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題的人
這一點倒是讓劉琦沒有想到,這青山教了這麼久,結果考試的是外來的試題,要是他是士子的話,恐怕要瘋掉。
嚴夫子倒是有自己的見解,他說道:“我們在乎的不是他們有多少才華,而是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能隨機應變多少。”
其實也不難理解,這一次是選入仕途的,也就是說,不止是要待在益州,到時候還要去豫州和荊州,兩邊選擇一下,不難看出來,他們最終的選擇都是要從這兩個地方進行的。
那麼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光是荊州的考核項目遠遠不夠,那麼諸葛亮的到來,勢必要填補上這個空當。
而劉琦之前沒有和諸葛亮打過招呼,隻能是等他來了之後再看了。
“孔明叔叔還有三天到,這段時間我們先把試題準備好吧,等他來了之後就可以直接開始了。”
劉琦點了點頭,這是最節省時間的辦法,他可不想以為這種事情耽誤自己太長的時間。
益州的事情都是龐統在處理,但是他也是人,不可能麵麵俱到,到時候要是真出現了什麼紕漏,他也不可能問責。
所以盡快趕回去也是正事。
“那就這麼說定了,你們先出題,等孔明先生到了之後,我會跟他說的。”
眾人都沒有問題,便按照這個計劃進行了。
諸葛亮來的時間比預計的時間快了一天左右,在第二天的晌午時分就到了,並且為了安全起見,也帶了一隊護衛隊,但是從規模上來看,遠遠沒有劉琦來的嚴重。
其實一路上都有探子跟著,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大張旗鼓,諸葛亮顯然是也明白了這一點。
除了他之外,貼身保護的人依舊是趙雲,他現在的職責反倒是更像保鏢一類,先前關銀屏和劉琦的出行也是他負責的。
先幫諸葛亮安排好了住宿之後,劉琦才特意過去找他。
並且直接開門見山,以汝南那邊的試題來考驗青山的士子。
諸葛亮也有些意外,但是看完試題之後便笑了。
“你這是打算先讓這些士子去汝南?那你們益州怎麼辦?”
劉琦則是大方的回道:“你先別高興的太早,你們那邊的士子到時候也是優先派到這邊來的,我們可不管是因為什麼,總之,你現在的關鍵點是,要如何將這邊的士子按照你們汝南那邊的習俗來出題,記住,一定是要按照你們那邊的,這試題僅供你的參考,最終的決定權也是在你的手上。”
諸葛亮點了點頭,絲毫不意外。
將試題收了起來之後,諸葛亮忽然沒來由的問了一句:“你打算帶多少人走?”
劉琦比了個手勢,諸葛亮有些微微吃驚。
“連青州也計算在內嗎?”
劉琦點了點頭,隨口說道:“原先是沒有的,但是這次我來了之後,發現他們的進步很大,繼續留在這邊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再加上先前回來的人已經念不進去了,從他們之中就要挑選出一批人出來。”
“加上這裏本身就有的人,數量一定不會太少,要是都往益州塞,我們也容不下這麼多人,之後還是會往青州去,但是那邊應該武夫會多一些,你們汝南到時候會派文人來吧?”
諸葛亮尷尬的笑道:“其實我們那邊也是武夫多一些,畢竟你也知道,咱們的五虎將每天沒什麼事情,都是操練兵馬,剩下的年輕兵營都是一些武夫,我雖然一直在找謀士,但是總共就那麼幾位,現在還不入流。”
諸葛亮找人的條件可是要高上許多,不是什麼人都願意收的,這也就導致了他現在書院的規模還遠遠小於青山。
並且,即使是對外開放了,甚至連其它的州也一並計算在內,但是豫州本來的人數就不少了,之後的重重篩選之下,外來的人幾乎都被淘汰了。
劉琦有些無奈,能從他的手裏挖出來三個人就萬事大吉了,但是顯然不太可能。
諸葛亮自然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出了人數的問題,聽到劉琦說出這麼大的數字之後,才會顯得如此吃驚。
“我會按照這裏的試題重新篩選,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低於你的預期,因為我們那邊的條件要高上一些。”
劉琦微微點了點頭。
“實在不行,就都往青州去算了。”
諸葛亮頓時無奈的笑了:“你要是這麼計算的話也很合理,但是我可說清楚了,青州離的遠,我們也沒有辦法一直往那邊看,到時候就不是我們能主導的了,你要有心理準備。”
劉琦自然是先前就想好的,這一點倒是沒有什麼意見。
“總之,現在咱們和豫州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你也別藏著掖著了,你們那邊的試題也得我們來出。”
諸葛亮愣怔了半晌:“合著你是早有打算是吧?”
劉琦狡黠一笑。
“要是按照你篩選人的標準,可能他們一個都出不來,我倒是要求不高,有個兩三個就夠了。”
諸葛亮頓時有些心疼,總共加起來也就幾十個人,還都是自己的心頭寶貝,萬中無一的人選嗎,最終還是要送到這裏來,多少還是有些肉疼。
劉琦想著現在的問題,似乎也沒有什麼能夠解決這件事的了,但是什麼都不管的話,似乎又顯得這件事太過於隨意了,但要是真說起來的話,很多事情也沒有辦法去表明,在大多數的時候看來,劉琦應該是有後手準備才是。
可現在的問題是,他連一點準備都沒有,完全是順其自然,畢竟現在的重心不是在這些士子身上,即使是仗打完了,但也得趕著處理民生大事。
汝南那邊別看現在有諸葛亮在,很多民生問題正在逐步解決,當初的時候,很多問題都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的,他們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諸葛亮一開始的布局就涵蓋在這裏麵,自然是要比益州和荊州走在前邊。
“春闈會在兩天後開始,到時候希望孔明先生已經準備好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