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想要掌控聊天的話語權,不僅僅要巧舌如簧,更重要的是,你要能聽得懂對方說話背後所表達的真正意思。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表情、動作、措辭說出來,所傳遞出來的信息便是天差地別的。所以,隻有看得透,懂得剖析表象背後所隱藏的真實信息,才能真正成為聊天的主導者。
人的表情往往比語言更誠實。畢竟人都是會說謊的,嘴巴說著“謝謝”,心裏卻可能滿是不屑;嘴上說著“對不起”,心裏卻可能早把你罵得一無是處。當然,既然語言能說謊,表情自然也可以作假,但畢竟大多數人都不是演技精湛的演員,很難將虛假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這比單純的謊言要困難得多。
人的表情是由麵部的五官來共同完成的,每個部位都能反應出人的情緒狀態。以嘴唇為例,一些常規動作往往固定指向了某種情緒表達,比如:抿嘴唇通常代表了情緒的愉悅和含蓄;噘嘴則往往有撒嬌耍賴的意味;咬唇則透露出思考和緊張的情緒。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往往能夠通過五官所表露出的細節進行抽絲剝繭,洞悉對方表情背後的真意,而這對於彼此雙方的溝通和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何陸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了一家外貿公司做銷售工作,帶他的師父恰好是和他同一個大學的師姐劉安。劉安是公司有名的王牌銷售,何陸一直非常崇拜她,而她也不藏私,常常帶著何陸一起去和客戶進行商務談判,幫助何陸積累經驗。
一次,劉安帶著何陸去見一位公司的老客戶,雙方就新訂立的合同條款逐條進行討價還價。何陸注意到,在談判的過程中,劉安一直仔細觀察著對方的表情,但這位客戶也是個商場“老油條”了,哪會這麼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呢?何陸學著劉安觀察了客戶半天,也始終沒能看出個所以然來。客戶實在太淡定了,不管劉安說什麼,他都是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
但令人驚訝的是,劉安卻似乎會讀心術一般,一邊和客戶侃侃而談,一邊不動聲色地討價還價,每句話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很快就與客戶簽訂了合同。
談判結束之後,何陸好奇地問劉安:“師姐,你怎麼好像能知道他心裏想什麼似的?我都看那客戶半天了,他是一個表情也沒有啊!”
劉安笑著說道:“表情是可以通過控製來進行偽裝的,但其實隻要仔細觀察,就總能找到表情的‘漏洞’。比如剛才那位客戶,雖然看似一直麵無表情,但其實我注意到,每次當談到讓他不滿意的條件時,他的嘴唇都會抿得緊緊的。通過這個特點,自然就能簡單判斷出合同裏的哪些條件讓他覺得有所保留了。”
在聊天中,察言觀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就像王牌銷售劉安那樣,從細節之處就能洞悉交談對象內心的真實情緒。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們拿單一的器官做例子進行講解,但在實際應用中不能隻觀察某一處的器官,而是應該綜合全麵地來對談話對象的表情進行分析。
以下幾種表情類型是較為常見的:
1.快樂與悲傷的表情
人在感到高興的時候,眉毛、眼角和嘴角通常都會有上揚的趨勢;相反,如果人感覺到悲傷,那麼眉毛、眼角和嘴角則會不自覺呈現出下垂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上揚還是下垂,如果線條走向不自然,那麼此時對方臉上的表情很可能是假裝的,表演性質居多。
2.自信與緊張的表情
一個人是否自信,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自信的人目光通常都是筆直的,所有的表情都會隨著眼睛的方向走。而缺乏自信,內心緊張的人則不同,他們的目光通常都透著膽怯與閃躲。在緊張的時候,額頭通常會冒汗,因此擦汗也是一個人緊張時最容易出現的動作之一。
3.憤怒與失落的表情
處於憤怒中的人眉毛往往會呈現出斜向上的趨勢,如果發現他們的鼻翼鼓起來,那麼一定要注意,他很可能馬上就會做出一些激動的行為,比如罵人甚至出手打人等。而當一個人感到失落的時候,則通常會皺眉和歎氣。
4.吃驚與不滿的表情
當人產生強烈的情緒時,五官位置常常會發生移動。比如眉毛突然上升則意味著此時對方非常吃驚,而嘴巴突然噘起,則意味著此刻他或許心中有所不滿。
5.遺憾與坦然的表情
當一個人在無能為力過後,坦然接受遺憾的結局時,他們通常不會哭泣或抱怨,而是在臉上保持最正常的笑容,眼睛微微眯起,透出淡然且豁達的感覺,或許有些許悲傷,但更多的則是一種“過盡千帆”的味道。
