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停止內耗, 掌控人生的權力從未丟失

《鏡子》reference_book_ids\":[7363514082869136446,718840230009058412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危機不是在外麵,危機實際上是內在的,而我們不願意麵對這一點。

—— 克裏希那穆提 ——

生活裏時刻都有挑戰。但挑戰本身不會帶來痛苦,自我戰鬥引發的內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譬如爬山,當艱難跋涉於陡峭的山路,雙腿如同灌鉛時,如果我們注意到的是奇花異草、清新的空氣、登頂的快樂,那我們會享受“雙腿灌鉛”帶來的樂趣;如果我們關注自我戰鬥,比如“太累了,真不該來”,或者“我的身體真是太差了,爬山都堅持不了,幹什麼都不行”,那麼“雙腿灌鉛”就會成為難熬的痛苦甚至折磨。

內耗對生活的影響是多方麵的:首先,它會耗盡我們本可用於應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身心資源,讓我們無力行動;其次,它會因其無效的問題解決模式,讓我們喪失對生活的掌控感,陷入更深的痛苦無法自拔。

麵對困境,我們需要有效處理內耗,重新掌控人生。

當三水聯係我時,她失去獨生女兒兩個月了。

“我的生活失控了,每天隻有絕望、自責和悲傷。雖然有另一個走出心理困境的失獨媽媽一直在支持我,但我就是無法像我先生一樣走出來,我都不敢看孩子的照片。我好像很願意沉浸在悲傷裏,拒絕別人勸我堅強,不想聽這樣的話……我感覺再也無法擁有自己的生活了……”

三水的感受並非個案。麵對喪女的悲痛,三水本能地選擇了否認事實、回避真相、沉浸於感受和思維世界的解決方案,所有這些都在消耗她寶貴的身心資源。作為悲傷的解決方案,它們不僅無效,還會引發深深的無助感和脆弱感。身處其中,仿佛人生已徹底失去了控製。

多年前被確診重度抑鬱的阿青,已經結婚三年,有一個愛自己、包容自己的丈夫。但即便如此,她也同樣深陷困境:“工作中,很多人說我渾身像有刺,防禦意識特別強。我的腦子裏經常會出現小時候被父親吊在門上暴打的場景,完全無法控製。現在在家裏,我的脾氣也越來越暴躁,當老公有一次恐懼地告訴我‘你生氣時,我特別怕你的眼神’時,我幾乎要絕望了。他是唯一愛我的人,我要如何改變失控的生活?”

19歲的小可,找到我時正遭受自殺衝動的折磨:“因為奇葩的父母,我10歲時就想死了,沒想到能一直苟活到今天。我的性格好差,人生也完全沒別的選擇,隻有打工一條路,我好恨!我……我不知道該怎樣看待自己的人生,真的是沒的選啊,想帶自己走了……”

20歲的白芸,在哭泣中訴說了父母離婚,自己與母親相依為命、負債累累的艱難生活:“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切都失控了,父親六年來從不管我,我恨他。但他也是我的親人啊,為什麼每次我一見他就想躲開?聊幾句就會開始爭吵?我現在準備考試,可我為什麼讀不進書,老是走神?我跟大家相處很好,他們都認為我是乖乖女,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願意做我的朋友?”

雖然這些來訪者心理困境的起因各不相同,但他們選擇的處理方案都導向了無盡的內耗。在注意力、思維、感受等層麵的自我戰鬥中,他們都強烈地體驗到生活的失控感,並飽受焦慮、無助、無力、憤怒、悲傷、絕望等感受的折磨。

人類發展的曆史,就是處理個體與群體恐懼,麵對世界謀求掌控權的曆史。掌控感,一直是人類力量的源泉。

四十多年前,著名心理學家蘭格教授與羅丁教授的一項研究,以實證的方式證明了掌控感的力量。他們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阿登屋養老院,針對控製感的價值做了一項研究:在四層養老院中選出兩組老人參與實驗,其中四樓的老人被賦予了一定的掌控感,比如自己決定房間的布置,告訴管理員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決定是否需要一盆植物,自己挑選喜歡的植物並負責照看,自己選擇哪天去看電影。作為對照組,二樓的老人則被剝奪了控製權,雖然他們的房間也得到了妥善的布置,也被贈送了植物,也被安排了觀影時間,但這一切都是院方安排的,他們自己無權選擇。同時,房間內的植物也由養老院的工作人員負責照顧,他們無須自己負責。

