽直呼其名的行為,實在是這人就是個混不吝的性子,來的路上便是這樣,蒙恬第一次還怒氣衝衝的和他理論,誰知道項羽不動武改用腦子了。

“我當著嬴政的麵喊他名字,他都沒有動怒,還對我微笑,你什麼人物?”

“嬴政都不生氣,輪得到你生氣?”

蒙恬懶得搭理,用著嘲諷的語氣說道:“你還先選好獎賞了?”

“能立到功勞再說吧。”

“嗬,我西楚霸王項羽,天下無敵,你們秦軍不也被我打敗了嗎?”

“哦?”蒙恬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陰惻惻的笑容。“是嗎?”

“那被韓信堵在垓下自殺的是誰呢?”

項羽一拍馬匹向前而去,頭也不回,蒙恬在身後大笑起來。

“哈哈,西楚霸王,等下我呀。”

“說不定下次陪你作戰的就不是我,而韓信了。”

“你下次還要聽他指揮呢。”

————

東漢末年。

曹操拍手叫好,洋洋灑灑寫好一份書信差人給劉備快馬加鞭送去。

大概意思:你看你祖宗為了華夏大一統所做的功績,你作為劉姓子孫居然跑去蜀中割據,你簡直不忠不孝。為了華夏大一統的偉業,你投降吧。

————

【董仲舒——天人三策。】

【必須給大家強調一下——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是後人的總結,漢武帝從來沒有說過也沒有實行過罷黜百家。】

【劉徹第一次尊儒是在建元元年,但當時竇太後還在世,所以以失敗告終。】

【建元五年,劉徹設置五經博士,重申尊崇儒術。

元光元年(前134年),劉徹第二次舉賢良文學,丞相田蚡“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錄取數百名儒者,後來儒生公孫弘又做了丞相,引領天下學子競相習儒。

在尊儒的過程中,劉徹又最為重視公孫弘、董仲舒等所代表的春秋公羊學,並讓太子劉據學習《春秋公羊傳》。】

【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不過劉徹並未真正采納,而是采取了“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的方針。

也就是將儒學提升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同時,也保留了諸子百家之學。

可以概括為:以儒為主,諸家並行。

在治國實踐過程中,法家思想受到重視,與儒家思想糅雜並用,從而形成了一套“霸王道雜之”的“漢家製度”,被後人歸納為“陽儒陰法”“外儒內法”,影響了此後兩千年的中國社會。】

【說到霸王道,我想起了一篇特別野的耽美小說。】

【話說韓信愛項羽,但項羽不愛他。

韓信心一狠,靠著姿色在劉邦那裏上位。

得不到就毀掉,所以逼的項羽在垓下自殺。

但在四麵楚歌的當夜,劉邦決定表明心跡,穿上女裝化名虞姬潛入楚軍大營,和項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男上加男的夜晚。

項羽其實也愛著劉邦,但現在韓信掌握著漢軍大權,他不死,劉邦就活不了,所以為了劉邦能活下去,他自刎而死。

劉邦看著心愛之人死在懷中,將怨恨深埋心底,終於等到大權在握,殺了韓信為項羽報了仇。

隨後留下遺囑:以後漢家的治國方針就叫霸王道,你們要永遠記得西楚霸王項羽才是大漢的開國皇後。】

————

大漢,長安。

劉邦一腳把桌案踢翻。

“乃公去你大爺的。”

“你們後人沒一個正常人是吧?”

罵罵咧咧半天,瞧見三人埋著頭,身子在不停地抖動。

“韓信,你也有臉笑?”

“裏麵不也編排了你。”

韓信雙手一攤:“編排就編排唄,我能怎麼辦?”

“陛下若是想為項羽報仇就來吧。”

“臣就在這裏。”

劉邦怒不可解,拔劍就要上前,呂雉一把拉住。“陛下,恒兒不可無師啊。”

“師乃公的師,若不是你給他們撐腰,他們敢對乃公這樣?”

“在嘰嘰歪歪,乃公連你一起斬了。”

張良、蕭何、韓信三人發出“嘖嘖”之聲,對著劉邦露出自求多福的眼神,齊齊搖起了頭。

“哦,是嗎?”

“那走吧,屏風之後大戰三百回合。”

“誰先死還不一定呢?”

“你們三人暫且退下。”

三人笑著點頭:“唯。”

熟悉的聲音又從遠方傳來劉邦耳邊。

“公鳥這次還行嗎?”

“開賭,我賭一刻鍾。”

“多了,六十息。”

“哈哈,素王高見。”

劉邦恨的牙癢癢,卻也得先和呂雉道歉,“皇後,我錯了,要不明日再說?”

“不,今日。”

哼,今日就今日,乃公讓你見見什麼叫老當益壯,三個混蛋還看不起乃公?

一刻鍾?一刻鍾乃公才稍稍有些感覺。

乃公最少一個時辰。

————

大秦,雁門郡。

項羽聽的言語,催動馬匹越跑越快,都快進入草原了,有一胡人小隊眼見落單的項羽,招呼人手就要動手。

阿彌陀佛……為他們默哀,暴怒情況下的項羽戰力肯定得翻個十倍吧。

鹹陽。

始皇看著剛剛抄錄好的這段故事,不禁發出感歎。

“好,真好。”

“朕的皇陵裏又多了一件故事。”

“朕在下麵不孤單啦。”

劉季也是笑著恭賀起來。

劉季是劉季,劉邦是劉邦,他丟臉關我什麼事?

