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紫宮~初雪”大佬的打賞。
感謝“逍遙春秋笑長生”大佬的打賞
兩位大佬新年快樂,龍年大吉。
[而嬴政對於第一件事處理很直接,屠盡方圓民眾,這是史記記載的原文。
至於真假不去爭辯。
我們來思考一下,這種處理方式的問題所在。
問:如何讓一本名不經傳寫的特別差的書成為暢銷作品。
答:直接封禁,宣布它為禁書。
國家越不想民眾知道什麼,民眾越想知道,如果不能知道真相,民眾會自己想一個合理的解釋鬧得天下皆知。
始皇這一殺反而使得天下民眾人盡皆知,肯定說的都是真的,始皇今年就要死了,六國就要回來啦。
不然始皇帝為什麼殺人?肯定是被說中了。]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可有法解?
[那必須滴,我是誰?我可是諸葛拾柒。
直接矛盾轉移大法,你們六國餘孽搞這麼多事,不就是想鬧得天下皆知?
沒事,朕幫你們一把。
詔諸子百家人士進鹹陽為朕解惑。
這天降隕石怎麼會有字?是天上哪位天帝寫的?
這水神是哪一位水神?是我秦國的還是以前六國的?
水神使者說朕今年死,是咒朕今年就死,還是告訴朕今年要死,讓朕好好安排後事?這祖龍究竟說的是朕?還是真的有龍?還是形容我人族先祖?
諸子百家請你們引經據典幫朕解惑,無論怎麼說朕都不加罪,罵朕都可以。
若是能辯倒百家,朕便為勝者的先賢在天下郡縣修築雕像,每年進行祭祀。
嘿嘿,你告訴諸子百家忍得住這個誘惑嗎?
再罵秦皇,他也是無可爭議的華夏之主,能夠讓自己先賢被全國祭祀,這誰忍得住?
何況,你不用擔心沒人來,就算大部分都忍得住,可隻需要一家忍不住,這個計謀就成了。
何況大秦本來就有法家、農家、墨家分支在,而且墨家在秦朝時候就分為了三派,其他兩家可容忍不了秦墨一家獨大。
嘿嘿,這時候始皇就別管他們,等他們辯論,不管說的啥,哪怕是罵自己都要抄錄下來搞得天下皆知,百姓的關注點便會從始皇死不死轉移到諸子百家誰今天又罵贏誰了?]
諸子百家:後輩心思都如此肮髒的嗎?
[而最後一次東巡的六七年前,我們就可以發現秦國的基層統治甚至中層是絕對出了大問題的。
始皇帝在關中微服私訪時候,一夥盜賊夜間行刺。
我們無法知道這究竟是六國計劃好的刺秦,還是始皇大大真的那麼倒黴剛好遇上了一股盜賊。
可這是關中是鹹陽,是大秦帝國心腹之中的心腹。
如果是六國的計劃,那說明鹹陽都已經被六國滲透成篩子了。
如果是普通盜賊那更慘,堂堂首都鹹陽,天子腳下首善之地都是這個樣子,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情況有多惡劣。
而且關中封閉二十日加之高額獎賞,到最後居然沒有抓到幾個盜賊。
一個國家的上限都如此之惡劣,可想而知下限有多低。
那麼現在讓我們追根溯源,把時間線拉回到始皇一統六國這一年。
在距離鹹陽一千多公裏的遷陵縣發生了一場叛亂,注意這是叛亂而不是盜賊打家劫舍殺幾個人這種小打小鬧。
而是楚地越人光明正大對秦軍駐守營地正大光明的進攻。
為什麼?因為有官無吏,基層統治薄弱到幾乎沒有,按照秦法規定,遷陵縣應該有一百零一位官吏,可長期實際上隻有五十人,一半都沒有。
這個編製人數並不像宋朝是冗官,而是最少要這麼多人才能夠保持基層政府的運轉。
基層幾乎處於完全無法運行、完全喪失職能的無政府狀態。
嶽麓秦簡記載:“病有瘳,令為新地吏及戍。如吏有適謫過,廢,免為新地吏及戍者。諸吏為非以免去吏者:卒史、丞、尉以上,上禦史;屬、尉佐及乘車以下,上丞相。丞相、禦史先予新地遠犫。”
來新地任職的官員是原來老秦地的病人以及犯法的官吏。
而又是嶽麓秦簡記載:“吏及宦者、群官官屬、冗募群戍卒及黔首縣使,有縣官事,未得歸,其父母、泰父母不死而謾吏早死以求歸者,完以為城旦。”
這些官員還要承擔徭役,這又導致官吏人員不夠的情況下還有人要服徭役,根本沒人上班。
剛才提到遷陵縣少的幾十人裏麵就有三十五人是在服徭役。
先不討論這些犯法的官吏對秦國的忠誠度,就算他忠心好好幹活,結果剛準備上班就要去服徭役。那整個基層又能有幾個人能夠好好幹活?
