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皇明祖訓

感謝“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葉瑄喵”“兩隻老虎maple”“愛吃印度手抓餅的戈耀”“逍遙春秋笑長生”“予你同行2015”“熊山道的冷厲”“追逐夜光的影”幾位大佬的打賞。

祝各位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而如果我是一個平頭老百姓。】

【那建文帝的建文新政,先減輕官員犯罪後的處罰,又減少富裕地區地主的稅,還允許當官使用舉薦製,居然讓文官控製武將。】

【這TM赤裸裸的損害我這個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老子恨不得送他去見朱元璋。】

【嗯,老子,道家聖人自稱。】

【不是說髒話。】

【而接下來就是著名的皇明祖訓。】

【講完這點終於可以說到我們的主角朱棣了。】

————

大明 應天府

朱棣臉皮抽動,當然屁股也在抽動。

諸位兄弟是恨有多深,打的就有多狠,尤其是二哥,比老爺子和大哥還激動。

不知道還以為我搶了他的皇位。

後輩你快些講,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我的風采了。

古有張遼八百破孫權十萬,今有我朱棣八百得天下。

快說,我要看到老爺子和諸位兄弟驚訝的表情。

哼,他們打我不過是氣得天下的不是自己。

快給他們看看,我做的事可不是誰來都成的。

————

【《皇明祖訓》初名《祖訓錄》,始纂於洪武二年﹐六年書成﹐九年又加修訂;二十八年重定﹐更名為《皇明祖訓》。】

【首先先看序其中的一段話: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負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將孚佑於無窮矣!嗚呼,其敬戒之哉!】

【所以理解了吧,除非遇到天下大亂來一個光武帝一樣的人物二興大明,否則沒一個皇帝敢改。】

【明朝有且僅有一位,而且是很勉強可以改這個祖訓的人叫朱棣。】

【因為他是打上來的,可他不承認自己重新打了一次天下,非說這皇位就是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給他的。】

【他是朱元璋的好大兒,正統繼位。】

【為了維護自己的法理,凡是老爹皇明祖訓提到的,他都照做。】

【後來的皇帝就再也沒有更改機會,違背皇明祖訓的事隻能偷摸做。】

【稍不注意就會被文官用皇明祖訓懟回去。】

————

明朝 永樂初年

聽到後輩提起此事,朱棣也是一臉糾結。

改,那不證明我造反了?

可不改,後世兒孫又被這祖訓框住手腳。

還是派人叫老和尚來商議吧,底下這群五大三粗的,讓他們打仗還行,讓他們出主意還不如我自己想的靠譜。

————

大明 應天府

嘭——嘭——嘭

嗯,朱棣又挨打了。

朱元璋打的,邊打邊罵。

“你造反就造反,還洪武三十五年。”

“怎麼?咱詐屍了?專門回來傳位給你?”

“讓你不改皇明祖訓,搞得後世兒孫框住手腳,讓我大明亡了,咱打死你。”

朱棣欲哭無淚,老爹你怎麼能像個潑皮無賴一樣,不準改是你說的,我沒改你又怪我不改,王朝亡了能怪到我頭上?把建文加上到我也才第三個皇帝,要照你這麼說,那大明還是亡在你手上,畢竟你不建立大明,大明就不會亡。

嗚嗚嗚,好痛啊,好想哭啊,可這麼多人看著,哭出來以後就沒臉了。

我忍!

後輩你講快些,快些講我的風光事跡。

————

【首章第一條: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餘年,親理天下庶務,人情善惡真偽,無不涉曆。

其中奸頑刁詐之徒,情犯深重、灼然無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懼,不敢輕易犯法。

然此特權時處置,頓挫奸頑,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以後子孫做皇帝時,止守律與大誥,並不許用黥刺、腓、劓、閹割之刑。

雲何?蓋嗣君宮內生長,人情善惡,未能周知;恐一時所施不當,誤傷善良。

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淩遲,全家處死。】

【翻譯一下:我老朱起兵四十多年,見過的人見過的事比你們吃過的鹽還多,所以我不會犯錯,才能夠肆無忌憚的使用嚴刑峻法。

後世兒孫長在深宮內苑,沒見過世麵,除了大誥和律法,其他的酷刑你們不準用。】

【這就是很多小說都有的劇情:主角穿越回明朝直接上書要求按照皇明祖訓做事,直接大殺一波文官。】

【雖然朱元璋說的不準用酷刑,但是大誥裏麵的刑法更殘忍。】

【但主角這種方式多少就有點不太現實,大誥裏麵那些殘酷的刑法朱元璋能用,朱棣勉強能用,後麵的皇帝用不了。】

【要用這些首先皇權要穩固,能夠鎮壓可能發生的文臣武將叛亂,對朝堂的掌控力度要強大。

你就算算明朝除了朱元璋朱棣還有誰?

