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才是神仙,神仙是不會與凡人有糾葛的,父子情都看不開,怎麼成仙?
張元吉看開了,所謂父子也不過是兩個亡魂一先一後鑽進兩具身子裏,有什麼值得留戀?
可看開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張元吉可以拋下將自己當成偶像來崇拜的兒子,卻無法向張原儀坦白自己將要拋下他,獨自飛升。
而且他還有其他苦衷,張原儀是個可憐人,他將自己看的太重了,從未想過在那個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年代,張元吉要飛升,難道還考慮他張原儀的心情?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前麵還有一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這才是張元吉的苦衷,所有的誤會都起於這一句話。
張元吉生於明宣宗年間,卻是在明憲宗繼位之後才得勢,當然有年齡的因素,可明憲宗會對張元吉大肆封賞,也是因為他需要張元吉。
縱觀明憲宗一生,最為人們熟知的恐怕就是他與萬貞兒的情事,萬人之上的皇帝卻獨寵一個大自己十九歲,體格壯碩,聲音似男的大齡女漢子,雖說有童年陪伴之情,可皇帝的特征就是無情,更別提在佳麗如雲的後宮裏,專寵萬貞兒幾十年,萬貞兒病逝,他感歎一句沒有貞兒我也不想活了,沒多久也駕崩而去。
傳奇人物必然有不凡之處,年紀大,容貌不佳,可以擅長房中術,可以工於心計,可以有許多古古怪怪的把戲來取悅皇帝,張元吉沒有明說,隻是隱晦的告訴我們,他為明憲宗與萬貴妃的甜美愛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明憲宗崇佛信道也是出了名的,不足為怪,張元吉的把戲也不過是弄些龍精虎猛的丹藥,或者用和合術幫萬貞兒迷惑皇帝,總之就是些他沒臉說的旁門左道。
皇帝一聲令下,龍虎天師差點被淩遲處死,實力懸殊如此之大,張元吉的智商也沒問題,若不想死,必不敢得寸進尺的討要封賞,除非他確實有功,這是張元吉一開始向朝廷索取的原因,而他自紅塵中醒來,自覺道行已夠,可以飛升時,才發現自己的離去會給張家帶來災禍。
皇帝也想長生不老,萬貴妃也想青春永駐,這一對高貴夫妻還在人間廝混,他們封的大真人豈能跑到天上去?
張元吉敢明目張膽的飛升,龍虎山就會被朝廷大軍鏟平,因為他與宮裏牽連太深了,那些被他伺候的人,不希望他走到自己前頭,更何況全天下的道士和尚早就看他們不順眼,巴不得取而代之。
張元吉有了退意,可樹大招風,絕不是找個借口就能溜掉,許祈曾抱怨,他說張元吉屢次激怒朝廷的目的是想撈個誅九族的罪,好借皇帝的手來除掉兒子,但他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張元吉想弄死的僅僅是自己罷了。
借口雲遊而溜走,皇帝還用得到他,不會讓他走,隨便找個法子假死,死的太荒唐,比如掉茅坑裏淹死了,他沒臉見天上的張家先祖,而死的詭異一些,他可是大真人,大掌教,朝廷一定會查,龍虎山一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個不留神,皇帝召集天下高人給他張元吉招魂,那可就玩大了。
生在道門家,想死也困難。
所以他隻能讓皇帝殺掉自己。
可他沒想到朱見深就是不殺,也許是舍不得,也許是為了迷惑百姓,不過都無所謂,被趕下寶座的張元吉鬱鬱而終,也是絕妙的脫身之計,可他沒想到自己折騰一通反而炸出個張原儀。
無端與天師寶座說拜拜的張原儀很委屈,勸父親解開廖均卿的卦語,扯大旗造反。
張元吉被這瘋狂的想法嚇了一跳,這才開始正視兒子的心情。
張元吉了解皇帝,他明白自己觸犯國法的行為不會摸到皇帝的逆鱗,他仗著皇帝的寵愛,居功自傲,說穿了也不過是膨脹了,向皇帝撒嬌呢,皇帝也許會為了平息眾怒將他殺掉,卻不會抄家滅門,可一旦造反,就是赤.裸.裸的背叛,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會容忍。
當時的帝位是從朱允炆手中搶來的,廖均卿的卦語又與朱允炆有關,隻要走漏消息,等待龍虎山的一樣是抄家滅族,所以張元吉要麼幹掉兒子,要麼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他泄露那句與朱允炆有關的卦語。
而張元吉想到的法子就是自己去破解,他挖了九座山,埋了九口棺,故意向朝廷泄露風聲,說自己準備靠風水造反,於是皇帝來殺他,理所當然。
造反的罪名,張元吉可以擔,兒子不行。
明憲宗親手封的天師,親手廢了,親手再封一位,如果再廢,那就是他的眼光有問題,不到萬不得已,皇帝不會再動龍虎山,張元吉本就是辜負皇恩的有罪之人,他心有怨懟而造反是正常的,隻要龍虎山與他劃清關係,皇帝不會降罪,但若是張原儀出麵造反,便會讓皇帝懷疑張元吉的所有後人了。
後來的事就是許祈說的那樣,張元吉假意安撫兒子,等皇帝的刺客來了,借機遠遁,而張元吉說,當時的九龍棺根本沒有任何殺招。
他又不是真的想造反,隻是被張原儀逼得在家裏待不下去,又對廖均卿的卦語比較好奇,這才四處找了找,除了官賜村的棺材,其餘都是空的,埋進去玩的,而官賜村裏的大弟子也不是為了殺掉張原儀,是張元吉自認負這這位弟子良多,擺出一口讓人返老還童,增加壽算的棺材陣來彌補他的。
而張元吉總往明長陵跑的原因,也是想看看廖均卿曾在那裏做過什麼手腳。
九龍棺的初衷是給張原儀解悶,讓他慢慢找吧,找上幾十年,什麼心思都沒了。
可張元吉沒想到,平日裏對他言聽計從的兒子,竟然如此偏激。
藏在暗處的張元吉看著兒子在夜裏借酒澆愁,看著他孤身犯險想要闖進明長陵一探究竟,看著他心力交瘁,在荒野求老天爺將父親還給他…
以張原儀當時的心境來說,要不了十年便會耗盡心血,鬱鬱而終。
張元吉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他重回官賜,讓大弟子找機會現身,讓張原儀意識到父親欺騙了他,讓他徹底死心。
於是睚眥三重函現世,張原儀的心碎了一地。
如果張元吉在這時候飛升也就啥事都沒了,但他又覺得虧欠兒子,便決定看他娶妻生子,守護他到壽終正寢。
可他萬萬沒想到,張原儀居然不肯死,居然一次次吞噬別人的意識,賴在人間不肯死去。
這才到了張原儀猜對的部分,張元吉開始錯愕,一個擁有諸多記憶的兒子,還是他兒子麼?
