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吳三桂的選擇

第412章 吳三桂的選擇

吳三桂以為自己躲過一劫,他心裏還在盤算著等濟爾哈朗把潼關城交給自己後,找個機會收拾王屏藩,就聽到了濟爾哈朗的安排,每個安排都讓他心驚肉跳,而且越來越緊張。

濟爾哈朗帶來的滿蒙八旗雖然不足四千之數,卻都是親軍,自然帶身邊,這本沒有什麼,但漢軍右翼如今剩餘的六千多兵直接被帶走了五千,李國翰本人親自統帥,而孟喬芳的陝甘督標和幾個能打的鎮標正兵也被調走,孟喬芳本人更是要去‘讚畫錢糧’。

“平西藩部王屏藩、吳德興........等將,調遣本部隨本王差用。”說到最後的時候,高得節最先忍不住了,因為這一下調走了平西藩六千多兵,高得節說道:“鄭親王,我們.........。”

吳三桂這時已經知道自己中計了,但進來時看到那些殺氣騰騰的滿洲兵,王屏藩等將領被點到名後的欣喜以及剛才鄭親王親口說的‘違令者殺無赦’!都讓他不得不冷靜下來,他連忙攔住高得節。

濟爾哈朗冷冷看向高得節,問道:“高將軍,你可有異議?”

吳三桂接口說道:“高將軍肩負西城牆防禦重任,卻缺少火器和火藥,想要向王爺求些恩賞,實在是有些孟浪了。”

“這些好說。”濟爾哈朗平淡說道:“按照本王分配,諸將立刻去調遣兵馬,於金陡關集結,待本王至,一道上麟趾塬。平西王、高將軍、董將軍........你們幾位留一下。”

軍議散去,吳三桂等留守潼關的平西藩將領留在了節堂之中,還有就是受他差遣的陝甘綠營,這一次,主力不僅被濟爾哈朗調遣走,留下的陝甘綠營也都是雜牌,唯一算有戰鬥力的也就是陝西巡撫黃爾牲的標營,卻也隻有兩千七百餘兵。

濟爾哈朗出去交代了很久,才是再現身節堂,直接讓人上酒菜,招待留守潼關諸將,一陣安撫,有求必應,最後說道:“潼關堅城,明軍未必敢打,這一戰,主戰場多半在麟趾塬上,今日調精兵出城,築工事於寺角營,先接敵陣,潼關雖在前,卻是我軍休整之地,本王決意輪番與明軍作戰,視情況把城外軍隊與城內換防,諸位也要借機會好好整編隊伍,以備差遣才是。”

諸將都是連聲應和,別說綠營將領沒看出貓膩,就連平西藩一些將領都被蒙在鼓裏,主力出城接受濟爾哈朗指揮,他們可沒有往壞的方麵想,還以為這是平西王吳三桂與濟爾哈朗商議好的,而濟爾哈朗也表現的很正常,他把潼關的府庫和糧倉交由陝西巡撫黃爾牲管理,一應支用直接由其負責,鑒於潼關城積蓄了從西安帶來的部分夏稅和河南臨時截留來的銀兩,多達四十七萬兩,由此也就沒有人懷疑濟爾哈朗的用意。

等到吳三桂被濟爾哈朗勉勵、款待完畢,出了潼關衛指揮使衙門的時候,天已經擦黑,歸濟爾哈朗指揮的軍隊大半已經出城,而第一批就是平西藩的軍隊。

木已成舟,吳三桂又能如何,隻能裝作沒事人一樣,返回軍營,大帳之中,吳三桂高呼:“鄭親王算計我,這群滿洲人,時時刻刻都在算計我!”