嘉靖隻能算半個。】

【若這些都有,那用不用祖製也就不重要了。】

【而且從朱元璋死後,除了短暫在朱棣時期用過大誥裏麵的規定和處罰外,其他時候基本已經名存實亡。】

————

嘉靖皇帝朱厚熜輕蔑的笑了笑,這後人也不是什麼都懂嘛,我居然隻算半個,你怕是不知道我有多強。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對我來說錢和修仙最重要,至於大殺文官……嗬,他們隻要把朕的錢給朕收上來就行,殺了他們誰幫我收錢?

殺了他們引起民憤我還怎麼用他們人頭去安撫百姓?

後輩無知的很呦,繼續煉丹,我有預感,這爐丹藥必成。

————

【第二:禁止複立丞相。】

【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淩遲,全家處死。】

【但權力隻會轉移不會消失,廢了丞相之後皇帝要麼像老朱一樣,要麼隻能選擇和朱棣一樣,成立內閣把相權分散。】

【即便朱棣不搞,後世兒孫也會搞,完全無法避免,即便後世兒孫個個都勵精圖治,不好色不寵幸奸臣也沒辦法。】

【無他,太累了……搞不好能被提前累死。】

————

大明 應天府

棍子無情地落在朱棣身上,每一次擊打都像火燒般灼痛。

也許是累了,也許是想通了某些事情。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棍子並叫來太醫為朱棣清理傷口。

朱標貼心的給老爹端上一杯茶緩解怒氣。

“標兒,你給咱說實話。”

“假如你登基,你能不能像我一樣把事情都處理好?”

“會不會學老四搞什麼內閣?”

朱標坐在老爹身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又緩緩放下。

“唉,爹,說實話。”

“很累,真的很累。”

“我不想騙您,可或許我也會弄個和老四內閣差不多的幫我處理政務。”

朱元璋隻是閉上眼睛不知在思索些什麼。

————

【第三:皇親國戚有犯,在嗣君自決。除謀逆不赦外,其餘所犯,輕者與在京諸親會議,重者與在外諸王及在京諸親會議,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許法司舉奏,並不許擅自拿問。】

【提到這條就說一下朱元璋到底愛不愛民這個事?】

【取決於論跡還是論心。】

【論跡客觀來說:可能有一半愛。】

【論心如果是官員欺負百姓,那朱元璋肯定站百姓一麵,他家就是被官吏欺負的。

他知道官吏欺壓百姓過重最終肯定會反噬到大明王朝身上。】

【而如果是自己親人,嗬,不就幾個賤民?我罵兒子一頓打一頓已經很給你們麵子了。】

【總不可能真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讓我殺了兒子吧?】

(咱有一個碗):自古以來皇帝大多皆是如此,有什麼不對嗎?

【從來如此,那便對嗎?】

【而皇親國戚名單除了皇室之外,有幾家要重點說一下。】

【即:魏國公家、曹國公家、信國公家、西平侯家、武定侯家。】

【分別是徐達家、李文忠李景隆家、湯和家、沐英家、郭英家。】

【下一條不征之國: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占城國、蘇門答剌、西洋國、爪窪國、湓亨國、白花國、三弗齊國、渤泥國。】

【老朱在前麵解釋了: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這些地方窮得很,打下來有什麼用?還需要中央供養。後世兒孫不要貪功冒進,為了炫耀武功做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當然老朱重點提了: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但是胡人還是要防備,該打還是要打。】

【本質上講最後得了華夏大地的是女真,老朱的防備沒錯,可滅了明朝的是李自成。】

【你以為的女真: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實際的女真: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何處有滿餉,建州皇太極。】

【清朝的主力軍團反而是投降的明軍,不得不說真是諷刺。】

【而老朱想不到定的不征之國其中的倭國居然在幾百年之後能對華夏大地帶來幾千萬人的死亡傷殘。】

【也不怪網友都對這條政策猛烈抨擊。】

【即便拋開後世我們所承受的戰爭,這條政策也是有大問題的,你可以告誡兒孫不要好大喜功,不要輕開戰端。

但你不能規定哪裏不能打,這和宋朝前線打仗,後方的趙光義要求他們必須按照自己給的陣圖排兵布陣進攻不可更改一樣。】

【實在是貽笑大方。】

————

北宋

趙匡胤沒有繼續棍打趙光義。

畢竟再打可就死了,打死了以後還怎麼玩?

等他緩兩天再繼續。

可現在聽到後輩言語。

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前線打仗用後方的陣圖?還不許改?

這是打仗還是演戲?

知不知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我兒子就被這樣的人搶了皇位?

我兒子還不如一個傻子?

