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卡耐基處世智慧》(2)

《安娜·卡列尼娜》reference_book_ids":[6987309443520138247,7260811472559672359,7348306169493998654,7280454507954179128,7297184750500842506,726707737909946266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8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7,"start_container_index":18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0},"quote_content":"《戰爭與和平》reference_book_ids":[7348643420082031678,7259681030364204044,7259681029907024932,7259681029919607866,7294567277649726498,7259681029915413539,7259681030645222461,7341289025363250238,6867361923558542343,7316456980388793406,6988533058454457381]}],"8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start_container_index":8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quote_content":"《生活的藝術》reference_book_ids":[6906405975050161160,6926351771367410702]}],"21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82,"start_container_index":21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78},"quote_content":"《神曲》reference_book_ids":[7281582856885767203,7177580424263126074,7025500151074540557,7229539957566606340,7032222668996742151,726710888174505476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篇 走出孤獨憂鬱的六大準則

1 遠離思想中的憂慮情緒

卡耐基名言

1.在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快樂地去做每一件事,進而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2.一個人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通常比身體勞作更容易感到疲勞,這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了。

3.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疲勞通常不是因為工作,而是由於憂慮、緊張和不愉快。

在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快樂地去做每一件事,進而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當我們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時,很少會感覺疲勞。我們的疲勞通常不是因為工作的壓力,而是由於思想中的憂慮情緒。因此趕走思想中的憂慮情緒刻不容緩。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就說住在你附近的那名打字員愛麗絲女士吧。

有一天晚上,愛麗絲回到家中,感覺筋疲力盡。她確實感到非常勞累,頭也疼,背也痛,疲倦得不願吃飯便上床睡覺了。她的母親一再央求她,她才坐在了飯桌旁。電話鈴聲響了起來,是她男朋友打過來的,邀請她出門跳舞。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也有了精神,她跑上樓去,穿上了她那件天藍色的洋裝,一直跳舞到深夜3點。等她回到家裏時,一點兒也不疲憊,實際上還興奮得睡不著覺呢。

在8小時之前,愛麗絲的外表與動作,看上去都疲憊不堪,她是不是真的那麼疲勞呢?一點兒也沒錯,她之所以感到勞累是因為工作使她感到厭煩,甚至生活都使她感到煩悶。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如同愛麗絲這樣,你或許就是其中一個。

一個人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通常比身體勞作更容易感到疲勞,這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了。幾年之前,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在《心理學學報》上有一篇報告,談到他的一些實驗,證實了煩悶會衍生疲勞。巴馬克博士讓一群大學生做了一係列實驗,他知道這些實驗他們做起來都沒有什麼興趣。最終呢?所有學生都感到疲勞,他們打盹、頭昏眼花,很容易就發脾氣,還有幾個人覺得胃很不舒服。這些是否都是“想象出來的”呢?不是的,這些學生做過新陳代謝的實驗。實驗得出的結果是:一個人感到煩悶時,他身體裏的血壓與氧化作用,實際上真的降低了。而一旦這個人感到他的工作有趣時,整體的新陳代謝就會立刻加速。

當我們在做一些既有興趣又令人非常興奮的事情時,很少會感覺疲勞。比如說,最近我在加拿大落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釣了好幾天的鮭魚。我需要穿過比我要高的樹林,跨過許多橫躺在地上的樹枝,要爬過很多倒下的老樹—這樣辛苦了8小時之後,我卻一點兒也感覺不到疲憊。為什麼呢?因為我很興奮,並且感到自己很有成就,捕獲了6條很大的鮭魚。但是如果我覺得釣魚是一件很煩悶的事情,那麼你覺得我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我一定會因為在海拔7000英尺高的山上還這麼來回奔波勞累而感到無力的。

即便像登山這種消耗體力的運動,恐怕還是不及煩悶可以輕易地讓你感到疲勞。明尼阿波利斯農工儲蓄銀行的總裁S.H.金曼先生告訴我一件事情,恰巧可以說明這件事: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爾卑斯登山俱樂部協助威爾斯軍隊做登山訓練,金曼先生就是被征來訓練這些士兵的其中一個教官。他對我說他與其餘的教官—那些人大概從42歲到59歲不等—帶領著那群年輕的士兵,走過很多冰川與雪地,然後用繩索和一些較小的登山裝備攀爬上40米高的懸崖。他們從加拿大落基山的小月河山穀爬上米高峰、副總統峰和許多別的沒有名字的山峰,經曆了15小時的登峰運動後,那些很強壯的年輕人,個個都筋疲力盡了。

他們感到勞累,那是不是因為他們軍事訓練時,肌肉沒有鍛煉得很結實呢?對於這種荒誕的問題,也許所有經受過嚴厲軍事訓練的人都會不屑一顧。不是的,他們會這麼筋疲力盡的原因是他們不喜歡登山。他們裏麵有許多人累到還沒吃晚飯就睡著了。那些教練—那些年紀大士兵兩三倍的人是不是也非常疲憊呢?的確如此,但是他們不會累到筋疲力盡的地步。那些教練在晚飯過後,還會坐在一起聊上幾小時,談論他們這一整天的事情。他們為什麼沒有疲憊到筋疲力盡的程度?那是因為他們對登山這件事有興趣。

愛德華·桑代克博士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他在做一些關於疲憊的實驗時采用的方法常常能讓那些年輕人對此產生興趣,並且這種興趣度可以維持一個多禮拜。在經過多次調查研究之後,桑代克博士指出“工作能量降低的唯一真正原因就是煩躁”。

假如你所進行的是腦力工作,工作量過大幾乎不會成為你感覺疲憊的原因,恰恰相反,讓你深感疲憊的原因是你的工作量太少。舉個例子,你是否還記得上星期,別人不停地打攪你,一封回信也沒寫,和別人約定好的事情也沒幹,這裏那裏都有問題,那天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對勁,沒有做成功任何事,但是當你回到家裏的時候你筋疲力盡,不僅如此,腦袋還疼得快要炸開了一樣。

第二天,辦公室裏的所有事情都進展得很順利。你今天所完成的工作量是前一天的40倍,但是你回到家以後,你依然精神抖擻。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曆,我也曾有過。

從這裏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呢?那就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疲勞通常不是因為工作,而是由於憂慮、緊張和不愉快。

我在寫這一章的時候,特意抽時間重新看了一遍傑羅姆·科恩的音樂喜劇《表演船》。這部喜劇的主角是安迪船長,劇中有一段很有哲學意味的話,是這樣說的:“人們如果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最幸運的人了。”為什麼說這種人很幸運呢?因為他們的工作能量比其他人更飽滿,快樂也更多,但是焦慮和疲倦都比其他人少。你所具備的能力就在你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和一個喋喋不休的老太太逛10條街肯定比和你心愛的人走10裏路要疲憊得多。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在這件事情上,你可以做些什麼呢?以下就是一位打字員小姐的做法—這位打字員小姐在俄克拉何馬州托沙城的一家石油公司任職。她每月裏有幾天的時間都要做一件在任何人看起來都很無聊的工作:在一份已經打印好的石油銷售報表上填各種統計出來的數字。這項工作的確很乏味,但是她為了激發自己的工作激情,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將這件事變得非常有意義。她是如何做的呢?她每天都和自己比賽。她把自己每天上午填寫的報表數量記錄下來,然後在下午的時候盡全力打破這個紀錄;然後再統計出每天所完成的報表數量,在第二天的時候想方設法去超越。這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她的工作效率遠遠高於該部門其他打字員小姐,很快就填完了那些無趣的報表。她這麼做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呢?是表揚嗎?不是。是感激嗎?不是。是升職嗎?不是。是加薪嗎?不是。但是這樣做能夠讓她避免因煩躁而引起疲憊,能讓她始終神采奕奕,因為她盡全力將一件無聊的工作變得有趣,這樣她就能省下更多的精力和體力,在閑暇的時間裏得到更大的快樂。

恰好,我知道這個故事是絕對真實的,因為這位打字員小姐就是我的太太。

接下來是另一位打字員小姐的故事。她發現,故意假裝喜歡工作,會讓人得到許多回報。過去,她總是討厭自己的工作,但是現在不討厭了。這位打字員小姐的名字叫維莉·戈爾登,下麵這個故事是她在信上對我說的:

我的辦公室裏,共有4位打字員小姐,每一個人都有替幾個人打信的任務,每過一段時間,我們都會因為工作量大忙得不可開交。有一天,有一個部門的副經理非要讓我把一封很長的信重新打一遍,這讓我覺得非常生氣。我對他說,這封信隻要改動一下就行了,沒有必要非得重打。但是他卻告訴我,假如我不重打的話,他就會找其他願意做這份工作的人來打。我那時真是生氣到了極點,不過,在我重新開始打這封信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有許多人都想抓住一個這樣的工作機會來代替我。並且,我領取人家的工資就得做這份工作,這樣想著我就感覺好多了。於是我決定,就算我討厭這份工作,也要裝出很喜歡的樣子去做。然後我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假如我裝作很喜歡自己的工作,那麼我就真的會喜歡到某種程度,我還發現,當我開始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時,工作效率就會高很多。因此我現在幾乎已經不需要加班了。我的這種新的工作態度,讓所有人都以為我是一個很好的員工。後來有一位部門主管需要找一位私人秘書,他就選擇了我—他說我很樂意做一些多餘的工作,並且從來不會怨天尤人。這件事情還證實了:心理狀態的改變能夠產生巨大的力量。對我來講,這是一個很重大的發現,它為我創造了奇跡。

戈爾登小姐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漢斯·法伊欣格教授的“假裝”哲學,他教導我們要“假裝”自己很開心。

假如你“假裝”對工作感興趣,慢慢地,假裝就會讓你真的對它產生興趣,同時還可以減少你的疲憊、緊張和煩悶。

幾年前,哈倫·霍華德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他將一份非常無趣的工作變得十分有趣。他的那份工作的確比較枯燥,是在高中的福利社清洗碟子、擦櫃台和買冰激淩,但是別的男生卻在玩球或者是和女生約會。哈倫·霍華德十分討厭這份工作,但是他不得不繼續工作,因此他決定借此機會琢磨一下冰激淩是怎麼製成的,裏麵都放了什麼東西,為什麼有的冰激淩比其他的好吃。他對冰激淩化學成分的探索使他成為他所在學校的化學課奇才。後來由於他對食品化學特別感興趣,於是他在馬薩諸塞州州立大學,主要學習食物和營養。再後來,紐約可可交易所設立了以100美元為獎金的論文征文比賽—論文的主題是關於可可和巧克力的應用,這次征文比賽是一場所有大學生都能參與的公開比賽。你知道是誰拔得頭籌嗎?非常正確,就是哈倫·霍華德。

畢業之後,他發現對口的工作並不容易找,於是他把家裏的地下室當成自己的個人實驗室。沒過多久,當局實施了一條新的法案—一定要統計牛奶中所含有的細菌數目。於是,哈倫·霍華德就開始做起了為安荷斯城14家牛奶公司統計細菌的工作—這樣他不得不再請來兩位助手。

25年之後,他是什麼樣子的呢?噢,現在那幾位從事食物化學實驗工作的先生到那個時候或退休或是已經逝世了,將來要接替他們位置的人就是現在這些剛開始學習並充滿激情的年輕人。25年之後,哈倫·霍華德會有很大希望成為這一行業的帶頭人。然而,那些當年從他手裏買冰激淩的同學也許會變得一貧如洗,待在家裏無所事事,埋怨政府沒有給自己提供良好的工作機會。如果哈倫·霍華德沒有竭盡全力將一件很無聊的工作變得有趣的話,也許也會像其他人那樣沒有什麼工作機會。

