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黃金書上載刻的內容是《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又叫《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在1到2世紀的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記載的是釋迦摩尼在袛園精舍中講給長老舍利弗等大弟子、文殊等大菩薩以及眾多佛弟子的佛法,主要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世界和正報世界,好讓信眾信仰佛法,是佛門的入門經文,也是淨土修行法門時的必修經文。
徐景行對佛教太大的興趣,也不太願意背誦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文,但是,就連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佛教能成為三大宗教之一,確實有其獨特之處,尤其是在修行方麵,很有一套,比道教更“方便”更“快捷”,也難怪佛教曆朝曆代都能招攬到那麼多的信眾,如若不是曆史上有過好幾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可能佛教早就成為這塊大陸上的第一大教了。
就拿這《阿彌陀經》來講,經文中大多數內容在徐景行看來是完全的廢話和無意義的臆想,但其中一小部分涉及到修行方麵的內容卻很有用,比如說其中提到的一個概念叫做“五力”,哪五力呢?分別是信、精進、念、定、慧五力,分別對應五根,在經文中這五力聽起來有點玄妙,可是對應在徐景行自個兒的修行中,卻很容易就能理解,都是那種不可言說的修行心得,隻有當你親身體驗過後才能理解的存在。
如果說的直白一些,這五力其實就是指一個人在修行方麵的天賦以及心誌的集合體,甚至,這種說法不光可以應用在修行上,就算是普通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也需要有這五力的存在才有機會達到目的,也就是佛教經文中說的“到達彼岸”,按照佛家之言,如果五力足夠強大,甚至能無視苦海的種種從而“直達彼岸”。
另外《阿彌陀經》中還提到了“七菩提分”以及“八聖道分”則是“五力”的進階版。
按照徐景行的理解,當一個人的五力強大的時候,那就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了,因為五力對應五根;而七菩提分則對應的是七覺,也就是所謂的七識,能修出七識,那已經是比較強大的修行者了,徐景行現在也不過是處於第七識初醒的程度而已。
至於八聖道分,那基本上就是佛陀菩薩一般的境界了,已經到了傳說中可以輕鬆摒棄“貪嗔癡”的地步,說的直白點就一個意思——已經不是人了。
這些內容在普通人看來,顯然全都是無稽之談,甚至就連絕大部分的佛教徒也不知道這些內容到底指什麼,隻會覺得玄之又玄。
可在徐景行讀來,這篇經文中的一小部分內容確實是有價值的,最起碼,對他本人而言是有價值的,因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涉及到了一個根本——人。兩教中都有大量對人類自身的認知和解讀,雖然使用的詞彙各不相同,但原理卻是一致的,而這會讓他對修行的理解和認知更進一步。
不過現在不是研究佛經的時候,他在簡單瀏覽過黃金書上鏨刻的文字內容之後就將注意力放在了書裏蘊藏的靈氣上。
這本黃金書裏蘊藏的靈氣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多,但奇怪的是,這書裏的靈氣在不斷的往外擴散,用本相一看,這書跟正在運作的空氣加濕器差不多,在不斷的往空氣中排散靈氣。
他見識過不知道多少蘊含靈氣的古董,但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別的古董隻會生成並且儲存靈氣,隻有在被特殊手法觸動之後才會向外輸出,比如說承露盤仙子像、雙童子耳三足銅香爐、藥杵形黃金煙杆這一類;當然也遇到過漢代白玉雕騎馬羽人擺件那種連如意手套都無法吸取裏麵靈氣的特殊情況。
可不用動就會自主向外排散靈氣的情況還真有點非遺所以,因為按照這個排散速度,要不了幾年,這本黃金書裏蘊藏的靈氣就會被排散一空。
然而事實卻不是那樣的,書裏麵蘊藏的靈氣並沒有減少,放佛裏麵的靈氣是無窮無盡的一般。
不過經過他的細致觀察之後卻發現,這書在排散靈氣的同時也會製造靈氣,是製造靈氣,而不是從外界汲取靈氣。
他之前一直認為這些古玩中的靈氣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的,隻是因為汲取速度非常慢所以根本觀察不到,可這本黃金經書的出現卻打破了他對靈氣的產生的認知。
靈氣,竟然可以憑空製造出來!