一位著名的人類行為學家曾說過:“人類有兩種表情,一種是臉上所呈現的表情,另一種是說話時對方所傳達的信息。”人類雖然會撒謊,但一個人的語言習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個性的,尤其是那些出現頻率較高的口頭語,它們就如同心靈的“摩爾斯電碼”一般,解答出來便能知曉深藏在人內心的秘密。
口頭語是人潛意識的一種條件反射,看似是無意養成的習慣,但實際上卻表露了人對某些事物的真實態度和看法,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暴露了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比如一個人要是常常把“的確”“不騙你”“老實說”等等這樣的話語掛在嘴邊,那麼說明這個人的性格比較急躁,總是擔心被人誤解或不信任,定性也比較差,很可能因為一些小事就產生動搖,受人蠱惑。再比如喜歡說“可能是”、“大概是”、“或許是”等等這樣口頭語的人,通常都具有極強的自我防備意識,不願意也不會輕易透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態度。
可見,在談話中,隻要用心傾聽,用心分析,抓住對方的口頭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從而投其所好地讓談話愉快進行。
作為公司的金牌銷售,凱西是個非常擅長察言觀色,洞悉客戶內心想法的人。一次,她去見一位客戶,與對方洽談辦公設備買賣的問題。到客戶家後,凱西先向客戶詳細介紹了她所推銷的產品,然後雙方便開始交談起來了。
在交談的過程中,凱西敏銳地發現,這位客戶在言談之中常常會提到這樣一個詞——“聽說”。比如“很多人都喜歡那款車,但我聽說……”“本來應該去那個地方的,但我聽說……”“早知道就早點過去那邊了,可是聽說……”這樣的語言習慣讓凱西敏銳地意識到,這位客戶應當是個見多識廣,但卻缺乏決斷能力的人。麵對這樣的客戶,想要促成交易,就必須主動強悍一些,“逼迫”他做出決定。
於是,凱西一改之前進退得宜的態度,直接而強勢地對客戶說道:“這一套設備從設計上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綜合了許多大設計師的設計優點,價錢方麵也十分合理。您是一位見多識廣的人,這些東西不用我說,您一定也能看出來。這樣吧,我私下裏可以給您一個九折的優惠,您看行嗎?”
客戶聽到這話,顯然已經開始動搖了,凱西又趕緊趁熱打鐵地接著說道:“更換上這套新設備,工作效率至少會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兩個百分點。時間就是金錢,絕對不虧。這樣吧,明天我就先把機器給您安排送過來,讓您體驗體驗!”
話說到這裏,客戶也終於點頭,一筆交易就這樣促成了。
凱西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與客戶達成談判,關鍵還在於她通過客戶的口頭語,成功預判對了客戶的性格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說服,直至取得成功。
口頭語的形成看似隨意偶然,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接收著來自外界的信息,自然也包括一些流行語或口頭禪。從表麵上看,我們隻能被動地接受這些語言信息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但實際上,真正能給我們留下印象,甚至影響我們逐漸形成某種語言習慣的信息,都是潛意識自主“挑選”出來的,從根本上反映出了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格。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所擁有的聲音都是不同的,不管是聲線還是語調,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聲音主要包含音色與聲調兩個特點,其中,音色是天生就存在的一種生理性特征,而聲調則通常是對內心性格及情緒的一種反應。
大多數人在說話的時候,聲音通常都不會是單一的頻率或調子,根據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緒特征,聲調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可以說,通過音色可以識人,而通過音調則能夠揭開對方情緒的帷幕。比如當一個人在說話時聲音突然拔高的時候,表明他很可能在生氣;而若是聲音舒展,則意味著他可能心情不錯;聽到聲音嘶啞,那便可能是哭泣帶來的副作用。
世界上或許有兩個長相一樣的人,但卻絕不存在一模一樣的聲音,每個人的聲線和語調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個性。相應地,從一個人平時說話的聲調中,也基本上能夠反推出這個人大概的一些性格特征。
那麼,聲調究竟又是如何泄露一個人性格與情緒的秘密的呢?
