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趙家懼於蘇向東現在的身份,所以開席之後,趙家人也一直都是笑臉相對,跟趙英子說話時,也都是十分注意,不敢大呼小叫了。
蘇向東自然知道他們這樣做的原因,隻要他們願意維持表麵上的和氣,那他自然也願意給趙家這個臉麵。
就衝著蘇家給備的這麼豐厚的回門禮,趙家人也不好意思對人家陰陽怪氣兒的。
隻是等到這酒喝得多了,趙大成又難免開始說醉話了。
“妹夫,不是我說,咱們這十裏八鄉的,誰不知道你最有本事了!嗝,說句托大的話,你這麼有本事,看看咋給我們趙家人也安排安排,就算是弄個臨時工,那也比隻窩在鄉下種地強呀。”
趙大成媳婦扯了他一下,可惜沒能讓趙大成清醒過來,反正繼續胡說八道。
“你說說,咱們一直窩在鄉下種地,這種出來的糧食又不能都是咱的,又是交公糧,又是往公社裏交的,你說咱們能有啥大出息?可是成了工人就不一樣了,呃,也不是,就是臨時工也行呀,那也是有了盼頭了不是?”
這意思說地挺明白了,就是想著讓蘇向東幫一幫趙家,最好是能幫他們安排一份正式工。
對此,蘇向東也隻是笑笑。
趙母看出來女婿的不高興,連忙打著圓場道:“向東呀,別跟他一般見識,他這是灌了幾杯馬尿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甭管他,咱們吃咱們的。”
趙父也看出來了,閨女是不可能向著他們說話的。
眼下有這麼一點姻親在,逢年過節的,還能得些好東西。
若是再把女婿給惹惱了,那他們可就啥也別想要了。
上回趙大成打了趙英子的事,他可沒忘呢。
就那回趙英子挨了打,趙紅梅都回來給英子討公道了。
而且之後的節禮,也就隻是意思一下,隻是讓人挑不出錯處來,可是絕對沒有現在這麼豐厚的。
趙父也想清楚了,幫帶不了家裏人,至少也得落些東西呀。
“女婿,不理這個醉貨,咱們吃。”
蘇向東也看出來了,這嶽父嶽母現在還算是明事理的,知道分寸在哪兒。
既然如此,那以後給他們的孝敬,也不會太差了,反正他們家日子過得好,不差這麼點兒糧食和肉。
隻要他們不來招惹英子,那就井水不犯河水。
等回過門了,蘇向東也該回去上班了。
趙英子的工作已經徹底安排好,直接調到了縣供銷社,現在仍然是售貨員,不過現在主要是負責日用品櫃台。
蘇向南和蘇小軟每天下學了就一起回小院,有時候趕上他們兩口子忙,還得是蘇向南做晚飯。
“二哥,這爐子好像不怎麼行呀,這火候咱們的飯得什麼時候才能吃上呀?”
“我瞅瞅。”
蘇向南連忙過來看了一眼,這火的確是不太行。
“你進屋去把菜給切了吧,這裏我來弄。”
“行。”
蘇向南先是把爐灶裏的煤球轉了轉,讓它們的孔都對齊,然後再用火釺子捅了一下,再把底下的灰又掏了掏,眼瞅著這火苗就旺了些。
蘇向南確定沒有問題了,這才把鍋又放了上去。
另一邊還有一個小的爐灶,跟老家的不能比,這個要小很多,上麵隻有一個炒鍋,就是專門用來炒菜用的。
趙英子嫌棄那爐子的火太弱,炒出來的菜不好吃,托人弄的這種小巧的爐灶,唯一的不好,就是得自己燒柴。
但是這種大火炒出來的菜,就是好吃。
蘇小軟把菜都切好了,分裝到了盤子裏,看到蘇向南進來,她就乖乖地閃到一邊去剝蒜了。
“你說說你都十五了,也會做飯做炒菜的,怎麼就總是弄不好爐子呢?”
蘇小軟也是一臉不解:“我哪兒知道呀!我明明就是按照你教我的那樣弄的呀。”
“算了,以後這種活還是我來幹吧,我算是看出來了,讓你炒個菜還行,其它的事兒都指望不上。”
蘇向南倒是沒有怪這個妹妹的意思,隻是有些發愁。
妹妹這麼笨,以後真要是嫁人了,這日子可咋過呀?
哪家的女人不是回家生火做飯的?
可是偏偏軟寶就是弄不明白爐灶的這點兒事。
不行,以後給妹妹找對象的時候,一定得盯著點兒。
脾氣不好的那絕對不能要。
手腳不勤快的就更不能要了。
要是敢對著妹妹大呼小叫的,那就必須得遠遠地隔開了。
蘇小軟可不知道就是因為生個火的事兒,能讓她二哥想這麼多。
早飯一般都是趙英子做的,有時候蘇向東會起來幫忙洗個菜或者是剝顆蔥啥的,但是真要是讓蘇向東下廚,那隻能算是糟蹋糧食了。
他們家就是一天兩頓,中午基本上都是在食堂解決。
蘇小軟看著趙英子臉上的笑容比結婚前還要多,就知道她和大哥的感情肯定好。
“軟寶,這周末正好我也休息,咱們一起回家。”
“好嘞!我大哥也回去嗎?”
“嗯。向東這周也能歇一天,耿部長說了,不能總是忙工作,也得照顧一下家裏呢。”
蘇小軟嘿嘿笑道:“耿部長果然是位通情達理的好官呀。”
蘇向東反手在她的頭上敲了一下:“又胡說什麼呢!耿部長也是你能隨意調侃的?”
蘇小軟聳了聳肩,乖乖地低頭吃飯了。
周五這天,蘇小軟和蘇向南一起回家,看時間差不多,就想著一起去供銷社接大嫂下班。
“軟寶,我剛剛沒看錯吧?剛剛那個是餘占鬆?”
蘇小軟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還真是餘占鬆那個大渣男。
“是他,沒錯。可是他身邊的那個女生是誰呀?就是幫他安排了工作的瑩瑩?”
瑩瑩這個名字,還是蘇小軟從愛顯擺的餘奶奶那裏聽來的。
具體姓什麼,多大了,長什麼模樣,她還真不知道。
可是蘇向南知道呀。
畢竟是同一所學校裏一起讀過書的。
“那個不是瑩瑩,瑩瑩同學沒有她高,而且你看這位女同誌穿著打扮很是洋氣,好像不是咱們縣城的姑娘,倒更像是從大城市裏來的。就像是咱們那裏的知青剛來時候的打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