如果說起先的張原儀隻是他放不下的牽掛,一次次衝向明長陵的張原儀便是令他頭痛的心病,那走向瘋狂的張原儀,就徹底淪為他的心魔了。
許祈想盡辦法騙我們開棺,這一點,他與他父親想到了一處。
天夢山鬼穀洞的棺材,就是張元吉騙他去開的。
挖了第一口棺材的人,是在張元吉的控製之下,小茶館裏,當著張原儀的麵說出這個消息的中年漢子,就是張元吉偽裝的,將兒子騙到鬼穀洞附近,他又托人前去相勸與搭救,再一次告誡了棺材的凶險,希望張原儀放棄。
實際上那時候的九龍棺不凶險,張原儀碰到的女鬼是他爸爸送去的,不過張元吉做了決定,他認為兒子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倘若再不聽勸,他便真的要下殺手了,不是用八字,而是直接讓張原儀死在某一口棺中。
張元吉有這個本事。
確信被父親欺騙,張原儀喝了頓酒,在荒野中破口大罵,表達了永不放棄的決心,一定要開了棺材給父親看看。
於是張元吉奔赴天下,重擺殺機重重的九龍棺,不管哪一口都能幹掉張原儀,隻要他開棺。
他不能親自動手,因為兒子落得如此悲慘,本就起於他的欺騙,若是親手殺掉,便是他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夢魘,無法剔除的心魔。
心魔就在這時候作祟了,張元吉起了殺意的同時也有愧意,兩種情感相互交織,他被折磨的快要死掉,隻好再次出山,再次重擺九龍棺,改成用八字陰算張原儀,同時他去了匈奴地宮,取走金人擺了第十棺,又跋山涉水,在一條連他都險死還生的山澗中找到原始龍袍,便靜候張原儀趕來赴死。
這是一條九死一生的路。
張原儀死在九龍棺之一,那是他命中有此一劫,若是順利闖到這裏,第十棺會將張原儀送到火山地獄受刑,洗淨害人罪過,張元吉便會帶著被龍胎溫養過的原始龍袍去救他。
龍脈依山而伏,傍水而行,人力不可逆,張元吉想將九條小龍脈引到這裏來救活死龍胎,再溫養龍袍,就需要金人幫他打一條通道,在陰間抄個小路,讓龍脈可以走到這裏,而作為回報,張元吉會鎮守此地,等最後一尊金人趕到,他幫助金人潛入陰間。
因為有他張半仙坐鎮,陰差不敢窺視,金人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溜進去。
但張元吉還沒成仙,世事變幻難測,他沒料到一番陰差陽錯之下,張原儀沒有躺進第十棺,居然和金人一起來了。
險些功虧一簣,若是沒有我和爺爺,張元吉隻能親自出手,那他就會在悔恨中入魔。
不管怎樣,殊途同歸了,了卻一樁心事的張元吉心中坦蕩,可以安心離去,原本他想殺我為兒子報仇,隻是爺爺不受建木誘惑,以死相逼,他隻好吃癟,畢竟這種小仇恨也不是無法克服,不會影響到他。
囉囉嗦嗦一大推,天色發亮,張元吉將蛻了一層黑皮的許祈抱在懷中,大步走向水窪:“我走了,你可以爬建木,但不要對我出手,切記,切記,你若將我打下來,我讓你滿門不得好死!”
張元吉要走,我大叫道:“站住,我爺爺的滿門就剩下我了,你要殺我,我也有血仇要找你清算。”
張元吉果真停步,冷漠道:“怎麼算?”
爺爺說:“那就算吧,建木難爬,我的滿門主動要死,我陪著。”
我指著方航的人頭,說道:“殺我兄弟,就這麼算了?縱然不是你的對手,我也可以照你說的,將你打下來,讓你數百年的願望化作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