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荷包?”顧千雪哭喪了臉,“讓我繡荷包,還不如讓我去跳舞呢。”
永安長公主想起顧千雪跳舞的姿態,臉也白了,“你從小到大真的沒縫過東西?”
顧千雪很認真的想了一想,“縫過,縫過人皮。”每台手術都要縫合,這個應該……也算吧。
“……”秦妃和永安長公主隻當顧千雪被嚇傻了,開始說胡話。
秦妃歎了口氣,“那怎麼辦,要不然……本宮幫你做吧。”
顧千雪苦笑,“別了,厲王的脾氣,娘娘應是知道的,若真是讓別人幫我來做,其後果怕是更可怕。今天晚上我去做就行了。”
月兒和巧兒看向顧千雪的眼神滿是感激,眼中含淚,更是暗暗發誓,今天晚上便是不睡覺,也要教會郡主做荷包。
“既然你不會,那可怎麼辦?”永安長公主擔憂。
顧千雪一攤手,“長公主放心吧,厲王並不是真的想要什麼荷包,隻是想法子整我,我做一個就是,管它是否難看,反正算是交差了。”
永安長公主放心地點了點頭,“也是,不過你還是盡量弄得雅致些,不然把渢兒惹怒了,怕是又要整你。”
“知道了。”顧千雪點頭。
一場鬧劇,便算是結束。
永安長公主和秦妃自然不敢再耽擱顧千雪的時間,畢竟明日午時那荷包就要交出來,時間緊迫。
回了玉笙居,剛一入房間,月兒和巧兒便對著顧千雪噗通跪下。
顧千雪一驚,“喂喂,你們別說跪就跪好嗎?有事說事,如果認為錯了,就誠懇承認錯誤,跪地磕頭能彌補什麼?”
月兒道,“千雪郡主,雖然您隻是王府的客人,但從今以後,奴婢就是你的人了。”
巧兒也道,“奴婢也是,奴婢這條命就是郡主的了。”
顧千雪將兩人從地上拎起來,“你們有時間在這表忠心,還不如快點把你們的針線包拿出來,平日裏你們不是繡荷包的好手嗎?考驗你們的時刻到來了!”如同集結令一般。
月兒和巧兒相視一望,立刻跑了出去,衝回自己房間,去取那針線包。
顧千雪癱坐在椅子上,雙眼茫然地盯著屋外淒涼的風景,而此刻她的心情,也和那枯枝爛葉一般。
就在這時,玉笙居管事孫宇回來,“小人見過千雪郡主。”
顧千雪道,“你肯定是從厲王那裏來的,說吧,他又起什麼幺蛾子了?”
“……”孫宇自動屏蔽了千雪郡主那大逆不道的話,“回郡主,王爺交代,荷包的布料和針線,要用這些。”說著,將手中的袋子交了過來。
顧千雪打開袋子,卻見到一塊黑色的布料,以及金線。
黑色布料與萬俟芸菲用的料子截然不同,雖同為黑,但其手感綿柔,表麵光澤,若沒猜錯,這是宮中貢品,民間是買不到的。而那金線,是真正的金線,雖內有棉麻,但卻加入金絲。
宮中布料眾多,但貢品每年卻隻有那麼幾十匹,大部分都分給後宮嬪妃,隻有一小部分賞賜給下麵臣子。
而貢品布料之中,所有黑色布料全部賞給厲王,可見皇上對這名大皇子的偏愛之心。
顧千雪心中卻有種十分不好的預感——原本她以為,縫荷包是厲王用來刁難她的,但若真是刁難,為何卻送來布料?送來這種昂貴布料……難道厲王要戴在身上?
一時間,腦子裏竟亂了。
顧千雪還未思索出原因,卻見月兒和巧兒急匆匆從外跑了回來,每人手上都拎著一隻小籃子,裏麵放了針頭線腦的,南樾國女子都有這麼個專門做女紅的小籃子。
兩人跑得很急,喘著粗氣,“郡主,我們……回來了。”卻見到,千雪郡主手中拿著一塊黑色的料子。
做女紅之人自然都是識貨的,何況她們兩人在王府伺候多年,立刻明白了其中意思。
顧千雪低頭看著手上的料子,“看來,我還是真是敷衍不得呢。”說著,她有了靈感,“你們去將紙筆取來。”
月兒趕忙放下籃子,取來紙筆,“郡主,紙筆到。”
顧千雪接過紙筆,將紙張在桌上鋪開,“荷包應有許多款式吧?你們來給我說說,男子一般用什麼款式的荷包。”十分認真。
月兒和巧兒便為顧千雪講起了款式,而顧千雪根據兩人的描述,將各種款式描繪在紙張之上,“是這種嗎?”
兩人驚訝的發現,郡主的畫工竟如此好,隻寥寥數筆,將那荷包畫得栩栩如生,若郡主能畫些花樣子,怕是更好吧!
當然,此時大難當頭,月兒和巧兒還不會有閑心的讓千雪郡主畫花樣。
顧千雪凝眉,仔細觀察幾種荷包,而後素指指向一直豎長方形的荷包,“就繡這種。”
巧兒道,“這種荷包雖然款式簡潔,但卻極難配花色,因為可用麵積太小,卻不知繡什麼花好。”
顧千雪噗嗤一笑,“一個大男人的荷包花花草草的,多難看?還不如用一些幾何圖形來的帥氣。”說著,便在荷包上畫了兩根線。
一個橫線、一個豎線,兩條線在荷包的左上角交叉。
好似隨意勾勒的線條,但卻別有一種感覺。
月兒驚訝道,“郡主,難道您就想繡這麼兩條線?”
“不好看嗎?”顧千雪笑道。
月兒趕忙點頭,“好看好看,真的好看!若王爺的荷包上有花花草草,才很怪異呢。”
是啊……那般陰晴不定的厲王,若帶著個繡花的荷包,就如同摳腳大漢捏繡花針一般詭異。
有了設計,一切就都好辦了。
月兒和巧兒教顧千雪縫製的方法,沒一會,顧千雪便開始實際操作起來。
因不用刺繡,隻單純縫合的話還難不倒顧千雪,畢竟,她還做過手術不是?做過手術便縫過人皮,縫過人皮便會縫布,隻把那布當成人皮來縫了。
這一做,便到了傍晚。
靜抒前來找尋顧千雪。
關於白日裏南山院的鬧劇,對外是保密的,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所有知曉事情微末之人,都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