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樓蘭使者
蹭地一聲,徐世績回刀入鞘,長孫虹摸摸脖子,確定腦袋長在自己頭上,這才安心。
門外數聲鞭響,二十四名太監分成兩排,依次高聲向太極殿內傳遞消息:“宰相長孫無忌迎樓蘭使者覲見大唐天子!”
一聲接一聲,中氣十足。
夏陽心想,怪道沒有見到長孫無忌,原來他去迎接樓蘭使者了。
在長孫無忌的衣邊,是身穿著大紅色衣服的伏洛,連指甲也塗上了鳳仙草。
夏陽與伏洛一年未見,他大約覺得跟著李世民不受重視,暗裏投靠了長孫無忌。
陛道前下馬,長孫無忌和伏洛走在最前麵。長孫無忌人到中年,昂道挺胸,兩眼平視前方,一派目中無人的樣子。頜下銀白色的短須,格外精明幹練。
“長孫大人回朝了!”朝中一些官員引頸而望,長孫虹更是喜出望外地向外跑去,渾然沒有注意到李世民還沒出走出去,他已經越過李世民的身邊。
“叔……宰相你回來了。”被長孫無忌狠狠瞪了一眼,長孫虹縮了縮脖子。他還沒注意到他越禮了。
長孫無忌威嚴的目光略帶驚訝,眼睛微眯,夏陽不是左遷益州了,怎麼出現在長安城。
換上熱情的笑容,長孫無忌攀談道:“夏將軍,一年未見,你越發地精神了。”
老小子,明明對我很是忌憚,嘴上倒裝做是多年故舊似的。
一眾不明真相的年輕臣子,還以為長孫無忌與夏陽關係很好,兩人是老朋友。
對於長孫無忌這個占便宜的舉動,夏陽一笑置之。
“迎接樓蘭使者!”李世民帶頭出了太極殿。
樓蘭使者男的用毛巾纏頭,右側插著一根羽毛。女的蒙著麵紗,臉頰上貼著圓形金片。無一例外的,他們的皮膚呈現棕黃色,與漢人大為不同。他們站成一排,右手放在左肩,彎腰向李世民問好。
李世民大笑:“使者們一路上辛苦了。”
這些使者茫然相顧,顯然聽不懂李世民在說些什麼。
長孫無忌略顯尷尬地道:“陛下,樓蘭在突厥以西的地方,與我大唐不交接。很少有人前來大唐,因此他們的語言無人能懂,多有不便。”
側頭看了一眼夏陽,長孫無忌有意把這個難題拋給夏陽:“夏將軍雖然不在長安,但是長安城中還流傳著夏將軍的傳說。他的文才斐然,想來翻譯樓蘭語也不在話下。”
“長安城中誰不記得夏陽將軍那句‘不教胡馬度陰山’,驚豔四座,讓人拍案叫絕。”
“夏將軍學富五車,想來區區樓蘭語翻譯,難不倒夏將軍!”
“長孫大人說得對,哪怕是集英殿內的諸賢,與夏將軍相比,那也是螢火之光,難比皓月之明。”
長孫無忌的親信都想看夏陽出醜,殺殺他的威風,他不是能得腳尖走路嗎?
李世民咳嗽一聲,正要給夏陽解圍。
夏陽越眾而出,與長孫無忌對麵而立:“長孫大人,你身為一朝宰相,這樣的問題也無法解決,讓人難免覺得徒負盛名。”
長孫無忌老臉一紅,對方一句話,使得他大折麵子。
“下官雖然官位不高,說到為長孫大人排憂解難,還是有一些微末本事的。”
閱讀器之前獎勵給夏陽的有樓蘭語精通,樓蘭人的發音很饒舌,嘴裏像塞了一棵胡桃。
夏陽依樣學樣,嗚嗚哇哇地連比帶劃,旁人聽來,多有“基”、“呀”之類的發音,莫名其妙。
然而,從樓蘭人振奮的表情來看,夏陽確實與他們溝通得很是愉快。樓蘭使者們沒有想到,在遙遠的大唐,居然有一個精通樓蘭語的漢人。
一個男性樓蘭使者,他的名字叫做烏別漢,向夏陽豎起大拇指:“這位漢人,你說得樓蘭語實在是太正宗了,而且還夾帶著我們地方方言,請問你是在樓蘭長大的嗎?”
“我是樓蘭攝政王的女兒,請問我們可以認識一下嗎?”名字叫做伊麗絲的樓蘭女孩把銀色手環摘下來,想要交給夏陽。
“請問茅房在哪裏?”更多的人向夏陽詢問這個問題。
夏陽麵上始終帶著如沐春風的微笑,對使者的問題不厭其煩。伊麗絲的手鐲他沒有接,樓蘭有習俗,女孩的手環是用來套住心愛的情郎的。
聽說夏陽已經結婚,伊麗絲十分遺憾。樓蘭另外一個習俗,一個男人隻能娶一個妻子。
與樓蘭使者溝通一番,夏陽轉身向李世民彙報道:“樓蘭使者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他們需要短暫的休息,好比上茅房。”
一眾大臣不禁莞爾,連李世民的眉宇也出現笑意。話說回來,哪怕是聖人,也要拉屎放屁。
經過夏陽一番溝通,太監帶著想上茅房的樓蘭使者去上廁所,有的人真得是憋得肚子都快炸了。一番痛快之後,他們看向夏陽的目光充滿了感激。
文武大臣分列太極殿兩側,中間樓蘭使者再次向李世民行禮。為了照顧樓蘭人的習俗,李世民沒有讓他們下跪。
烏別漢做為使者當中的帶隊者,他是樓蘭女王的親叔叔,獻上樓蘭進貢給大唐的金銀珠寶,最後一樣東西用錦鏽布飾罩著,顯得尤為貴重。
揭開錦繡布罩,呈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個鐵籠子,鐵籠子裏麵有一隻跟雞差不多的禽鳥,精神萎靡,灰色的眼珠毫無神彩。
“陛下,這是樓蘭進貢給你的孔雀,開屏後異常豔麗,美得不可方物!”夏陽代烏別漢翻譯道。
李世民的眼中流露出不信的神色,甚至眼底有著惱怒,在他看來,這分明是一隻灰羽的長尾雞。
對於雞,李世民深惡痛絕。小的時侯被雞啄過手,流了好長時間的一段血。李元霸和李建成看不起小時體弱的弟弟,他們兩個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名字叫做“雞兒”。
樓蘭使者獻雞,是在暗諷我,對,一定是這樣。
“陛下,陛下!”觀察李世民顏色有異,夏陽輕聲提醒:“烏別漢彎腰行禮的時間不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