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啟沒想到消息傳的這麼快,問道:“你的意思是?”
總不能讓皇後親自和安萊公主比試,這樣會讓看了笑話。
他可不想自己的女人紆尊降貴。
皇後提議:“趁著這個機會把灝兒和蘇蔓溪叫回來,賑災的事情處理的不錯,剩下的可以給可信的人。”
現在祁連省的人安撫的差不多,就剩下善後。
“把那些官員換了,以後肯定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京城的安置房的人需要蘇家,總不能讓使者團看了笑話。”
雖然不能每件事都讓蘇家出麵,但是這件事必須要辦的漂亮。
以免詹斯他們覺得顧朝無法保證百姓的幸福,到時候其他鄰國也會跟著鬧事。
顧啟知道皇後很思念顧景灝,而且這次的水災被灝兒和蘇蔓溪處理的很完美。
“好,朕答應你。”
顧啟一道聖旨傳了出去,命令顧景灝回來招待泊洛國的使臣。
如果灝兒能夠應對詹斯的刁難,他之後就可以更加放心托付江山。
.
兩日後。
顧景灝和蘇蔓溪回了京城,第一件就是去難民營。
鶯兒和蓮溪回來的早一些,把這裏處理得井井有條。
蘇蔓溪很是開心:“你們做的都還不錯,回頭重重有賞。”
鶯兒看了眼顧景灝身後的一鳴,說:“姑娘說笑了,這是我和蓮溪應該做的。”
蓮溪自責自己沒有保護好蘇蔓溪,無奈道:“鶯兒說的每錯,這就是我們置辦好的。”
幸虧梅成龍出手解決,挽回了重大損傷。
蘇蔓溪很欣慰又去問候了孩子們和難民,她在祁連省最牽掛的除了家人,就是這些人。
最後又跟參與建造安置房和學堂的人說:“你們每人賞銀一兩,鶯兒和蓮溪賞十兩,其餘參與勞動的賞五兩銀子。”
工人們之前都給了工錢,現在加一兩不算是虧待。
勞苦功高的還是鶯兒和蓮溪。
蘇蔓溪安排完這些贏得眾人的喝彩,便讓顧景灝回宮。
“殿下,皇上和皇後肯定很擔心你,不如回去看看他們。”
之後,她也會回去看望父母與外祖父他們。
顧景灝撫著她被風吹日曬的小臉,“好,你回家了幫我問候嶽父他們。”
蘇蔓溪讓他放心,這才和蓮溪和鶯兒商量一些事。
鶯兒拿到了十兩銀子藏起來,她想給一鳴買點好用的東西。
自己做的很簡陋有點拿不出手。
蓮溪則是很珍重地收下銀子。她知道每分錢得來不易自是要存起來做些打算。
蘇蔓溪欣賞地看著二人,說:“以後你們繼續給我幫忙管理鋪子,嫁妝自然就能置辦得住。”
鶯兒點頭:“能幫到姑娘,鶯兒也很開心。”
蓮溪笑道:“嫁妝不敢想,蓮溪高興姑娘願意教一些本事。”
蘇蔓溪笑笑帶著她們回去休息,這兩個人都是心思簡單不會輕易叛變,以後會成為她最好的幫手之一。
宮裏。
顧景灝還沒有走到門口就被皇後抱著痛哭:“灝兒!你總算回來了,聽說你受了傷?”
說著,她不免幽怨地看了眼顧啟。
顧啟尷尬地站在那不知道怎麼解釋,他也很擔心顧景灝不然也不會同意對方立刻回來。
皇後鬆開了顧景灝:“母後以後都不會再讓你涉嫌,你是否願意放棄太子之位?”
她還是覺得做太子很危險。
如果為了榮華富貴舍棄了性命,她還是覺得不值得。
顧景灝知道皇後的想法,說:“母後,現在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
皇後看了眼顧啟,問:“為何?所有的禍端都是因太子之位,你現在放棄了也可以保證沒有後顧之憂。”
“母後知道這樣做讓你為難,但是有什麼比活著更為重要?”
皇後始終覺得自己當年不應該入宮,這樣就不會連累顧景灝。
顧景灝讓皇後和顧啟進屋說話,“母後,就是因為我活著對他們每個人都是威脅,才不能舍棄太子的位置。”
“這是我保全你和祝家還有自己的護身符,如果沒有這些,我以後怕是活不到成親的時候。”
顧景灝豈會不知道上次河堤是事情是顧景裕所為,但是現在重要的是一致對外。
泊洛國使者故意挑釁,已經影響大了國威。
而且還是用女子作為比試,不管顧朝是贏了還是輸了,都會被詹斯那些人說三道四。
無論他們的目的是什麼,顧朝都不能輸。
顧啟也說:“是啊,皇後你的擔心是好意,但是朕覺得灝兒最適合做太子。”
他倒是不覺得老三他們會殺了顧景灝,隻是覺得皇後太過武斷。
顧景灝點頭:“而且祝家和蘇家都需要兒臣,父皇既然看起得起我,我自然要勝任。”
太子的位置讓給任何人自己都沒有活路,他答應過蘇蔓溪要護著蘇家。
若是連這個都做不到,以後又該怎麼麵對至親至愛?
皇後神色複雜:“那你又怎知,你坐穩了這個位置他們就會罷休?”
她隻知道顧景灝是她生的,沒有人可以傷害自己的孩子。
祝家和蘇家都有各自的保障不用擔心。
說到底,她這個皇後不過是家族權衡利弊的棋子,父親和母親何曾關心過她在宮裏的處境。
顧景灝說了其中的隱患:“他們都是我弟弟,老二救過我的命,老三老四他們心地不壞,但是涉及到他們背後的利益,我肯定是最先被抹殺的。”
他曾經和顧啟說過這個。
顧啟現在不相信的神情也不會讓他在意,隻有經曆過才能確定老二他們居心何在。
皇後忽略想解釋的顧啟,問道:“既然如此,又為何不先以退為進?”
起碼還能保住性命。
顧景灝輕聲說:“他們都是兒臣的手足,若是不到最後一步,兒臣也不會做的很絕。”
太子的位置不能讓。
皇後聽著顧景灝和顧啟說了同樣的話,說:“那母後暫時不勉強你。”
她會用自己的方式保護顧景灝。
就算老二曾經救過灝兒,可是他後來做的事情難道不是喪盡天良?
也就隻有顧啟才會想著一碗水端平,又不願意嚴加管束。