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做一點,距離成功近一步

下麵是著名作家兼戰地記者西華·萊德先生的兩則故事。

第一個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跟幾個人不得不從一架破損的運輸機上跳傘逃生,結果迫降在緬印交界處的樹林裏。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拖著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長達140英裏,且必須在8月的酷熱和季風所帶來的暴雨侵襲下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才走了一個小時,我一隻長筒靴的鞋釘紮了另一隻腳,傍晚時雙腳都起泡出血,血泡像硬幣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走完140英裏嗎?別人的情況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們能不能走呢?我們以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為了在晚上找個地方休息,我們別無選擇,隻好硬著頭皮走完下一英裏路。”

第二個故事:

“當我推掉其他工作開始寫一本書時,心一直定不下,我差點放棄一直引以為榮的教授尊嚴,也就是說幾乎不想幹了,最後我強迫自己隻去想下一個段落怎麼寫,而非下一頁,當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個月的時間,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寫以外,什麼事情也沒做,結果居然寫成了。”

“幾年以後,我接了一件每天寫一個廣播劇本的差事,到目前為止一共寫了2000個劇本。如果當時簽一張‘寫作2000個劇本’合同,我一定會被這個龐大的數目嚇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隻是寫一個劇本,接著又寫一個,就這樣日積月累真的寫出這麼多了。”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於你每天做了多少事,而在於你真正做了些什麼來幫助自己實現目標。

事先擬訂計劃會使你更清楚自己是不是正朝著目標前進,或者隻是繞道而行。既然你已經規劃好了自己一生中想要實現的目標,你就應該運用你的時間和才能去鋪設未來行走的路徑。

幾乎所有的計劃都必須做成每天的進度表,每天都問問自己,我可以做些什麼事,我應該如何努力,讓自己更加接近目標。這無疑是促使計劃順利有序進行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

如果你縱容自己被每一件有趣的事情所吸引,你會因為這些無謂的瑣事而遠離自己的目標。

如果每天都有吸引你的事情發生,或者是朋友的婚禮,或者是同學聚會,或者是鄰居和你在客廳裏長時間的閑語家常,你就很難再有任何目標和動力,因為各種各樣的瑣碎雜事已使你遠離了原來的計劃。

因此,你必須以每一天作為實踐進度的基礎。

如果你想要完成一本著作,你就必須每天堅持寫一點,你甚至可以規定自己每天一定要寫多少字或完成多少頁。

如果你想在遊泳方麵有所成就,你就必須每天花一些時間在這件事上。定個目標,要求自己每天做多長時間的遊泳練習。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電腦專家,你就必須要求自己每天研究一些關於電腦方麵的知識。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推銷員,你就必須規定自己每天至少打幾個電話給客戶或至少要親自拜訪多少位客戶。

你一定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區別: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於每天做了多少事,而在於你真正做了些什麼來幫助自己實現目標。達到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每天付出的努力以及每天的刻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