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7章

第6567章

黃文亮大多數時間都需要親臨現場勘探,很少待在總部,史可法和張維國UE是第一次見他。

作為魚鷹老將,黃文兩雖然不用衝鋒陷陣,卻都是衝在基礎建設的第一線。

上來,黃文亮就給孫傳庭等人見禮打招呼。

“諸位大人,並肩王讓我說說,基建署近期的規劃,那我就說說。”黃文亮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見慣了大風大浪,麵對這種場合也應對自如。

來之前,也做足了功課。

先是給眾人介紹了通州到大沽港的鐵路計劃。

然後又介紹了通州到山海關,天津衛到應天的鐵路計劃。

整個線路全長兩千多裏,工程之浩大,恐怕隻有萬裏長城才能與之比擬。

按照黃文亮的估算,修建一裏鐵路,需要五千兩銀子,總共需耗費一千萬兩。

如果銀子到位,材料到位,十年之內,就能貫通南北。

“一,一千萬兩,黃大人,這耗費錢銀總數實在太過於龐大,大明昨年賦稅總收入不足五百萬,推行田畝製,實際耗費高達五千萬,咱得休養生息啊。”張維國一聽,嚇得兩腿發軟。

之前唐學誌倒是提過接通應天和京城的鐵道。

雖然海峽島的造船業很發達,但走水路終究太慢,而且,水路隻能到達沿海港口。

他需要一條能夠貫通南北的鐵路,一旦建成,北方有戰事,南方的物資和兵員,七八天就能運抵北方。

然而,張維國等人自然不會想到這一層。

史可法也不太讚同:“並肩王,其實臣也認為,耗費千萬兩打造一條鐵路,得不償失,大戰方休,西南百姓尚未完全安頓,您之前不是還提過,需要在大明境內,修建科學的灌溉係統嗎?”

“另外今年的黃河防洪,也需要大量錢糧,算下來恐怕不是一筆小數目。”

“灌溉係統,關乎全民生計,好鋼用在刀刃上不如先將這筆銀子用來修建水渠,等咱有了富餘,再修建鐵路?”

在他看來,唐學誌和黃文亮他們完全瘋了。

一千多萬兩銀子,隻為修一條路。

大明去年賦稅才收了五百萬兩,之前海峽島支援了兩千多萬擔糧草用於推行田畝製。

耗費的錢銀也高達千萬。

哪怕按照南方的糧價,唐學誌也最少拿出了五千兩銀子,就算他們在京城,應天等地繳獲了不少錢。

這一波估計已經將海峽島家底耗空了。

大明這邊的商稅,才剛剛開始推行,按照史可法的估計,哪怕順利完成,一年的賦稅估計也就一千多萬兩。

畢竟,地裏還沒長出糧食。

縱然唐學誌安頓了兩千萬百姓,將幾萬萬畝土地分給了窮人。

卻沒法馬上得到收益,想要等田賦收上來,最少也得等夏糧收割,到底有多少,誰都沒底。

就算按照唐學誌的說法,保守估算,一年能有兩千萬頂天了。

要知道,這個數字,已經是崇禎朝地四倍。

按照他和張國維的估算,兩千萬還不夠大明的軍費開支。

孫傳庭也是持反對意見,但和張國維等人的態度比起來,相對溫和。

唐學誌知道他們擔心的問題:“諸位,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但是你們沒有算過一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