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縉紳

第23章 縉紳

到了中午,林同文便是乘轎去了府衙,下了轎子就看到府衙門口馬車、轎子滿滿當當,比想象的要多很多,林同文便知道洪天擢這是缺錢缺狠了,若不然也就邀請幾個大族士紳來,不能是這個‘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吃相。

遞上名帖過了,進入後院,林同文就看到一個白發老者著鄉紳打扮在堂前相侯,林同一眼認出那是洪天擢,見他不穿官袍而作尋常打扮,就知這是要走親近路線了,林同文道:“學生林同文,參見大人。”

“哪裏話,令堂與本官是同年,那是親如兄弟一般,賢侄客氣了,來,請進。”洪天擢微笑回答。

林同文進入堂內,發現堂下擺著六張桌子,已經圍坐的七七八八,看模樣大都認識,而且不隻瓊山縣還有左近澄邁、定安兩縣的縉紳,而這三縣就是瓊州府最富庶的了。

又迎來了幾個士紳,已經落座滿了,在做的多有舉人身份或是地方豪族,瓊州幾個致仕的進士並不在其中,依舊是大明朝的老規矩,進士對地方事務是不露麵的。

“諸位能應老朽所邀前來,足見盛情……”洪天擢先幹為敬,眾人起身答謝後,婢女仆從送上酒菜,一時間堂上呼朋喚友,添菜勸酒之聲不斷,酒過三巡,洪天擢道:“列位,如今國事艱辛,鄉野不平,既有遠慮,又有近憂,我等今日相聚飲宴,不知下一次是何時,更不知是否有下一次了。”

這話一出,場麵一冷,不多時,一個老者說道:“老大人多慮了,學生以為朝中有賢臣良相,皇上又勵精圖治,聽聞湖廣的順賊已投順大明,合作抗清,我大明光複有望,而老大人仁厚德高,澤被瓊崖,我瓊府必會長享太平,而前些時日大人率軍擊破洋船,擒殺洋夷數百,更是傳為佳話呀。”

眾人紛紛如何,一時全是讚頌之聲,而洪天擢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國事暫且不說,本官剛剛平定洋夷,而瓊府民亂大定,隻餘黃、符二賊潛藏黎峒,未曾受撫,老朽幾次奔波,誠心以待,可二賊貪婪,實難平定,老朽不日親至黎峒,以表誠心,也不知前途如何,老朽一人生死並不重要,隻怕此次不平,瓊州永無寧日。”

這番話頓時激起一番議論,但口中與心中卻是截然不同,大家都是有科名在身的,對官場多有了解,洪天擢擺出赴死之態,又說賊子貪婪,那就是向大家伸手要錢,而眾人都是看破不說破,臉上對賊子貪婪憤恨,口中讚頌洪天擢為國為民,但心裏卻盤算著給多少錢,能少給就少給。

一番議論後,一個士紳起身說道:“老大人為國為民,不惜千金之軀,我等自然不能落後,我等身受大明三百年養士之恩,此番出資報效是正理。”

眾人點頭稱是,心裏卻對這個家夥上了心,林同文也是認出,上次洪天擢說為抗清大業捐助銀餉時,第一個站出來挑頭的也是他,如此做派,不是洪天擢的托兒,就是個傻不愣登,無論是哪個,都要離遠一些才是。

“梁老爺,這事您得說句話呀。”那士紳見眾人不表態,對一黑衣老者說道。

洪天擢也對黑衣老者微微欠了身,畢竟這是他也不敢怠慢的人,老者名為梁思安,其父梁雲龍是萬曆朝的進士,其母是海瑞的侄女,梁雲龍文武雙全,晚年巡撫湖廣死於任上,其弟梁思泰為抗闖軍而死,侄子保衛京城獻身,一門忠烈,是瓊府第一豪族,說話自然有分量。

梁思安卻隻是冷淡的點點頭,說道:“諸位說的好哇,那民亂與咱們息息相關,大家不可不出手相助,老夫托個大,出紋銀四百兩,列為也出一些,好為洪大人解憂。”

眾人知道,洪天擢如此低姿態,不出錢是不可能了,但梁思安隻出四百兩,算是定了個基調,也就紛紛慷慨解囊,提筆在本子上寫下認捐數額,多的二三百,少的五十八十,而嘴上卻是一點不含糊,紛紛說自己的苦楚,有人說收成不好,有人說民賊擾亂鄉田,也有人說佃農逃亡過多,總之,表現的都是從牙縫了擠出來的。

最後梁思安把認捐的單子交給了洪天擢,還關懷道:“一切都仰仗洪大人了,老夫替瓊州數十萬百姓,謝大人恩德。”

而洪天擢臉色則極為難看,略略算起來,一眾士紳認捐才不過四千兩,距離安頓二賊所需萬兩銀錢缺口還差許多。但也隻能如此,他雖為參政,分守瓊崖,但也不敢得罪眾人。

待到下午,人群散去,洪天擢正要休息,仆人來報:“老爺,瓊山舉人林同文求見。”

“不見不見,就說老爺休息了。”洪天擢吃了一肚子火,聽到舉人兩個字就怒了。

仆人低聲說:“他說想為老爺獻策,解決軍資緊缺的事。”

“哦,還有這等事,還不讓他進來!”洪天擢如今就為錢的事煩惱,聽說林同文有辦法,登時換了顏色。

不多時,林同文走了進來,待奉茶的婢女出去,他就拿出了一張二百兩銀子的銀票放在了桌子上,洪天擢看了一眼,問:“賢侄這是何意?”

林同文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我等有功名在身的,您知道的,小侄早有報國之心,可小侄在瓊山人微言輕,又是後學末進,所以席間認捐的時候,不敢出頭。現在隻有小侄與老大人二人,為瓊山百姓,小侄當再盡些力。”

“好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話實乃至理名言!賢侄拳拳報國之心,實在令老夫動容。”洪天擢讚賞道。

報國不報國的,洪天擢摸不準,但洪天擢知道,林同文是真的有心,當初二賊攻陷臨高縣城,殺死官員,林同文就找到洪天擢,想要補上這個缺,拿出了一千五百兩,當時洪天擢撫恤陣亡士兵,急需銀錢,連大明朝不得在本府為官的忌諱都拋諸腦後,也就答應了,可他到底沒有丁魁楚快,那位兩廣總督可是個將吏以賄為進退的家夥,在洪天擢之前,就把臨高縣令三千兩賣給了一個廣州舉人,這事才作罷了。

也正是因為在洪天擢這裏沒有門路,想要有所作為的林同文帶銀子去了福建,才引出後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