幾年前,在一家工廠中有另外一個年輕人。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叫山姆。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站在一部車床旁邊製造螺絲釘,這份工作讓他覺得很無趣。他非常想換一份其他的工作,但是他又擔心找不到其他的工作。既然一定要做這份沒有意思的工作,他就下決心讓工作變得有趣起來。於是,他和身邊的另外一位工人比賽,他們其中的一個人先在自己的機器上做出樣式,由另外一個人將它打磨到規定的直徑。他們有時候會互相交換機器,比賽誰做出的螺絲釘多。他們部門的負責人對於山姆的工作效率和精確度非常滿意,沒過多久就將他調到了一個更好的崗位上。而這僅僅是他不斷升遷的開始。30年後,山姆已經成為巴德溫火車頭製造公司的董事長。如果他沒有盡力讓自己那份無聊的工作變得有趣的話,也許他這輩子都隻是一名普通工人而已。

卡滕伯恩是一位著名的無線電新聞分析家,他向我講述了他是怎樣將一件極其無聊的工作變得非常有趣的。他22歲的時候,在一艘船上工作,這艘船是用來橫渡大西洋運送牲口的,他的工作就是給這些船上的牲口喂食喂水。後來他騎著腳踏車遊遍了英國,之後到了巴黎。那個時候他身上一分錢都沒有,連飯都沒得吃,他用自己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典當了5美元,在巴黎版的《紐約先驅報》上刊載了一則求職廣告,而後獲得了一份推銷立體觀測鏡的工作。這種觀測鏡觀看兩張相同的照片時,會發生一個奇異的現象:觀測鏡的兩個鏡頭會把兩張照片疊合成為一張立體的照片,你能夠看出前後的距離,並能體驗到非常真實的立體感。

我剛才講到,卡滕伯恩開始在巴黎逐門逐戶地推銷這款觀測鏡,可是他連法語都不會講。不過,即使這樣,他一年下來還是掙到了5000美元,這樣的收入在那年的法國推銷員中是最高的。卡滕伯恩對我說,這次獲得的經驗使他的能力大有提升,這種提高要遠遠多於在哈佛大學讀一年書所學到的。對自信方麵呢?他親口對我說,有了這次經驗之後,他認為把“美國國會記錄”轉賣給法國的家庭主婦都不成問題了。

這次的經驗讓他更深刻地了解了法國人的生活習慣,這對他之後從事的廣播新聞分析工作,特別是對歐洲事件的分析,格外有價值。既然他不會講法語,那麼他是如何成為一個推銷專家的呢?他先讓老板用非常地道的法語,把自己在推銷時該講的話都寫下來,然後開始背誦,當他按完門鈴之後,就會有家庭主婦來給他開門,然後卡滕伯恩就開始向她背誦那一套推銷話術。他濃重的美國口音讓人覺得非常詼諧,然後他再給這些家庭主婦看那些照片。如果有人向他提出問題的話,他就會聳聳肩,說“美國人……美國人”,之後他就摘下自己的帽子,向人指指那張粘在帽子裏用法語寫成的演講稿。家庭主婦因此就會開懷大笑,然後他就附和著一起笑,接著再給對方看更多的照片。當卡滕伯恩對我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很坦誠地說,這份工作的確有些難度。他告訴我,他能夠撐下去全靠著一份信念,那就是他想讓這份工作變得很有趣。每天早上出門前,他都會麵對鏡子,告訴自己:“卡滕伯恩,假如你要填飽肚子,就必須去做這件事情。既然你不得不做,那麼為什麼不做得開心一點兒呢?你為什麼不能在每次按門鈴的時候假裝自己是一個演員正站在舞台上,下麵有許多觀眾正在看你?因為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如同在台上表演那樣幽默,所以為什麼不快樂地、熱情地做這件事呢?”

卡滕伯恩對我說,這些每天自我鼓勵的話,能把這份令他之前既討厭又膽怯的工作變成他自己喜歡的事,並且還讓他掙得了高額的利潤。

我問卡滕伯恩,能不能給那些急於求成的美國青年一些忠告。他說:“每天早上和自己下個賭注。我們經常認為應該做一些運動,讓我們從這種似睡非睡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因為我們最需要的是一些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活動,有了這樣的思想,我們每天早上才能真正地行動起來。每天早上都要給自己加油打氣。”

每天早上都要給自己加油打氣,這是否是一件很傻氣、很淺薄、很幼稚的事呢?不是的,恰恰相反,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思想帶來的結果。”到了今天,這句話還像1800年前馬可·奧勒留在《自省錄》中所寫的那樣真實:“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思想帶來的結果。”

每小時都對自己講一遍,你就能夠指導自己去想很多勇敢又開心的思想,也能夠從這種思想中獲得能量和寧靜。對自己說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你的腦袋裏麵就會裝滿積極的思想。

隻要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就能讓所有的工作變得有意思。你的老板想讓你對自己的工作有興趣,這樣他才能夠掙到更多的錢,但是我們暫且不考慮老板想要的是什麼,你需要考慮一下,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能為你帶來什麼好處;經常告訴自己,這樣做能夠讓你從生活中得到的快樂翻倍,因為你每天在工作上所花費的時間占了你全部時間的一半以上。假如你不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在其他方麵也就很難找到快樂了。要不斷地告訴自己,對自己的工作有興趣能讓你不再擔憂,並且最後也許會為你帶來升職和加薪的好處。哪怕事情沒有得到這麼好的結果,起碼能降低你的疲憊度,讓你在閑暇時間獲得更好的享受。

2 克服憂慮,我來教你一招

卡耐基名言

1.在為人處世時,當憂慮出現的時候,就無法集中注意力,我們的思想就會如脫韁之馬一樣,沒有確定的目標,從而沒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

2.要有接受已經發生事實的能力,這是第一步克服相伴而來的所有災難的方法。

在為人處世時,當憂慮出現的時候,就無法集中注意力,我們的思想就會如脫韁之馬一樣,沒有確定的目標,從而沒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有沒有一個快速而又十分有效的能夠消除憂慮的錦囊妙計出現在你的腦海中—那種你不需要繼續再往下讀我所寫的內容,就可以立刻使用的方法?

下麵讓我們來談談卡瑞爾發明的這個辦法吧。卡瑞爾是一位很有智慧、很有商業頭腦的工程師,空氣調節器的製造業就是他開創的。他現在在位於紐約州塞瑞庫斯市的全球知名的卡瑞爾公司工作,是公司的負責人。迄今為止,我所了解的解決憂慮煩惱的最好辦法是我從卡瑞爾先生那裏學到的,當時我正和他在紐約的工程師俱樂部吃午飯,卡瑞爾先生向我講述道:

在我還很年輕時,我在紐約州巴法羅城的巴法羅鑄造公司工作。我必須到密蘇裏州水晶城的匹茲堡玻璃公司去安裝一架瓦斯清潔機,那是一座耗資好幾百萬美元建成的工廠。安裝瓦斯清潔機的目的是清除瓦斯燃燒的雜質,避免瓦斯燃燒時對引擎造成傷害。這種清潔瓦斯燃燒的雜質的方法是一種全新的嚐試,原來雖說嚐試過一次,但是當時的情況跟現在很不一樣。我到密蘇裏州水晶城工作的時候,發生了非常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難。雖然在我不斷調整和修複之後,機器能夠開始運轉,但是效果差強人意,並不像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好。

我遭遇的失敗讓我感到非常吃驚和失望,我覺得自己的頭被人重重地打了一拳。我的胃和整個肚子都開始出現問題,疼痛難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十分擔憂、惱怒,甚至嚴重到無法閉眼入睡。

到最後,我的常識告訴我,憂慮煩惱對解決問題起不了任何作用,於是一個不需要憂慮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而且結果證明它確實是卓有成效的。這個抵抗憂慮的辦法已經被我使用了30多年。而且這個辦法淺顯易懂,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其中的奧妙。它一共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你首先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並真誠坦率地把整個情況分析一遍,然後做出失敗後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的打算。我不會被別人關起來,或者被別人槍斃,這些情況確確實實不會發生。不錯,很可能我會失去自己的工作,我的老板也可能會拆掉整個機器,從而使已經投資的20000美元打水漂。

第二步,讓自己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接受已經找出來的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沒有完成任務,我的記錄上會留下一個很大的汙點,我的老板也可能會炒我的魷魚。但即便這些最壞的結果都發生了,我還有能力去找到另外一份工作。也可能會出現比這更壞的結果。至於我的那些老板,他們也清楚我們現在是在試驗一種清除瓦斯燃燒的雜質的新方法這個事實,而且他們也能承擔起這個要花費他們20000美元的試驗。因為這隻是一種試驗,一種嚐試,所以他們可以把這個賬算在研究費上。

我在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並讓自己做好接受它的準備之後,發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我立刻輕鬆下來,感受到一種平靜,那是這幾天以來都沒有經曆過的。

第三步,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我就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在改善我其實已經在心理上接受的那種最壞情況上投入我的時間和精力。

我努力去找一些能夠減少我們目前麵臨的20000美元損失的方法。我試驗了幾回,最終得出結論:我們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前提是我們再多花5000美元去安裝一些設備。我們要是照這個辦法去做,公司就可以盈利15000美元,而不是最初的損失20000美元了。

假使當時我什麼都不做,隻是一直處於擔心的狀態,那麼恐怕我不會想出這個辦法,也挽回不了公司的損失。摧毀我們集中精神的能力就是憂慮最大的壞處,隻要憂慮出現,我們便無法集中注意力,也就失去了做出正確的決定的能力。反而,當我們逼迫自己去麵對最壞的情況,並且在心理上做好最壞的打算時,我們就擁有了能夠衡量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的能力,從而使我們自己能夠集中精力去解決當前的問題。

剛才我所提到的這件事,是一件發生在遙遠過去的事,但是因為這種做法非常有效,所以我就一直在使用。結果從那次之後我就幾乎沒有煩惱憂慮過。

那麼卡瑞爾的奇妙公式有這麼大的價值,並且如此有效的原因是什麼呢?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它能夠使我們走出那個巨大的灰色雲層,讓我們不再帶著憂慮毫無目的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它能夠讓我們腳踏實地,而且是四平八穩地站在地平麵上,而我們自己也都清楚自己踩在地上的踏實的感覺。如果雙腳並沒有堅實地踩著土地,我們是不可能把事情想通的。

有很多人都在利用卡瑞爾的奇妙公式來解決問題,你願不願意看看那些例子呢?行!下麵我就舉個例子。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發生在我以前班上的學生身上—他現在是紐約的一名石油商,事情是這樣的:

有人恐嚇我,威脅我,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在我的身上?這種事情應該都是電影裏的橋段啊,怎麼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裏,而且還是我的身上?但是我的的確確是被勒索了。下麵是事情發生的整個過程——

在我主管的範圍內有一家石油公司,那家公司有很多司機和好幾輛運油的卡車。有一段時間,物價管理委員會加強了條例管製的實行力度,我們也隻能給每一個顧客送很有限的石油。最初我並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似乎是有些運貨員把我們給固定顧客的油量偷偷存起來一些,然後再把偷來的油賣給他們自己的顧客。

直至有一天,有個自稱是政府調查員的人來看我,向我要“幫助我們”的勞務費。他說他有證據,能夠證明我們違法,徇私舞弊。他威脅我說,如果我不給他“勞務費”,他就要將證據上交給地方檢察官。直到這時,我才意識到這種不法的買賣早已在公司生根發芽。

當然,其實我也知道我並不需要擔心什麼—至少我個人並沒有參與非法買賣。但是我了解法律規定,知道自己員工違法犯罪,公司也應該承擔連帶責任。此外,我知道萬一這個案子交到法院去審理,再繼續上報,那麼壞名聲一定會出現,而這種壞名聲就會毀了公司的生意。我非常驕傲於自己所創造出來的財富,我的事業—那是24年前我父親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

我憂心忡忡,身體機能嚴重下降,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還重度失眠。我的腦海中一直出現那件事情。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呢?是爽快地付了那筆錢—5000美元—還是直截了當告訴那個人: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一直在猶豫,拿不定主意,每天都是噩夢纏身。

在後來的一個星期日的晚上,我無意中拿起一本名叫“如何不再憂慮”的小冊子,這還是在卡耐基公開演講時所拿到的。於是我就仔細地看了起來,看到卡瑞爾的故事時,我被一句話所震撼:“做好發生最壞的情況的準備。”於是我問自己:“如果我不給勒索者想要的錢,要是他把證據交給地方檢察院的話,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我沒有生意可做,甚至破產—最壞也不過如此了吧。警察不會把我關進監獄。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是這件事情把我毀了。”

於是我就告訴自己:“就這樣吧,即使我失去了自己的事業,但在心理上我已經做好了這個準備,那麼接下來又能發生什麼最壞的事呢?”

