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對每一個國家來說,供應全國人民每年消費的生活必需品與便利品的根本來源,是全體國民每年的勞動;那些被消費掉的必需品與便利品,如果不是由該勞動直接生產出來的,便是用該勞動的產出物向國外購買的。

因此,全國對必需品與便利品的全部需求,獲得供應的情況是好是壞,就按照全國勞動產出,或者用該產出買來的物品數量,相對於需要消費該產出的人口比例是大或是小來決定。

在每一個國家,這個比例通常取決於兩個不同的條件。第一,該國在勞動應用上,普遍展現了怎樣的技巧、熟練度與判斷力;第二,在全國的勞動人口當中,有多少人從事有用的勞動。任何國家,不拘土壤、氣候或領土大小,每年產出的多寡,在其特有的自然條件與領土範圍內,一定取決於這兩個條件。

其次,在這兩個條件中,第一個條件對產出多寡的影響似乎又比第二個來得重要。未開化的狩獵民族,每個有工作能力的人都算是在從事有用的勞動,而且也都盡可能地為自己和家裏(或族裏)那些無力狩獵的老弱婦孺,供應生活必需品與便利品。然而這些民族卻窮得如此可憐,以致因為物資匱乏,經常被迫(或者至少自認為被迫)不得不主動弄死家族裏的嬰兒、老人和久病纏身的人,要不就將這些人丟棄,讓他們餓死或被野獸吃掉。相反的,在文明興盛的民族裏,無所事事的人不僅為數眾多,而且當中有許多人個別消費掉的產品,還比大部分勞動者的消費多出十倍,甚至百倍;然而,由於整個社會的勞動產出如此巨大,以至每個人都得到豐富的供應。而且任何一個工人,即使是最貧窮低下的,隻要勤儉,就會比任何野蠻人享有更多的生活必需品與便利品。

本書的第一卷就在研究勞動生產力得到改善的原因,以及勞動產出在社會各階層與不同條件的人民之間,自然而然分配的次序。

任何國家不管實際上以怎樣的技巧、熟練度與判斷力應用在勞動上,每年產出的多寡,在該技巧、熟練度與判斷力既定不變的情況下,勢必取決於全國勞動人口中,每年從事有用勞動的比例。下文會說明,不管在什麼地方,有用的生產性勞動人數,都取決於推動這種勞動工作的資本數量和資本實際的使用方式。因此,本書第二卷將說明資本的性質,資本逐漸累積的方式,以及資本使用方式不同,所推動的勞動數量又會有何不同。

一些應用在勞動上的技巧、熟練度與判斷力各方麵都算得上相當進步的國家,已有一段時日在一般性的勞動管理或引導上,采取了大不相同的政策;而現在看來,那些策略並非全然有利於增加勞動產出數量。有些國家的政策特別鼓勵鄉村產業,有些國家則非常鼓勵城市產業。幾乎沒有任何國家對每種產業都一視同仁,不偏不倚。自從羅馬帝國覆亡之後,歐洲各國的政策對手工藝業、製造業和商業等城市產業有利的程度,一直優於農業這種鄉村產業。本書第三卷將嚐試說明這種政策的由來。

雖然這種種不同的政策,剛開始也許是特殊階級基於私利與偏見所推動的,當初不僅完全不顧,也完全不知道,它們對一般人民的福祉會造成什麼後果;然而這些政策後來卻產生了許多大不相同的政治經濟學說,其中有些誇大城市產業的重要性,另外有些則誇大鄉村產業。那些學說不僅對學者的意見相當有影響,而且也往往左右了君主與國家的政策。在本書第四卷,我將盡可能周詳解釋這些不同的學說,以及它們在不同時代與國家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本書前四卷的主旨在於,解釋全體國民收入的根本來源是什麼,以及就不同的時代與國家,說明每年供應全體國民消費的那些資本儲備的性質。本書第五卷,也是最後一卷,則是討論君主或政府的收入。在這一卷裏,我將努力說明(1)哪些是君主或政府的必要費用;在這些費用當中,哪些該由社會一般人民的奉獻來支應;哪些則該由特別的社會團體或個人來承擔。(2)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以讓一般社會成員為整個社會應該承擔的費用做出奉獻;這些方法分別有哪些重要的優缺點。(3)最後一點則是要說明,究竟是什麼理由和原因,使得幾乎所有現代政府都把這種收入的一部分拿去抵押(或者簡單地說,幾乎所有現代政府都舉債度日);而那種債務,對整個社會的真實財富,亦即對整個社會土地與勞動每年的產出,會造成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