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樣一個人,她的出現就是為了告訴你,原來還有另外一種生活,令人更愉悅,幸福感更強。同樣的考驗,你可以看到她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柳暗花明,雲開月朗,便是這樣了。
3.對生活失去興趣,是枯萎的最初征兆
當你習慣了千篇一律的生活,每天固定時間出門扔垃圾;一個星期七天有五天吃同樣的飯菜,可以持續一整晚刷微博朋友圈以及各種娛樂八卦;晚睡,早晨不起,在電腦前一坐一整天;沉迷於遊戲,不喜歡社交,圈子越走越小,人越來越孤僻,你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毫無生氣。
如果你在這種自我的環境裏能夠心靜,能夠從容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真實的美好,並從中得到樂趣和安寧,那是愛自己,但如果沒有,那就不算愛。
習慣了一種生活,就不會輕易地改變,因為改變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比如,我換了個發型,就要接受新發型與臉的輪廓不匹配,從而導致整個人都不好看的可能性。
比如,11月底我還打算賣一套房子,12月初我就決定不賣了,我也不知道這種決定是對是錯,誠如我無法預測多年之後的房地產是升值還是渙散的泡沫。
比如,你要做一項投資,就可能動用到銀行裏的存款,你會考慮賠本的概率有多大,因為有輸的概率。
你總是緊繃著神經過日子,總覺得心裏有事情,沒解決,沒放下,你忙著發脾氣,忙著吵架和消耗,忙著做一些事情來發泄自己的情緒,花開你看不見,陽光看不見,微笑看不見,愛人做好的飯、布置好的客廳也看不見。
後來,你居然習慣到以為一地雞毛才是真正的生活。其實你可能隻是沒有仔細地思考這種快節奏的焦慮,你每天沉迷於功名利祿的追求中,追求不到,焦慮就更深一層,周而複始。
4.別輕而易舉地為自己的現狀下判決書
我最近重溫了《十二怒漢》,把國內翻拍的《十二公民》也看了一遍。
1957年那一版是黑白的,電影畫麵遠達不到今日的高清狀態,冗雜沉悶的休息室,主要道具是一張長形的桌子,設備破舊,最明顯的是每個人麵前都放著一張紙和一支筆。
一個男孩,在人證物證確鑿的情況下,被認為是殺害自己父親的凶手,十二位陪審團成員需要在這間不與外界對接的休息室裏,共同完成“12∶0”的結論,就是說,十二個人,要麼全部認為男孩有罪,要麼全部認為男孩無罪,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有異議,那麼他們就要不斷地討論下去,直到再次得出“12∶0”的結論。
十二個人,十二種脾性、出身、職業、價值觀和思考方式。
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遇到意見一致的人容易,但試圖說服對方卻很難。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樣一個人,她的出現就是為了告訴你,原來還有另外一種生活,令人更愉悅,幸福感更強。同樣的考驗,你可以看到她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柳暗花明,雲開月朗,便是這樣了。
3.對生活失去興趣,是枯萎的最初征兆
當你習慣了千篇一律的生活,每天固定時間出門扔垃圾;一個星期七天有五天吃同樣的飯菜,可以持續一整晚刷微博朋友圈以及各種娛樂八卦;晚睡,早晨不起,在電腦前一坐一整天;沉迷於遊戲,不喜歡社交,圈子越走越小,人越來越孤僻,你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毫無生氣。
如果你在這種自我的環境裏能夠心靜,能夠從容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真實的美好,並從中得到樂趣和安寧,那是愛自己,但如果沒有,那就不算愛。
習慣了一種生活,就不會輕易地改變,因為改變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比如,我換了個發型,就要接受新發型與臉的輪廓不匹配,從而導致整個人都不好看的可能性。
比如,11月底我還打算賣一套房子,12月初我就決定不賣了,我也不知道這種決定是對是錯,誠如我無法預測多年之後的房地產是升值還是渙散的泡沫。
比如,你要做一項投資,就可能動用到銀行裏的存款,你會考慮賠本的概率有多大,因為有輸的概率。
你總是緊繃著神經過日子,總覺得心裏有事情,沒解決,沒放下,你忙著發脾氣,忙著吵架和消耗,忙著做一些事情來發泄自己的情緒,花開你看不見,陽光看不見,微笑看不見,愛人做好的飯、布置好的客廳也看不見。
後來,你居然習慣到以為一地雞毛才是真正的生活。其實你可能隻是沒有仔細地思考這種快節奏的焦慮,你每天沉迷於功名利祿的追求中,追求不到,焦慮就更深一層,周而複始。