1.平穩沉著的聲音
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如果總是平穩而沉著,那麼這個人最典型的性格特點必然是認真謹慎。這種人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信奉“三思而後行”,不會信口開河。由於性格認真,因此這類人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往往都會比較嚴肅仔細,發現問題通常會直接提問。在交談中,當他們提出一些較為尖銳的問題時,請相信他們是真的抱著尋找答案的心態,而不是故意進行挑釁。
這類性格的人通常都很有責任感也很有耐心,不論做朋友還是做搭檔都非常值得信賴。但相應地,他們往往也都很固執並且很主觀,認定的事情很難被影響和改變。所以,如果不是誌同道合,那麼我們與這類人是很難和平相處的,除非你能用事實讓他們心悅誠服。
2.柔弱、缺乏底氣的聲音
如果一個人說話的時候總是畏畏縮縮,不敢大聲,有時甚至讓你沒法聽清楚,那麼很顯然,這個人很可能缺乏自信,存在較為明顯的自卑心理。因為自卑和缺乏自信,因此這類人對於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通常都沒有信心和底氣,對於別人的質疑也往往不敢予以反駁,有時甚至隻要一個眼神,他們就會自動屈服。
雖然這樣的人不免有些懦弱,但他們身上同樣也存在不少值得別人欣賞的優點。比如這類人通常都非常謙虛,並且脾氣很好,團隊配合度較高。與這種類型的人接觸時,最好能以鼓勵和讚美的方式為主,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他們重塑自信,同時也會讓他們對你感激涕零,從而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3.尖銳而高亢的聲音
有一類人,即便埋沒在人群中,隻要他一開口說話,就很難被人忽視,因為他們的聲調總是尖銳而高亢,哪怕在吵鬧的人群中也顯得非常“出眾”。這樣的人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注,而他們之所以總是毫不節製,甚至放縱自己的聲音,為的其實也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與重視,哪怕事實上很多時候,這種聲音隻會讓人覺得刺耳和難受。
這一類人內心往往是比較虛榮的,在與這類人交往的時候,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懂得自己篩選有價值的信息。當然,這類人通常也都非常容易討好,隻要給足他們麵子,讓他們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他們就很容易對你產生好感。
4.輕快又洪亮的聲音
聲音輕快而洪亮的人性格通常都比較開朗外向,對人也非常熱情。他們或許會比較敏感,但往往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心思較為單純,有時說話甚至“不經大腦”,容易得罪人,但通常並沒有什麼壞心眼。
與這樣的人交往是比較輕鬆的,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去猜測防備。如果你需要一個可以深交的朋友,那麼相信這類型的人不會讓你失望,一來他們性格比較單純,相處起來會比較輕鬆;二來他們通常都比較樂觀開朗,與這樣的人相處會比較容易收獲好心情。
一次,美國某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們臨時需要進行一項測試實驗,需要召集一批學生來幫忙。但當時還處於假期中,學校裏隻有提前到校報道的大一新生,教授們隻能從這些完全不了解的新生中挑選一部分人來幫忙。
對於這件事情,教授們很苦惱,畢竟對於這些新生,他們完全不了解,根本不知道如何從中挑選出有能力勝任的助手。就在這個時候,教授心理學的格林教授站了出來,拿出了一份他整理好的名單推薦給社會學的教授們。
一開始,教授們都很擔心,覺得格林教授不經過任何的篩選和考核就隨意指出這些人,這樣的做法未免有些草率。但令人意外的是,通過一天的接觸之後,教授們發現,格林教授所推薦的這些學生不僅非常聰明,而且都很謙虛又有耐性,完全能夠勝任交給他們的工作。
