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常常說:“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裏。”也許就是這樣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猶太人做生意發家致富的人有很多。所以,如果不想一直窮困潦倒下去,就要想辦法通過自己的努力脫離貧窮的鉗製——改變自己舊有的思想,認準目標,抓住機遇,並且積極行動起來。
實踐證明,隻有向成功者看齊,與其結伴同行,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到獲取財富的本領,才有可能幫助你擺脫貧窮。
有這樣一則故事:
智者來到一處草原,看見一頭騾子在歎氣,於是上前問道:“你為什麼歎氣?”
“每天我都早早地起來為我的主人拉貨物,可就是吃不飽,您說我能不歎氣嗎?”
“你對目前的情況不滿足吧?”
“當然不滿足了,起碼要讓我吃飽才行。”此時不遠處一群馬在奔跑著,騾子見了,又不耐煩地說,“您看看,馬也是我們家族中的一員,它吃得要比我強很多,住所也要勝過我。”
“馬為什麼能比你過得好呢?”智者問。
“因為這裏的人非常需要馬,在這廣闊的草原上人們可以騎著馬放牧。”
“我知道你過得不好的原因了。”智者答道。
“請您告訴我吧。”騾子懇求道。
“你為什麼不能做到像馬一樣奔跑呢?”
“我天生就跑不快。”騾子無奈地說。
“你真的嚐試過嗎?”智者反問道。
“沒有。”說完騾子低下了頭。
“要想擺脫你現在的處境,你必須要學會像馬一樣奔跑起來,這樣主人才能看到你的價值,你也才能擺脫吃不飽的現狀。”
騾子聽完智者的教誨後,便下決心要從馬身上學習到快速奔跑的技能。於是它開始行動起來——白天為主人拉完貨物,晚上便虛心向馬學習奔跑的技能。就這樣,通過自身的刻苦訓練,這頭騾子也能像馬一樣地快速奔跑在草原上了。
當騾子的主人發現它能夠像馬一樣奔跑的時候,便不讓它再去拉東西,而是讓它和馬一樣加入了放牧的隊伍。從此,騾子不僅不再幹最累的活,吃和住也能享受到和馬一樣的待遇,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可以看出,騾子在智者的教誨下,從馬身上學習到快速奔跑的本領,從而使自身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好比渴望擺脫窮困的人被某成功者的一句話驚醒,並以此作為致富的秘訣,通過改變自己,很快證實了自己的價值,獲取了名利。
再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在華爾街一提到“股聖”,投資者們首先想到的是彼得·林奇,但是在沒有成為投資大師之前,彼得·林奇的人生卻經曆了很多波折。
彼得·林奇出生在一個殷實的中產階層家庭,然而,自從他的父親生病住院後,家裏的經濟狀況便一日不如一日。於是,彼得·林奇被迫到父親朋友的高爾夫球俱樂部做了一名球童。
來這家俱樂部打高爾夫球的人非富即貴,於是彼得·林奇細心觀察前來打高爾夫球的富人們。
彼得·林奇由於受過很好的家庭教育,對客人總是表現出熱情的態度,而且通過觀察客人,他了解了每個客人的喜好。在客人眼中,他是一個懂事、貼心的球童。
這天,球場中來了一位客人,彼得·林奇像往常一樣熱情地接待客人,幫他準備好打球所需的必要工具。在打了一個小時的球後,這位客人休息時,與小彼得·林奇攀談了起來,客人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彼得·林奇。”
“你每天都在這裏撿球嗎?”
“上班的時候我會幫助客人撿球,下班回家以後,還要學習一些金融方麵的知識。”
“小小年紀居然對金融感興趣。”客人有些好奇地說道。
在交談中,客人問了關於金融方麵的幾個問題,沒想到彼得·林奇都對答如流。這位客人覺得彼得·林奇小小年紀就對金融如此感興趣,將來一定會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於是,他讓彼得·林奇到自己的公司去上班。就這樣,彼得·林奇拉近了自己與富人之間的距離,並為該公司贏得了不少投資收益。
在此後的人生發展中,彼得·林奇把人生長遠發展緊緊地與富人聯係在一起。他認為,多接觸這些人會對自己的人生發展起到很大作用。通過與這些人接觸,不斷向他們學習,彼得·林奇最終成為了一名享譽世界的富翁。
脫貧致富經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普遍有致富的心理,但實際上他們經常混跡於窮朋友、窮親戚之中,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思維方式,都跳不出固有的模式,他們所缺乏的是富人思維和處事方法,所以對他們來說,致富無疑是癡人說夢。
由此可見,置身的環境對一個人意誌具有極大的影響。如果把一個滿腔抱負的人放到一群胸無大誌的人群中,久而久之他就會變得驕傲自滿、不思進取,甚至曾經的輝煌也從此被湮滅。反之,讓一個沒有作為的人時刻麵對一群努力奮進、積極進取的人,那麼他就會一點一點從他們那裏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並且激勵自己不斷進取,最終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因此,不要為一時的貧窮感到灰心喪氣,隻要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堅定必能成功的決心,再從功成名就的人那裏學習獲取財富的方法,最終會跟窮困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