我失去了自己的事業之後,也許得再去謀一個養家糊口的職位。這也說得過去,我有很多關於石油方麵的知識,很可能會被幾家大公司相中……我憂慮困擾的症狀有所減輕。三天三夜來,我神經緊張、茶飯不思的症狀開始好轉。我開始漸漸穩定自己的情緒,而且出乎意料地,我竟然可以開始思考了。

我頭腦非常清醒地看到了第三步—努力使最壞的情況最小化。就在解決方法出現在我的腦海的時候,我的麵前浮現出了一個全新的局麵:要是我的律師知道我所麵臨的整個情況,他可能就會想出一個辦法,而那個辦法是我一直沒有想出來的。我知道這個辦法剛開始聽上去會顯得很愚蠢,因為我原來一直沒有往這方麵想過—當然是因為我最初一直沒有靜下心來尋找解決的辦法,隻是一直在擔心最壞的結果。我立刻下定決心,第二天清早就去找我的律師—然後我脫掉衣服上了床,睡得十分香甜安穩。

事情是怎麼被處理好的呢?第二天早上,我的律師讓我去見地方檢察官,並告訴他事情發生的整個經過。我聽從了他的勸告。當我把事情和盤托出後,地方檢察官的話令我十分驚訝,原來這種勒索的案子層出不窮,持續了好幾個月,那個所謂的“政府官員”,其實是警方一直在抓捕的通緝犯。因為我確實是無法確定到底該不該把5000美元交給那個“政府官員”—實則是職業罪犯,而且因為這件事情我足足擔心了三天三夜,所以在聽到他的這番話以後,我真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因為這次發生的事情,我得到了一個刻骨銘心、永生難以忘懷的經驗。現在,隻要麵臨使我憂慮的難題時,我就應用卡瑞爾的奇妙公式,確實是十分有效。

要是你覺得在運用卡瑞爾公式時也會出現不足之處,那麼請聽下麵這則故事吧。

這則故事來源於艾爾·漢裏,這是1948年11月17日他在波士頓斯泰勒大飯店親口跟我講的:

20多年前,我得了胃潰瘍,原因就是常常發愁,憂慮煩惱。有一天晚上,我因為胃出血被送到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裏。我的體重急速下降,竟然從175磅下降到90磅。病情非常嚴重,甚至醫生都警告我不讓我把頭抬起來。在這3個醫生當中,其中有一個是名揚四海的胃潰瘍專家。他們給我患的病貼上“已經沒辦法治愈了”的標簽。我隻能依賴於蘇打粉,每隔一小時就得吃一大匙半流質的東西,僅僅靠其支撐我的生命。而且每天早上和晚上還得把胃裏麵的東西清洗幹淨,這就需要護士把橡皮管插進我的胃裏。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個月,最後,我告訴自己:“安心地睡吧,漢裏,如果等死是你唯一的指望和期待,除此之外你都無能為力,那麼還不如把你剩下的一點時間好好利用起來。你的夢想就是在你還活著的時候能夠環遊世界,所以如果你還是對這件事充滿熱忱,那麼現在去做還為時不晚。”

當我把自己的決定告訴那幾名醫生,說我要去環遊世界、我自己可以一天洗兩次胃的時候,他們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們說我這是異想天開,因為這種事從來都不會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他們警告我說,如果我開始環遊世界,那麼等待我的結果隻能是葬在海裏了。“不,我不會是那種結果。”我告訴他們,“我已經跟我的親戚朋友承諾過,我的墳墓要立在我們老家的墓園裏,所以我計劃隨身帶著我的棺材。”

我真的去買了一口棺材,十分費力地把它運到船上,然後提前和輪船公司約定好,萬一我不幸在旅途中死亡的話,就把我的屍體放在冷凍艙裏冷凍起來,一直到我的屍體平安回到故土。一切安排妥當後,我開始了自己的旅行。

在我從洛杉磯登上“亞當斯總統號”輪船向東航行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好轉,也漸漸脫離藥物的控製,洗胃也從我的日程表中消失了。不久之後,我竟然能夠吃任何食物—這其中甚至包括許多陌生的當地食品和調味品。而這些食物恰恰是別人禁止我食用的,說我要是不聽勸阻,定會因此送命。過了幾個星期,我的身體甚至允許我享用長長的黑雪茄,小酌幾杯老酒。這些“美味”都是我原來可望而不可即的。在印度洋的旅途中我們遭遇了季風,在太平洋上也受到過台風的侵襲。單單是這些可怕的自然現象,就可能讓我躺在棺材裏,但是事實恰恰相反,這次冒險讓我得到了很大的樂趣,也收獲了很多。

在船上我和同行的人一起玩遊戲、唱不同的歌曲、結交新的朋友,有時聊得實在是太開心了竟能聊到半夜。我們遊覽了幾個亞洲國家,我發現我回去之後要處理的個人私事,根本就不能與在東方所見到的貧窮和饑餓相比,它們簡直一個像是天堂,一個像是地獄。我停止了自己所有無聊的擔憂,頓時感覺全身舒暢無比,非常愜意舒服。回到美國之後,我的體重增加了90磅,這一切幾乎讓我忘記了我曾是個胃潰瘍患者。這是我這一生中最舒暢的時刻了。在之後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天也沒再病過。

艾爾·漢裏跟我說,他發現自己潛意識中不自覺地就把卡瑞爾的征服憂慮的辦法應用到了自己身上。

第一,我問自己,“最壞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答案是:離開人世。

第二,我讓自己提前做好接受死亡的準備,因為我別無選擇,幾個醫生都說我被治愈的希望很渺茫,我隻能提前準備好後事。

第三,我盡我所能改善這種情況,所采用的方法是“盡量利用好我所剩下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在上船之後還沒有改變,隻是無休止地擔憂,那麼幾乎沒有懸念,我自備的棺材一定會派上用場,我的旅行就結束了。可是我讓自己完全放鬆,不去想令人憂慮的事情。這種產生於心理的平靜,給我注入了新的活力,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應用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離開我們的時間也有幾十年了,要是他今天還活在世上,也一定會非常讚同這個解決最壞情況的公式。他曾經跟他的學生這樣說:

要有接受已經發生事實的能力,這是第一步克服相伴而來的所有災難的方法。

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林語堂先生也談到了同樣的理解。

能有一顆平靜的心,做好產生最壞情況的打算,隻有這樣才能讓你在心理上發揮出全新的能力。

這一說法非常有道理。在心理方麵你就可以發揮出新的力量。我們一旦對最壞的情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某種意義上來說就不會再損失什麼東西,換句話說,我們能夠把所有東西都尋找回來。“在做好了最壞的情況的打算後,”卡瑞爾跟我們這樣說道,“我立刻就感受到了輕鬆,感到一種久違的平靜,那是好幾天都沒有過的感受了。然後,我就煥發了新的活力,能夠重新思考了。”

你是不是也覺得他的說法很有道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毀掉自己的生活,原因僅僅是憤懣不平。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最壞的情況,也不肯根據最壞的情況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在災難麵前,他們不願意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他們非但不能再一次崛起,積攢自己的財富王國,反而還“與經驗交手,進行了一次殘酷而激烈的鬥爭”—終於淪落為那種墮落悲傷情緒的犧牲者,我們將其稱之為抑鬱症患者。

因此,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你被憂慮纏身,如果不想成為抑鬱症患者的話,就可以試試卡瑞爾的神奇公式,完成下麵三件事情:

1.冷靜下來問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2.如果你隻能接受這種情況時,那就全麵做好接受它的準備。

3.然後冷靜下來,尋找方法去改善最壞的情況。

3 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坦然接受

卡耐基名言

1.要樂於接受必然發生的狀況,接受必然的結果,是戰勝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2.快樂之道無他—我們的意誌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要去憂慮。

在人際交往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旦遇到了,我們便無法避免,由此而帶來的憂慮甚至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實在是不值得。我們應該明白,既然事情已然如此,就不可能再改變了。那我們又何必強求呢?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接受這種不可避免的情況,並且逐漸適應它,不讓它毀掉我們美好的人生。

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家老教堂,在那裏的廢墟上有一行字讓我記憶深刻,那就是:事情既然如此,就不會另有他樣。

我最喜歡的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一個忠告:

要樂於接受必然發生的狀況,接受必然的結果,是戰勝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而住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伊麗莎白·康欽利,她經曆了很多挫折才做到了這一點。最近她在給我的信中寫道:

在美國慶祝陸軍在北非勝利的那一天,我收到了一封電報,是國防部發過來的。上麵寫著,我最愛的侄子在戰場上失蹤了。沒多久,又來了一封電報,說他已經死了。

我悲痛得不能自已,曾經我覺得生命是那麼美好,我有一份熱愛的工作,我努力把這個侄子養大。他是那樣一個美好優秀的年輕人,我覺得我之前的努力都如此值得……可如今呢?當我聽聞他的死訊,我的整個世界都坍塌了,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美好的事物值得我活下去。我開始冷淡我的朋友,忽視我的工作,我拋開了自己擁有的一切,我變得冷漠又充滿怨恨。我不知命運為何如此不公,我的侄子,他是那樣優秀的年輕人,他還沒有好好開始自己的人生,為何就戰死在冰冷的戰場上?我實在承受不住這個現實,我決心拋下工作,遠走他鄉,把自己終生藏在悔恨和淚水中。

當我在清理辦公桌,準備辭職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一封已經被我遺忘了的信—是我那已故的侄子幾年前寄來的。那時我的母親剛剛去世,他給我寫來一封信。“我知道我們都會想念她的,”他這樣對我說,“尤其是你,我相信你一定能撐得過去。我永遠記得你對人生的態度,你教給我的那些美好的真諦,你說我們不管分離多遠,不管身處何地,都要記得微笑。我相信這些真理一定會讓你撐過去的。我也會像一個男子漢那樣,承受住發生的一切事情。”

那封信我不厭其煩地讀了許多遍,我甚至覺得他好像就站在我旁邊,一遍遍地親口對我說著那些話。他似乎在對我說:“為什麼不像你教我的那樣去做呢?無論麵對什麼苦難,都要堅強地撐下去!把悲傷藏在微笑底下,因為生活還在繼續啊。”

於是,我決定重新開始工作。我不再像從前那樣冷淡漠然地麵對生活。我不斷提醒自己:“事情已經成為定局,我沒有辦法改變它,可是我能像他所希望的那樣好好活下去。”從此,我把一切精力和思想都用在了工作上,而且我時常寫信給前方的戰士們—那些別人的兒子。每天晚上,我還會參加成人教育班,去結交新的朋友,嚐試新的事物。發生在我身上的種種變化簡直讓我不敢相信,我已不再是從前那個整日沉浸在悲傷裏的人了。如今我的生活裏充滿了快樂,我就像我的侄子所期待的那樣活著。

在伊麗莎白寫給我的信中,我看到她已經學會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懂得如何適應各種苦難。在人的一生中,這並不是容易學習的一課。就連那些在位的國王也常暗示自己要做到這一點。至今在已故的喬治五世的白金漢宮牆壁上還掛著這樣一句話:

教我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錯事後悔。

類似的話,叔本華也說過:

