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高端大氣的圖書館
今日的長安天氣依舊很好,不過東市實在太過繁華了,以至於有些擁擠。
當呂樹來到了大唐圖書館大門前時,他鞋子多了幾個腳印,後背也出汗了。
大唐圖書館一樣非常繁華。
很多人去進入其中,也有很多人一臉驚喜的離開。
絕大多數人離開的時候,都夾著一本書。
呂樹心中還是挺驚訝的。
李泰讓他想一想,能不能在建造圖書館方麵,壓李承乾一頭,秉著不了解就不發言的人生格言,呂樹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來到了大唐圖書館。
他打算好好觀察一番,看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值得注意,值得提倡。
進而向李泰進言,然後好好宣傳,壓過李承乾。
他並不覺得這是一件難事。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大唐圖書館的影響力。
現在看來,大唐圖書館影響非常廣,不僅僅有很多讀書人去裏邊看書借書,還有很多其他的人,比如商人,比如農夫工人,他們都會進入裏邊找書。
呂樹感慨一番,隨後快步走了進去,他很快看到了讀書人經常去的閣樓,他想了想,便也走了進去。
裏邊有非常多的書,擺滿了幾十上百的書架,真的太多了。
根據時間做了不同的分類,比如有商時的書,有春秋時期的書,還有戰國時期,兩漢時期的書。
如此根據時間來分類,尋找非常方便。
呂樹感覺這個圖書館擺放的書籍,比他平時在家中的書房還有整齊幹淨,清潔明了。
在濃濃的墨香中,此地的逼格也高了許多。
很多讀書人一邊找書,一邊低聲議論。
似乎這樣的尋書,自己心情也會好不少,效率也能提升。
還有一些讀書人會找一本書,然後往樓上走,呂樹不明所以,片刻他才發現,原來這閣樓一共有四層,一層二層三層都是擺放書籍的地方,第四層則是看書的地方。
這裏隻有翻書聲,沒有其他的聲音。
管理員坐在入口處,可以向他要紙筆,用來抄寫書中的內容,當然這是需要付錢的。
有幾個人在抄寫,看他們寫字的速度,可以說和蝸牛爬行有的一比。
呂樹知道 這幾個人的目的並不是抄寫,他們是過來展現自己的字的。
呂樹走了過去,發現這幾個人的字真的寫的非常好。
呂樹嗬嗬一笑,隨後離開了。
人家是顯擺也好,是為了求得抄寫的工作也好,這些事情都與呂樹沒有關係。
他不是過來看這些人的笑話的。
他隨後認真的挑了一些書觀看,發現這裏的書非常多,都是剛剛印刷出來的,都還非常新。
有些書被人接過,還會在旁邊提筆留下評語。
這些人顯然都是為了顯擺。
呂樹找到了一本他一直在尋找的春秋時期的書,他非常驚訝,隨後取了出來,翻開一看,果然是他一直看得書。
他不禁非常高興,隨後認真看了起來。
這一看就是兩個時辰,他隨後才離開,然後在圖書館外邊的飯店吃了一頓,便又迅速進入圖書館了。
不久後,呂樹再次找到了那本書,看了起來。
片刻後,他放下了書,他打算先觀察圖書館,這本書等離開的時候再購買。
他覺得這裏最大的作用就是藏書種類很多,許多以前他這樣的普通書生接觸不到的書,現在都可以找到。
這一點對於普通的書生來說,毫無疑問非常有吸引力。
呂樹隨後接著去其他的閣樓,他來到了生活技能閣樓。
這裏的書一點不比剛剛的閣樓少,有很多的木工,泥瓦工,鐵匠,還有雜技等等一係列的書本。
呂樹隨意的挑出了一本木工的書籍,他其實有些驚訝,這木工真的有這麼多知識嗎?
他隨後翻開仔細觀看,發現這木工書還真的非常詳細,非常的有道理,是一本好書。
不過他對這方麵的知識並沒有興趣,所以他隨後便把這本書放了回去。
呂樹此時站的有些累,他便找了一張椅子坐了下來。
圖書館內,很有多沒有靠背的長板矮椅子。
呂樹覺得還是挺新奇的,他坐了上去,果然感覺好了很多。
沒有那麼累了。
他隨後眯著眼睛打量在這裏看書的人。
和剛剛的讀書人為主的閣樓不一樣,這裏翻書的人,以商販,或者是工人,農夫為主,他們很少捧著一本書仔細觀看。
都是早有目的,過來找書,然後找到了合適的書,迅速的離開。
毫無疑問,另一個閣樓是讀書人看書的地方,這些人比較有時間。
而在這裏,主要是各種社會人,或者說已經工作賺錢的人,他們時間比較緊,家裏事多,所以看準了要買要借的書後,然後就匆匆離開了。
呂樹心中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似乎非常重要,但他仔細思索,卻發現沒辦法抓住這個念頭了。
他無語搖頭,隻能皺眉思索。
他隨後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抓不住,便搖搖頭,隨後自然的坐下來。
根據他的經驗,隻要他放鬆身體,那麼有什麼好的念頭想法,到時候自然會回來。
然而兩個時辰後,他還是沒有抓住那個點。
差不多到了下班的時候,夕陽西下,這個時候外邊衝進了一個農夫,此人滿身大汗。
“你好,請問《高氏木工》在哪裏?”
員工立即給這個人取出了《高氏木工》,這人翻開書,看了幾眼,隨後喜滋滋的離開了。
呂樹見此,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個農夫竟然也識字,而且他還能看懂……”
他猛然想到,書生們那邊的書籍,大多是非常嚴謹的書麵語,是古文。
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的人,才能看得懂。
而在找這邊,這些技能類書籍,上麵的語言完全就是白話,和口語差不多。
這樣的語言更容易被人接受,甚至他不需要什麼文化底蘊,認得字就行。
這個差別其實非常大,古文書麵文隻有讀書人才看的懂,而且一般也是要有注釋,這才能正確理解。
而另一個則完全不需要,如果讀出來的話,甚至不認識字的人也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