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點思維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是思維方式的區別。

時代在升級,人的思維方式也必須升級,否則一定會被時代淘汰。

傳統年代,人們習慣“線性思維”的方式,而如今這個時代,我們必須學會“斷點思維”,這才是與時俱進的方式。

在過去,我們都是在用“線性思維”思考問題。比如,事物總是沿著某一個“線性”邏輯展開的,是可以預測的。所以,我們可以做足各種充分的準備,從而應對可預料的結果。

因此,很多企業總是習慣於做各種規劃和計劃,以及各種預算等。而現在,我們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事物的發展不再呈現“線性”特征,而是呈現出“斷點”特征,即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成了常態。

之前,無論是一個公司還是一個組織,或者就我們的人生而言,突發的事情是非常態的,而現在,突發的事情成了常態了。

我們先來看一個阿裏巴巴的例子,馬雲在談阿裏成功之道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從創業到現在,隻寫過一份商業計劃書,還是寫給台灣的一家投資公司做風險評估用的,但最後我們因為網絡泡沫沒有去台灣投資。我認為,計劃寫得再漂亮,遇到環境變動便失去意義,有沒有實時應變的能力才是重點。計劃寫得再好、再仔細,商場情勢卻未必如你所想。”

原來,馬雲從20年前也就是他剛創業的時候,已經具備了“斷點思維”,即把無常當有常,把變化當成一種常態去看待,這其實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

再來看一個網上流傳的例子。一個曾在諾基亞工作過的資深員工說過,諾基亞在全盛時期做了一件大事,建了一個詳細的全球手機用戶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的數據很精準,諾基亞在全球找了很多調研公司和機構,花了天價,訪談了數以萬計的用戶。

這個數據庫被認為是諾基亞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每當他們要做個新產品,就會打開數據庫調出目標用戶的各項數據,一張清晰的用戶畫像就出來了:生活在哪裏,年齡多大,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愛好,願意花多少錢買一部手機,多長時間換手機……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諾基亞做了如此周密的部署和計劃,被蘋果用一個產品就徹底打敗了。

大家還記得蘋果4剛問世時的聲勢嗎?當年喬布斯做iPhone的時候哪有什麼用戶畫像啊,憑的隻是一種感覺,靠的完全就是抽象的靈感,就把 iPhone設計得如此完美,讓大家一眼看到就瘋了。

巴菲特說過一句話:“模糊的正確遠勝過精確的錯誤。”

方向隻要大體正確即可,越是試圖精確描述,就越會迷失在無窮的細節中,反而忘記了最初的目標。

在互聯網時代做新產品,如果你總是按部就班,就一定會掉進怎麼證明“你媽是你媽的”流程中。反複耗費巨大的精力,還有各種無效的會議,這些讓你疲憊不堪不說,而且你最終建成的很可能是一個沒用的“馬其諾防線”。

如今這個時代,變化越來越快,我們做人也是如此,隻要方向準確,定位恰當,你就努力做好你應該做的即可。千萬不要過於在乎事情是不是按照你想的那樣發展,然後為了達到目的而去達到目的,這樣你一定會越來越適應不了這個社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如果不能緊緊盯住宏觀的戰略,就一定會對當下的各種細節糾結,這也是格局太小的表現。

從現在開始,我們再也不能用傳統的眼光和經驗去理解這個世界,麵對一係列社會狀態的失控,我們必須學會適應這種狀態,而不是試圖去掌控它。

未來所有的東西都會處於失控的狀態,包括各種平台、產品、服務,硬件、軟件,有形的、無形的,都在從固定不變的,變成不斷迭代和更新的,充滿了各種不確定。

之前,我們看到的是結果,未來,我們隻能看到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再也無法預料我們最後實現的是什麼樣的東西,我們隻能不斷地配合它的變化,一起迎合時代的變化,計劃和結果將越來越模糊,過程反而更加重要了,我們要的就是那個不斷進化的過程。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麼呢?

是世界已經不是那個世界,但你還是原來的你。

傳統世界跟當今世界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傳統時代,我們做事一般采用“線性思維”,即一切都是連續性的、可預測的。所以,我們要做好一切規劃和打算,這樣才能不打無準備之仗。

在如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事情都是突變的、不可預測的;企業的壽命、產品生命周期、爭奪的時間窗口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縮短。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斷點思維”,它和“線性思維”的邏輯區別很大。

斷點思維,一定要牢牢堅守一個“點”,這個點可以是核心競爭力、核心價值等,總之是一種價值聚焦,然後以不變應萬變。

有時,最好的準備就是沒有準備,最好的計劃就是沒有計劃,因為準備的成本太高,而且大部分都是無用的。

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不如進化。

無常才是事物最本質的狀態。

世界上凡是我們能看到、能表達的東西,都是在變化的。當你把它描述出來的時候,它已經不是它了,因為它時刻都在變化。

《孫子兵法》裏麵說:“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也就是說,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能夠根據外界變化而適時調整的人,才是最牛的人,可以成為神人。

然而,還是有很多人,一如既往地把精力放在各種計劃、調研、評估上。

其實,這個世界隻有一種“認真”是有價值的:那就是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初衷。

有一種“認真”是最虛偽的:那就是為了能夠按部就班,而采取的各種牽強的工作。

在未來的世界裏,我們隻需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點上,努力做好你該做的,其他的一切,上天都會幫你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