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一成利潤

“今個長平縣令走了,縣裏近千百姓自發送他五裏路。”

“長平縣令不是調走,而是告老還鄉。”

“聽說新來的長平縣令是金雞鎮驛站站長郝大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說郝大人會讓衙役趕走全縣的遊商,以後縣城外的小集市會沒了。”

四兄弟都沉默了。房間裏的氣氛有些壓抑沉悶。

“每天要少二百多銅錢的收入,這可如何是好?”趙氏滿臉的焦慮。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縣城裏的買賣比金雞鎮的好,可是要做不了了。

李如意緩緩道:“小集市沒了就沒了,我們家可以走進縣城交一個銅錢的攤位稅賣餅。”當遊商不是長久之計,隻是現在沒有本錢,開不了店,隻能等等再說。

李英華眼睛一亮,有些驚喜道:“對啊。我們可以去縣城裏麵。”

李福康語氣擔憂的道:“縣城裏麵有好多酒樓、麵館、酒館,家家都賣餅,我們家要是進縣城,餅能賣的出去嗎?”

李如意笑道:“大哥,買我們家餅的主顧就是縣城裏的縣民,隻是他們走出縣城到城門外,現在我們家走進縣城賣,他們肯定還會買的。”

李福康嘻嘻笑道:“哦。對。妹妹說的太對了。”

李健安緊蹙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平凡的臉也因此變得神采奕奕,“我這一路竟往壞裏想,鑽牛角尖了,還是妹妹聰慧。”

李英華望著趙氏微笑道:“娘,你別擔心,買賣有我們兄妹。”

“一人智窮,兩人智短,三人智長,我們五兄妹齊心協力,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能想到辦法。”李如意挽著趙氏去洗漱。

如今趙氏白天在許家做繡活,晚上回來睡覺。

李如意兄妹就在李家一直守著。

李英華將黃昏王海、王誌高先後來打聽火炕的事說了,而後道:“大哥,明個開始咱們家就砌火炕。”

“好。”明個輪到李健安、李福康在家,正好可以觀摩砌火炕。

李敏寒有些興奮的低聲道:“三弟、妹妹今個可會說了,他們已經跟王伯談好了,若是火炕砌成功,到了冬天允許王族人去各村攬砌火炕的活,王族人每砌好一家,給我們家付一成的銀錢。”

李健安驚喜問道:“王伯同意了?”

李英華挑眉道:“當然得同意,不然我們家不教他們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四個字是李如意嘴裏說出來的。

李健安看著李英華得意的樣子,有些後悔今個同意讓他跟王海談。這麼重要的事情,應由長子出麵才顯得李家重視。算了,結果很好,就不要多想。

李敏寒特意補充道:“明個王伯親自過來砌火炕,他還說不算工錢,也不用管他的飯。”

李健安笑道:“王伯還是不相信不放心。”

李福康大大咧咧的道:“我就對妹妹弄出來的這個火炕很相信很放心。”

轉眼便至第二天,王海一早就跟著眾人來到了李家。

李如意一個小女孩不方便與一群大男人說話,半個時辰前已將砌火炕的關鍵告訴了李健安、李福康。

眾人被李健安、李福康帶著去瞧看後院的紅土。

“想要砌好火炕,得用專用土,就是這種黏性好傳熱快的紅土。紅土在我們村的山裏就有。這些土是我們兄弟從山裏挖的挑回家裏。”

“有了紅土還不行,還得配上草灰、泥沙。”

“大家跟我來。”

“火炕傳熱的地方是煙道。煙道是砌火炕的關鍵。”

李健安聲音清亮,開始還有些拘謹,後麵就越說越放鬆。

眾人聽李健安說的頭頭是道,隱約覺得火炕砌好了效果會好。

李健安講完之後,王海表情凝重,環視眾人問道:“你們以前可曾聽說過火炕?”

眾人均答道:“不曾。”

王海正容道:“今個李家給你說了火炕,還教你們砌火炕,這是在傳你們獨門手藝。”

眾人望向李健安、李福康的目光立刻多了幾分尊敬與感激。

王海緩緩道:“獨門手藝是傳給兒子、徒弟的。你們不是李家的人,也未給李家行拜師禮。”

眾人均是麵帶愧疚,不知如何應答。

“李家人仁義厚道,你們不能一毛不拔白白學了砌火炕的獨門手藝。”王海說這番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是。”

“天下可沒有白得的東西。”

“大伯,你說我們怎麼做才好?”

眾人麵麵相覷,又都望向王海,請他拿個主意。

王海高聲道:“火炕砌好後,到了冬天你們要是去外麵砌火炕,所掙到的銀錢都得給李家一成。”

這個時代的人都非常樸實純厚。王族的人從李家學會了砌火炕,去外麵攬活,掙銀錢自己拿了,沒有李家什麼事,這要是傳出去,整個家族的名聲可就毀掉,許多年都被人瞧不起。

眾人敬重王海,也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紛紛點點頭道:“行。”

“我們聽大伯的。”

王海望著族人憨厚的麵孔,心裏欣慰,接著道:“李家是外來的,我們家族不能仗著人多就白占李家的便宜。這傳出去全族上下都沒臉。”

“大伯,多謝你提醒我們。”

“大伯,我們聽你的肯定沒錯。”

眾人紛紛感激王海。

王海大聲道:“人窮誌不短。我們家族祖祖輩輩在長平縣,沒有壞名聲,隻有好名聲。到了我們這裏,也不能有壞名聲。”

“那是。外頭的人說起咱們家族都是好話。”

“我們可不能毀掉家族的名聲,成了家族的罪人。”

李如意在廚房裏坐著聽完王海與族人的對話,心裏再次認為跟王海、王族人合作是對的。

王海、李健安、李福康全程跟著一起幹活,眾人隻用一日就把李家的火炕都砌好了。

李健安傳述李如意的話,“三日後,火炕幹了,就可以試燒,到時就知道熱不熱了。”

夕陽西下,王海與族人懷著對火炕能否發熱的期待心情離開李家去許家吃晚飯。

王海見族人都沒吃煮雞蛋,也把煮雞蛋放進了懷裏,帶回去給豐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