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專業技能,增強競爭力

這個世界是個競爭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你要問別人:“競爭靠什麼?”十個人有九個會告訴你:“靠實力。”

但實力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會自己生長,它就像是一棵樹、一盆花,需要你不斷地給它澆水,給它施肥,不斷地為它補充成長所需要的養分。這個過程對於我們而言,就是學習。

古往今來,成功的人無不重視學習,也大都勤於學習、善於學習。

晉平公是春秋末期晉國的君主。他晚年的時候想學一些知識,可是總覺得自己已經老了。有一天,他向樂師師曠求教說:“我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很想學些知識,恐怕太晚了吧?”師曠回答:“晚了,為什麼不點蠟燭呢?”晉平公沒有聽懂他的話,生氣地說:“哪有為臣的這樣戲弄君王的!”師曠說:“我怎麼敢跟您開玩笑!我記得古人說過:少年時愛好學習,就像日出的光芒;壯年時愛好學習,就像太陽升到天空時那樣明亮;到老年還能愛好學習,就像點燃蠟燭發出的亮光。蠟燭的亮光雖然微弱,但同沒有燭光在昏暗中愚昧地行動相比較,哪一個更好一些呢?”晉平公點了點頭說:“你說得真好!我已經明白了。”

李嘉誠在香港十大財團的排行中位居榜首,是一位名揚四海的超級富豪,在香港經濟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位外商曾經問他:“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呢?”李嘉誠答道:“靠學習,不斷地學習!”

古人都如此熱愛學習,我們為什麼不趁年輕趕快抓緊時間學習呢?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也必須要把握一定的原則,掌握一定的方法;否則,亂學一通,不僅沒有效果,學錯了可能還有害。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呢?

第一,以棄為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個揚棄的過程,不拋棄落後的觀念、不拋棄沒用的東西,你的學習就沒有效果,你就不可能學到真正有用有價值的東西。

第二,以書為友。古人雲:“開卷有益。”一個喜歡學習、善於學習的人必定是與書為伴的,因為他們相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第三,以人為師。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善於學習的人從來都不肯放過每一位值得學習的“老師”。

第四,以用為本。學習沒有用的東西是浪費時間,而學到有用的東西卻派不上用場,浪費的就不僅僅是時間了,還有資源的浪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習必須以用為本,必須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