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第350章

不過,農業最終隻能讓人填飽肚子,想賺大錢,還得靠工業。

但是現在,魚鷹並沒有什麼工業基礎,茶葉、瓷器、生絲這些東西,茶葉是沒有辦法去碰,畢竟和氣候有關,大陳島這點小地方,也不適合種植茶葉。

但是瓷器和生絲卻可以試一試。

“大當家,這生絲還好說,就是難在這瓷器,大明的瓷器雖然聞名於世,但是這技藝卻控製在官家手中。

民窯做出來的東西,多是劣質品,而且想在咱們島上建瓷窯,那陶泥還得從陸上運過來,這成本可就高了。”

陳公讚聽唐學誌說要辦瓷窯和蠶桑時,對於蠶桑並沒有多大意見,但是對瓷窯卻持反對態度。

“是呀,老大,這些東西如果都從陸上運過來,咱們的成本確實高,也很麻煩,倒不如開在陸上比較好。”馬三倒是讚同,隻是說不如開在路上。

唐學誌卻笑了笑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有一點,咱們的根基在海上,倒是這瓷窯技藝民不如官恐怕不屬實,早在永樂皇帝時,大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當時官窯產能不足。

就曾今將官家的技藝傳入民間,雖說過了這麼多年,懂得官窯技藝的應該大有人在,不過咱們先解決有無的問題再說,何況這瓷窯我還另有妙用,我的意思,讓雷大嘴那邊尋訪一下台州附近。

如果有經營不下去的瓷窯,先收購一套班子過來,將東西整起來再說,咱們大陳島什麼都缺,唯獨這成片的樹林,可以暫時用來燒窯。

這生絲的事情,你們戶房派些兄弟上去,在台州、餘杭地界上,隻要會種桑養蠶的,願意到島上來,給於發十兩一戶的安家費,另外你們還可以在那些農戶中動員一下。

大陳島再開發出幾千畝桑田應該不難,產的生絲由商幫統一收購,這人數你們就自己看著定吧。”

唐學誌知道,這些東西雖說可以去上岸收購,但是終究沒有自己能生產實在。

唐學誌要做的,並不是看中現在中的那幾斤生絲,產的那幾套瓷瓶,為的就是給以後鋪路,工業基礎,可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鋪墊成的。

時間到了三月中旬,島上百花齊放,山野之間泛著勃勃生機。

年前開墾的幾千畝土地,現在已經全部下了種子並已經長出了幼苗,幾乎所有勞動力都在地裏勞作,雖然這些土地鹽分較高,但是這些樸實的勞動人民卻不辭辛勞,艱辛嗬護每一株幼苗。

戶房沒有閑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便從台州、餘杭等地招來了五六十戶養蠶人家。

這些人拖家帶口,風塵仆仆的來到島上,眉宇之間還是帶著些許憂愁,似乎對著陌生的環境有些擔憂,但是當他們發現竟然有幾千人已經在這裏安下家來,這些人甚至已經有了土地,田間已經長成了幼苗。

這似乎就是他們所期盼的,當這些人果真領到了十兩銀子時,頓時一家人都樂開了花,有些人甚至從未見過這多銀子,他們很快也有些些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