有人很好奇,便私底下詢問格林教授到底是如何從一群新生中選中這些學生的。格林教授微笑著回答道:“要知道,但凡是能考入我們大學的學生,成績都不差,因此在選拔人才的時候,成績這一塊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參與實驗,我們最需要的是能夠吃苦耐勞並且配合度高的助手,而性格太過自我又張揚的學生顯然不大合適。之前新生們在禮堂聽校長發言的時候我也在場,當時我就觀察了一下他們落座時候的姿態,並對他們的個性進行了一些大概的分析,所以才記住了那些我認為性格特征比較符合實驗需要的學生。”
當一個人突然改變某種持續的狀態時,正是最容易流露本性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他的行為舉止和動作姿態往往會在無意中反應出這個人真實的個性和情緒。正因為這樣,格林教授才能通過新生們就座時的動作和姿態,對他們的個性進行一個粗略的觀察和預判。
不同的坐姿實際上往往暗含著不同的心理狀態,比如在參加會議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坐姿端正,那麼說明他很重視這場會議;如果坐姿鬆垮,甚至精神渙散,那說明這場會議在這個人眼中是可有可無的。
所以,不妨學著多仔細觀察一下你的談話對象,坐姿往往也能暴露出許多有用的信息。
1.椅子坐一半
有的人在就座的時候,不管是坐椅子還是沙發,都隻能坐靠前的一半,身姿往往也都較為筆挺。習慣這樣坐姿的人大多是務實肯幹的個性,不管對待任何事情都會非常認真嚴謹,注重績效。此外,這類型的人往往都很有毅力和衝勁,是非常可靠的夥伴與搭檔。
需要注意的是,在和這類型的人相處時,一定要態度認真嚴謹,不要輕易浪費時間說廢話或開玩笑,畢竟這類人都很注重績效,如果你總是浪費他的時間,那麼必然會招致他的反感。
2.雙腿岔開坐
習慣雙腿岔開“一屁股坐下”,占據整張凳子的人大多性格比較外向,善於交際,不論在哪裏,他們總是能最快地和旁人打成一片。對於別人的請求,隻要不過分,他們通常也都不會拒絕。
與這類型的人做同事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他們會慷慨地給你提供不少幫助,而且與善於交際的他們相處也會比較愉悅。但如果做朋友或戀人,那麼這類型的人或許會讓你有難以掌控的不安全感,畢竟他們實在太善於交際了,社交圈子也往往比較大。
3.手指的放置
在就座的時候,手指的姿勢和擺放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泄露情緒的缺口。比如在談判的時候,如果你發現對方在落座時習慣性地把兩隻手指尖相對擺成尖塔狀,那麼說明對此次談判,對方應該是胸有成竹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對方的手指動作較多或比較猶豫,那麼說明此次談判你會有很多爭取的機會,因為此刻對方內心並不像他所表現出的那麼堅定和有把握。
善解人意的人無論在哪裏都是受人歡迎的,因為和這樣的人相處,會讓人覺得非常輕鬆愉快。善解人意不是一種天賦或氣質,事實上,這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一項“技能”。一個人之所以能做到善解人意,歸根結底還是在於這個人善於觀察,懂得通過人的動作或表情來識別對方的心理變化和情緒起伏。
在陳輝心裏,妻子麗麗簡直就是個“神人”,在麗麗麵前,陳輝感覺自己好像是透明的一樣,甚至不需要開口說話,麗麗就能明白他的所思所想。
比如有一個周末,陳輝公司原本要加班,後來因為一些事情臨時取消了這個安排。正巧這個時候,陳輝的同學周強給他打了個電話,說以前的一幫老同學打算出來聚一聚。陳輝已經很久沒見那幫老同學了,自然欣然應允。但他又擔心麗麗不高興,畢竟之前原本計劃好周末要全家一起去踏青的,如果不是公司突然通知要加班,也不會取消這個計劃。於是,陳輝便沒有把這事告訴麗麗,反正她也不知道加班的安排臨時取消的事情。
為了不讓老婆察覺到自己撒了謊,陳輝連酒都沒敢喝,回家之前還把自己從頭到尾妥妥當當地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留下任何“線索”之後才進家門。
看到陳輝回來,麗麗關切地問道:“怎麼這麼晚呀?累不累?飯吃過了沒?”
陳輝心裏一虛,但還是強裝鎮定地說道:“嗯,累啊,稍微吃了點,我先去睡了。”
剛打算趕緊開溜,麗麗突然似笑非笑地看著陳輝,慢悠悠地說了一句:“老實交代吧,今天到底去了哪裏?”
