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永樂皇帝是人君,就更不能輕易地改變命運了。隻要人君的命運一改變,整個天下,皇朝的氣運,無數人的生命,都會隨之改變。
但方淼淼架不住含山長公主的苦苦哀求,永樂皇帝自年輕時就四處征戰,風裏來雨裏去,身體留下了不少的舊傷,雖然宮裏有禦醫為他精心調養,但終究治標不治本。
含山長公主也不是奢望永樂皇帝能夠長生不老,隻是希望他的日子能夠過得舒坦些,身體上的痛苦能夠少一些。
方淼淼便給了她一個瓷瓶,九顆補中益氣丹。丹藥能夠固本培元,祛除傷患,若是永樂皇帝從此以後好好保養身體,延年益壽是不在話下。
永樂皇帝心情舒暢,笑著應道:“我知道了,你都叮囑了多少遍了。”
含山長公主拾起一枚白子,看似隨意地放在棋盤的東北角。
“嘶。這一步轉守為攻,把我的一條大龍給殺了。”
永樂皇帝輕吸了口氣,擱下手裏的茶盞,專心致誌地思索著棋局。好一會兒,方才將一枚黑子落下,隻見糾結的棋勢瞬間變活了起來。
他頗為自得地說道:“置之死地而後生。嗯,這一步,走得不錯。”
頓了頓,他眼鋒一閃,看似無意地道:“聽說汝陽最近很活躍,張羅著要將謝家的姑娘介紹給南兒?”
含山長公主秀眉微蹙,道:“皇兄你也知道了?”
永樂皇帝哈哈一笑,道:“別看我天天窩在宮裏,但這天下就沒有我不知道的事兒。”
含山長公主不以為然,道:“我知道,皇兄最近弄了一個什麼東緝事廠,用的是親信太監擔任首領,聽說如今他們隻對皇兄負責,橫行霸道,可以隨意監視,緝拿官員百姓。就連南兒的錦衣衛,也要避東廠的鋒芒。”
東廠的權力,有一部分,是與錦衣衛重疊的,而且宦官身處皇宮,與皇帝朝夕相處,明顯使用起來比宮外的錦衣衛更為方便,順手。長遠來看,更是有製衡錦衣衛的意圖。
永樂皇帝濃眉一挑,道:“哦,是南兒給你說的?”
含山長公主搖了搖頭:“他沒給我說這些。隻是我參加汝陽的宴會,聽了一耳朵。”
永樂皇帝歎了口氣,道:“果兒,你別生氣。我這麼做呢,是有原因的。”
含山長公主揮了揮手,道:“皇兄心懷天下,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由的,不需要向我解釋。”
若是有外人在場,必定會對永樂皇帝和含山長公主的相處模式感到十分的驚訝,含山長公主對永和皇帝沒有半點討好和奉承。開心就笑,不開心就罵,跟普通尋常百姓家的兄妹倆沒什麼兩樣。
當然了,若是換一個人,永樂皇帝必定不會如此忍讓。他的兄弟姐妹很多,能讓他如此信任和看重的,也唯有含山長公主而已。
這不僅僅是年少時的情分,更多的,是他的每一次決定,即便是靖難之役,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輸了就要玉石俱焚,含山長公主都是堅定地支持他,從來沒有動搖過。
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世時,分封二十五人為藩王,藩王基本上都是太祖皇帝的兒子,分鎮全國各地。
藩王的權勢很重,擁有自己的護衛兵,少則三千,多則數萬,特別是北方邊防線的幾名藩王,首當其衝,麵對的是元朝殘餘勢力,所以擁有指揮軍隊的權力。
太祖皇帝認為:天下之大,鼻尖藩屏,上衛國家,下安民生。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朱棣被太祖皇帝封為燕王,就蕃燕京。
本來,他雖然有野心,有能力,但心中也清楚,造反是要被釘在史書的恥辱柱上,即便登上了帝位,惡名也還是無法洗刷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朱棣的侄子。他即位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收攏權力,防止藩王坐大,便聽從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迫不及待地進行削藩,並且剝奪藩王的護衛兵。
他先動手對付的是周王,而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弟,關係密切。隨後,建文皇帝又先後廢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四王,這一係列的動作,使各藩王感到岌岌可危。
朱棣雄才偉略,殺伐決斷,不願意做案板上的魚,任人宰割。終於,他以“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為理由,揮師南下。
在朱棣攻破金陵城之後,建文皇帝就不知下落。
史書上的寥寥數筆,但朱棣幾乎是千年皇權曆史上,唯一一個由藩王而起兵成功,最終登上皇位的人。當中的運氣,艱辛,危險,甚至生死一線,實在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永樂皇帝朱棣凝視著含山長公主,心中歎息,自己的這個妹妹一直是最硬氣要強的。當年建文皇帝想要將朱棣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一網打盡,想方設法地設下陷阱,引誘入皇宮。是含山長公主單槍匹馬闖入皇宮,頂著禦林軍的長槍短劍,將建文皇帝和幾個臣子一頓臭罵,硬是將三人帶出宮來,護在自己的府邸。
當建文皇帝回過神來,派兵馬圍困住含山公主府時,又是她帶領著公主府的衛,牢牢守在府門前。
火把熊熊燃燒,火光熒熒閃閃,如潮汐般掩映浮蕩,她手握長劍,如同女神一般高傲而不可侵犯。
這一幕,給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直到現在,他們都一致認同,這位姑姑,是天下最為勇敢的女人。
永樂皇帝朱棣即位之後,封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為漢王,朱高燧為趙王。而含山長公主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不同,她是上了尊號的,封為定國含山公主,比一般的親王公主都要尊貴。
而這永樂皇帝還嫌不夠,他盤算著要給陸之南封王。
陸之南小時候,曾在燕京住過一段時間,他聰明伶俐,性子又好,極得永樂皇帝和徐皇後的疼愛,就連永樂皇帝的幾個兒子,對他也是很維護的。
永樂皇帝的想法,得到了徐皇後,太子,漢王和趙王的一致同意。但含山長公主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