雖然實驗隻持續了三周,但研究者發現,兩組老人身上的差異非常顯著:四樓被賦予掌控權的老人,報告說自己更快樂也更有活力。而對研究不知情的護士的評估結果顯示:在快樂和活力方麵,四樓的老人們有93%的狀況都得到了提高,而二樓則隻有21%的老人向積極方麵轉化。同時,四樓老人與他人的接觸增多,有更多的人選擇去看電影。

據此,蘭格教授和羅丁教授認為:對於一個被迫失去自我決策權和控製感的人,如果我們給他一種較強的自我責任感,增強他對生活的控製感,那麼他的生活質量會提高,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積極。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認為,安全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而掌控感,正是安全的基礎。所以,當我們自認為“一切盡在掌握”時,會感覺充滿了信心和力量,能輕鬆麵對一切挑戰;而當“一切都失控”時,我們又很容易陷入悲傷、絕望,無法麵對哪怕他人一個漫不經心的眼神。

困境中,人們很容易認為自己別無選擇。在這種思維、感受的催化下,焦慮、抑鬱等問題會接踵而來。

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麵對三水的失獨悲痛,語言很難做出有效的支持。第一次來谘詢時,她垂著頭,垮著身子,偶爾用手拄膝托腮發愣,偶爾用雙手抱頭痛哭。我靜靜地聽著她的哭訴,感受著她的悲痛,感受著她對自我的譴責、對未來的絕望。

“老師,你說我該怎麼辦?我是不是再也不會快樂,再也不會擁有力量了?”當她抬起頭問出這個問題時,我知道她改變感受的機會來了。

“你擔心自己會一直悲傷下去,是嗎?”

“是的,我老公已經走了出來,他希望我也能盡快走出來。但我的情況越來越糟,這一周的時間,我想孩子想到幾乎窒息,想在地上打滾兒,想撞牆。孩子陪伴了我十七年,現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快要把我逼瘋了。在這之前,我老公給我推薦過一個心理醫生,但我見了幾次感覺毫無幫助。我完全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我現在連孩子的照片都不敢看。”

“你願意做一個簡單的儀式性練習嗎?”

“什麼儀式練習?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

“隻要你願意,當然可以做到。你想現在跟我一起試試嗎?”

“好的。”

“來,跟我一起站起來。是的,站直身體,雖然在悲傷時這很難,但你可以試試。然後,雙腿分開,挺胸,抬頭,再展開雙臂,打開身體,感覺就像要擁抱你麵前的愛人。是的,就是這個姿勢,頭微微抬起,慢慢閉上眼睛,然後開始跟著我的節奏慢慢地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

兩分鍾後,三水睜開眼睛,眼裏湧出了淚水,但已不再是悲傷的眼淚:“老師,60天,整整60天,我沒有這麼自信的感覺了。一直是鎖在殼子裏,我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再有這種感覺了……”

簡單的動作,短暫的幾分鍾,三水內心的感受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因在哪裏?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感受會改變我們的行為,但同時,行為也會改變感受。比如,麵部肌肉的變化、身體姿勢的變化、呼吸節奏和部位的變化,都會迅速帶來感受的變化!

要有效處理失獨的悲痛,想走出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三水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這幾分鍾的體驗,成功埋下了一粒種子:隻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我依然可以擁有掌控生活的能力!

無論我們遭遇過何種打擊,無論個人願意與否,選擇的權力一直都在我們手中。實際上,關於情緒的腦成像研究發現:痛苦是一種自我選擇!

