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太師府內,自詡威勢蓋過天子一頭的魔王怒了。
眼前能砸的全砸了。
西涼諸將跪了一排,愣是沒有一個敢吱聲的。
“廢物!蠢貨!咱家養你們何用?四千騎啊,整整四千鐵騎竟搜不到區區兩個逆賊?來啊,統統拖出去,打四十軍棍!”
不怪董卓暴怒。
四千鐵騎!其中還有配備強弓、手弩的三千飛熊!
當初他在涼州平定羌人時都未出動如此陣仗。
這幫廢物兜兜轉轉搜了一個月,連曹操的影子都沒見著,他如何不怒?
“嶽父,打不得啊嶽父!”
“滾開,哪個是你嶽父,咱家沒有似你這般狼心狗肺的女婿!”
罵完李儒,董卓倒是未提軍棍之事。
洛陽的繁華確實磨平了他的雄心壯誌,但是作為一個起於行伍之間,輾轉經營十數載的梟雄,他還沒有昏聵。
各地反賊聲勢浩大,隨時可能興兵作亂。
此時打了諸將,若亂起,誰替他領兵禦敵?
他快六十了,提不動刀了。
便是再氣,他也得忍。
恍惚間。
董卓忽然看到一人縮首耷腦往華雄身後藏,滿腔怒火頓時便找到了宣泄口。
“張濟狗賊!你往哪躲?”
張濟跪趴出列,伏地瑟瑟。
“太,太師。”
“哼!數你那侄兒廢物,二百飛騎拿不下一賊,放跑了曹陳二賊,你便是首惡。來啊,將這無用的廢物拖出去,仗四十!”
張濟大驚,四十軍棍下去,少說在床上躺倆月。若軍士手底下沒個輕重,說不準直接被打死當場。
“太師,末將冤枉啊。”
“拖下去!”董卓厭惡地揮揮手。
李儒心知勸不動,也就不勸了。
他了解董卓,那就不是個能受氣的主。
這口惡氣如果不出在張濟身上,也會出在別人身上。
所幸張濟治軍、布陣本事一般,打了也就打了吧。
不肖片刻。
堂外傳來陣陣慘叫....
董卓長舒口惡氣:“奉先還未回轉嗎?”
李儒道:“都亭侯前日傳信,還在管城一帶堵截曹賊。”
“還得是奉先啊,我兒忠義。待奉先回轉時第一時間通報咱家,咱要重重賞他。”
“喏。”
李儒看得通透卻不點破,隻覺一股深深的無力感襲上心頭。
他那嶽父要賞呂布,壓根跟忠義沒有半點關係。
盡是因為呂布又有用了。
因為呂布勇武非常,因為呂布騎戰無雙。
董卓要仰仗他為騎兵大將抵禦諸侯。
李儒並不反對董卓親近呂布。
隻是這般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嘴臉過於功利,父子離心是遲早的事。
‘或許,他....真的老了吧。’
李儒輕歎一聲,向堂外張濟處尋去。
希望還沒打死...
......
......
美人鄉,英雄塚。
離開鞏縣時,曹操腰膝酸軟四肢無力,仍意猶未盡地咂著嘴,回味這一個月來的美好時光。
那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
不說別的,就那些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兒崇拜的目光,足以令任何男人沉淪。
更何況大姑娘小娘們不僅不要曹操賞錢,甚至還往裏貼補不少,隻為幫扶落魄才子‘吉利’一把。
這段時間裏。
曹操堪稱風頭無兩,混得比北宋勾欄白嫖客柳三變還好。
畢竟人家柳三變隻是白嫖,他曹操還能掙錢。
這踏馬上哪說理去?
期間。
在陳叢還在為借鑒默默臉紅時,曹操又從他那掏了不少華美詩詞。
美其名曰:不忍埋沒詩仙之才,人雖死,詩作亦當流芳百世。
至於為何詩作署名皆為‘吉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路邊放個水的工夫。
曹操背著史阿、禰衡,又湊到了陳叢身邊。
小聲道:“子寧呐,你那詩仙朋友可還有其他佳作?”
大坤坤一抖,差點呲手上。
陳叢警惕道:“幹嗎?”
他現在是看到曹操就牙疼,生怕未來曹魏董事長死在女人肚皮上。
蝴蝶一扇,魏武升天?
那他提前加注的原始股豈不是全砸手裏了!
曹操訕笑兩聲:“子寧勿慮,為父隻為陶冶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
這不純純那根稻草當香燒,糊弄鬼呢!
陳叢斬釘截鐵道:“沒了!”
“真沒了?”曹操不信。
“小婿本就不識字,全靠腦子靈光記下這諸多詩詞,嶽父以後莫要再問。況且....”
“況且如何?”
“有人愛才,有人愛勢。若有朝一日嶽父成了天下主,豈不更招女子傾慕?”
曹操大駭,一把捂住陳叢的嘴。
低聲喝道:“休要胡言!為父豈為那無君無父的亂臣賊子!”
陳叢拍開曹操手掌。
笑道:“嶽父何故辱罵高祖皇帝?”
曹操怒道:“我何時辱罵高祖?”
“劉季,一小吏耳,食秦祿而以漢代,難道不是亂臣賊子?”
“.....”
“武王以臣伐君,以周取商,亦為亂臣賊子呼?”
“.....”
“遠的不提,就說那董胖。若他當真掃平天下重整山河,史官會記他是亂臣賊子?”
“.....”
“嶽父,亂臣賊子是失敗者的恥辱柱,成功了那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曹操瞳孔劇震。
他怎麼也沒想到陳叢如此膽大包天。
那麼問題來了。
女婿完全不尊漢室,隻認曹操,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最後得出結論:有好有壞。
隻是手中暫無一兵一卒,這等大逆言論未免太浮誇了些....
曹操沉默良久,理智終究戰勝了野心。
“子寧何時變得如此伶牙俐齒?”
陳叢拱拱手:“嶽父教得好。”
“此事休要再提,操世食漢碌,自當忠君體國。”
“嶽父說得真好,比那百花樓的姑娘唱得都好。”
曹操老臉一黑:“滾!”
“哎!”
陳叢如蒙大赦,翻身上馬,麻溜滾求。
他嘚吧一大堆本來就不是要勸曹操。
有啥好勸的?
管他忠臣也好,奸賊也罷。
反正自古華山一條路。
他願意當忠臣,也得當得下去才算。
別人腦袋別褲腰上,陪他風裏來雨裏去的,也不是為了成全他的千古忠臣之名。
就說這漢末三大腿裏,還真有誰能把權柄交還給劉協?
就算是以仁義立本的劉跑一樣不行。
同樣的道理。
就算劉備願意,還得問問關二張三豬哥哥願不願意呢。
陳叢說了這麼多,隻是為了讓曹操分清主次罷了。
別一天天不著四六的光想著小姐姐。
股價跌停了算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