“王爺息怒,現如今鄭親王奪我們兵權,意欲何為,還需弄清楚,卑職擔心,這廝不會要逃跑!”高得節說道。

從漢中出征時候,擁有五十三個牛錄的吳三桂盡起藩內精銳,還帶了不少藩中壯丁與漢中民壯搭配在一起差用,麾下平西藩子弟有一萬三千多,其中正兵一萬出頭,但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兵了。

出征陝北雖然經曆了幾番陣仗,但是打的都是輕鬆仗,而與魏王趙銘道作戰,吳三桂出工不出力,合計折損了也不過四百多,但逃營、開小差的很多,尤其是隴山一戰後,很多平西藩兵越發想念親人,不少人逃亡,而從西安撤退潼關時,雖然有滿洲兵彈壓,小規模的逃兵仍然不少,就算進駐潼關城,也有人用繩索縋下城去投奔明軍,以保全家小,趙銘道送王屏藩家中男丁首級來,著實嚇住了不少人。

現如今的平西藩,正兵隻剩八千七百人,一下被抽調的隻剩兩千兵,吳三桂都快成孤家寡人了。

吳三桂無能狂怒一番,終究還是冷靜下來,他仔細思索之後,說道:“斷然不會,濟爾哈朗並非蠢貨,而潼關的形勢也沒有嚴峻到那個地步。”

“我們家眷為南朝所執,濟爾哈朗不敢信我吳三桂,但我又沒有反跡,他如何敢殺我,隻能是借機奪我兵權。而讓我守潼關正是對我的考驗,現在潼關在我手中,我若造反,他便率城外主力後撤,我若不反對,就可以和他呼應作戰,我在城中為他供給軍餉,他在城外為我提供糧食,倒也沒有做絕。”吳三桂淡淡說道。

高得節說:“如此卑職就放心了,饒是鄭親王能奪權一時,憑借兵丁都是王爺藩中子弟,早晚軍權也是要回來的。”

吳三桂坐在椅子上,捏著額角說道:“高將軍,我卻是一點也不放心。方才我說的是能打的過明軍的情況下,可若是打不過呢?寺角營孤懸於麟趾塬上,雙方又已經接觸,禁溝已經失守,濟爾哈朗憑什麼敵前築工事?而且,我還擔心他根本無心防守。”

“這如何說的?”高得節卻是糊塗了。

“各部騎兵都在他手,他若是以麟趾塬寺角營為陣地,要那麼多騎兵做什麼,麟趾塬上能用的開騎兵嗎?”吳三桂問,說到這裏,吳三桂長歎一聲:“鄭親王奸詐呀,若能守潼關,本王替他拚命,若不得守,本王就要為他斷後,好狠的手段!”

高得節立刻說道:“不能拚命呀,王爺,濟爾哈朗何德何能值得咱們為他拚命。”

“可是我又能如何,高將軍?兵權在手時,我至少可以全藩投順,亦或者討陝西清軍自效贖罪,趙銘道無論如何都不會虧待我,可現在咱們手下就兩千兵了,帶著這兩千兵去投效,能得到什麼,我這王爵都保不住呀。”吳三桂不免有些後悔,要是早反正歸明,也不會落得這步田地,現在卻是後悔晚矣。

高得節也是歎息,當初全藩子弟在手,吳三桂對趙銘道開出的條款不滿意,希望再進一步,不僅保住王爵,還要與趙銘道平起平坐,至少也得一省實封,可現在,手裏的籌碼非但沒有多,反而少了。

“王爺,若是咱們反戈一擊,先獻上潼關城,再斷濟爾哈朗後路,滅了潼關左近全部清軍,南朝魏王會如何?”高得節一咬牙,直接說出了最極限的方案。

吳三桂一聽這話,直接站了起來,是徹底坐不住了,他原本不想過早表態,一來是南朝沒有給出自己想要的條款,二來也想拖延一下,看一下天下大勢。雖然趙銘道名滿天下,一路高歌猛進,大有中興天下的氣勢,但說到底,誰強誰弱拚的還是實力,什麼是大清朝?可不是陝甘四川的這些綠營,而是現在正在山西作戰的那幾萬八旗兵,要是趙銘道能和八旗主力掰腕子,才有值得投效的資格。

可是現在兵權大半被奪,吳三桂已經沒有那麼多選擇了,他現在很擔心,濟爾哈朗若是在城外打不過明軍,自己被困潼關城,到時候別說王爵、實封,就連這條命都未必得保。

“事已至此,也隻能富貴險中求了。不管怎麼說,先和南朝魏王接觸一下,但還是別急著答應,濟爾哈朗是大清名將,麾下精銳也不少,而明軍還要分兵駐防各地,未必全力以赴,勝負未知,你我還是別過早下注的好,接觸一下,看一看對麵的態度。”吳三桂終究還是不敢以命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