這句話會冒犯很多身處心理困境的來訪者:我的悲傷、孤獨、憤怒、無力、絕望是如此的真實,我對此完全無能為力,你憑什麼說這是種選擇?對有抑鬱情緒的來訪者或抑鬱症患者來說,這句話尤其殘酷,他們可能會強烈質疑:你是在攻擊我們嗎?你認為是我們自己主動選擇了抑鬱?難道我們不想擺脫抑鬱?

這當然不是我想表達的。在回答質疑之前,先讓我們一起看看關於情緒、感受的實證研究。

巴蕾特博士是美國東北大學一位傑出的心理學教授,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裏,她一直從事情緒領域的研究。在掃描過數百個大腦、分析過涉及數千名試驗對象的數百篇生理研究、探討過幾乎每一篇與情緒有關的大腦成像研究後,她在自己的新書《情緒如何產生》(How Emotions Are Made) 中提出一個全新的研究結論:我們的情緒並非天生,情緒的變化完全是後天經驗以及自我選擇的結果。

她的研究結論與海耶斯教授的關係框架理論研究成果幾乎不謀而合:痛苦源於個人經驗,源於我們的知識建構模式。

舉例來說,當我們準備在一個重要的比賽中上場時,可能會心跳加速、肌肉緊繃、手心出汗,胃腸也可能開始攪動。此時,如果我們有焦慮發作的經驗,可能會想:糟了,我感到非常緊張,我又焦慮發作了,而這會搞砸比賽的……然後,我們真的會開始焦慮,並出現與之吻合的多種反應——自我戰鬥開啟了。

但同樣的身體感受,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譬如手心出汗,其原始的適應功能包括握緊武器或抓緊樹幹,以便更好地戰鬥或迅速逃避可能的風險。如此,我們便可以換個角度來觀察:即將上場讓我感到興奮,我現在充滿力量,有信心麵對一切挑戰。在這種思維下,我們會躍躍欲試,對即將來臨的挑戰充滿信心與力量。

如何解讀發生的一切,這是個人可選擇、可掌控的——在這種選擇之後,我們的感受會隨之發生變化。所以,感受不是天生的,它是我們的選擇所製造的。

巴蕾特的研究顯示,當身體出現這些變化時,如果學生能習慣性地製造出充滿力量的決心而非焦慮時,他們的考試表現會更好!

回到來訪者可能會有的質疑問題上,“痛苦是一種自我選擇”這句話並非攻擊,它隻是一種提醒:我們一直擁有生活的選擇權,哪怕是在困境中,依然可以通過有效的練習,讓自己更有智慧麵對各種挑戰。

但是,要接受“我能選擇並掌控自己的生活”這一信念,對很多來訪者並不容易。因為意願、選擇、掌控不僅意味著希望,更意味著責任——對很多人來說,希望、責任都是危險的,尤其是責任,它們可能意味著新的傷害——如果不是無法控製的情緒導致我的困境,如果不是過去和現在的傷痛、糟糕的環境、消極的思維,以及性格、星座、人格類型等導致了我的困境,那麼,誰該為這一切負責?當我們缺乏必要的解決問題技巧時,責任將意味著更大的傷害。

身處困境中,要麵對真相,我們需要勇氣,也需要有效的技巧!

在谘詢中,很多來訪者會詢問我,如何改變性格?對他們而言,性格仿佛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負累。

“如何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好?”

“如何改變敏感、易怒的性格?”

“如何改變糾結、猶豫、不自信的性格?”

“我和男友性格不合,怎麼辦?”

“我就是太軟弱了,我得讓自己的性格更強悍一些。”

當我們對自己不滿,無法接納真實的自我時,評判、指責、自我懲罰等內耗行為會不斷消耗寶貴的身心資源,讓我們無力行動,無力做出改變。

因為父母養育模式的傷害,持續被自殺衝動折磨的小可就是這樣。谘詢中,他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好恨,但我改變不了性格,我看不到人生的希望。”與小可的觀念類似,近年來隨著“原生家庭決定論”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來訪者傾向於將自己的困境歸咎於成長環境造成的性格變化。

性格真的能決定人的一生嗎?