“就……就……加班啊……”陳輝慌慌張張地說著,看都不敢看老婆一眼。
“哦,加班啊……”麗麗打量著陳輝意味深長地說道,“要不明天我打電話問問你同事小王?”
看著妻子早已洞察一切的目光,陳輝隻得老實交代了一切,並滿臉挫敗地問道:“老婆啊,你到底是怎麼知道我沒去加班的啊?你是不是在我身上裝了竊聽器啊……”
麗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就你,還需要裝竊聽器?我一看你剛才摸鼻子就知道你肯定撒謊了!”
兩個人相處久了,往往會培養起一種默契,隻要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就能知道對方心裏在想什麼,之所以能有這種“心有靈犀”的情況,是因為每個人在情緒波動時,往往都會有一些習慣性的小動作出現,從而“泄露”了真實的想法。而相處得越久,或越是善於觀察的人,就越是容易總結出這種“規律”,從而讀懂對方的心思。
想要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談話對象,我們就要懂得識別人的情緒表情,通常來說,情緒表情可以分為三個類別:
1.語調表情
語調表情主要指的就是說話時的聲調與節奏變化,比如說話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和語氣的強弱等等。不同的聲調和節奏變化往往包含了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在驚恐時人往往會尖叫;而悲傷時則語調低沉,語速緩慢;氣憤時往往會提高音量,說話節奏也相應變快等等。
2.麵部表情
麵部表情很容易理解,就是五官所展現出來的表情狀態,這是人類情緒表達最基本的一種方式。比如情緒快樂時會眉開眼笑,憤怒時會怒目而視,悲傷時愁眉苦臉,害羞時麵紅耳赤等等。通常來說,麵部表情的表達是不存在文化差異的,哪怕語言不通,也能通過麵部表情來識別對方的情緒狀況。
3.身體表情
身體表情主要是人在不同情緒下所展現出來的身體姿態和動作變化,這些同樣是有跡可循的。比如在狂喜的狀態下,人往往會手舞足蹈;而在遭遇悲痛時則可能捶胸頓足;感受到緊張時會坐立難安等等。弗洛伊德就曾說過:“凡人皆無法隱瞞私情,盡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緘默,但他的手指卻會多嘴多舌。”而這裏所說的手指,也是身體表情的一個方麵。
一位澳大利亞富商參加了一個企業論壇交流會,並打算通過此次交流會,找一家有潛力的公司來進行項目投資。很多新興企業的負責人收到消息之後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得到這位富商的青睞,讓公司業績能夠更上一層樓。
在交流會上,馬宏和陳誌這兩位來自不同企業的融資代表幸運地被安排在了富商身邊的座位上。馬宏先一步來到了座位前,熱情地和富商打了招呼後,一下坐在椅子上,挺了挺胸,便往後靠在椅背上。隨後陳誌也到了,禮貌地和富商握了握手,然後動作很輕地坐下,隻坐了椅子的一半,之後便挺直後背,身體微微前傾,聚精會神地開始聽交流會上各個代表的發言。
論壇交流會結束之後,富商在起身離開之前,突然問了陳誌一句:“您好,我想問一下,貴公司的員工們是不是都和您一樣有風度?”