“能夠順從,這是你踏上人生旅途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很顯然,能讓我們快樂和悲傷的並非環境本身,而是我們如何去麵對周遭發生的情況。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能挨得住命運的挫折和悲劇,並且會努力戰勝它們。可能有時我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辦不到,可是當我們運用內外的強大力量來抵抗一切時,結果往往出乎意料。

下麵我將講述一下我的親身經曆:

在我的孩童時代,有一天,我和幾個小夥伴在一間木屋的閣樓上玩耍,那是一間在密蘇裏州西北部的荒廢的老木屋。我從閣樓上爬下來,然後站在窗欞上準備往下跳。當我跳下去的那一瞬間,我左手食指上戴的戒指突然鉤住了一根釘子,把我整根手指都拉脫了下來。

我當時害怕極了,驚叫著,我以為自己死定了。可是後來,我的手好了以後,我卻再也沒有因此苦惱過。因為我知道那樣做沒有意義,我已經接受了這個不可避免的事實。

而如今,我根本不會去在意,我的左手隻有四根手指。

幾年前我遇到了一個人,那時他正在紐約市中心的辦公大樓裏開貨梯。我發現他的左手被齊腕砍斷了,我問他會不會很難過。他的回答是:“不會啊,我平時根本想不到這件事,隻有在穿針的時候,我才會想起。”

我們似乎經曆著類似的境遇,而不可思議的是,當麵對這些事情時我們也采取同樣的做法,那就是去接受並適應它,或者是徹底忘掉它。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兒不可避免的現實和挫折就選擇逃避、退縮,並因此而難過,那折磨的隻有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這些事實,我們可以改變的僅僅是我們自己。

我曾經做過一件傻事,我試圖去拒絕接受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從心底抗拒那件事。可結果是我夜夜輾轉反側,痛苦難眠。後來,經過一年的自我煉獄,我終於接受了那早就知道無法改變的現實。

早知如此,我應該幾年前就朗誦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

噢,要像樹木和動物一樣,去麵對黑暗,暴風雨,饑餓,愚弄,意外和挫折。

我曾經同牛打交道12年,卻從未見過哪頭母牛由於水源枯竭,天寒地凍,或是公牛追逐其他的母牛而大動肝火。麵對挫折,連動物都能平靜如水,從未痛苦崩潰過,也不曾得胃潰瘍或者發瘋。

然而我的意思並不是在說,無論遭遇任何挫折,我們都必須逆來順受,如此的話我們就成宿命論者了。不管麵臨何等境遇,隻要還有補救的機會,我們就要力挽狂瀾。而當常識告訴我們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時,我們就要保持理智,善用智慧,不要顧影自憐,徒增憂愁。

布思·塔金頓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他在去世前說過:

人生加諸我的任何事情,我都能接受,除了一樣—失明。那是我永遠也沒法接受的。

然而一語成讖,在他60多歲的時候,他低頭看著地上的地毯,眼前一片模糊。於是他去找了一位眼科專家,結果很不幸:他的視力衰退得厲害,有一隻眼睛幾乎失明了,而另一隻眼睛離失明也不遠了。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那麼塔金頓是如何麵對這個最可怕的災難的呢?他是不是在想“完了,這下子我的一輩子都結束了”呢?然而並沒有。甚至連他自己也未曾預料到自己依然能活得很開心,他甚至還不乏幽默感。以前,如果眼前浮動的“黑斑”遮擋住他的視線,會讓他覺得恐懼又難過,可現在,當那些黑斑從他眼前晃來晃去時,他卻幽默地說:“嘿,黑斑老爺爺又來了,今天這麼好的天氣,不知道它又要飄到哪去。”

後來,在塔金頓完全失明後,他依然說:“我覺得自己可以承受失明這個事實,就像接受別的事情一樣。哪怕我的五種感官都喪失了,我還是可以活在自己的思想裏,因為隻有透過思想我們才能夠觀賞世界,才能夠享受生活。不論你是否承認這一點。”

為了恢複視力,塔金頓在一年之內讓當地的眼科醫生為他做了12次手術。即便他可能會害怕,他也沒有逃避,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還不如爽朗痛快地接受它。他甚至拒絕了私人病房,決定和其他病友住在一起,他在麵對多次手術的壓力時還在想著如何逗大家開心。他很清楚自己的眼睛做了些什麼手術,但他隻想著自己是多麼幸運,他說:“多麼神奇啊,科學技術飛躍發展,可以在眼睛這樣纖細的部位做手術。”

承受著超過12次的眼部手術,經曆著地獄般的苦難生活,塔金頓並沒有崩潰成神經病,而是坦然麵對,他說:“我可不願意把這寶貴的經驗去換取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他說這件事教會了他太多,讓他懂得如何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讓他了解到自己竟然可以承受住生命帶來的一切苦難。他終於領悟到了約翰·彌爾頓所說的那句話:“眼盲並不令人難過,難過的是你不能忍受眼盲。”

哥倫比亞大學的迪安·霍克斯在去世前對我說過他一首打油詩式的座右銘:

天下疾病多,數也數不了,

有的可以醫,有的治不好。

如果還有醫,就該把藥找,

要是沒法治,幹脆就忘了。

當我寫這本書時,我曾經拜訪過許多盛名遠揚的大企業家。他們大多數人都告訴我,他們可以接受這種不可避免的事實,努力讓自己排解憂愁。如若不然,他們一定會被巨大的壓力累垮。這裏就有幾個很好的例子:

遍布全國的彭尼連鎖店的創始者彭尼對我說:

就算有一天我賠得一分不剩,我也不會煩惱。因為我實在不知道煩憂能給我帶來什麼價值,我隻會竭盡全力把目前的工作做好,其他的就隻好盡人事聽天命了。

亨利·福特也這樣告訴過我:

如果碰到了我力所不及的事情,我就讓它們自己去解決。

而有一次我問克萊斯勒公司總裁凱勒先生是如何減少憂慮的,他這樣回答我:

如果碰到很艱難複雜的事情,隻要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就會竭盡全力地想辦法解決。要是做不成,我就會徹底忘記這件事。沒有人能一眼望穿未來,所以我們根本不必為了未來擔憂。影響未來的因素那麼多,我們根本無法掌控,又何必擔心呢?

雖然凱勒隻是個成功的生意人,但他卻說出了如此有哲理的一席話,他的這些話和古羅馬偉大的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理論如此相似,愛比克泰德先生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快樂之道無他—我們的意誌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要去憂慮。

如果選擇一個最懂得如何適應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的女人,那就一定非莎拉·伯恩哈特莫屬了。在過去的50年裏,她是四大洲劇院裏無人可比的“皇後”—深受全世界觀眾愛戴的一位女演員。而她卻在古稀之年,遭遇了破產的尷尬境地,而更糟糕的是,她的醫生波茲教授告訴她必須要把腿鋸掉。

事情是這樣的,她當年橫渡大西洋時遇上了一場暴風雨,她摔倒在甲板上,傷勢嚴重,而且還患上了靜脈炎、腿痙攣,劇烈的疼痛使她不得不被勸說要把腿鋸掉。當醫生對她直截了當地說出這句話時,本以為她會大發雷霆,然而並沒有,莎拉隻是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告訴他:“如果非要如此的話,那就這樣好了。”

當兒子看到她被推進手術室的一刹那,忍不住傷心地流淚。可她卻揮了揮手,豁達地告訴兒子:“不要擔心,我馬上回來。”

被送往手術室的途中,她一直背誦著自己曾經演過的戲裏的幾句台詞。她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讓自己提起精神,而是為了讓醫生和護士高興,讓他們消除壓力。

後來,手術順利完成了。莎拉痊愈後,決定繼續環遊世界,這讓她的觀眾繼續為她癡迷了7年。

愛爾西·麥可密克也在《讀者文摘》的一篇文章裏寫道:“當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後,我們就能省下精力去創造出一個更加多彩的生活。”

要麼去無力地抵抗那些不可更改的現實,要麼去努力創造自己新的生活。沒有人能夠兩者兼顧。麵對不可避免的暴風雨時你隻能彎下身子適應並接受,或者是抗拒,然後被它們摧殘。

而我恰好目睹過類似的經曆。我在密蘇裏州的農場居住時,種過幾十棵樹,它們迅速地茁壯成長。後來下了一場冰雹,每棵樹的樹枝上都堆滿了厚厚的冰霜,可這些樹枝並沒有在重壓下彎下去,而是頑強抵抗著,最後由於實在承受不住而折斷。可我在加拿大種下的那長達幾百英裏的常青樹林就不同了,我從未見過那裏有一棵樹被冰雹壓垮,因為那些樹木更加聰明,懂得如何去適應重壓,怎樣去垂彎枝條,來麵對這種不可避免的情況。

“要像楊柳一樣柔順,而不要像橡樹一樣挺拔”,這是日本的柔道大師教給他的學生的話。

汽車輪胎如何能承受住那些經年累月的顛簸呢?最初,製造輪胎的人想要創造一種能夠抵抗旅途上顛簸的輪胎,但是不久輪胎就變成了碎條。然後,他們就汲取經驗,創造出了另外一種輪胎,可以吸收路麵上的各種壓力顛簸,後來時間證明了這樣才是對的。而我們的生命旅途也正是如此,如果我們想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更久,我們就要懂得接受吸收各種顛簸挫折。

可如果我們不肯接受這些挫折,而是一味地反抗拒絕,那麼結果會如何呢?很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心裏會產生一係列的內外矛盾,我們會感到憂慮、焦急,甚至崩潰、神經質。

如果我們不僅不肯接受那些挫折苦難,還要選擇逃避到角落裏去,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國裏的話,我們可能很快就精神錯亂了。

在戰場上,每一個士兵都會懷著對死亡的恐懼而猶豫,但他們卻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接受戰爭這個不可改變的事實,要麼一味抗拒逃避,最終崩潰。這裏有一個關於克服恐懼的小故事,是當初威廉·卡塞紐斯在成人教育班裏講過的:

在我剛剛加入海岸防衛隊時,很快就被派到大西洋邊的一個崗位上。他們讓我去監管炸藥。這簡直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我竟然從一個曾經賣小餅幹的營業員變成了一個監管炸藥的人!一想到要站在幾萬噸的炸藥上麵做監管工作,我就覺得脊背發涼,心驚膽戰。雖然我接受了兩天的訓練,但是新學來的這些東西卻讓我更加恐懼。我第一次執行任務的那天昏暗陰冷,周圍還籠罩著一層薄霧,那次我被派到新澤西州的卡文角去執行任務,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

我被安排和5個碼頭工人一起工作,我們負責這船上的第五號艙。他們雖然身體壯碩,卻對炸藥一無所知。那些炸彈重2000磅到4000磅,他們正在把炸彈搬運到船上,每一個炸彈都有1噸的炸藥,一旦引爆結果可想而知,那艘船一定會被炸得粉碎。看到他們用兩條繩索把炸彈吊到船上,我在一旁不斷地安慰自己,生怕有一條繩索出了故障,我的心裏害怕極了,渾身戰栗,雙腿發軟,可我又不能放棄自尊逃走。那樣的話,我一定會讓父母顏麵掃地,更重要的是,我還可能因逃亡而被槍斃。所以,我隻能默默地待在那裏,心驚膽戰地看著那些工人若無其事地把炸彈搬來搬去,緊張得無法呼吸。在我提心吊膽了一個多小時後,我終於喚回了原有的理智,我對自己說:“就算被炸死了又如何?又不會有什麼感覺。這樣死掉反而很痛快,總比那些癌症之類的慢性折磨好得多吧?人固有一死,而這項工作你又不得不做,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所以又何必貪生怕死?”

我一直這樣不斷勸說自己,心情豁然開朗了。最終,我強迫自己克服恐懼,接受了那個不可避免的事實。

這是我永生難忘的一段經曆,如今每當我為了一些不可改變的事實而焦慮時,我都會想起當年的事,聳了聳肩膀,告訴自己:“忘了吧,為自己歡呼三聲!”