一個人嬰兒階段就開始學習如何更好地認知世界。與動物的學習截然不同,人類有一種獨特的能力:概念及聯想。很快,我們就學會並精通了利用概念貼標簽的本領,尤其是關於如何表述他人,如何定義自我:他很外向,待人和善,交際能力很強;我很內向,有些自私,有社交恐懼症、人群密集恐懼症、抑鬱症……

用標簽認識世界,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因此,心理學領域也出現了很多基於實驗的人格分析測驗,比如廣為流行的“大五人格測試”,利用問卷從嚴謹性、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與神經質人格五個方麵來定義一個人的特質。但大量的研究證明:這些標簽化的性格,無法準確預測個人的行為和成就。

在一項針對青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先通過測驗了解“孩子們對未來的計劃是否符合他們個人的興趣和價值”,之後,他們將這一結果與其他不同的研究結論進行對比。結果發現,當孩子有明確的價值目標時,會具有更積極的自我認識和期待,更少出現不良行為,向成年人的過渡也更加平穩。研究也發現,所有這些基於價值觀念帶來的個人發展變化,與孩子的“大五人格特質”毫無關係!

事實上,很多實證研究發現:與所謂的性格決定論相比,對生活更具影響的因素是個人的期望和對應的行為——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要如何行動去實現這樣的生活?你是否具有足夠的行動力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不願意體驗壓力,並厭惡不愉快的感受。但是,壓力是人生前進的動力,不愉快的感受則是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副產品。所以,要停止內耗,我們需要有效的技巧,來重建與它們的關係。

遺憾的是,隨著心理科研的進步以及實踐的發展,很多曾被認為有效的技巧,正逐漸顯露出其無益的一麵。

┃及時傾訴真的是個好方法嗎

在災難後的心理援助中,壓力疏泄被很多政府組織確定為有效治療方法。但一些心理學研究證明,盡管希望這種方法能防患於未然,但其真實效果並不好,要麼根本不起作用,要麼反而會讓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更加惡化。事實上,實證研究的結論可能令很多人沮喪:遭遇重大事件後,接受疏泄治療的個體,並不比那些沒有接受相應治療的人康複得更好。在心理谘詢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很多這樣的來訪者,比如三水,雖然第一時間找了谘詢師,但谘詢中對孩子的每一次回憶,都會重新喚醒她內心的失獨傷痛。這就如一次次掀開已經結疤的傷口——隻會讓傷口難以自然愈合!

傾訴必然有益於心理康複,如今看來並非不容置疑。

┃憤怒宣泄法能有效處理憤怒嗎

幾十年前,精神衛生人員普遍認為:用宣泄的方式排解憤怒,能夠減少怒氣和改善心理狀態。在子女的教育中,我們更是常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爺爺奶奶一邊安慰哭泣的孩子,一邊數落旁邊的爸爸:“寶寶不哭。爸爸不好,等奶奶罵他給你解氣……”

在心理治療中,這種宣泄方法也被很多谘詢師提供給孩子和成人。比如2017年央視紀錄片《鏡子》中展示的處理青少年憤怒的方式之一,就是憤怒宣泄。再如,有些谘詢師會將一些棉質的玩偶提供給來訪者,作為發泄的對象:“想象這是讓你憤怒的人,現在你可以隨意處置‘他’,你想怎麼發泄?”在谘詢師的引導下,來訪者可能會毫不留情地打罵、摔踩玩偶。

這種方法真的能收到預期效果嗎?

在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將憤怒的被試分成三組:第一組被試,隻要想起惹自己生氣的人,就擊打沙袋;第二組被試,想起非刺激性的話題時擊打沙袋;第三組被試,在想起惹自己生氣的人或中性場景時,不做任何攻擊行為。之後,試驗人員測量被試攻擊或不攻擊後憤怒感受的變化情況。

結果,第一組被試在發泄後,憤怒感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更高了,他們的行為表現更有進攻性;相比之下,第三組被試的行為最沒有攻擊性,憤怒程度最低!不僅是這個試驗,更多的實證研究都顯示出這樣一個結論:與我們的常識相反,憤怒宣泄法不僅無助於憤怒管理,而且會強化原有的憤怒感!