————

【接下來的都是一些教皇帝怎麼做事怎麼保護自己的,我們跳過這些。】

【凡王所守者祖法。如朝廷之命合於道理,則惟命是聽;不合道理,見法律篇第十二條。】

【這裏提到的第十二條就是朱棣靖難起兵的法理。】

【接下來就是關於親王違法犯罪的處理。】

【凡王所居國城,及境內市井鄉村軍民人等,敢有侮慢王者,王即拿赴京來,審問情由明白,然後治罪。若軍民人等本不曾侮慢,其王左右人虛張聲勢,於王處誣陷善良者,罪坐本人。】

【要是有人侮辱王爺,那軍民治罪。

若是下人狐假虎威,收拾下人。】

【王不可辱。】

【最重要的來了。】

【凡親王有過重者,遣皇親、或內官宣召。如三次不至,再遣流官同內官召之至京,天子親諭以所作之非。果有實跡,以在京諸皇親及內官,陪留十日。其十日之間,五見天子,然後發放。雖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則降為庶人,輕則當因來朝麵諭其非。】

【這也就是為什麼朱柏覺得受到侮辱,直接自焚,按規定要先派人宣旨,三次不來再派人去,藩王確定是天子親筆書信。】

【重罪不能加刑,隻能貶為庶人,輕罪那就隻能罵一頓。】

【而朱柏是什麼都沒接到就被包圍了……】

【或遣官諭以禍福,使之自新。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見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時,天子必是昏君。其長史司並護衛,移文五軍都督府,索取奸臣。都督府捕奸臣,奏斬之,族滅其家。】

【若是有大臣,不準王爺見天子就逮捕王爺,那就是奸臣,天子就是昏君,王府長史就可以寫信給五軍都督府去滅奸臣全家。】

【所以,是不是就能想通朱允炆裁減五軍都督府官員的原因?】

【而朱元璋是真的愛兒子啊,接著看下麵幾條。】

【凡風憲官,以王小過奏聞,離間親親者斬。風聞王有大故,而無實跡可驗,輒以上聞者,其罪亦同。】

【親王有小的過錯,你上奏是離間天家親情直接斬首,親王有大過但你拿不出證據也斬首。】

【凡諸王京師房舍,或頗華麗,或地居好處,奸臣恃權,欲巧侵善奪者,天子斬之,徙其家屬於邊。】

【你們誰敢搶我後代的房子直接斬首,家人流放。】

【嘖嘖嘖,可真愛兒子,別急,還有。】

【凡王遣使至朝廷,不須經由各衙門,直詣禦前。敢有阻當者,即是奸臣。其王使至午門,直門軍官、火者,火速奏聞。若不奏聞,即係奸臣同黨。】

【這句應該不用幫大家翻譯吧。

本條加上法律篇第十二條就是朱棣起兵的法理所在。】

【凡王國內,除額設諸職事外,並不許延攬交結奔競佞巧、知謀之士,亦不許接受上書陳言者。如有此等之人,王雖容之,朝廷必正之以法。然不可使王驚疑。或有知謀之士,獻於朝廷勿留。】

【好家夥,收留奇人謀士這大概是準備造反,可老朱說這些人必須殺了但是不要嚇到我兒子。】

【嘖嘖嘖,真愛兒子呀。】

————

清朝 康熙末年

幾位阿哥突然很想自己姓朱並且生在洪武年間多好,哪怕不能登上帝位,也能在封地好好當個藩王哪怕造反都死不了。

現在可好,贏家通吃,輸得人就隻能宗人府過一輩子。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閉著眼睛,想起了餓死的爹娘哥哥。

咱有什麼錯?

咱家人一個接一個都死光了,咱當了皇帝隻是想讓兒孫衣食無憂安享一輩子富貴。

自古哪家帝王不是如此?

咱有什麼錯,你這後輩倒是說得好聽。

那如果把你換成咱,過咱從小到大的日子,你難道不會這樣做嗎?

————

【凡朝廷使者至王國,或在王前,或在王左右部屬處言語非理,故觸王怒者,決非天子之意,必是朝中奸臣使之離間親親。王當十分含怒,不可輒殺;當拘禁在國,鞫問真情,遣人密報天子。天子當詢其實,奸臣及使俱斬之。】

【朝廷大臣若是說些什麼話惹怒王爺,那肯定不是天子授意,是奸臣搗亂,直接將他們逮捕。】

【嘖嘖嘖,當年始皇要是對扶蘇說這麼一句,扶蘇肯定不會自殺。】

大秦 鹹陽

始皇也學會了後輩言語。

“嘖嘖嘖,恒古未見。”

“我見過愛兒子的,沒見過對所有兒子都這麼愛的。”

“我怎麼越看他越像個地主,而不是皇帝。”