“對於必然之事,不如輕快地加以接受。”這句話是在耶穌基督出生前399年說的。而在今天這個充滿憂慮的大千世界,人們比以往更需要好好參悟這句話。

在憂慮毀滅一個人之前,他首先要學會戒掉憂慮,那麼我們要記住的一條重要的原則是: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4 停止憂慮,從此刻開始

卡耐基名言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隻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夠擁有平靜的心境。我也相信,隻要我們為自己設定適當的標準,在生活中漸漸了解到事情的價值,我們的一半憂慮將消泯於無形。

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都應該在憂慮毀滅我們之前,學會戒掉憂慮,讓憂慮的情緒到此為止,這樣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收獲的是快樂,而不是沒完沒了的憂慮。

如果我要告訴大家如何在華爾街賺錢,恐怕超過一百萬的人會蜂擁而上傾聽著;如果我要把這個問題的答案記載在書裏,相信這本書賣到1萬美元也有人肯買。當然,我沒有答案。不過我卻知道有位叫查爾斯·羅伯茨的投資顧問,他道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讓許多成功人士都受益匪淺:

當年我僅揣著2萬美元從得克薩斯州來到紐約,那些錢是朋友托付我到股市投資用的。我本以為自己對股市知之甚廣,而且剛開始我的確是賺了一些錢,可後來我卻賠得分文不剩。

如果輸掉的是自己的錢我還沒有那麼在乎,可是多麼糟糕,我把朋友的錢也都賠光了!雖然他們依舊生活闊綽,但是我卻很怕再見到他們。可意料之外的是,他們並沒有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甚至還很樂觀。

我決心要汲取過去的錯誤經驗,在重回股票市場前我要透徹深入地了解股市的操縱內情。幸運的是,我和一位最成功的預測專家波頓·卡瑟斯交上了朋友,我相信從這個成功的人那裏,我能夠受益良多。我當然更知道,他成功的原因絕不是隻靠運氣和機遇。

剛開始,他詢問了我過去在股市是如何做的,接下來告訴了我一個在股市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則。他說:“每當買進股票時,我都會為它設定一個不可再低的價格標準。例如,我買了每股50元的股票,我就會立刻規定它最低標準是45元。”換句話說,不管股票跌到何等地步,我都會在5元的損失範圍內把它立刻賣出去。

“如果你是一個很聰明的買家,”這位專家繼續向我解釋,“你的賺頭大約在10元,20元,甚至是50元。所以你如果把損失限定在低於5元,即使你對行情的失誤超過了一半,這也會讓你大賺一筆的。”

很快我就學會了這一方法,並且後來我一直使用,這當真令人受益匪淺,讓我和我的顧客挽回了不止幾萬塊錢。

後來我發現,這個“到此為止”的方法不僅適用於股市,而且適用於生活中任何令人感到憂慮的問題。在我所有不快樂的事情上,我都設立了一個“到此為止”的限製,效果簡直好得不得了!

比如說,從前有一個朋友很不守時,每次和他吃飯都要等到午餐時間過去大半,於是我就用了“到此為止”的原則。我告訴他說:“以後我等你的時限是10分鍾,如果你10分鍾以後還沒有來,我就不會再等下去了,我們的午餐約會就直接取消。”

對於“到此為止”這個原則,我真是知之恨晚,我真希望很多年前我就可以把這個原則運用到我的脾氣上,我的自我適應型欲望,還有我的所有精神情感壓力上。為何之前我就沒有如此平和的心境原則呢?學會對自己說:“這件事隻值得我擔憂一點點,沒有必要去操更多的心。”

我覺得自己有一件事做得還算差強人意,那是我生命中很糟糕的一次情況—當時我幾乎眼睜睜看著我的夢想,我的未來,我多年的工作都付諸東流。事情是這樣的:

在我剛剛而立之年時,我決定要以寫小說作為我的職業生涯。我充滿了信心,想成為弗蘭克·諾裏斯、傑克·倫敦,或是哈代第二。我在歐洲居住了兩年,從事著我的寫作事業。雖然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但是用美元在歐洲生活的開銷並不是很大。我寫了一本名叫“大風雪”的書,我不得不承認這個題目取得很形象,恰如所有出版商對它冷冰冰的態度一般。那時連我的經紀人都說我的作品一文不值,他對我說我絲毫沒有寫作的天分。這對我真是當頭一棒,我茫然無措地離開了他的辦公室,我感覺自己的心跳似乎在那一刻驟然停止。我知道自己正麵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好幾周後,我才從這種茫然沮喪中解脫出來。那時我沒聽說過要為自己的憂慮設定“到此為止”的原則,現在想來,當時我的做法在無形中采取的就是這種原則。那段我廢寢忘食地創作小說的時光是我人生中寶貴的經驗和回憶,當年我從那裏出發繼續前行,做回自己的老本行,但閑暇的時候就會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

這是我有生以來最得意的一個決定,每每想到此事我都會覺得欣慰,因為從那以後,我從未後悔過自己沒有成為哈代第二這件事。

一百年前的一個夜晚,窗外的飛鳥沿著瓦爾登湖畔的樹林鳴叫時,梭羅用鵝毛筆蘸著自製的墨水,在日記裏寫道:“一件事情的代價,也就是我稱之為生活的總值,需要當場或者在長時期內進行交換。”

也就是說,我們若是以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作為代價來換取什麼的話,我們就太愚蠢了。就像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的悲哀,他們創造出了那樣快樂明麗的歌詞曲譜,卻不知如何創造快樂的生活。他們寫出了那樣扣人心弦的歌劇,卻不知如何控製他們的脾氣。沙利文曾經為他們的劇院買了一張新地毯,而當吉爾伯特看到賬單上的價錢時卻勃然大怒,為此他們兩人爭吵多年,甚至終生絕交。當沙利文為歌劇譜曲之後,會把它寄給吉爾伯特;而吉爾伯特填詞之後,又要再次寄給沙利文。有一次他們不得不同台謝幕時,兩個人也非要站到對方看不見的位置才肯。或許這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到此為止”的快樂原則吧。

富蘭克林在7歲的時候,犯了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的錯誤。那天玩具店裏的一個哨子令他愛不釋手,於是他沒有問價錢,就把所有零錢都放在櫃台上,買走了那個哨子。“回到家之後,”70年後他在信裏寫道,“我吹著哨子興高采烈地在整個屋子裏轉啊轉,如此自鳴得意。”可他的哥哥姐姐發現他買哨子多付了錢,都開始戲謔嘲弄他。而他正像後來在信裏所寫:“我十分懊惱地痛哭了一場。”

很多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痛哭懊惱的小男孩成了舉世聞名的人物,做了美國駐法國大使,他還記得當初買哨子那件事,那時他感受到的痛苦多於哨子帶給他的歡樂。

富蘭克林從那件事中領悟到一個道理,他說:“當我長大後,見到了人類的形形色色的行為,當然也碰到了很多買哨子多付錢的人。一言以蔽之,我認為人們的苦難產生於他們對事物價值做出了錯誤估計,就好比他們也為買哨子多付了錢。”

沒錯,當初沙利文和吉爾伯特買哨子多付了錢,我的愛迪絲姑姑也是,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她和弗蘭克姑父一起住在被抵押出去的農莊上,那裏土地收成不好,生活拮據。可愛迪絲姑姑卻是一個喜歡裝飾房間的人,她總會在密蘇裏州馬利維裏的一家小雜貨鋪賒買一些窗簾之類的小物件。弗蘭克姑父由於擔心他們的債務和個人信譽,就偷偷告訴雜貨店老板不要再賒賬給姑姑。後來姑姑知道這件事時,大發雷霆。到現在,這件事已經快過去50年了,她還在耿耿於懷,發過好多次脾氣。我最後一次見她時,她已經是80歲的老太太了,我對她說:“愛迪絲姑姑,弗蘭克姑父就算再惹您生氣,羞辱到您的自尊,可他做錯的那件事情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您難道還要再埋怨下去嗎?”

就因為這些不快的小事,愛迪絲姑姑付出了大半生平靜愉悅的心情,這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不隻是我姑姑不懂得“到此為止”的原則,在很多情況下也包括我自己,甚至文壇不朽的巨匠托爾斯泰,那位寫了《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兩部傳奇經典的偉大作家,也是如此。根據《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記載,在托爾斯泰去世前的20年裏,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受崇拜和敬仰的人物,多少人都想去他家裏見上他一麵,聽一聽他的聲音,甚至摸一摸他的衣角也好。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人視若聖諭。可誰能想到,70歲的偉大作家托爾斯泰,甚至還不如7歲的富蘭克林更有智慧,接下來發生的故事便是這樣的:

托爾斯泰曾與一個女子墜入愛河,他們在一起時快樂如神仙眷侶,他們還常常跪下來祈求上帝賜予他們永遠安穩快樂的生活。可那個他深愛的女人天性善妒,她曾打扮成鄉下女孩,去他的行蹤處,去森林裏打探他。這讓他們之間發生了很多可怕的爭吵。甚至,那個女人會妒忌自己的親生女兒,她會用槍在自己女兒的照片上打一個洞。她有時還會滿地打滾,拿著鴉片,張著嘴巴,以自殺要挾他。她的孩子們常常躲在角落裏害怕哭泣。

那麼麵對這件事托爾斯泰是如何解決的呢?他並沒有氣得跳起來,也沒有砸爛家具來發泄憤怒,而是寫了一本私人日記。在他的筆下,他把所有的罪行都歸咎於他太太,而這就成為了他的“哨子”。他害怕他的子女會把責任推到他身上,於是就把責任全部推到了他太太身上。事發之後,他太太的做法是撕碎了那本日記,然後將其燒成灰燼。為了報複,她自己也寫了一本日記,把所有罪過全都推到了托爾斯泰身上。不僅如此,在她的小說裏,她把托爾斯泰寫成了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男人,而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烈士,這本書的名字叫“誰的錯”。

再後來,兩人曾經最珍愛的家演變成了托爾斯泰筆下的“一座瘋人院”。那麼為何會造成這種局麵呢?很顯然,他們想吸引公眾的目光,卻更擔心別人的意見。可是誰會在意這些爭吵矛盾到底怪誰呢?沒有人願意浪費一分鍾在托爾斯泰的家事上。而他們兩個人足足浪費了50年的歲月將自己籠罩在黑暗的地獄裏,他們之間沒有人肯及時醒悟,讓那些幹戈告一段落,對彼此說:“不要再吵了,我們這是在浪費生命,多麼不值得。”

看吧,不懂得“到此為止”這個快樂原則,憂慮就會跟隨我們一生。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就算你是像托爾斯泰一樣的偉人,那你的一生也是很不值得的。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善於處事的林肯是如何將這一原則運用到極致的吧。

當時美國處在南北戰爭時期,林肯作為總統自然樹敵不少,麵對那些惡意攻擊他的人,他說:“你們對私人恩怨的感覺比我多,也許我這種感覺太少了吧。可是我一向認為這樣很不值得,一個人實在沒必要把半輩子時間都花在爭吵上,如果那個人不再攻擊我,我也不會再記仇。”

林肯這種胸懷和寬恕精神是那麼偉大和難得,我多麼希望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能擁有。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隻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夠擁有平靜的心境。我也相信,隻要我們為自己設定適當的標準,在生活中漸漸了解到事情的價值,我們的一半憂慮將消泯於無形。

因此,無論何時,當我們在比較買到的東西和生活的好壞時,我們都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現在擔憂的事情到底和我自己有多大關係?

2.在我的這些憂慮中,我應該如何為它設定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度,然後徹底忘掉它?

3.這個“哨子”我到底應當付多少錢?我是否已經多付錢了呢?