┃寫日記一定是個好主意嗎

麵對來訪者,很多谘詢師會建議用寫日記的方法處理日常的苦惱,也有很多人確實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宣泄。

但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狀態下,寫日記帶來的效果可能會截然相反。

光平是一名大一學生,她最大的困擾是母女關係不好。“我受不了了,我抑製不了自殺的想法。隻要一見到媽媽,她就舊事重提,一遍一遍地哭訴我不願意再想起的事情,逼我後悔認錯。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都是狡辯……我習慣寫日記,但現在這個方法越來越不管用。我本來是想用寫出來的方式把所有的思緒理清楚、想明白,結果發現太難了,越寫越難過,根本處理不了……”

很多孩子都有過類似的體驗:越寫日記越難過,不僅沒有減壓,反而成了新的負擔!

這如同災難後壓力疏泄,對有些人,日記可能會有效果,但對很多人,重複回憶傷痛,就是揭開傷疤、強化痛苦並讓自己更痛苦的過程。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心理康複的關鍵。

┃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對嗎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描述了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康複過程。

影片中的妻子有句話,讓很多有抑鬱情緒的人感到溫暖:“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於是,在很多人心中,尤其是被抑鬱困擾的人群中,這句話幾乎成為至理名言。“不努力,也是種生活方式”成了很多人的安慰。

“我一去學校就頭疼、難受,我想休學!”

“工作太累了、很煩,完全沒有動力做事。我真想辭職!”

“抑鬱康複,一定要遠離刺激源,同時要堅持吃藥!”

類似“不要努力”“順其自然”等回避式的感受處理方式被很多人奉行。

在痛苦中,這些真的是解藥嗎?不努力、避免接觸刺激源、堅持吃藥,真的能讓我們自然康複?

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顯然美化了這一切。我在網上做過一個調查:“抑鬱休學後,你怎麼樣了?”幾十個分享自己經曆的人,幾乎沒有一個因為休學而恢複了想要的健康生活;相反,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很多人願意做出不同的選擇。

大多數時候,痛苦與是否努力無關,導致痛苦的,更多的是個人心理靈活性的喪失,以及對自我、他人、世界苛刻的評判。尤其是自我評判,我們根本無從逃避——有研究指出,對自我評判的大約99%,都來源於內心而非他人。

提升個人心理靈活性,掌握有效的問題處理技巧而非放棄努力,會讓我們更容易擺脫心理困境。

┃運動、意誌和藥物真的有助於擺脫困境嗎

麵對困境,很多人會建議:多運動,要堅強,要堅持吃藥。在生活中,很多人的絕望感恰恰由此而來:我遵從了所有的建議,為什麼依然無法走出困境?讓我們看看一個抑鬱症患者自己記述的與抑鬱症戰鬥的過程:

2015年7月

十多年的抑鬱症,複發過三次,每次簡直都是死裏逃生。吃過藥,沒任何緩解。去做心理谘詢,其實我是覺得應該不錯,可是好的心理谘詢師太少了,我在省會城市,醫療條件還不錯,就醫次數快三位數了,沒有過一次真正舒心的心理谘詢體驗。最後一次複發的時候,醫生說,電療吧!我不同意,就這樣放棄了。然後開始運動,強迫自己運動,遊泳、跑步輪著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因為抑鬱症會帶來強烈的無力困乏感。已經堅持了近四年,沒有複發過。說真的,美好的感覺會比以前多一些了,有時候也會冒出活著真好的想法。但確實知道這個疾病的嚴重性,如果不堅持,說不定哪一天又會被吞噬。

2015年8月

我開始感覺到抑鬱症又來了。所有的症狀陸陸續續,失眠、頭痛、緊張、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就連運動都覺得不那麼給勁。我深刻地了解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我了解這裏麵一切的根源,我知道我抑鬱症的起因,可是我什麼都改變不了,這種感覺真絕望。