扶蘇看著師傅的樣子,也是感歎起來。

“我還有太多的東西要向師傅學啊。”

“這份不要臉的境界也不知何年何月我才學得會。”

————

大唐,長安。

“都給朕抄下來沒有?”李世民急忙發問。看著宮人呈上來的紙張,一字一句的觀賞。

嘖嘖嘖,誰讓劉徹上次幫著朱棣罵朕?你這當祖宗的替他還債吧。

你的這番事跡會隨著大唐的鐵騎傳遍天下,不用謝朕。

————

大明,北京。

朱棣又從大胖手中拿來一塊西瓜,一口咬入瓜瓤,汁水四濺。

“爽。”

“太爽了。”

————

【請記住這是公羊儒,講的是大一統、大複仇,屬於是激進派中的激進派。】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第一:改正朔、易服色。】

【改正朔,就是重新定義正月,以及初一,通俗的講,就是改變曆法。

而曆法,就牽扯到了何時祭祀的問題。

把所有諸侯國的曆法、祭祀時間全都統一。】

【易服色:六國以前都有自己的服飾,因為服飾的不同,會讓人有物以類聚,人與群分的歸屬感。

改完衣服之後,就要改顏色,秦朝以黑為尊!

漢朝則尚紅,當然這個和五德說有一定關係。

經過這一番的改變之後,漢朝從穿衣,祭祀,曆法,祭祖,習俗,節日,顏色,都進行了統一。

這樣使得所有人的習俗,趨於統一。

這就是用來塑造相同的價值觀!

而相同的價值觀,才是民族融合的基礎。】

【如果概念太大了,想想文人是不是都喜歡附庸文雅,武人都喜歡打仗喝酒。】

【實在不行請代入葬愛家族,靠著五顏六色的爆炸頭,大家見麵就是親人。】

【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更重要的是推行大一統,大複仇的公羊儒。】

【開太學、鄉學,教授公羊儒。】

————

大漢,長安。

劉徹催促人手趕快抄錄起來,當然不是抄祖先和項羽那些破爛事,而是天人三策、公羊儒這些。

這可都是後來的自己做的,抄自己的怎麼能叫抄呢?

這下不用去評論區低三下四的找未來的幾個混蛋自己了。

————

【公羊儒來自專門研究《春秋》的公羊學派。

公羊學派始自戰國時的齊人公羊高,以後又長期在公羊家族中傳承,故得名。

高應該是名,公羊是以地為氏。

而他老師則是卜商,姒姓,卜氏,名商。

如果不熟悉不要緊,他的字是“子夏”,名列“孔門七十二賢”和“孔門十哲”之一,世人尊稱“卜子”。】

【唐朝考證的傳承線是這樣的:子夏→公羊高→公羊地→公羊敢→公羊壽→胡毋子都(生)。】

【但是吧,近代崔適表示懷疑,他在《春秋複始》中指出:“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孔子生於襄公二十一年,則子夏生於定公二年。下迄景帝之初三百四十餘年。自子夏至公羊壽,甫及五傳,則公羊世世相去六十餘年;又必父享耄年,子皆夙慧,乃能及之,其可信乎?”】

【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公羊學派宣傳的思想是極為貼合大一統,並且是為了皇權服務的。】

【果然儒法同源,出自一家。】

【其實本來就是一家,儒家來自孔子對周禮的研究而正式成型,但周禮並不隻是簡單的禮,裏麵也包括了各種法律條文。】

【儒法兩家說白了就是一條主脈的兩條分支,屬於內鬥。】

————

大秦,鹹陽。

叔孫通、李斯情不自禁兩相對視,齊齊唾了一口。

“呸,誰和他是一家。”

————

【而西漢景帝時期,立治《春秋》“公羊學”的博士胡毋生、董仲舒。漢武帝立五經博士,其中的《春秋》博士就是公羊學派,而傳授係統就是胡毋生和董仲舒兩條線。】

【《公羊傳》的主要精神是宣揚儒家思想中撥亂反正、大義滅親,對亂臣賊子要無情鎮壓的一麵,為強化中央專製集權和“大一統”服務。】

【看吧,和法家一樣一樣的,其他儒家學派講親親相隱,他們直接大義滅親。】

————

大秦,鹹陽。

二人又情不自禁的齊齊唾了一口,回身便看到嬴政打量的目光。

“陛下,臣可以馬上改學公羊,臣也可以。”叔孫通連忙發言,陛下那懷疑的眼神好像是在質問我儒家有這樣的好東西居然不早點拿出來……可我師承也不是這個啊,真不怪我。

“陛下,他們就是照著我們法家吵的,大秦有法家,何必用他們抄的公羊儒?”

“正宗的不用,用盜版的?”

叔孫通脫下靴子砸了過去:“你個戴罪立功的白身,說誰是抄的?”

李斯撿起靴子砸了過去,猛衝向前一腳踢到叔孫通,用著嘶啞的聲音說道:“老小子,上次你借著救我的名義帶著儒家打我的仇,我還沒報呢?”

“這是你自己送上門的!”

“吃老夫一拳。”

“呸,李斯,你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吃我一技猴子摘桃!”

“啊,我咬死你。”

“啊,我撓死你。”

始皇、扶蘇、劉季三人默契的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嘖嘖嘖,該說不說,看他們打架是比看武將對陣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