裏耶秦簡記載:遷陵縣當時有一夥三十人的盜賊團夥,打的校長隻能蹲在亭子裏防守。
這個校長就是當時秦朝亭負責人的稱呼。
校長因為基層壯卒少,不敢去追。
而這種情況到了秦末大亂時候更明顯,章邯王離還要專門派出人手防範盜賊。
這說明秦朝高層並不是對比一無所知,至少心裏還是有點數的。
為什麼統一了盜匪越來越多?我們不排除真的有人天生好吃懶做,就喜歡刀口舔血的生活。
可更多人能有地種有一口飯吃就絕對不會去做盜賊,因為做盜賊除了會被官府通緝,你在搶劫途中別人也會反抗,這是拚命的生活。
而一定是嚴苛到百姓覺得種地活下去的希望還不如當盜賊大,才會有如此多的盜匪。
這就不得不提到前麵我們說過秦法嚴苛的一麵,輕罪重罰,什伍連坐。
人們被嚴格的按照什伍連坐製度,一人犯罪全體受罰,當時遷陵縣人口大約兩千多人,奴隸就有一百八十九人大約一比十。
何況官吏是好官多還是壞官多?
更何況這是一群犯過法的官吏,能指望他們有多好嗎?
對刑徒的態度之惡劣簡直聞所未聞。
直接給大家上史料《嶽麓書院藏秦簡伍》
製詔禦史:“聞反者子年未盈十四歲,有罪為城旦舂者,或嬰兒殹(也),尚抱負及毚能行,縣官即皆令衣傅城旦舂具,其勿令衣傅之。”
他們將刑徒不滿十四歲的孩子甚至是連走路都不會的嬰兒戴上刑具。
要等到縣官得到了始皇帝的命令才能讓這群官吏把刑具拿下來。]
大秦 鹹陽
嬴政已經抑製不住怒氣吼道:“廷尉,給朕查,查查這樣的事究竟有多少,派遣秦軍暫時接手管理,把這群該死的官吏給朕押回鹹陽來。”
叔孫通連忙勸解道:“陛下不可,秦軍如何管理?用軍法管理百姓必是怨聲載道。”
“再嚴苛還有這群讓嬰兒戴上刑具的官吏嚴苛嗎?朕意已決,不必再勸。”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也是不停的打量下方官吏,那像是要吃人的目光讓群臣都不得抬頭。
半晌過後朱元璋才吩咐道:“標兒,派人巡視各州府,若是有如此惡吏直接拿下,當著百姓的麵給咱活刮了他們。”
朝堂諸臣隻想天幕搞快結束,早點回家通知手下那些人收斂一點,別撞在槍口上連累了自己。
[我們都知道,官員的所作所為都會或多或少的反噬在整個帝國身上,而像這樣的情況全國比比皆是。
這群管官吏簡直就是土匪,土匪都不如,就一句話惡心,真彼其娘之的惡心。
刑法的嚴苛和對六國的態度導致六國公務員大量空缺,繼續按著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大秦不說是優勢在我,也是遲早要完。
那麼秦國中樞為了解決官吏的問題必須要大量擴充官吏,但當官不管能力如何品行如何,起碼要識字吧?
而那個年代認字的就是原來的士和六國貴族們。
這種情況一直直到唐末都是如此,隨著隋唐科舉製創立、雕版印刷的出世有所好轉,可也僅僅是有所好轉,知識的解釋權、官吏的錄用仍然保持在世家大族手裏。普通百姓不說萬裏挑一也是千裏挑一才能有那麼一個讀書識字混出頭的。
而唐末黃巢直接物理性解決問題,什麼狗屁的世家大族,皇帝老兒都隻需要一刀就解決,直接屠盡世家大族,由此到了宋朝隨著活字印刷科舉製的完善,我國的政治生態才能世家門閥貴族政治轉變為地主官僚。]
唐末 長安
渭水河邊,黃巢那是仰天大笑:“諸位,當日你們可曾想過有一日會在渭水河邊跪下向我求饒?”
而後也不等他們或謾罵或求饒,直接下令道:“全部斬首,給我推進渭水河裏喂魚去。
管它娘的罵名還是好名,吾等也算名傳千古咯。”
隨著一聲令下,幾千名世家大族成員已經成了渭水魚兒的美食。
[而如此情況之下,秦國基層工作的除了老秦人還有一大群反賊。
而隨著最新出土的秦簡,司馬遷史記很多難以解釋的事都可以說的通。]
司馬遷:我要不要偷偷挖挖墳,找到這些典籍呀??
[秦末戰亂楚漢相爭之中活下來的幸運兒,大多都有些相似之處。
漢初異姓王彭越,從秦始皇一統天下開始就幹著汪洋大盜的營生直到反秦開始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不僅沒有被官府抓住,反而名聲越來越響。
而那些戴上枷鎖的,他們不想造反嗎?
