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拉扯

接下來的幾天陳叢很閑。

偶爾去長樂宮門外紮個涼棚,遠遠地偷看董胖恫嚇朝臣玩。

要麼就找牛輔蹭吃,或者去找李儒蹭喝。

實在閑著沒事,也會陪著董老太曬曬太陽說說話。

近日事態,也以一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方式飛速發展著。

據董胖親口描述,朝中公卿已經四次聯名上書,請他官複原位。

董胖沒答應。

原因嘛...說是劉協還沒親自來求他,三次!

這理由也挺扯的。

雖然陳叢之前就看出來李老陰這招以退為進挺不要臉的,但也沒想到能不要臉到這種程度。

在陳叢的構想中,董胖以退為進,嚇唬嚇唬朝臣們,坐穩了相位也就得了唄。

結果沒想到李儒這麼狠。

不僅要等到天子親自來求董卓,還得三次。

這事一旦成了現實,那董卓完全就站在了道德的最高點上。

畢竟‘前事已休,我董卓鐵了心辭官以證忠心,是你們非要逼著我回去當官,天子都親自來請了三回,我就算心裏一萬個不願意也得回去不是?’

如此一來,史官輕飄飄的一筆,拋開‘賢相’不論,董卓的‘忠相’之名可就基本上坐實了。

畢竟。

史官載事時,雖然或多或少摻雜一些個人主觀臆斷。但總體上還是以客觀為主。不可能憑著捕風捉影之事亂記。

明麵上,董卓已經把自己摘幹淨了,又辭去了官職。

史官總不能記,董卓自請城門吏就是為了恫嚇百官吧。

理由呢?

董魔王最近做什麼出格事了嗎?沒有!

不僅沒有,他還每天對著一眾公卿用心行禮。

即便身後跟著虎賁。

問題是長樂宮門值守定額就是二百,董卓隻是把普通甲士換成了親衛虎賁而已,那也是為了戍衛天子安危,誰還能挑出來理不成?

另一邊。

王允重新成為帝黨領袖,隔三差五辦著壽宴。

而帝黨們所商議的大事件,也從如何誅除‘董賊’,逐漸演變成了如何‘勸說少年天子’,以及‘趕緊把那涼州匹夫趕緊請回朝堂’。

沒了董屠夫帶刀威嚇,近來天子很是跳脫,隔三岔五就鬧點幺蛾子出來。

一拍腦門就要封這個為侯,拜那個為將的。

要麼就拿些新學的帝王心術,彰顯一下自身權柄,每每提出的治國方案,稚嫩的令人發指。

偏偏沒了董卓,帝黨隻能苦口婆心地勸,一遍又一遍地勸。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反而落了一身埋怨。

事到如今,劉協就差指著他們鼻子來上一句‘爾等與董卓何異’了。

再者。

各軍催餉的奏表已經遞到了天子案頭,劉協可以不當回事,但朝臣們卻不敢不當個事,若是繼續這麼下去,繳不來稅賦,朝中大臣們可就隻有自己割肉填補空缺了...

那可是二十萬大軍!

京兆府側,英雄樓已然竣工,開始了正常運轉。

樊稠掛為樓將,胡珍添為樓相。

有了西涼軍方背書,每日出入其中的關中任俠絡繹不絕。

連帶著任俠這個職業的地位都拔高不少。

以前提起任俠,不說人憎狗厭也相去不遠了。

然而今時今日,隨著司隸、關中、並州三地英雄樓的興起,職業越發規範,任俠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

恣意灑脫,快意恩仇,關鍵是還有錢拿。

蔡邕那邊...

邀請陳叢過府的請柬已經遞過兩次了,陳叢並未理會。

原因也很簡單——拉扯。

上趕著的不是買賣,泡妞亦是同理。

能強吃到嘴裏當然最好,強吃不了就要講究方式方法了。

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真諦就在於:下好餌的同時營造一種似有若無的欣賞,而不是‘燕子,沒有你我可怎麼活’的迫切。

獵人和獵物之間的關係亦非永恒不變的,隻有主導情緒變化的一方,往往才能笑到最後。

救命之恩固然重,但是情緒的發酵是需要時間的...

...

又是一日陽光午後。

小院裏。

老太太拉著董白絮叨個不停,時不時令婢女端來雞湯、參湯、鴿子湯。

看著董白喝盡,才露出一口豁豁牙笑得開懷。

陳叢則是貓在小院一角,靠在虎皮搖椅上,百無聊賴地曬著太陽。

安逸、閑適。

“姑爺,蔡府的請柬。”

陳叢眯開一條眼縫,看向快步走來的絮兒。

“拆開幫姑爺看看,是論道還是答謝恩情。”

絮兒拆開信箋觀望一陣,肯定道:“是論道。”

“哎喲?蔡老頭這回倒是學聰明了嘛,前兩次還說答謝恩情,這麼快就改口了?”

陳叢不搖了,起身撐個懶腰,朝著絮兒吩咐道:“麻煩絮兒姐幫我挑件得體的錦袍。”

“奴卑賤,當不得姑爺一聲絮兒姐,婢子這就去。”

陳叢笑而不語。

宰相門七品官,絮兒作為老太太的貼身奴婢,尊重她便是尊重她背後的老太太了。

絮兒轉進臥房,出來時手裏捧著玄色錦袍、金冠、束帶。

隨即幫著陳叢著袍。

“姑爺,婢子想不明白。”

“哦?說說看。”陳叢攤開雙臂,杵著配合著絮兒更衣。

絮兒一邊收拾著陳叢,一邊問道:“前兩次蔡治書說是答謝姑爺救女之恩,姑爺回回推說有事,這回顯然沒有前邊兩回客氣,姑爺反而赴邀?”

陳叢嘿嘿樂道:“那我考考絮兒姐,你說怎麼能讓別人一直欠著恩情?”

絮兒這邊還在思索,那邊老太太早就樂開了花。

“咱家乖孫就是機靈,不給旁人償還機會,別個自然一直欠著恩情呐。”

陳叢比個大拇指回去:“太奶英明。”

老太太又是一陣開懷大笑。

告別了董老太,陳叢隨即鑽進董卓的書房。

第一次登門,總不好空著手去,自然是要提點‘薄禮’的。

送大儒自然不能使些金銀美玉之類的,忒俗。

書卷、古籍也就成了首選目標。

董胖沒文化不假,但越是沒什麼越是在意什麼。

真別說,相府書房藏書還真不少。

就是不少燎了黑邊。

也不知道殺人放火多少回,能從各家搜來滿屋的書卷。

陳叢尋摸一番,找出一部佛經、一部道經拎在手裏就算了事。

這種書就算書房擺上八百年,董胖也不可能翻一遍,索性拿來送人也算合適。

至於書籍,便是董卓不看,以後董嗣也得看,陳叢自然不會掏出來送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