5 忙碌也是遠離憂慮的一大方法

卡耐基名言

1.當我們工作結束以後—就在我們準備要放鬆地享受安逸和喜悅的時刻—憂愁就會像魔鬼一樣來進攻我們。

2.驅逐焦慮的最佳途徑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去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在為人處世中,令人心煩的事情有很多,進而引起的憂慮又會困擾我們的生活。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還會讓你患上精神疾病。那麼怎樣才能克服使我們困擾的憂慮呢?在這裏,有一個有效的偏方,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忙到沒有時間讓憂慮的情緒擠到自己的腦子裏。

丘吉爾在戰事吃緊的時候,每天有18小時都在工作,他就是在這個時候說了“沒有時間擔憂”這樣的話。當有人問他有沒有因為責任重大而擔憂時,他說:“我太忙了,沒有時間去擔憂。”

當查爾斯·柯特林發明汽車的自動點火器時,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柯特林一直擔任通用公司的副總裁一職,負責對世界著名的通用汽車做探究,近期他才退休。但是,他過去窮困得卻要把堆稻草的糧倉當作自己的實驗室。家庭支出都要靠他的太太教授鋼琴所賺取的1500美元。之後,他又將他的人壽保險作為抵押貸了500美元。我問他太太,她在那段時間是不是特別擔憂。她告訴我:“的確如此,我甚至擔心到失眠的程度,但是柯特林先生卻毫不擔憂。他每天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根本沒有時間去擔憂。”

偉大的科學家巴斯特說過:“在圖書館和實驗室能夠找到平靜。”為什麼那些地方會讓他平靜呢?因為那些在圖書館或實驗室的人,大多數都是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不會為自己擔心。那些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幾乎不會出現神經崩潰的症狀,因為他們沒有享受這種“奢侈”的時間。

“讓自己忙碌起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為什麼它能夠驅逐憂慮呢?因為存在一個這樣的定理—這是心理學上發現的最根本的定理—無論一個人有多麼聰明,人類的思想都無法在同一時間思考一件以上的事情。現在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假如你此刻正依靠在椅子上,緊閉雙眼,嚐試著在同一時間去思考自由女神和你明早計劃要做的事。你會發現,你隻能按次序考慮其中的一件事,卻不能同時思考兩件事,對嗎?從你的感情上來講,也是如此。我們沒辦法既興奮、熱烈地去考慮做一件讓人開心的事,與此同時還因為擔憂而停滯不前。在同一時間裏,一種情感會占據主要的位置,正是這個簡單的發現,讓軍方的心理治療專家在戰爭時期創造了人類的奇跡。

在戰場上,有些人因為受了打擊而退下陣來,這些人被稱為“心理上的精神虛弱症”患者。軍醫都把“讓他們忙碌起來”作為治療方式,讓這些人除了睡覺之外,時時刻刻都有事可做,比如釣魚、打獵、玩球、拍照、種花或者跳舞等,根本不給他們留任何時間去回憶那些恐怖的經曆。

現代的心理醫生經常使用“職業性治療”這個名詞,其實也就是將工作作為治病的藥引。這並不是新發明的方法,早在基督誕生前500年,古希臘的醫生就在使用這樣的方法了。在富蘭克林時期,費城教友會的教徒們也會使用這種方法。1774年,有一個人來到教友會的療養院參觀,他看見了讓他非常吃驚的一幕: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正在忙著紡紗織布。他以為這些不幸的患者正在被人壓榨勞動力—之後教友會的人向他說明了情況,他們發現這些患了病的人隻有在有事可做的時候,病情才會好轉,因為幹活兒可以讓人的神經安定下來。

任何一位心理治療醫生都會跟我說:工作—讓你忙碌—是治療精神疾病的最好藥物。著名詩人亨利·朗費羅也發現了這個道理,那是當他年輕的妻子去世之後。有一天,他的太太點了一支蠟燭,用來熔化信封上的火漆,可是沒想到卻燒到了衣服。朗費羅聽見妻子的喊叫聲就馬上前去搶救,但是他的妻子還是因為燒傷嚴重離世了。有一段時間,朗費羅無法從這次的可怖經曆中解脫出來,這件事幾乎使他崩潰。幸虧他還要照顧自己3個年幼的孩子。他雖然非常悲痛,但還是要既做父親又當母親。他帶孩子們出去散步,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做遊戲,他還將父子之間的親情記錄在《孩子們的時間》這首詩裏。他還翻譯了但丁的《神曲》。這些事情累加在一起,讓他忙得不可開交,也讓他的思想重新恢複了平靜。正如班尼生在最親密的朋友亞瑟·哈蘭去世時說的那樣:“我不得不讓自己埋頭在工作裏,不然的話我會在無望中煩惱。”

我的一位學員也是通過這個辦法讓自己不再憂慮的,下麵請看一下他所經曆的事情——

幾年前的夜裏發生了一件事,讓我終身難忘,我班裏一名叫道格拉斯的學生告訴我們,他的家裏遭遇了很大的意外,不止一次,是兩次。第一次他5歲的女兒去世了,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孩子。他和妻子一致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接受這樣的打擊。但是,就像他說的那樣:

“10個月後,上帝又恩賜給我們另一個女兒—但是她隻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了5天。”

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任誰都難以承受。“我真是受不了了,”這位身為人父的人對我們說,“我寢食難安,也沒辦法休息和放鬆,我的精神受到了最嚴重的打擊,信心全無。”最後他去求助醫生。一個醫生主張他吃安眠藥,另一個則建議他出去旅行。這兩個方法他都嚐試了,但是沒有一個對他有所幫助。他說:“我的身體仿佛被一把大鉗子夾住了,並且這把鉗子越夾越緊。”那種悲痛帶給他的壓力—假如你也曾因為過分哀傷而失去知覺的話,你就會理解他所說的話。

但是,感激上蒼,我還有一個4歲的兒子,他讓我們知道了如何解決問題。有一天下午,我呆呆地坐著,心裏替自己感到難過,兒子問我:“爸爸,你願不願意為我造一艘船?”我沒心思去造一艘船。實際上,我壓根兒就沒心思做任何事。但是我的孩子是個非常黏人的小家夥,我隻能順他的意。

造那艘玩具船大約用了我3小時的時間,當船造好以後,我驚奇地發現用來造船的那3小時讓我數月以來第一次有了放鬆身心的機會。這個重大發現讓我從昏昏沉沉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它讓我開始思考—這是我這麼多個月以來第一次主動思考問題。我發現,當你忙於一些需要動腦思考和實施計劃的事情時,就幾乎不會再去憂傷了。對我來講,造那艘船就把我的憂傷完全擊退了,因此我決定讓自己忙起來。

第二天晚上,我把屋子裏的每個房間都巡查了一遍,把所有應該做的事情都寫在一張單子上。有很多小物件都需要修理,比如書架、樓梯、門鎖、水龍頭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在兩個星期之內,列下了242件需要去做的事。

過去的那兩年裏,那些事情大多數已經做完了。除此之外,我還給我的生活添加了許多啟蒙性的活動:我加入了成人教育班,每個星期中都有兩晚要去紐約市上課;我還參加了一些鎮子上的活動。現在,我已經成了校董事會的主席,不僅參加了許多會議,還輔助紅十字會及其他的機構做慈善募集。現在我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去憂傷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你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或者你的工作讓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把頭埋在工作裏”也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當我們工作結束以後—就在我們準備要放鬆地享受安逸和喜悅的時刻—憂愁就會像魔鬼一樣來進攻我們。這個時候我們經常會想,我們在生活中取得了怎樣的建樹,我們有沒有步入正軌,老板今天說的那句話有沒有別的用意,或者我們是不是開始掉頭發了。

當我們閑下來的時候,腦袋經常會變成一個空洞。任何學物理的人都應該懂得“自然界中不存在真空的狀態”。當一個電燈泡被打破以後,就會有空氣進來,空氣占據了理論上本該是真空的那一片空間。

當你的腦袋空出來一部分,其他東西就會補充進去,補充進去的是什麼呢?一般情況下都是你的感情。為什麼呢?因為擔憂、害怕、厭惡、忌妒和豔羨等情緒都是由我們的思想支配的,每一種情緒都會來得比較猛烈,我們思想中一切平靜、喜悅的思想和情緒都會被驅逐出去。

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的教育學教授—詹姆斯·穆歇爾在這一方麵講解得很詳細。“焦慮最能影響你的時候,不是當你采取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你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那個時候,你的思想就變得混亂起來,讓你想起種種荒謬的可能性,哪怕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會被放大。在這樣的時候,”他接著說,“你的思想好像一輛沒有裝載貨物的空車,橫衝直撞,能摧毀一切,甚至也會讓自己支離破碎。驅逐焦慮的最佳途徑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去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並非隻有一位大學教授知道這個道理,也並非隻有一位大學教授能把這個道理付諸實踐。戰爭時期,我遇見一位生活在芝加哥的家庭主婦,她對我說:“驅逐焦慮的最佳途徑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去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是在從紐約回密蘇裏農莊的途中,在餐車上認識這位太太和她的先生的。

這對夫婦對我說,他們的兒子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參加了陸軍。這位太太由於擔心她的獨生子,差點兒失去自己的健康。他現在在什麼地方?他是否安全?這個時候是不是正在戰場上?他會不會受傷或者死亡?

我問她,她之後是如何戰勝自己的焦慮的。她告訴我:“我讓自己忙碌起來。剛開始的時候我辭退了女傭,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做家務忙碌起來,但是這樣做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效。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做家務的時候完全是機械化的,從來不會動腦筋去思考,因此,當我鋪床和洗碗的時候依然在不停地擔心。我認為,找一份新工作能讓自己在每天的每時每刻都忙碌起來,這樣身心兩方麵都不會再擔心了,所以我去了一家大型百貨公司當售貨員。”

“這下終於好了,”她說,“很快,我就覺得自己仿佛掉進了一個行動的大旋渦裏:我的四周全是顧客,他們向我詢問價格、尺寸、顏色等問題。除了手頭的工作,我沒有一秒鍾的時間來考慮別的事情。到了晚上的時候,我要想辦法緩解自己雙腳的疼痛。當我吃完晚餐後,躺在床上很快就睡著了,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擔憂。”

她所發現的這一點,就像約翰·考伯爾·伯斯在他的《忘記不快的藝術》一書中提到的那樣:“一種愜意的安全感,一種內心的平靜,一種因為喜悅而反應遲緩的感覺,都能讓人類在全神貫注地工作時獲得精神上的寧靜。”

如果可以做到他所說的這一點,那該是多麼大的享受啊。世界著名的女冒險家奧莎·強生近期告訴我,她是怎樣從焦慮和悲痛中掙脫出來的。你可能看過她的自傳—《與冒險結緣》。假如真的存在哪個能和冒險結緣的女人,那麼這個女人隻會是她。她在16歲的時候嫁給了馬丁·強生,她被馬丁從堪薩斯州查那提鎮一路抱到非洲的原始森林。25年以來,這對來自堪薩斯州的夫婦去全世界旅行,他們在亞洲和非洲拍攝那些瀕臨絕跡的野生動物的影片。9年前,他們回到美國,四處去做旅行演講,放映他們拍攝的那些影片。他們乘坐的從丹佛城飛往西岸的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撞上了山,她的丈夫—馬丁·強生當場死亡,醫生斷定奧莎餘生隻能在床上度過了。但是他們對奧莎·強生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她在3個月後就可以坐著輪椅去人前演講了。實際上,她在那段時間裏演講達100次以上,每次都是坐輪椅去的。當我問她這麼做的原因時,她告訴我:“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忘記悲痛和憂傷。”

比奧莎·強生早100多年發現這個道理的丁尼生在他的詩句裏提到:“我不得不讓自己埋沒在工作的海洋裏,不然的話我會在絕望中掙紮。”