陳誌一愣,片刻的驚訝過後認真答道:“當然,不管什麼時候,隻要在工作中,我們公司的員工們都會拿出最好的精神狀態。”
之後令人意外的是,富商很快和陳誌所在的企業取得聯係,敲定了項目投資方案。這一結果連陳誌自己都相當意外,雖然他對自己的策劃案很有信心,但他也很清楚,在這些眾多的競爭者中,自己所在的企業絕對不是實力最強的。
後來,陳誌私底下問過那位富商,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選擇了他們公司。當時富商是這麼回答的:“在那天的交流會上,很多企業的策劃案都做得非常不錯。而我之所以選擇你們公司,是因為你當時所表現出的舉止行為讓我體會到了一種難得的精神風貌,就連你的坐姿都傳遞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我相信能夠培養出你這樣員工的企業,一定不會讓我失望。”
坐姿是身體語言中一種重要密碼,不同的坐姿透露出的精神風貌也都是不盡相同的,通過一個人的坐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尤其是坐下時腿的擺放習慣,可以間接地反映出這個人真實的情緒狀態和心理特點。
1.雙腿分開的坐姿
雙腿分開的坐姿是一種非常放鬆的坐姿,這意味著對方此刻的態度比較輕鬆,交談也不會出現太大壓力。喜歡這樣坐姿的人通常性格都比較單純開朗,容易相處。他們會成為很好的聽眾,並且善於獲得別人的喜歡和信賴。
2.雙腿並攏的坐姿
雙腿並攏的坐姿是一種呈現自我防衛動作的姿態,習慣這一坐姿的人性格通常比較內向,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並且具有較強的防備意識。在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時,若想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最好采取鼓勵的態度,幫助對方樹立自信,從而完成有效的溝通。
3.雙腿互碰的姿態
一個人在坐著的時候,如果雙腿不斷互碰,那麼說明此刻他很可能在進行著某種強烈的思想活動。如果一個人養成了這種坐姿習慣,那說明這個人必然是個思慮極重的,隨時都在腦子裏謀劃著做人做事的方法與策略。
4.雙腿抖動的姿態
習慣在坐著的時候不停地抖動雙腿的人,通常心思都比較單純,心中不會藏太多煩惱或算計。與這樣的人打交道通常是可以比較放心的,說話也可以直接一些,因為這類型的人思維模式通常都比較簡單。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遇事往往比較容易衝動,缺少冷靜和耐性,如果與他們溝通時操之過急,則可能取得反效果。
5.雙腿疊放的坐姿
喜歡雙腿疊放,也就是俗稱的“蹺二郎腿”的人性格往往較為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能力也很強,即便在麵對突發事件時也很少會自亂陣腳。這樣的人雖然成熟穩重,但對自己的真實情感往往也都隱藏得比較深,想要得到他們的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注意觀察,你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領導者的坐姿都是這一類的。
有這樣一種人,對別人的生活總是特別關心,不管什麼時候都喜歡指手畫腳,好像非得讓別人按照他們的意願去生活一般。這種人要麼就是自視甚高,覺得自己太優秀,別人都不如自己懂道理;要麼就是多管閑事,喜歡充當人生導師,以專家自居。不管是出於哪一種原因,這樣的人都是不討喜歡的,因為他們連最起碼的尊重都不懂。
人們喜歡那些樂於助人的熱心人,但絕不會對一個喜歡指手畫腳的人產生好感。那些總喜歡插手別人生活,指揮別人幹事的人,往往正是最不可靠的那種人。他們主觀性極強,認為自己所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別人不聽就是“不是好歹”,然而他們卻永遠不會為自己的意見負責,也根本不會真正設身處地地去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趙玲和姐姐趙芳感情很好,趙玲可以說是趙芳一手帶大的。
趙芳比趙玲大六歲,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照顧妹妹的工作基本上就都落在了趙芳頭上。趙芳從小就是個性子沉穩的人,雖然年齡也不大,但卻把妹妹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就連趙玲每天要穿的衣服,都是趙芳一件件給她熨好挑出來的。
