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新年祭典
一路上除了金吾衛之外,還有無數百姓圍觀,他們看著坐在龍攆之中的那道身影,臉上盡是崇拜和尊重。
就是他,讓大唐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四方來賀,萬邦來朝,也是他,讓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不會再向從前那樣有了上頓沒下頓。
漸漸的,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呼一聲“天可汗陛下萬歲”。
這句話就像點燃了炸彈的引線一般,僅僅片刻時間,所有圍觀的百姓全都振臂高呼起來,人潮洶湧,聲勢震天。
李二坐在龍攆之中,聽到外麵的高呼聲,忍不住掀起簾子,看著那些群情激動的百姓,雙目有些濕潤。
百姓的喜愛,大概就是一位皇帝的最高成就吧?
這…就是他為之守護的百姓!
放下簾子,李二長長的呼出一口氣,那張原本黯淡無光的臉龐,也恢複了些血色。
嗚~
數百位將士忽然手捧起大牛角,然後用力吹了起來,低沉的號角聲帶著一種特別的壓迫感,沉甸甸的壓在每一個人心頭。
整個儀仗隊,林林總總加起來數千人,再加上兩旁開道的數萬金吾衛禁軍…這排場,嘖嘖,絕對能讓看的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李二對於排場這些並不是很注重,不過這一年一度的盛典,他還是用最高排場來對待。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場祭祀,更是展現大唐皇室尊嚴的機會,要知道參加祭典的除了文武百官外,還有各國使臣,所以這皇帝該有的排場,必須得安排到位。
李二的龍攆一到,王公公便上前將他扶下龍攆,李二身後跟著長孫皇後,而長孫皇後的身後,則跟著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
本來這種祭祀,李泰和李治是沒資格和太子一起參與的,但是李二也不是是怎麼想的,可能是為了突出他對三個嫡子一視同仁,所以每年的祭祀,他都讓三個兒子一起參加。
在宦官的帶領下,一家子慢慢登上了祭壇。
等李二幾人登上祭壇的那一刻,所有坐在椅子上的官員全都齊刷刷站起來,然後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相比之下,蕭煜倒是要隨意許多,他剛剛觀察了一下,他安排隊伍方陣的最後一排,從這個方向看向祭壇,基本上是隻能看見一個輪廓,就算李二的眼神再好,也根本看不清他。
李二登頂祭壇後,麵朝著重臣,表情肅穆,配合上金冠龍袍,霸氣側漏。
長孫皇後則是戴鳳冠,著鳳袍,而且唐朝皇後的鳳袍並不是後世熟知的那樣,為明黃色,長孫皇後一身大紅色,眉間點綴一朵梅花,兩腮塗著胭脂,雙手相握,表情落落大方,看起來十分雍容華貴。
這時候,王公公一甩手中拂塵,走到祭壇邊,尖聲喊道:“歲至,祭典開始!”
話音剛落,便有禮部官員高喝道:“嵩呼!”
群臣叩拜,高呼“萬歲。”
禮部官員再喊:“嵩呼!”
群臣再拜,“萬歲。”
“再嵩呼!”
群臣再拜,“萬萬歲!”
嵩呼,又名山呼,是古代臣子祝頌皇帝的禮儀,即三叩頭,三呼萬歲。
唐張說《大唐祀封禪頌》中有記載:“五色雲起,拂馬以隨人;萬歲山呼,從天而至地。”
嵩呼萬歲之後,禮部官員便拿出祭文,以莊嚴肅穆之態,道出神靈之名,歌頌聖德,並輔以奏樂,使得百神仰止,天下文明太平。
等禮部官員嘰嘰呱呱念完之後,就開始第一輪獻上祭祀用品,稱為“雍和”。
“有赫圜宰”,奉上這些犧牲,點上煙燭,讓尊神來享用,才能降下福祉,以佑天下。
這是祭祀的第一個高潮,鼓樂齊鳴,“雲門駭聽,雷鼓鳴空”。
在鼓樂聲中,不斷地變換增加祭祀用品,如真神赴宴一般,稱為“壽和”,直將祭祀推送到最高潮,“八音斯奏,三獻畢陳”。
祭祀物品已經齊全,接著是祭祀之人,先是道者登歌,稱為“肅和”,第二輪文武將相之舞,稱為“舒和”。
黃鍾大呂之齊奏,疊璧凝影之排列,編珠流彩之舞蹈,氣勢恢宏。
伴隨著舞蹈,繼續輪番地送上祭祀用品,稱為“凱安”,希望天神們享用之後,能讓中華無亂象,能讓天民殷實,天下禁暴,人物交融之中,祭祀再次推到最盛大的場麵。
這其中每個步驟的禮節都十分繁瑣,反正蕭煜是被整的很懵逼,全程夢遊似的跟著那些官員一起,他們跪就跪,他們站就站。
而這時候,國子祭酒孔穎達穿著一身正裝等上祭台,然後恭敬的將一卷厚厚的絹布交給李二。
看到這情景,蕭煜心裏狠狠抽動了一下,不知為何,這景象讓他想到了以前學校開會時,校長準備長篇大論的恐怖。
李二慢慢將絹布攤開,剩下沒展開的部分則是由宦官托著,看那厚度,剩下的內容怕也是不少。
蕭煜依稀記得這祭文好像是由李治負責編寫的,也不知這小正太腦子是怎麼長的,居然能寫出這麼多長篇大論來。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大老板呢,他要給手下人洗腦,誰又敢說半個不字?
最讓蕭煜頭疼難忍的是,李二念的祭文還是文言文版的,生澀難懂,李二站上麵念念叨叨了半天,蕭煜愣是一個字都沒聽懂。
這尼瑪還說什麼要積極進取,聽都聽不懂,進取個毛線啊?
整個祭祀過程漫長而又無聊,蕭煜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熬下去的,反正每次犯困的時候,他就狠狠掐一下自己的大腿,到祭祀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的大腿都已經被掐到麻木了。
現在他才發現,比學校校長講話更加無聊的,是封建皇朝的皇帝講話,這玩意兒又臭又長不說,過程還賊多。
皇帝講到激情之處時,你得跟風附和,臉上還必須要露出激動的表情,來表明皇帝講的真棒,能把人講哭的那種。
而且除了蕭煜之外,似乎每個人都很陶醉於這種氛圍裏,一個個樂此不疲的做出各種動作,唐朝祭祀文化的精髓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夕陽西下時,所有的繁文縟節終於都搞完了,連國子祭酒孔穎達都下了台,就在蕭煜以為馬上可以回家時,一個道士卻登上了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