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二叔的建議

楚二嬸帶回來不少菜,有蘑菇,有青椒,有羊肉,有牛肉,還有不少雞蛋。

陸鈴就著自家有的材料和二嬸帶回來的菜,熬了兔肉山藥湯,做了一道紅燒兔肉,雞肉燉蘑,涼瓜釀肉,韭菜盒子,豆角煎蛋,一道蒜蓉空心菜。還給兩個孩子準備了雞絲粥,姑父受傷了,若是胃口不好,也可以喝粥。

男女各一桌,二叔和二嬸看到一桌子菜的時候,都笑著對張氏說:“老三這媳婦娶得好,有孝心,也善良,還勤勞能幹。”

楚二叔的主家是定縣首富,他是賬房先生,有時候也會跟著東家到外麵走動,定縣陸家養女陸鈴的名字他是聽說夠的。九連他們東家老爺都說了,陸家這養女比起親生的還要能幹。

這也是為何當初得知陸家打算把養女嫁給舜華的時候,他直接回了一趟村子,讓大嫂答應這件事。娶一個能幹的媳婦回來,比起娶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媳婦重要得多。

再說了,陸鈴的樣子比起陸靑鳳好看多了,除了不是陸家親生的,任何一樣都要比陸靑鳳好。舜華沒有理由放棄陸鈴這樣好的姑娘而迎娶陸家親生女兒。現在看來,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從當嫁妝這件事可以看得出陸鈴的孝心和善良,從出謀劃策讓妹夫和家裏斷親這件事可以看得出她的聰明睿智,這一桌子菜可以看得出她手巧。真的應了入得廳堂出得廚房這一句話,有她在舜華身邊,他這個當叔叔也放心多了。

“還好。”張氏淡淡一笑:“二弟趕緊坐下來吃飯吧,菜都涼了。”

楚柏寧一邊吃,一邊對坐在女席上的媳婦說:“桂花,你有時間還真是得和三弟妹學一學如何做菜,她的菜做得好吃多了。”

楚柏寧的妻子林桂花聞言,沒好氣說了一句:“我做的飯菜不好吃,也不見你瘦一點。”懟完丈夫後,她笑著對陸鈴說:“三弟妹,你這菜的確煮得很好吃,有時間我得跟你學學。平時這兩孩子吃得並不多,可是現在你看看,他們吃的一臉滿足的樣子。”

看到兒子吃得那麼香,林桂花還真是起了想要跟陸鈴學廚藝的心思。至於丈夫說自己的菜不好吃,這件事完全可以被忽略了,丈夫不挑食,她完全不擔心自己煮的飯菜不合他的胃口。

陸鈴含笑點點頭:“隻要大嫂想學,我肯定不藏私。”

楚舜華說過,大嫂林桂花是二嬸娘家村子的人,性格和二嬸倒是有點像,都是很直爽的人。現在看來,倒是真的。丈夫當著這麼多人麵說她煮的飯菜沒有自己的好吃,她一點也不生氣。

陸鈴分得清是真的不在意和偽裝的,林桂花是前者,她是真的全然不在意,反而是認同了丈夫的話。和這樣的人相處起來,至少不會累,也不會擔心她什麼時候就在你背後鬧事兒。

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吃了一頓飯,飯後,林桂花帶著小姑子阿媛去廚房洗碗。陸鈴被楚東叫住了,此時正坐在丈夫身邊,正聽著二叔問話:“阿狸,我聽你娘和老三說你打算養兔子。”

陸鈴想不到二叔問的是這件事,她點點頭:“二叔,我是有這樣的打算。”

楚東顯得很感興趣,讓她把計劃說一說。

陸鈴聞言,便把自己的計劃都一五一十說了出來。其中包括她打算把家裏附近的旱地都買下來,修建兔子養殖場的計劃也一並說了。

張氏看兒媳婦說完後,她笑著對楚東道:“婦道人家的小打小鬧,二弟不要當真。”

“大嫂,阿狸這可不是小打小鬧,這樣算下來,若是一年有一千隻兔子出窩,那就是一百兩銀子了。這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字,而且阿狸也說了一隻母兔子一年可以產子四五十隻,甚至更多。後山野兔不少,多弄一些母兔回來,一年是絕對不止出窩一千隻兔子。這生意若是做成了,比起我在外麵幫主家做賬房先生要好多了。而且,老三的束脩完全不用擔心了。”

楚東看向陸鈴,笑著說道:“阿狸,不如,我讓你大哥大嫂回來和你一起養兔子,加上你姑姑和姑父,就算你弄再大的一個養殖場,有這麼多人也絕對不成問題。”

陸鈴和楚舜華對視一眼,隻聽到他說:“你自己做主。”

看向躍躍欲試的楚柏寧還有楚嬌夫妻,陸鈴笑著點點頭:“若是大哥和姑姑姑父願意,我這裏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其實,她早就想著要如何把二叔一家子拉下來一起幹了。她不指望二叔回來幫忙養兔子,他最大的財富是他在縣城的人脈,章家用了他十年而不換賬房先生,甚至章家主有時候外出還帶上他一起,足可見二叔深得章家主的信任。章家做的是酒樓生意,比起陸家的小打小鬧來說,章家的酒樓遍布嶺南,那才叫大生意。

若是養殖場可以直接賣給章家酒樓,就不用她費心思去找合作的酒樓了。有二叔在,她相信這事情並不難辦。

楚柏寧笑著點點頭:“我肯定願意的,在外麵幹活,一個月也才一兩銀子,倒不如回來跟著三弟妹一起養兔子。”

楚嬌夫妻對此更是沒有半點意見,他們夫妻可以擺脫薛家就全靠自己的娘家,現在他們有活兒幹還拉著自己夫妻一起,他們都很感激,哪有拒絕的道理?

楚舜華看到他們說得如此盡興,冷不防澆了一盆冷水:“若是真的要做,那就好商議和計劃一下,商議好了,還要寫上一份合作文書,把每人可以分得幾成這些全都寫清楚。雖然咱們是親人,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賬目不分明,很容易傷了和氣。”

楚柏寧皺眉:“三弟,都是一家人,有必要寫這些嗎?”

楚東則是點點頭:“老三的考慮是對的,等到商議好了,就寫一份合作文書。把事情都寫清楚,這樣日後才不會有那麼多麻煩。”

他的見識比起這一根筋的大兒子要多得多,自然明白舜華擔心的是什麼。他甚至很認同舜華的話,賬目分明是非就少,他可不希望賺了銀子,日後親人之間反而鬧矛盾了,這樣的事情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