海軍上將拜德也發現了這一點,他之所以會發現這一點是因為他在完全被冰雪掩蓋的南極小茅屋中獨居了5個月—在那裏,蘊藏著大自然最古老的秘密—在冰雪的掩蓋下,那裏有一片無人可知的、比美國和歐洲的麵積總和都要大的陸地。拜德上將一個人生活的5個月裏,周圍100英裏以內什麼生物都沒有。天氣異常寒冷,當風從他耳邊吹過的時候,他甚至覺得連自己的呼吸都被凍住了,結出了如水晶一般的冰。他在《孤寂》一書中,講述了自己那5個月既煎熬又害怕的黑暗生活。他不得不一直工作,這樣他才不會崩潰。

他說:“晚上的時候,我在滅燈之前,會給自己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也就是讓我知道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例如,一小時去檢查逃生隧道,半小時去挖橫坑,一小時搞明白那些盛放燃料的容器,一小時在藏有飛行物的隧道牆上挖出可以放書的地方,再花兩小時時間去修理拉人的雪橇……”

他還說:“能將時間劃分開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這讓我有一種可以支配自己的感覺……”他又說:“如果沒有這些的話,那麼日子就會過得毫無目的性。然而沒有目的日子會讓生活土崩瓦解。”

如果我們因為什麼事而擔憂的時候,讓我們謹記,我們可以把工作看作是一種有效的老偏方!已經去世的理察·柯波特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說:“每當看到工作能夠讓很多患者恢複健康,我就會很開心。他們所得的病症是因為過度憂鬱和害怕。工作帶給我們的勇氣就好比愛默生永世不滅的自信一樣。”

如果我們不是一直這樣忙碌著—要是我們悠閑地坐在那裏煩惱—我們的腦海中會產生一堆被達爾文稱為“胡思亂想”的東西,並且這些“胡思亂想”如同妖魔一樣,能挖空我們的思想,粉碎我們的行動和信念。

我認識一位紐約的生意人,他用繁忙來驅趕自己腦海中的胡思亂想,從而讓自己沒有時間去焦慮和憂傷。他是我成人教育班的一名學生,名叫屈伯爾·朗曼。他戰勝焦慮的過程非常有趣,也很特別,因此下課以後我邀請他和我一同去吃夜宵。我們在一間餐館裏一直聊到半夜,說到了那些過程。下麵這個故事就是他告訴我的:

18年前,我由於焦慮過度患上了失眠症。那個時候我特別緊張,脾氣也不好,並且常常感到不安。我認為自己馬上就要瘋掉了。

我如此焦慮是有原因的。那個時候,我是紐約市西麵百老彙大街皇冠水果製品公司的財務經理。我們注資50萬美元,將草莓包裝在一加侖裝的罐子裏麵。20年來,我們始終將這種一加侖裝的草莓銷售給冰激淩製造商。突然有一段時間,我們的銷量急劇下滑,因為那些大的冰激淩製造商,例如國家奶品公司等,數量快速增加,他們為了節約時間和支出,全都開始訂購36加侖一桶的桶裝草莓。

我們非但無法銷售出價值50萬美元的草莓,並且按照簽訂的合約,我們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裏,還要再買價值100萬美元的草莓。我們已經從銀行貸了30萬美元,既沒有還上錢,也不能再繼續貸款了,怪不得我要開始擔心了。

我趕緊去了加州華生維裏我們的廠子裏,想要告訴我們經理生產經營形勢發生的巨大改變,希望他相信我們可能將要麵臨破產的厄運。他不肯相信,還把這些問題都歸咎於紐約的公司—那些不幸的業務員。

在我要求了好幾天之後,我終於成功勸說他不能再這樣包裝草莓,並且把新的供應品放到舊金山的新鮮草莓市場上銷售。如此一來幾乎可以解決我們一大半的困難,按理說我不該再擔心什麼了,但是我無法做到。焦慮是一種習慣,並且我已經深受其害了。

我回到紐約以後,開始為所有的事擔心,在意大利買的櫻桃,在夏威夷買的鳳梨等,我非常焦慮不安、失眠,就像我上麵說的那樣,幾乎快要瘋掉了。

我在絕望中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結果我的失眠症被治好了,也不再擔憂了。我讓自己忙起來,忙得需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消耗掉,這樣就沒有時間焦慮了。過去我每天工作7小時,現在我嚐試著每天工作15小時到16小時。每天早上8點我就到辦公室,直到半夜才回家,我接手了一些新工作,擔負起新的責任,當我半夜回到家以後,總是虛脫地癱在床上,幾秒鍾之後我就睡著了。

我差不多這樣生活了3個月,當我改掉了焦慮的壞習慣後,又回到一天工作7小時到8小時的正常狀態。這是18年之前的事了,從此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失眠和焦慮過。

蕭伯納說得很對,他把這些總結起來說:“人們發愁苦悶的原因就是有時間思考自己是不是快樂。”因此不需要去理會它,在手掌心裏吐口唾沫,讓自己忙碌起來,你的血液就開始流動了,你的想法也會變得敏捷—讓自己一直有事可做,這是世界上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一種藥劑。

所以,假如你想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改正自己焦慮的習慣,就不要忘記:

讓自己始終有事可做。

6 健康從克服憂鬱開始

卡耐基名言

1.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如何抗拒憂鬱,這會導致他壽命的減少。

2.快樂積極的精神狀態能幫助我抵禦疾病。

在為人處世中,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如何抗拒憂鬱,這會導致他壽命的減少。在當今社會中生活的人,大概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精神疾病,大多表現為精神崩潰,這種精神崩潰產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於憂鬱及一些感情方麵的衝突而引發的。因此我們都應該克服憂慮,獲得健康。

前幾年,有一次我在度假,我和戈伯爾博士坐車經過得克薩斯州以及新墨西哥州。戈伯爾博士是聖塔菲鐵路的醫務人員,他的正式職業是海灣—科羅拉多和聖塔菲聯合醫院的主治醫生。我們談到了憂鬱對人類的影響,他是這樣說的:

在醫師治療的這些病人當中,有70%的人隻需要消除自身的憂鬱和恐慌,他們的病就可以痊愈。我們不應該誤以為他們生病了,其實,他們的病就像你的某一顆蛀牙一樣,有時候甚至還要嚴重數倍。而我所說的這種病,就跟一些常見的病一樣,比如神經性的消化不良,或者心髒病、胃潰瘍、頭痛症、失眠症、麻痹症等。

這些病都是真實存在的,我也不是空口無憑。我本人就得過長達12年之久的胃潰瘍。

恐慌導致我憂鬱,憂鬱又導致我緊張,並最終影響到我胃部的神經,於是我胃裏的液體變得紊亂,胃潰瘍也因此產生。

約瑟夫·蒙塔格博士在他寫過的一本叫“神經性胃病”的著作中提到:胃潰瘍為什麼會產生?它的產生不是因為你吃了什麼東西,而是因為你最近在憂鬱什麼。

梅奧診所的著名醫生阿爾凡萊茲博士也說過:“胃潰瘍很大程度上隨著你情緒緊張的高低而產生或者消亡。”

阿爾凡萊茲博士說的話已經得到了證實,他對梅奧診所醫治的15000名胃病患者進行了調查研究。大約每5個人當中,隻有一個人是因為生理原因導致的胃病。剩下的大多數人都是由於恐慌、憂鬱、仇恨、自私,以及一些其他個人現實問題,而最終導致的胃病。嚴重的胃潰瘍可能奪去你的生命。

前一段時間,我和梅奧診所的哈羅德·哈貝恩博士通過幾封信。他曾經在全美工業界醫師協會的年會上為大家朗讀過一篇文章。內容是,他研究的176位平均年齡在44.3歲的工商界負責人,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以下三種疾病之一—心髒病、消化係統潰瘍、高血壓。而這些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生活過度緊張、巨大的工作壓力,以及無時無刻的憂鬱。試想一下,在我們身邊,這些工商界的負責人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有心髒病、高血壓或者胃潰瘍,然而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45歲,可見,成功需要付出多麼慘痛的代價!

換一種說法,他們可以說是在追求成功嗎?一個個身患心髒病或者胃潰瘍的病人可以說是成功之人嗎?即使他得到了成功,贏得了世界,卻也傷害了自己的健康,那對他而言,有何益處?就算他獲得了全世界,他還是要每天睡在一張床上,每天還是吃三餐。就算是一個挖河渠的工人,也可以做到,而且這個工人還可能比這個有著巨大權力的負責人睡得香甜,吃得美味。如此看來,我寧願在亞拉巴馬州租一片田地,自己播種,當個農民,農閑時坐著彈彈五弦琴,也不願意在40多歲的時候,為了管理某個投資公司或者是一家煙廠,而把自己的健康搭進去。

說起香煙,我又想起一件事。最近,一位全球知名的香煙製造商在加拿大的森林裏放鬆的時候,突發心髒病,離世了。他雖然坐擁幾百萬元的財產,卻在61歲時就與世長辭。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生意上的成功。

在我眼裏,這個香煙大王雖然有著幾百萬的財富,但是他還不如我父親成功。我父親是密蘇裏州的一位普通農民,沒有什麼錢,但活到了89歲高齡。

看吧,憂鬱會讓人患上心髒病、消化係統潰瘍、高血壓等身體上的疾病,除此之外,還可能導致一些精神和神經上的問題。

著名醫生梅奧兄弟宣稱,在他們醫院的病床上,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占一半以上。但是,當他們用強力顯微鏡觀察,用最先進的技術檢驗時,他們發現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健康的。而我們所說的那些患者“精神上的疾病”都不是精神本身有何異常,而是患者自身的消極情緒,比如暴躁、恐慌、憂鬱、頹廢、悲觀、失敗,等等。柏拉圖說過這樣一句話:

醫生經常犯的錯誤是,他們隻想單純治療患者的身體,而不想醫治患者的思想。但是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不可分割,更不能分開醫治。

這個真理,醫藥科學界花費了2300年的時間才認清。我們人類目前也在發展一種全新的醫學,命名為“心理生理醫學”,這個醫學可以用來同時治療精神和肉體疾病。現在也正是做好這個醫學理論的大好契機,目前的醫學已經消除了那些嚴重的、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比如說天花、霍亂、黃熱病,還有以前曾把千千萬萬人帶進墳墓的傳染疾病。但是,醫學界目前還不能治療那些由情緒上的憂鬱、恐慌、驚嚇、暴躁,以及絕望所引起的疾病。這些疾病都不是由細菌或者病毒引起的,跟以往的治療有著千差萬別。而這些由情緒所導致的疾病正在與日俱增,並且傳播速度也很快。

有醫生預計,現在的美國人中,每20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曾經在某段時間得過精神疾病。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要求服兵役的美國年輕人為例,據統計,每6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因為精神失常而無法服兵役。

是什麼導致精神失常?沒有人知道完整答案。一般情況下,是由巨大的恐懼和憂鬱導致精神失常。焦慮和暴躁的人,一般很難適應現實世界,於是他們切斷了跟外界環境的聯係,獨自躲在自己的世界裏,希望這樣能解決他們擔憂的問題。

當我寫到這一章的時候,我書桌上有一本愛德華·波多爾斯基博士的名著《停止憂鬱,換來健康》,書中提到了幾個方麵:

1.憂鬱會影響心髒的正常運作。

2.憂鬱會導致高血壓。

3.憂鬱造成風濕病。

4.憂鬱可能引起胃部疾病。

5.憂鬱會讓你患上感冒。

6.憂鬱與甲狀腺之間的關係。

7.憂鬱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還有由卡爾·明格爾博士著述的《與自己作對》,這本書也討論了憂鬱。書中沒有關於如何抗拒憂鬱的內容,但是,有很多事例讓你了解了一個真相:諸如憂鬱、暴躁、憎恨、恐慌等負麵情緒都在真真實實地傷害我們的健康。