項羽手下大將英布,因犯法不僅被臉上刺字還被押往驪山當刑徒,可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途中和刑徒中的狠人頭目交好,一群人直接逃脫成為國家重型通緝犯,不僅僅沒被抓住,還逍遙快活十多年最後隨項羽反秦。
這可是一群押往首都鹹陽的刑徒,不僅逃脫還沒被抓住,那其他地方也可想而知。
而徭役中最值得提的就是漢高祖劉邦,當然人家現在還是泗水亭長劉季。]
大秦 沛縣
劉邦也是起身穿衣,向曹氏告別:“乃公這次若是僥幸不死,便回來明媒正娶帶你回家。”
曹氏淚眼婆娑說道:“何必,你直接逃吧,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
“哈哈,乃公可不一定會死,能逃到哪裏去?其他人或許能逃,我和項羽逃無可逃。”
秦——劉季——(別叫我老無賴):我說,要是劉季直接去找始皇,始皇一定會認這個幹兒子吧?
(俺可不是老無賴):會的,畢竟貨真價實的秦二世,嘿嘿。
(別叫我老無賴):嘿嘿。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無恥,無恥至極。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始皇應該不會殺得。
大秦 鹹陽
嬴政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緩緩吐了一口氣說道:“蒙恬,把人撤回來吧,捉來的人也放了吧,劉邦他會自己來的,蕭何也會一起來的。”
而劉邦也是找到蕭何,緊緊拉住蕭何的手說道:“你可一定得陪我去,你封侯拜相就在今日呀,後人可說了你可比李斯強,始皇也說了你可以接替李斯,走,你押著我這個通緝犯去,可又是大功一件。”
“嗬嗬,劉季,我還不了解你?你恐怕是想讓我保你一命吧。”
“嘿嘿,要不說我倆簡直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呀,你肯定不會死的,你幫我求求始皇,哪怕把我囚禁一生也行呀,我能當開國之君,多少還是有點用吧?我的性命可就全靠你了。”
“哼,走吧,你幫我把這些竹簡帶上,能不能活命可就全靠它。”
[劉季一個亭長居然和秦國重型通緝犯張耳關係不錯,張耳也是被重金懸賞通緝多年沒有抓到。
那劉季所謂的結交各地英雄豪傑,是不是就是和一群反賊關係不是?
那麼是不是可以推測像劉邦這樣的基層官吏並不是個例,六國故地比比皆是?
劉季押送一群刑徒前往驪山服徭役,但一路上邊走邊有人逃走,劉季索性全部放了,自己帶十多人逃到芒碭山躲了起來。
而我們前麵秦國法律對於此等並沒有達到一定要斬首的地步,可劉邦為什麼還要逃?
因為再好的法律也是要人執行的,王安石的青苗法是利國利民之法嗎?
是的,可為什麼反而成了害民之法?
因為官吏執行問題。而秦朝肯定也有這種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宋朝好歹都是用的科舉上來那群人。
而秦朝呢?六國的貴族、犯法的秦吏你指望他們能嚴格執行秦法?
嬴政長生的概率都比他們能夠嚴格認真執行秦法的概率大。
而劉邦逃匿本應該其妻子呂雉要被連坐。可結果呢?
不僅沒有被連坐,還能在沛縣官吏的一番運作之下讓呂雉沒事能去山上看看劉邦。
而這群官吏基本就是劉邦起家的家底,最後幾乎全都青史留名,比如我們熟悉的蕭規曹隨的主角,大漢兩位丞相蕭何和曹參。]
大秦 沛縣
蕭何劉季沒走幾步聽到這裏,又回頭準備把曹參一起帶上。嘿嘿,誰讓你被後人說出來了呢? 一起走吧,好兄弟。
曹參也是懵了,先前說到劉季蕭何就已經很懵了,這下還有自己……真的是無妄之災,剛準備收拾行李逃,就看見蕭何劉季笑盈盈的朝自己走來喊道:“別準備跑了,帶點幹糧和我們一起去鹹陽吧,跑不掉的,一起去鹹陽封侯拜相吧。”
曹參:王八蛋,你們一個開國皇帝,一個可比李斯的丞相,後人也沒說我有啥功績呀,鬼知道我能不能活下來,劉季你個混蛋,我福還沒享到,就要陪你一起去受罪。
[而基層統治的薄弱、官員陽奉陰違的典型那不得不提到會稽郡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和他叔父項梁,項梁在秦國首都就該被打入大牢等死,結果居然監獄官員司馬欣堂而皇之的把他放了,而後項梁又在吳地殺人。
就這樣不僅沒被抓,還被郡守直接保護了起來,從秦一統天下開始,兩人一直在培養反秦勢力。
可這樣把反賊大量安插進秦國體製內,就一點不會被發覺嗎?
是的,基本沒有被發覺,因為秦國官吏不足,大量啟用六國貴族和當地德高望重之人進行管理。
而項梁項羽兩人能夠明目張膽在眼皮子底下養死士、造兵器就不顯得奇怪。
而如果始皇知道他在會稽郡那次巡遊其實是一群通緝犯配合演戲接待他。
滅亡秦國的項羽看著他的車駕說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之。
他會有什麼感想?]
嬴政:嗬嗬,朕沒什麼想法,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