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一別後,劉邦親率大軍返回邊城,因為原來隨他們出城的陵城百姓無路可去,所以劉邦也一並帶上,準備把他們順路安置在沿途的其他城市中。
到日前他們已經行進了三日之久,行程不到百裏。
日近午時,陽光酷烈,正好途徑一森林,劉邦於是下令全軍休息,生火造飯。
飯後,全軍原地略作休整,而劉邦孤自坐在一塊岩石上,遙望著遠方,淺紫色的瞳孔裏難掩一抹凝重。
“已經三天了……行程居然百裏都不到……”劉邦輕聲歎息著,按這個速度計算,耗費三十日他們都趕不回邊城。
“可邊城戰事緊張,時日拖不得啊……”劉邦暗歎著,他心裏知道,帶著那些陵城的老弱孩童,大大拉低了他們的行軍速度。
但是能怎麼辦?他們決不能丟著這些百姓不管……劉邦心裏清楚,民心是他們最重要的力量,這是萬萬丟不得的。
所以他堅持帶著一眾十幾萬人的老弱孩童前進,誰也不拋下。
“也隻能等到了鶴沽城,把百姓安置在那裏後,再快速進軍了……”劉邦心裏勸慰著自己,可是這一路此去鶴沽城,也還有百裏的行程啊。
“唉……”劉邦忍不住長歎出一口氣,心裏一麵感慨著路途艱難,一麵思慮著不知道項羽他們那邊是否順利。
而在這時,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卻悄悄走來,趁著護衛士兵們不注意,從背後走近了劉邦的身側。
“誰?”劉邦低喝一聲,警覺地回頭看去。
隻見一個老人緩緩走到他身旁,見他發現後,立即躬身行禮,呼道:“小人魯莽,請漢王恕罪。”
“老人家快快請起。”劉邦回頭一看,下意識起身去扶起了那個老人,而後輕聲問道,“您有什麼事嗎?”
老人抬起頭來,看著劉邦,神色奇怪地說道:“小人擅自過來,行為甚是不軌,但我卻是有事要找漢王,望漢王莫怪……”
“沒關係,有什麼事你且說。”劉邦說著,見老人年邁要扶他坐下,卻被老人萬般推辭了。
“那我就直言不諱了……”老人頓了一下,目光嚴肅起來,“在下鬥膽一問,漢王是要帶領軍隊返回邊城嗎?”
“……嗯,是的。”劉邦遲疑了一下,回答道。
“軍情急嗎?”老人又問道。
“……急。”劉邦又是遲疑了一下,說道。
“那漢王準備怎麼安置我們這十幾萬鰥寡孤獨的老百姓呢?”老人再次問道,“我們這裏隻有老人和孩子,既無錢也無力,對你們沒有一點益處,吃你們的軍糧不說,還會極大地拖慢你們的行軍速度……總不能一直帶著我們啊……”
“老人家您也不能這麼說,畢竟你們是因為我們的軍事計劃而被迫離開了陵城的,我們理應對你們負責的……而且如你所言,這十幾萬百姓畢竟都是老人孩子,我們也不能不管啊……”老人的話算是說到了劉邦的心坎上,但劉邦卻仍是寬心地勸慰老人,“所以您不用擔心,我們決不會扔下你們的……”
“唉……承蒙漢王仁心為民,可一直帶著我們走,也總不是辦法吧。”老人歎了口氣,又對劉邦說道。
“我知道,大家都是老人孩子,一直跟著我們也遭不了這軍旅之苦……所以我是想,先帶著百姓們一起走,然後在前路經過鶴沽城時,把你們安置在城中。然後我們再加速行軍,這樣,對軍民都好了吧。”
劉邦淺紫色的瞳孔隱隱閃爍,話語間,他一直審視著眼前這個老人,而且確實看出了些端倪——眼前此人,長須年邁,卻身骨挺立,相貌平平,卻眼神含光。怎麼看,劉邦都覺得他不簡單。
“鶴沽城……此去鶴沽城還有百裏距離啊。”老人憂心忡忡地說道,“這不是耽誤你們太久了嗎?為何不就近在幾裏以內找一座城市先安置百姓呢?”
“老人家說的是。可現在的秦楚經曆戰亂,情況慘淡,如果隨意把百姓們安置在一座城市裏,肯定會出現許多生存問題,到時候我們是一走了之,可這十幾萬老弱百姓該怎麼辦呢?”劉邦輕歎一聲,解釋道,“而鶴沽城好歹以前也算是秦楚的一個繁榮城市,料想那裏的情況應該比其他地方都要好些,至少溫飽問題可以得到解決,把百姓們安置在那裏,我也才放心啊。”
“漢王厚德啊……小人敬仰。”老人感慨著,竟拱手對劉邦行了一個很標準的臣子禮節。
“老人家過獎了,身居護國王一任,自然要護家國百姓安康。”劉邦看著老人的動作,暗中吃驚,表麵卻風平浪靜,微笑著說道。
“可是,漢王,你的判斷或許有些差池……”老人抬起頭來,看著劉邦的眼睛,緩緩說道,“鶴沽城其實不是個好去處。”
“哦,此話怎講?”劉邦疑惑道。
“漢王有所不知——這鶴沽城雖然以前是座繁榮的都市,但它的繁榮恰巧是建立在城中年輕人人口的高比例上的,因為年輕人多,所以各方麵發展迅速,城市活力強……”
“但禍福所依,也正因為這一點,使鶴沽城在這些年的戰亂中受到的創傷最大。嬴政強權征收各城人力和資源。而鶴沽城正好有著大量的青壯年人和豐富的資產,於是被白起的軍隊作為重點對象全麵征伐。”
“當時鶴沽城情況極其嚴峻,鬧得滿城風雨,年輕人跑得跑,死的死,剩下的就全被抓了。而看著鶴沽城就要毀於一旦,城裏的老人們也紛紛帶著小孩出逃到了其他城市……”
“所以現在的鶴沽城,幾乎就是一座死城,連一點人煙都沒有,其他方麵的生存問題肯定都隻重不輕。”老人聲音凝重地說道,“所以小人認為,這鶴沽城實在不是個好去處啊。”
“這倒卻是出乎了本王意料啊……”劉邦神色驚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