2016年9月

我還活著。雖然很不開心,處在困境之中,但我要活下去,還要努力讓自己變得快樂。

2017年6月

我還活著,記憶力在進一步減退,已經到了影響生活和工作的地步。很多時候都是硬撐著、死扛著。雖然不知道這樣熬下去意義何在,但心裏還有一點兒倔強,像是在和命運賭氣。希望能夠走出來,想要有朋友,想要有自己的家。

2018年3月

這一年過得非常痛苦,腦袋昏昏沉沉,影響了工作,被公司開除了。上天並不會因為關了一扇門,就給你打開一扇窗。它隻會在你爛泥似的生活裏踩上一腳又一腳。我老得更快了,樣子比同齡人蒼老得更多。太累了。我變成了不會說話、不會笑的機器。心裏的火焰很微小,好在它還未熄滅。

對曾有過抑鬱經曆的人來說,這段經曆熟悉嗎?在谘詢中,很多積極治療卻常年抑鬱的來訪者對此會感同身受。回首記錄中涉及的幾年生活在掙紮、奮鬥中,該患者一直以為自己找到了方案,但真相是她並沒有真正走上康複之路。

要擺脫這種努力卻無所得的悲劇,我們需要運動、意誌等方麵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真正有效的方案,需要幫來訪者拋棄一切外在依賴,重建內在的力量。

有效的方法,哪怕隻是一點點的行為改變,都可以讓人重新獲得掌控感。當然,這需要內在的意願和動力,需要練習並掌握一些實證有效的技巧,需要將它們逐漸轉化為本能的習慣。

從小到大,我們習慣了評判世界,也習慣了評判自我。這種自我評判習慣,往往會誘發以“成長”為名的自我壓迫:我現在是這樣,但我對此不滿,我想要變成那樣……這種“想要成為”的過程,就是內耗的過程,就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過程。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擺脫心理痛苦並以充沛的活力持續前進的主動權,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下列表述中,你能區分出哪些會帶來內耗嗎?

(1)完美是我的做事準則,一件事如果沒有好的結果,我寧願選擇不做。

(2)家庭生活,和睦為先,該忍的我一定要忍住,如果說出來一定會引發衝突、製造矛盾。

(3)我真是沒用,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就像個廢物一樣。

(4)好的,讓我仔細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2.生活中,你的幸福感源於什麼?

(1)人生成就:當我創業成功\/評上教授了,我會感到幸福。

(2)個人特質:如果我變漂亮了\/如果我變瘦了\/如果我練出了八塊腹肌\/如果我變得外向了\/如果我擅長社交,我會感到幸福。

(3)外部環境:如果我是富二代\/官二代\/在世界頂級企業工作,我會感到幸福。

(4)內在收獲:當我體驗到平靜\/成長\/我能行時,我會感到幸福。

3.麵對生活中遭遇的心理衝擊,你習慣的處理方案是什麼?

(1)躲開:通過漠視、否認、回避、逃跑等方式假裝問題不存在。

(2)戰鬥:以自己的理智、意誌為武器,與它頑強戰鬥,重新奪回感受、行為的控製權。

(3)發泄:尋找一個受害者,無論是親人或他人,用憤怒、攻擊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受到的傷害。

(4)歡迎:張開懷抱來擁抱衝擊,與它成為好朋友,發現它對自己的價值,然後帶著它繼續做值得做的事情。

4.你習慣解決問題的方式,其現實的效果是什麼?

(1)短期痛苦但長期有效:每次遇到問題時,我都能忍受當時的痛苦,我的處理方式也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我一直行走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上。

(2)短期有效而長期無益:遇到困難,我會迅速躲開,雖然問題持續存在,但我成功避開了當時難受的感覺。

(3)短期痛苦且長期無益:我可不管,當我生氣的時候,我就要爆炸,管他是誰在我麵前,自己先痛快了再說。

5.在閱讀本章後,下列哪些觀點你認為是有問題的,為什麼?

(1)壓力是有害的,我要提高對生活的掌控力,積極地減輕甚至消除壓力。

(2)我太內向了,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我隻是一個弱小的個體,我控製不了自己的生活。

(4)我是理智的,隻要自控力夠強,我就能按照理智的要求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