“把華夏大地當做自家田地,文官武將就是管家和護衛,至於百姓便是他家的佃戶。”

“這樣好像就能理解他的皇明祖訓了。”

扶蘇倒是略過後輩調侃,思索父皇說的話。

還真別說,這樣就能想通他這皇明祖訓的每句話了。

————

【當當當,下麵最重要的一條來了。】

【凡朝廷新天子正位,諸王遣使奉表稱賀,謹守邊藩,三年不朝。

許令王府官、掌兵官各一員入朝。

如朝廷循守祖宗成規,委任正臣,內無奸惡,三年之後,親王仍依次來朝。

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既平之後,收兵於營,王朝天子而還。

如王不至,而遣將討平,其將亦收兵於營。

將帶數人入朝天子,在京不過五日而還,其功賞續後頒降。】

【新皇繼位,藩王就在藩地三年不來朝見,派遣王府兩名官員入朝恭賀。

然後悄悄的觀察個三年,朝廷遵守皇明祖訓、政治清明,藩王就踏踏實實來朝拜。

如果朝堂有權臣奸臣,那就等天子發密詔起兵靖難。】

【朱棣其實是缺少密詔這一環節和三年這個時間期限,不過不重要。

朱棣解釋道天子都被奸臣控製了,發不出書信很正常嘛。】

【我朱棣心善,看不得我大侄兒吃三年的苦,即刻發兵救我大侄兒。】

【而後麵的關於靖難成功藩王拜見天子之後就回到封地。】

【要麼朱元璋真的天真到相信後代都和自己一樣重親情,看見皇位都能不心動。】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相對有點低,老朱也不是這麼天真的人。】

【而應該第二種可能性大一點,反正藩王也是老朱家的後代,隻要天下是老朱家的就成。】

【當然,這些就不太好直接寫在祖訓裏麵。】

【寫出來不就成鼓勵造反了!】

各朝列位皇帝都傾向於相信第二種,畢竟那可是至高無上的皇位。

別說是親戚,親爹來了也不行。

君不見自古以來為了這個位置殺兄殺父殺子的例子比比皆是。

————

北宋 汴梁

側身躺在床上養傷的趙光義也是心裏感歎。

皇兄還不如這朱元璋,你看人家多大方隻要是他後代就行。

我和皇兄可是一母同胞,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我的。

何況趙構不是把皇位還給你後代了嗎?

至於嗎?

————

【而接下來的這一條被很多人引用來證明朱棣不是馬皇後親子。】

【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式。】

【老朱說要是皇帝無後,兄終弟及也隻能立嫡子,庶子哪怕是長子也不行。】

【朱棣登基之前之後多次強調自己是馬皇後生子,由此很多人認為朱棣應該是越缺什麼越喊什麼,他隱藏了自己生母信息。】

【也有一定可能,但我覺得還是另外一種,朱棣是在強調自己的合法性,強調自己不是篡位。】

【你就看他自己編的那些事,比如兄弟們都是些混蛋,老朱最愛他,大哥和允炆隔絕內外不許他們相見,想立他為太子卻被奸臣夥同東宮阻攔等等……】

【他無時無刻都在用各種方式想來證明自己的正統合法性……】

【所以一直強調自己真是馬皇後生的也無可厚非。】

【偏偏他想不到反而適得其反,不僅合法性沒證明反而更讓人懷疑……】

【嘖嘖嘖,得不償失。】

————

大明 北京

朱棣也是悔不當初,我也沒想這麼多啊,當初身邊也沒個明白人勸勸我。

“老和尚,你看我還有機會改嗎?”

“怎麼改?陛下總不會想傳太後不是您親生母親?”

朱棣愣愣的點了點頭。

“是啊,我說是我親生母親,別人就以為不是……”

“那我說不是,那他們肯定就認為是。”

“難道不對嗎?”

姚廣孝手中佛珠都快被捏碎了,才忍住沒有把彼其娘之罵出口。

“陛下,若是如此,史書上隻會記載你親口所言非嫡子。”

“這樣是真的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那老和尚,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怎麼辦?”

“我一定要證明我是合法繼位的。”

咖嚓一聲,佛珠碎了,老和尚的心也碎了,怎麼就和正統繼位過不去了?

“唐太宗殺兄囚父史書記得清清楚楚也不影響他的評價?”

“您為何非要做些自欺欺人的事情?”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了無掛礙,是名諸佛。”

“善哉善哉。”

言罷便自顧自的念起佛經,可惜朱棣執念太深,仍在思索到底該怎麼證明我娘就是我娘?

你拿我和李世民比?唐朝打天下有他,治天下有他。

我呢?我出道時候大明都立國多久了……

何況,我沒有殺兄囚父,我可是正統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