憂鬱的傷害力之大,甚至可以讓健康強壯的人患病。距離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隻剩幾天時,格蘭特將軍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格蘭特圍攻羅伯特·李已經有9個月了。羅伯特·李將軍的部隊衣衫不整,饑腸轆轆,已經被打敗了。一次,兵團的大部分人都無所事事。一些人在帳篷裏祈禱,他們嘶喊、哭泣,甚至看到了各種幻覺。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羅伯特·李將軍派人放火燒了他的棉花、煙草倉庫和兵火庫,最後在熊熊大火中棄城逃跑。格蘭特見此狀況,乘勝追擊,派兵從左右及後方包圍南部聯軍,派騎兵在正麵截擊,並且破壞鐵路線,繳獲了給羅伯特·李送補給的車輛。

格蘭特自身健康很糟糕,他患了劇烈的頭疼,而且眼睛半瞎,這讓他無法跟上大部隊的腳步,他停在了一個農家。他曾在回憶錄裏記下了那一天:“我在一個農家過了一夜,我把雙腳泡在添加了芥末的冰水裏,還把藥膏塗在我的手腕及後頸上,我祈禱第二天能康複。”

“第二天早上,我如願以償地康複了。但是幫助我康複的並不是藥膏,而是一封信。”

格蘭特在回憶錄裏繼續寫道,“當那個騎兵站在我麵前,我的頭還在劇烈地痛著,可是當我看到他帶回來的信,我就立馬好了。他帶來了一封羅伯特·李的降書。”

顯而易見,正是憂鬱、緊張,以及各種不安因素導致了格蘭特久病不愈。而當這些情緒消失了,他恢複了自信,一想到戰爭的勝利,他就好了起來。

70年後,類似的事情發生了。羅斯福總統的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感到憂鬱正在影響他的健康,他時常感到頭暈眼花。他在日記裏說,羅斯福總統想提高小麥的價格,於是在一天之內購買了440萬蒲式耳的小麥,這讓摩根索感到十分憂鬱。他在日記裏詳細描寫了自己的痛苦:“這件事一直沒有結果,我感到頭昏眼花。我回家吃了午飯,然後睡了兩小時,但毫無效果。”

如果我想知道憂鬱到底會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我不必去圖書館翻閱書籍,也不用去醫院找病例。我隻要坐在家裏的窗戶前,向外望去,就能看到這條街上的某戶人家有人因為憂鬱導致精神崩潰,那條街上的另外一戶人家有人在炒股,股票一跌停,他體內的糖分就升高,他得了糖尿病。

法國著名思想家蒙田當選為他故鄉的市長,他對市民演講時說道:“我很樂意用我的雙手幫助你們解決問題,但是我可不想讓這些瑣事影響我的健康。”

我有一個炒股的老鄰居,他卻把股票帶進了他的血液,差點兒因此喪命。

憂鬱還可能會讓人患上關節炎以及其他疾病。

如果我想知道憂鬱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甚至不用去看窗外各色的人家,我隻要坐在我現在所處的房間裏,想想這房子以前的主人—一個因為過度憂鬱而生病喪命的人。憂鬱容易導致關節炎、風濕病或者其他疾病,它會讓你坐上輪椅。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羅素·塞西爾博士是世界聞名的醫生,他以治療關節炎著稱,他幫大家列舉了4種最容易導致關節炎的原因:

1.感情破裂,離婚。

2.財政危機。

3.孤獨憂鬱。

4.長時間處於生氣狀態。

這四種因素,不能說是導致關節炎的唯一原因,但事實上卻是導致關節炎的最常見的原因。舉例說明,我的一位朋友,遭遇經濟危機,損失慘重。煤氣公司切斷了他家裏的煤氣,銀行收回了他當時抵押貸款用的房子,他夫人也不幸得了關節炎。他夫人雖然一直在治療,但沒有痊愈,一直到他度過了經濟危機,家裏財務狀況有了改善,他夫人的關節炎才徹底治愈。

憂鬱還會讓你有蛀牙。在全美牙醫協會上,威廉·麥克戈尼格博士做了一次演講,他在演講中說道:“憂鬱這種負麵情緒會影響大家身體中鈣質的平衡,這樣會導致牙齒更容易得蛀牙。”麥克戈尼格博士還說了一個例子,他的一位病人原本有一口好牙,後來他的夫人生了病,他很擔心。他夫人住院3個星期的時間裏,他長了9顆蛀牙,全都是由憂鬱導致的。

我曾經見過一個甲狀腺反應過度的病人。他戰栗、顫抖,看起來好像受到了驚嚇。醫生告訴我,事實也確實如此。甲狀腺可以保護身體規律化,一旦甲狀腺失常,就會導致心跳加快,身體一直處於亢奮狀態。必須做手術或者治療,否則他們很可能會喪命。

前一段時間,我陪一個患病的朋友去費城治療。我們拜訪了巴拉姆博士,他主治甲狀腺疾病長達38年之久。他的候診室裏掛了一塊提醒牌,是給病人們的忠告:

輕鬆、愉快地享受生活

使人們感到輕鬆愉快的事物很多,有一個信仰,充足的睡眠,優美的音樂,開心地大笑。

—對自己要有信心

—每天要能睡個好覺

—聆聽優美的音樂

—樂觀地看待人生

健康快樂就是你的,別人奪不走。

他問了我朋友一個問題:“你的負麵情緒是不是已經影響了你的健康?”他還告誡我的朋友,如果再這樣憂鬱下去會患上其他多種疾病,心髒病、糖尿病、胃潰瘍都有可能。醫生說:“這些疾病之間都是親屬關係。”沒錯,它們都是近親,都是憂鬱導致的疾病。

有一次我去采訪女明星莫爾·奧伯恩,她說她從來不會憂鬱,因為她知道憂鬱會破壞她在大屏幕上的重要財富—她姣美的容顏。

她說,我第一次冒出進軍影視圈的想法的時候,內心十分憂鬱。那時我剛從印度回來,在倫敦沒有一個朋友,我卻想在倫敦找份工作。我見了好幾個製片人,沒有人願意用我。我僅存的錢也花光了。整整兩個星期,我隻吃餅幹和水。我被饑餓和憂鬱纏身,我對自己說:“我可能是個癡心妄想的傻子,我不可能走進影視圈。我沒有經驗,也不會演戲,除了我這張美麗的臉龐,我還有什麼?”

我抬頭照了照鏡子,我驚慌地發現憂鬱已經對我的容顏造成了重大影響。我看著我的皺紋,還有焦慮的表情,下了個決定:“我必須立刻放棄憂鬱,我目前隻有這副容顏,我不能讓憂鬱毀了我的容顏。”

憂鬱會加快女人衰老的速度,摧殘她美麗的容顏。憂鬱使我們的麵部表情猙獰,讓我們的臉上出現皺紋,讓我們愁眉苦臉,頭發失去光澤,嚴重的時候還會脫發。憂鬱還會讓我們的臉上生斑點、潰瘍、痘痘。

美國的第一號疾病凶手就是心髒病。二戰期間,大概有30萬美國軍人戰死沙場,然而就在同一時期,心髒病殺死了200多萬的平民。其中有一半人的心髒病是因為憂鬱所導致的。正是因為心髒病,亞曆西斯·卡雷爾博士才會告誡大家,不懂得如何抗拒憂鬱的商人活得也不長。

中國人及美國南方的黑人,因為處事沉著,很少有人因為憂鬱而導致心髒病。一般而言,死於心髒病的醫生數量是農夫的20多倍。醫生長期處於緊張的生活狀態下,患心髒病的可能性增大。

威廉·詹姆斯說:“也許上帝會原諒我們的過錯,但是我們自己的神經係統卻不會原諒。”

又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真相:世界上每年因為自殺死亡的人數,遠遠多於各種常見疾病的人數。

為什麼會這樣呢?大多數都是因為憂鬱。

古代,殘暴的將軍折磨戰俘的一個方法就是,把俘虜捆綁起來,放置在一個不斷滴水的袋子下麵。水一滴,兩滴,三滴,不間斷地滴著,這些水珠滴在戰俘的頭上,就像是棒子敲擊的聲音,最後戰俘都精神失常了。這種殘忍的手段,在西班牙宗教法庭及希特勒手下的德國集中營中都被使用過。

憂鬱和這水滴一樣,不停地往下滴,最後導致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

很多年前,我還是一個鄉下孩子,我在密蘇裏州,星期天禮拜的時候聽牧師講述地獄烈火,我被牧師的描述嚇得驚魂難定。但是牧師從來沒有說過,因為憂鬱導致的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比地獄烈火更恐怖。如果一個人長期憂鬱下去,有可能會患上一種痛苦的疾病:狹心症。

這種病發作起來很恐怖,它會使你痛得放聲大叫。在你的尖叫麵前,但丁的《地獄篇》都不值一提。等到那時候,你很可能就會告訴自己:“啊,上帝!啊,上帝!我隻希望自己能好起來,我再也不會因為什麼事情而憂鬱了!再也不會了!”我說的這些話,一點兒也不誇張,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問你的家庭醫生。

你熱愛你的生命嗎?你想健康永存長命百歲嗎?下麵就是我給你們的忠告。在這裏,我再一次引用亞曆西斯·卡雷爾博士的話:“現在的社會複雜多變,我們隻有在內心保持平淡波瀾不驚,才能做一個正常人,不受精神疾病的困擾。”

你能否在當代混亂的都市中永葆內心的平淡寧靜?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那答案是“可以的”,你可以做到。我們大部分人實際上都比自己所認為的更堅強更勇敢。我們有許多內在力量深埋在體內,等待著被挖掘。梭羅在他的論著《獄卒》裏寫道:

最振奮鼓舞人心的就是一個人終於下定決心要改善他的生活……如果一個人能夠飽含信心向他的目標努力,下定決心過他目標裏的生活,那他一定會成功。

我知道,這本書的很多讀者都有奧爾嘉·加維的那種頑強的意誌力和巨大的內在力量。她居住在愛達荷州,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她發現自己還能抑製憂鬱。我相信閱讀本書的你和我,都能像她一樣,隻要我們聽取這本書裏大家給我們的忠告。下麵是奧爾嘉·加維講述的自己的故事:

8年前,所有醫生都宣布我臨近死亡,慢慢地痛苦地死於癌症。就連國內最有名的醫生—梅奧兄弟也證實了。我感到天昏地暗,死亡漸漸向我逼近。但是我還很年輕,我並不想死,我很絕望,我給我的醫生打電話,我向他哭訴我的絕望。他帶著不耐煩的語氣對我說:“你是怎麼回事,奧爾嘉?你應該充滿鬥誌!你如果像這樣一直哭下去,你肯定會死。你是碰上了最壞的情況,但是你不能消沉,你要努力麵對現實,停止憂鬱,然後找點兒事情做想想辦法。”就在那一刻,我把指甲掐進自己的肉裏,立下誓言:“我再也不會讓自己憂鬱了,我要告別哭泣,我現在需要經常提醒自己的就是,我不能輸,我要贏,我要堅強地活下去!”

我的病情特殊不能用鐳照射,每天隻能用X光照射10分鍾,連續照30天。醫生每天為我延長時間,照射14分鍾,連續照了49天。我的骨頭穿過我瘦弱的身體而突起,我的雙腳像鐵球,每走一步都很痛苦,但是我一點兒也不憂鬱,我沒有哭過一次。我總是麵帶微笑,勉強出來的微笑也是微笑。

我不傻,當然不會以為微笑就能治愈我的癌症。但我確實相信,快樂積極的精神狀態能幫助我抵禦疾病。事實是,我奇跡般地康複了。在康複之後的這幾年裏,我十分健康,這還要歸功於醫生的那句話—“你要努力麵對現實,停止憂鬱,然後找點兒事情做想想辦法”。

在這一章快寫完的時候,我還要再次重複亞曆西斯·卡雷爾博士的話,一個人隻有懂得如何戰勝憂鬱才能長壽。

卡雷爾說的就是我們大家,是不是?

一定是!

如果大家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請不要忘記:消除心中的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