這個觀點實在有點驚人,就連徐景行這種開了掛的都覺得不可思議。
隻是在細細觀察過之後,他又有所發現,發現他說的“製造”並不太準確,更準確的說法是應該是“改造”,黃金書裏的靈氣是被黃金書的本相改造而來的,當靈氣的本源物質像是電流一樣順著整本經文上的字跡流動一個循環之後就變成了他能看到、能吸收、能利用的靈氣。
然而那種本源物質是什麼,經文的字跡為什麼會有那麼神奇的功效,這些疑點是現在的他完全無法解答的,甚至,是他完全無法理解的。
他就像一個撿到一隻手電筒的原始人,知道裝上電池後手電筒就能亮起來,但對電池的構造、原理以及生產工藝等知識點一無所知,甚至根本無法理解電池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存在。
不過這就夠了!
知道這本黃金經書裏麵的靈氣是經書自身製造出來的。
如此一來,隻要隨身帶著這本黃金經書,就連呼吸都能呼吸道濃鬱而新鮮的靈氣,這好處比他製造的所謂“護身符”要好用的多。
隻是這好東西應該給誰用呢?
母親?姥姥姥爺?還是連老爺子?
想了想,統統否認,這樣的好東西還是留給自己真正的親人比較好,而跟他最親的莫過於他的妹妹。
雖然他妹妹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健康了,甚至比一般人更健康,可對於妹妹,他隻盼著能更好。
所以他隻是略一思考就決定把這件寶貝留給妹妹。
至於他本人,他是不缺靈氣的,光那尊承露盤仙子像就夠他消受了,要知道,那承露盤仙子像也是能自動產生靈氣的,雖然速度慢,雖然是從外界慢慢汲取,可量實在太大,就算他天天用,這輩子都不見得能用完。何況,這滿世界都是充滿靈氣的古董,隻要他還有錢,就能買到源源不斷的靈氣。
當然,古董這玩意兒是有限的,靈氣含量較高的古董更是少數中的少數,其中絕大部分還都屬於有主之物,花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可基數大了,就算他隻能買到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那也夠他用了。
所以有好東西,肯定要先緊著妹妹用,然後才是母親,再然後才是姥姥姥爺這些。
不過說到姥姥姥爺,他還真有點犯愁,兩個老人家給他準備了這麼一份大禮,他該如何回呢?回的輕了,就算兩個老人沒意見,他自個兒心裏也過意不去,畢竟人家送他的禮物實在太重了。
可回的重點吧,他又不知道該回什麼東西,因為他手上沒什麼太貴重的東西,也買不起跟四合院等值的東西。
最關鍵的是,兩個老人貌似什麼都不缺,吃喝穿住之類根本用不著他費心,國家都照顧的好好的,真要論待遇級別,兩個老人家的級別比連老爺子還要高,連老爺子主要是輩分高,但實際等級是真比不過曾經掌握實權的顧安仁。
他手裏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他親手製作的護身符了,可問題是兩個老人的身體狀況都還好,佩戴上護身符後的效果不會立刻顯現出來,沒有效果,在人眼裏這回禮就顯得太輕了,雖說千裏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可人家送了你一屋子黃金,你總不能真的回一根鵝毛吧?
所以,他還真有點犯愁。
本來麼,那本黃金經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那本黃金經書的價值又太重,是錢根本買不到的稀世珍寶,就這麼送出去還有點虧。如果隻是一次性的寶物也就罷了,送就送了,可這本黃金經書不光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古董,也不隻是可以散發靈氣滋養人身,更蘊含著一些徐景行暫時還無法理解的竅門,那些竅門才是最有價值的,也是最值得研究的,如果他能研究通透其中的竅門,那麼他將可以批量製作類似的道具,那場麵,想想都令人激動。
所以,他是真舍不得就這麼把這件寶物送給姥姥姥爺,送給妹妹的話還能再借回來研究,可送給姥姥姥爺,他怎麼開口?
好在距離他跟妹妹的正是認親時間還長的很,他還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倒也不急,反正肯定要找一份他能拿的出來也能拿得出手的禮物回回去,而且要連妹妹那一份也準備好。
隻是,到底該回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