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皇帝反省,冊封詔書
就在晉王李治回來後的第二天,眾人都開始驚訝地發現,如今這個形式之下,似乎隻有李治是最適合入主東宮的人了。
論人脈,魯國公羅通和李治關係亦師亦友,而長孫無忌則是他的親舅舅;論政績,江南水患治理一事人家也圓滿完成了。
於是,朝堂上的風向,也隱隱全部都轉向了李治。
而此時,高句麗邊境。
李世民在王帳之中,雖然眼神看向輿圖,但是眼睛更深處卻是一片虛無。
他剛看完羅通送來的報告,整個人一下子像是老了十歲。
一開始接收到秦懷玉送來的,關於吳王李恪截殺朝廷命官的消息時,李世民勃然大怒。
他當即下令,將李恪等人貶為庶人,永世不可再回長安。
可是,就在剛剛,當他看完齊王李佑和越王李貞帶兵謀逆的時候,這才了解到,他的那些好兒子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狼子野心。
而當他知道李貞因為謀逆直接自裁身死的時候,第一反應,竟然是感到一派滄桑。
這個時候,一個中年儒將走了進來,這人正是此次戰役的總指揮,李靖。
“陛下。”李靖本來要進來找李世民商量戰術,但是看到李世民如今的情緒狀態,有些愣住了。
“朕隻是忽然想到了多年前,玄武門之變的噩夢。”李世民突然開口說道。
是的,對於別人來說,玄武門事變是李世民成為皇帝最重要的轉折點,可是對於李世民來說,親自屠戮自己的兄弟,並不是什麼很好的體驗。
隻是他沒有想到,這樣的經曆,竟然又一次在他的兒子中重演了。
“朕如今已經開始反省,若是當初朕沒有起事,朕是不是就不會被上蒼報複,讓我的兒子們也有此一劫。”李世民的話語中飽含著無限的惆悵。
可是,聽到這些話的李靖卻不這麼認為。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若不是先太子逼得太緊,陛下又怎麼會出此下策,為了從前做的錯事一再後悔,是沒有用的。”李靖的話或許並不好聽,但是,事實也的確如此。
李世民沒有再說話。
立儲,立誰?
這個問題在李世民的心頭縈繞了無數次,終於在這次叛亂之後,下定了決心。
李治的麵容一次一次浮現在了李世民心中。
論才幹,或許這孩子的確不算是最出眾的。
但是,李治卻有一個所有皇子都無法比擬的有點。
他,心軟。
這樣性格的人,注定不會對自己的兄弟動手。
況且,李治也是他和長孫皇後的嫡子,又有羅通和長孫無忌輔助,想來不會出差錯。
想到這裏,李世民的心裏暫且有了底。
接著,李世民大手一揮,直接提筆寫下了一封詔書,正好讓秦懷玉帶回長安。
這是一封冊立東宮的詔書,秦懷玉自然知道這件事有多重要。
在接過命令之後,秦懷玉便帶著這封詔書,快馬加鞭趕回長安城。
回到長安城的第一件事,秦懷玉便直接去找了羅通。
憑借羅通和秦懷玉的關係,他自然是沒費什麼功夫就見到了羅通。
“表弟!”秦懷玉許久未看到羅通,乍一見麵,自然高興極了。
羅通看到這麼久未見,似乎還黑瘦了幾分的秦懷玉,也很是開心,“表哥,一回來就想著找我喝酒呢?”
這回,秦懷玉可不是來找羅通喝酒的。
“你表兄我在你心裏就這麼不務正業嗎?”秦懷玉笑著打趣了一句。
這倒是讓羅通對於秦懷玉的來意好奇了起來。
“那,表哥這次前來所為何事?”羅通問道。
秦懷玉這個關子也並沒有賣太久。
他從懷中拿出一封詔書遞給了羅通:“實不相瞞,我這次啊,還是個跑腿的。”
羅通接過詔書之後,一目十行的看完了。
“陛下要立晉王殿下為太子?”羅通雖然知道在曆史上也是李治繼承皇位,但是卻沒想到,這個冊立太子的詔書下來的如此之快。
“想來,也是之前的事對陛下打擊不小。”秦懷玉也頗為唏噓地搖了搖頭。
雖然他那段時間遠在邊關,但是也在李世民身邊聽說了不少消息,更看過李世民因為這場叛亂一夜白了頭的蒼涼。
羅通聽完了李世民的反應也不由得沉默了。
半晌之後他才開口說道:“那倒也能夠理解陛下為什麼要冊封晉王殿下為太子。”
若是要選擇一個不會殘害手足的仁厚太子,那必然是非李治莫屬的。
不過,這也正是羅通心中的理想選擇。
正在二人聊天之時,下人來稟,說是秦瓊程咬金兩位將軍,還有長孫大人一起前來拜訪了。
羅通便連忙叫人將他們請了進來。
秦瓊本來接到了兒子秦懷玉即將返回長安的消息,結果在家中左等右等還是沒有等來人,問了侍衛才知道秦懷玉一回來就去了魯國公府。
想著自己也好久沒去魯國公府看看羅通,便拉著程咬金一起出來了,在門口,也碰到了要找羅通說事的長孫無忌。
羅通看見三位長輩的到來,連忙快步走了上來。
“二位伯伯,長孫大人,我們方才正要準備去找你們。”羅通笑著說道。
秦瓊聽著這話倒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可是邊境出了什麼事嗎?”他有些緊張地問道。
羅通搖了搖頭,然後將手中的詔書給這幾位老臣看。
“陛下要立晉王殿下為儲君?”長孫無忌有些驚訝。
雖然他對李治感官不錯,但是李世民平時卻不怎麼關注這個兒子,反而更加喜歡魏王李泰,所以,看到這樣的結果,確實是有點出乎長孫無忌的意料了。
“我看晉王殿下就很好嘛。”程咬金對於李治也是十分有好感,尤其是在他那些不著調的兄長們的襯托下,這樣一腔赤誠的孩子的確事非常難得。
“陛下不在長安,冊封儀式隻怕要等到陛下回來之後再辦了。”羅通對幾位老臣說道。
這幾位老臣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
於是,就等著第二日上朝的時候向文武百官宣布這個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