或許正是因為從小就一手照顧妹妹,形成了習慣,所以即便在趙玲長大以後,趙芳也喜歡處處管著她,決定她應該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幾點回家等等。就連當初高考填報誌願的時候,姐妹倆還因為意見不合而大吵過一架。當時趙芳希望趙玲報考師範,以後出來當老師,工作穩定,可趙玲卻想讀金融,以後去外企上班。
當然,最後在趙玲的堅持下,她還是報了金融專業。現在每次想到當時的情況,趙玲都還會感到一陣後怕,如果當時她退縮或妥協,聽從姐姐的意願去報讀師範,那麼今天她是絕對不可能擁有這份夢寐以求的工作的。
最近,趙玲又再一次和姐姐趙芳杠上了,原因是她新交了一個男朋友,是個快遞員,趙芳覺得男方條件不好,堅決反對他們在一起,苦口婆心地勸說妹妹和他分手。趙玲覺得特別苦惱,一方麵她不想讓姐姐難過,但另一方麵,她更不願意連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
不可否認,趙芳所做的一切,都是以關心趙玲為出發點的,但這也不能改變趙芳的蠻橫和自私。她總以自己的經驗和意願去揣測妹妹趙玲的生活,希望趙玲能按照她的意願去過日子。可問題是,趙玲永遠不是趙芳,趙芳認為好的,未必能讓趙玲開心,趙芳認為對的,未必是趙芳的追求。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開心與否也隻有當事人自己明白。與人相交,尊重是前提,因此不要總是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越俎代庖,這樣隻會給別人帶來更多的困擾和反感。而且,那些喜歡指手畫腳的人,也是永遠不可能為你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埋單的。
所以,別把自己的事情寄托於別人身上,尤其是那些過分熱情,喜歡指手畫腳的人。當你處於迷惘與彷徨的時候,不妨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遵從自己的本心去做決定,至於別人說什麼,那都不重要。生活是你自己的,過得好你受益,過得不好也隻能你自己受罪。
當然,既然明白喜歡指手畫腳的人有多麼討厭,那我們也當引以為戒,在與人交往時約束自己的行為,尊重別人的意願和隱私,別成為那種喜歡幹涉別人生活、令人厭煩的人。畢竟當你研究他人的行為時,別人也同樣在對你的行為作出評判。
陳菲是個非常文靜的女孩,在銀行做向客戶推銷理財基金的工作。她剛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認為她能勝任這份工作,因為她實在太文靜了,和傳統推銷者們巧舌如簧的形象完全相反。但令人訝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文文靜靜不愛說話的女孩,推銷的業績卻一直居高不下,成了銀行的金牌理財基金推銷員。
很多同事私下裏都向陳菲請教過她的推銷秘訣,陳菲倒也從來不藏私。她表示,推銷基金,最關鍵的一點不是讓客戶知道這個基金有多好,多能盈利,而是要讓客戶感到,這個非常適合他,他需要這份基金。要實現這一點,推銷員就必須了解客戶的需求,並且清楚他們能夠承受的投資額度範圍。
因此,在和客戶溝通的過程中,陳菲會通過一些問題來測試客戶的反應,比如詢問客戶:“您有興趣了解一下XX基金嗎?它的投資回報率是……投資下限為XX萬元……”
在詢問類似這樣的問題時,陳菲會很仔細地觀察客戶的反應,如果客戶表現得興致缺缺,那麼說明對於這個價位和回報率範圍的基金客戶沒有任何興趣,那麼在之後的推薦中,她便會直接略過與之相似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隻需要幾個問題,陳菲就能很快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向客戶推薦能夠讓他真正心儀的產品。
不得不說,陳菲的確非常聰明。很多推銷人員在向客戶推介產品之前,通常會詢問客戶諸如“您有什麼要求”“您的預算是多少”或者“您的理想價位大概在什麼範圍”此類的問題,但實際上,很多客戶並不喜歡回答這樣的問題,一來很多人其實都很反感別人打聽自己的財政;二來客戶對自己所打算購買的產品未必了解,因此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陳菲與其他人不同的一點就在於,她迂回地使用了一些容易回答,且不容易讓客戶產生防備心理的問題,旁敲側擊地收集到了她所需要的信息,然後再向客戶發起“攻勢”,直接把適合他們、並且他們很可能會感興趣的產品拿出來。
可見,談話這回事,不在於你說了多少話,而是在於你能不能抓住重點,從而快、準、狠地切入主題,從而打動對方。而要做到這一點,你就必須學會洞察人心,了解與你談話的對象的關注點究竟是什麼。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來尋找到對方的關注點呢?