4.別輕而易舉地為自己的現狀下判決書
我最近重溫了《十二怒漢》,把國內翻拍的《十二公民》也看了一遍。
1957年那一版是黑白的,電影畫麵遠達不到今日的高清狀態,冗雜沉悶的休息室,主要道具是一張長形的桌子,設備破舊,最明顯的是每個人麵前都放著一張紙和一支筆。
一個男孩,在人證物證確鑿的情況下,被認為是殺害自己父親的凶手,十二位陪審團成員需要在這間不與外界對接的休息室裏,共同完成“12∶0”的結論,就是說,十二個人,要麼全部認為男孩有罪,要麼全部認為男孩無罪,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有異議,那麼他們就要不斷地討論下去,直到再次得出“12∶0”的結論。
十二個人,十二種脾性、出身、職業、價值觀和思考方式。
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遇到意見一致的人容易,但試圖說服對方卻很難。
第一次投票,有十一個人認為男孩有罪。
隻有一個人,他提出了“合理的懷疑”,他將自己所知道的、所能夠提供的、所分析的,毫無保留地攤開在會議桌上,堅持認為不應該在毫無辯駁的情況下,就將一個“弑父”的罪名扣在那個男孩的頭頂之上,作為可以左右案件判定結果的陪審團,他們不是要證明那個男孩沒有殺人,而是應該嚐試舉例、辯論、研究,現有的證據是否足夠確切地證明男孩殺了人。
至少要試試。
於是,在提出“合理懷疑”的陪審團成員的堅持下,“無罪∶有罪”的投票從1∶11,改變至:2∶10,3∶9,4∶8,6∶6,9∶3,8∶4,11∶1。
最終,最後一名失控的陪審員,投下“無罪”的一票,至此,無罪∶有罪=12∶0。
這是人性的轉折。
如劇中的台詞所陳述的意義一般:當你認為男孩有罪的時候,他在你心裏就已經死了。
那十一個人的先入為主,是我們最常有的思維。
我們容易缺乏獨立的思考,害怕變故會帶來不能承擔的結局。
容易按照別人提供的證據,順著對方的思路走下去。
我們太懶了,固執地維持自己想看到的結局,而不願意相信也許這種結局是錯的,即便是對的,我們也懶得證明它是對的。
這就是你沒辦法享受當下的原因。
你不懂得生活的本質是什麼,你輕而易舉就為自己的現狀下了判決書,你都沒有試圖掙紮一下,就沿著這種模式像坐滑梯一樣滑了下去,你抱怨滑梯這麼涼,你抱怨滑下去摔了個大跟頭,但你當時,並沒有想想自己是否需要坐這個滑梯。
5.改變現狀,遇見你想要的生活
總有讀者以這種對話模式開頭:
“卡西姐,我做事畏首畏尾的,大膽被人認為是蠻橫,勤快被人認為好欺負,怎麼都不對,害怕別人合夥欺負我。”
“卡西姐,看了你那篇《有一種朋友,交往起來特別累》,我就是這種缺心眼的人,怎麼辦?”
“卡西,我丈夫對我並不好,整天嫌棄我邋遢,我帶孩子沒辦法啊,你是女人,你來說說,我們生個孩子容易嗎?”
“西姐,我在辦公室的群裏就像是透明的,從來沒人提起過我,沒有人@過我,我發消息都沒人回複,每天心情都很糟糕。”
我看了這種提問,有的時候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你看,你是聰明的,你知道自己的症結在哪裏,但你固執地認為這是沒辦法更改的,於是,你一邊苦惱,一邊繼續維持現狀。
你完全忘了,你才是主角,你一直活在需要別人認可的世界裏。
你不懂得如何愛自己,你不會獨立思考,所以你永遠無法救贖自己。
怎麼辦呢?不被別人設置的障礙所阻攔,不沿著別人的道路來規劃自己的人生,不活在別人需要的人設裏,不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愛自己。
你做事的時候,可以捎帶一些自私,先考慮自己可能會遭遇的後果,看看這種後果是不是你能接受的。
你覺得自己缺心眼,就多讀書多長見識多見世麵,多規整自己的一言一行,慎言,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
你丈夫對你不好,你也並沒有對自己多好,生孩子不容易,但這不是你放棄自己的理由。
你透明,那是你把時間全部耗在了別人的關注裏,他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嗎?這是一個人格魅力至上的時代,你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格魅力和閃光點,你對別人毫無付出和理解,自然沒人需要你。
說到底,不人雲亦雲,不放棄自己,試著發現生活中小小的美好,試著改變現狀,並從中找到樂趣。小樂趣衍生大誌向,從而放下原有的固執,沒準一轉身,就遇見了想要的生活。
人生一世,大多數人都免不了“到底意難平”的歎息,但沒人可以真正幫到你,除了你自己,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想明白執念是什麼,你才能找到救贖的突破口。
不必害怕改變,那正是你變好的路。
Life is in your hands,
Death is on your m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