1.在談話中留意對方喜歡說什麼
每個人大概都有這樣的體驗,當喜歡一個東西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把它掛在嘴邊。所以,想要知道你的談話對象對什麼感興趣,關心什麼樣的信息,其實隻要留意他的言談,仔細傾聽他喜歡談論什麼就知道了。
2.注意對方強調的重點
男性與女性因為個性的不同,通常在話語表達習慣上也是有所不同的。男性通常比較直白,喜歡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因此和男性交流的時候,你會更容易發現他們的意圖,領會他們在言談中所強調的重點;女性則不同,通常女性都不喜歡太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情感,比如當她們說“非常好”的時候,通常意味著她們滿意極了;而她們說“還不錯”的時候,其實很可能她們內心並不太滿意,隻是為了照顧你的情緒,在這種時候,你不妨主動詢問她們,看看自己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
3.探測對方的接受程度
在談話中,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底線。當我們與談話對象交流某一個話題的時候,如果他願意透露比較多的信息,甚至有些滔滔不絕,那麼很顯然,對於這個話題他們是很願意接受,並且有興趣的;相反,如果他們隻願意說到某一程度,再深入便不想多談,甚至露出厭惡的神情,那麼就要注意了,這個話題很可能“越線”了;如果對方沒有特殊的表現,不抵觸也沒有過多的熱情,那麼說明這個話題雖然沒有引起他過多興趣,但至少還在接受範圍之內。通過探測對方對某些話題或意見的接受程度,我們就很容易找到他們的“重點”了。
高情商的人之所以更會說話,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通常更懂得如何精確地解讀他人的情緒,通過他人的肢體、語言、表達、表情等因素來看透對方的真實想法,從而更好地做出應對,更有效地在溝通中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意願。
人是一種天生就會撒謊的動物,一個人微笑時心中未必就是真的開心,而一個人說“是”時,心中未必就不曾裝著“否”的答案。想要在談話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就得學會讀懂暗示,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否則很可能會因“會錯意”而讓談話陷入尷尬的境地。
記得曾經參加過一個飯局,參與者有彼此相熟的人,也有僅僅隻是認識,甚至從未見過的陌生人。在飯局上,一位認識但不太相熟的女性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了自己的兒子,朋友就坐在這位女性身旁,因此這位女性自然而然地就熱情地和朋友談論起了育兒經。
朋友很喜歡孩子,但因為身體原因,所以她很可能永遠沒有成為母親的機會。幾位比較交好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情況,但又不方便直接打斷那位熱情女性的講話,於是便數次試圖插科打諢幾句,以此來轉移話題。可惜根本無濟於事,那位女性依舊喋喋不休,甚至還笑眯眯地問那位朋友:“你家孩子今年多大了?”
朋友有些失落,自嘲地笑了笑說道:“我哪有這種服氣,有那麼可愛的孩子。你瞧,你家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可我的孩子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呢!”
原本以為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即便不明白究竟怎麼回事,這個話題也該就此打住了。可沒想到的是,那位熱情的女性卻毫無所覺,還催促道:“哎,那你趕緊生吧!這女人一過30歲,那就邁入高齡產婦的門檻了,對你和孩子都不好。我看你跟我差不多大吧,三十幾了?真是耽擱不得了!”
當下氣氛變得很尷尬,最後朋友連飯都沒吃完就借口有事離開了。
誠然,那位女性的談話並沒有什麼壞心眼,但不得不說,她的無心話語卻給朋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通常不太喜歡和那些情商低、不懂察言觀色的人交朋友的緣故,很多時候,你即便知道他們沒有惡意,卻也很難不被他們的“無心之言”刺得遍體鱗傷。
要知道,很多時候,人們不願意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實意願,可能隻是不想讓雙方都陷入尷尬,所以往往會在語言中夾雜一些暗示來給對方傳遞拒絕或接受的信息。比如當一位男士詢問一位女士:“下班後一起吃飯怎麼樣?”
我們可以來對比女士兩種不同的回答所夾雜的暗示信息:
第一種回答:“我大概要8點左右才下班,太晚了吧?”
第二種回答:“我大概要8點左右才下班,應該不算晚吧?”
乍一看兩種回答所透露的信息似乎沒有什麼差別,但實際上,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已經傳遞出了女士真實的態度。
“太晚了吧”——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問句,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所暗示出來的信息卻是:“是的,太晚了,所以還是不去了。”
“應該不算晚吧”——也是一個問句,但這個問題的肯定回答與上一個答案卻是截然相反的:“是的,不算晚,所以可以去。”
語言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你可以將自己的意願藏在肯定的回答裏,向對方委婉地傳遞接受或拒絕的暗示,避免了雙方意見直接碰撞的尷尬。當然,即便與你談話的對方沒能讀懂你的暗示,至少也能“緩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